语文教学计划总结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doc
-
资源ID:82367347
资源大小:1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语文教学计划总结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doc
语文教学计划总结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 第一部分 试题根本情况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想一下子提高成绩不是特别容易的,但在九年级这个阶段,只要注重积累,并加强阅读和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仍然有特别大的提高空间。这个年级七、八年级时的根底总体是特别不错的,但班级之间开展不是特别平衡,期中考试前进展过一次较正规的阅读测试,不是特别理想,一方面暴露出积累的弱点,另一方面也说明答题方法和技巧上还有一些征询题。期中考试的范围是第一单元(大自然颂歌)、第二单元(思想丰采)和第六单元的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两篇古文。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决心,结合相关教材内容,夯实根底,突出才能,注重运用,我们备课组采取独立命题,集体讨论,责任审题的方式命制了这次期中试题。这次的试题分三个板块,汉字10分,阅读60分,作文50分。总分值120分,时间150分钟。试题选材内容照顾赞颂大自然,感悟亲情、友谊,与名人交流思想以及史记的精彩片段等。试题文体方式涉及文言文、散文、记叙文、演讲等。尽管我校在语文教学方面从来没有放松过根底积累与训练,但为了更好地习惯语文中考,我们加大了根底积累量。知识才能点分布及设分如下。知识才能要素题 号分值掌握汉字的拼音、字形、意义1、2、3、4、2012文言词句的积累、理解和运用11、12、13、14、1512按照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5-10、16、17、22、2414按照详细语言环境理解词句18、305把握文章的内容、大意和主旨21、23、279梳理文章的表达思路与要点25、296随文理解根本的语法、修辞的表达效果263体会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语言的欣赏档次19、314搜集、积累、把握重要信息和文化常识282联络生活体验,表达独特感受323写作 因 而精彩50知识才能点分布与覆盖比拟平衡,尤其根底积累占到38分之多,突出了调查与训练的目的。第二部分 试题特征一、夯实根底,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新课程标准重开展、重过程、重感悟,并不是不要“双基”。本试题难度系数预测为0.7,实际也为0.7。加强根底积累和习惯培养,照顾日常教学,进展学法指导,以才能立意,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沉下心来,亲近书本,注重积累,扎扎实实做一些根本功。因而根底积累占到38分,重点调查学生日常学习的效率。二、紧扣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日常教学。1、取材美文,照顾课本。立足教材,夯实根底,要求有一篇或一段选文直截了当来自课本,并在选文及设题中照顾相关年级知识才能点,留意年级差异,引导大家用足教材,用好教材,用透教材。阅读材料紧紧围绕九年级教学重点,既有中华经典史记,又有文学大师左拉对莫泊桑的评价,还有现代美文干洁净净的傅雷享受春雨,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美的享受,丰富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2、强调语文知识和才能的综合运用。单纯的知识是孤立的、凝固的、缺乏活力的,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它们总是互相勾连、互相依存的;读与写的才能是语文纸笔评价的调查重点,两者尽管各有其规律,但也是互相联络、互相支撑的。在评价中,我们不断强调在详细语言环境中调查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强调读写才能的互相交融,整体开展。3、落实教学,指导学法。这次试题突出根底积累与才能运用,还有一个目确实实是照顾日常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而,注重了知识掌握与才能运用的结合调查,尽管大部分选文来自课外,但知识才能点均自课标及教材。三、指导教学,反思评价,引导老师练好内功。每一场大型考试,能够评价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和才能,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还应该诊断出我们日常教学中的缺乏,促进我们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进展更深化的探究。通过考试诊断分析日常教学中的征询题,有利于检查和反思,加强日常教学研究和讨论,把语文学习的触角真正引向生活和文化的深处。比方,关于修辞手法,尽管不考名词术语,但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工具,仍然要掌握其特点和用法的,我们应结合教学让学生学扎实、学深化、学以致用。32题调查学生运用排比写出本人对“夏雨”或“秋雨”的感受,不少学生不明白排比的要求或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排比,以致丢分。第三部分 考试情况这次考试均分为84.4,难度系数为0.7,与预期的难度相吻合。一、这次考试总体呈正态分布,段数分布不尽如人意,个别段数出现空缺,分数段如下表:(年级实际考试人数314)第四部分 征询题分析一、汉字 (10分)此题主要调查汉字的音形义,是对学生最根本语文素养的调查。纵观整个试卷,多数学生书写标准,卷面整洁,根本功较好,部分学生的书写笔画流畅,构造匀称,有美感。但是也存在下面一些征询题:1、缺乏应有的书写根本功。有的笔画僵硬,杂乱无章;有的随心所欲,敷衍潦草;有的乱涂乱改,卷面模糊。2、按照拼音不能正确填写出汉字,形近字区分不清,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不准,学过的字词掌握不牢,失分较多。二、阅 读 (60分)较好的方面有:1、记诵积累核心文化常识和诗词名言。2、拼音与字词的积累运用。3、欣赏与评价。失误较多的方面有:1、背诵积累的精确。2、文言短文的理解与翻译。3、按照详细语言环境理解词句。4、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主旨。主要征询题涉及审题、积累、理解等才能及考试时间的把握,考试心态的调整,考试技巧的运用等,要引起注重,留意引导。三、写作 (50分)文题设计 因 而精彩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选择本人感受最深的内容来写,没有审题障碍,应该是人人有话说。但由于开放性较强,也导致一些学生无从下笔,不明白写什么好。拟题方面还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如出现了人生因死亡而精彩成功因失败而精彩等标题,题不达意,以致阻碍了作文的发挥。存在征询题:第一、拟题不当,题不达意,阻碍了作文的水平。第二,一些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不够,选材陈旧,材料“撞车”现象严峻。第三、语言表达才能不强,缺乏真情实感,不会运用生动细腻的描写方法,精彩之作不多。第五部分 考虑建议一、学生阅读面窄,阅读层次较低,试题中的几篇名家经典不少学生读不明白,读不透,以致阻碍答题的精确性。要加强语文根本功的扎实训练,扩大阅读面,积累语言素材和语言表达款式,特别是要引导学生阅读和观看经典,阅读名家名作,为后面的学习奠基。二、特别要用好、用足、用透教材,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运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同时要加强语文学习的学法指导,如做阅读题的方法,阅读征询题答复的精确度训练以及表达的生动简明性训练。依托课标与教材,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平时的阅读与训练要结合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更要结合本年级本班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正确引导,科学安排语文作业及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四、语文学科的学习还需要各位班主任老师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鼓舞学生加大投入,注重学法的积累和归纳,确实提高学习效率五、作文要鼓舞写有真情实感和有生活的文章,在此根底上再鼓舞精彩的构思和优美的语言。写作训练同样要发挥好教材的例子作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抒写本人的真情实感,同时,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意,打开思路,拓展思维,追求作文的个性。六、进一步加强集体教研,集大家之长,群策群力,加强日常教学中的交流与沟通,互通有无,及时更新和修正、调整班级学习安排和策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