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DL575.7-1999T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7部分控制室的布局.doc
-
资源ID:82369572
资源大小:53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DL575.7-1999T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7部分控制室的布局.doc
A 25备案号:6755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75.7199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7部分:操纵室的规划 Ergonomic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control centresPart7:Control room layout 2000-02-24 发布 2000-07-01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总 前 言 本系列标准是依照原电力工业部1997年电力行业计划工程(技综199515号文)的安排制定的,其内容以ISOTC 159有关文件为根底,并参考和融入了其他国外标准、国家标准和新近研究成果。 现代工业的特点是高度自动化,工业操纵已由部分操纵、就地操纵,逐步开展为以在各类操纵室的集中操纵为主,而系统治理也开展为在各级调度室的集中调度治理。 消费系统的平安与效率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技术水平,而且还取决于它与人和环境的协调程度。在IEC964(=GBT 136301992)核电厂操纵室的设计中明确提出,操纵室的设计和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和人机工程方面。制定本系列标准的目的,确实是要求在设计电力系统操纵中心时,应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准则,结合消费、运转要求,使操纵中心的规划、人机界面、环境和组织等方面能合适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实现人、机、环境间的协调和整体优化,使人能平安、健康、温馨和高效地进展工作。目前,操纵中心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协调水平,已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操纵中心(包括调度中心)的功能是监视和操纵发电、输电或配电网的运转。操纵中心的人机工程设计要求,确实是设计时应特别留意人的要素和人的特性,例如,人体尺寸、人的反响才能和限度;把人机工程准则及所需的技术方法浸透到操纵中心的设计之中。强调以人为核心,使所设计的机器(包括设备)和环境条件习惯于人,这既是对一些经历教训的总结,又是提高人的工作质量的需要,也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之一。 将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的诸多研究成果进展标准化,是将人机工程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际的重要环节。197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门设立了“Ergonomics”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159)。我国于1980年成立了相应的“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支持并参与了本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系列标准DLT575以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为总标题,包括12个子标准: DLT575.1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 DLT575.2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 DLT575.3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3部分:手可及范围与操作区划分; DLT575.4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4部分:受限空间尺寸; DLT575.5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5部分:操纵中心设计原则; DLT575.6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6部分:操纵中心总体规划原则; DLT575.7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7部分:操纵室的规划; DLT575.8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8部分:工作站的规划和尺寸; DLT575.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9部分:显示器、操纵器及互相作用; DLT575.10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 DLT575.11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1部分:操纵室的评价原则; DLT575.12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 本系列标准根本上涵盖了操纵中心各个层次设计所应考虑的人机工程学的根本原则。但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穿插科学,涉及众多技术领域,不可能在一个系列标准中给出全部的详细参数,对各专业或专题性咨询题的处理,可参考列在各子标准中相应的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本系列标准所给出的人机工程学根本原则,是一些通用原则,它适用于电力行业,也可用于其他行业的操纵中心的设计。本系列标准根本上能满足大中型操纵中心设计的需要,关于小型操纵室或就地操纵点,可视详细情况,简化设计步骤,选用有关内容进展设计。 本系列标准中所列的原则和参数,是人机工程学研究成果的浓缩。然而,考虑到某些设计准则还比拟笼统,给出的某些详细参数也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测量统计值,并非是严格的数值界定, 在应用各种设计准则与参数时,必须详细考虑其互相妨碍和制约,不应过于强调单个原则和单个参数,而应全面理解;再者,人机工程学准则在电力系统操纵中心设计中的应用,是对现有技术设计的一种补充,可依照实际情况综合协调,以获得系统整体的优化。 鉴此,本系列标准在名称中参加了“导则”二字,即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并作为推荐性标准提供使用。 本系列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归口。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苏州热工研究所、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了编写。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目 录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总前言DLT575.7199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7部分:操纵室的规划 前 言 本标准系参考国内外人机工程标准化研究成果(见附录C)中有关操纵室规划的内容编制而成。 本系列标准DLT575以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为总标题,包括12个子标准: DLT575.1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 DLT575.2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 DLT575.3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3部分:手可及范围与操作区划分; DLT575.4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4部分:受限空间尺寸; DLT575.5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5部分:操纵中心设计原则; DLT575.6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6部分:操纵中心总体规划原则; DLT575.7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7部分:操纵室的规划; DLT575.8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8部分:工作站的规划和尺寸; DLT575.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9部分:显示器、操纵器及其互相作用; DLT575.10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 DLT575.11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1部分:操纵室的评价原则; DLT575.12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伟、童时中、滑东红、李志光、马长山、张锦华。 目 次 前言1 范围2 援用标准3 定义4 操纵室的规划设计附录A(提示的附录) 工作站布置方案附录B(提示的附录) 轮椅及其最小活动空间尺寸附录C(提示的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75.7199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7部分:操纵室的规划 Ergonomic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control centresPart7:Control room layou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02-24批准 2000-07-01施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操纵室(调度室)规划的人机工程原则,其中包括操纵室规划的步骤,一般原则和建筑学方面的考虑,对工作站及共享视觉显示屏布置的要求和人员流淌及维修通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操纵室(调度室)的设计,也适用于现有操纵中心的技术改造设计。 2 援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援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参照使用以下标准的最新版本。 DLT575.1199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 DLT575.41999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4部分:受限空间尺寸; DLT575.51999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5部分:操纵中心设计原则; DLT575.61999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6部分:操纵中心总体规划原则; DLT575.81999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8部分:工作站的规划和尺寸; DLT575.91999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9部分:显示器、操纵器及互相作用; DLT575.101999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 DLT575.111999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1部分:操纵室的评价原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纳的定义见DLT575.1-1999。 4 操纵室的规划设计 4.1 操纵室规划设计的步骤 在进展操纵室规划之前,有关操纵室的人机工程特点与要求,包括工作描绘、工作人员概况、设备规格和全部操作程序等,已在DLT 575.5中确定(有些要求尚需与本标准中的一些要求和建议获得一致)。概括操纵室这些特性的文件称为功能标准(或运转标准)。下面的流程图汇总了操纵室规划设计的一般步骤(仅标明主要活动,见图1)。 图 1 操纵室规划的一般步骤(流程图) 流程图(见图1)涉及操纵室“功能规划”预备期间的信息输入,它包括工作站的数目及其安置。应依照功能联络的方式对工作站进展组合,这些功能联络包括设备共享、直截了当视线联络和直截了当语言联络。 操纵室规划设计,推荐的典型作法是:运用功能联络把多个工作站或单个工作站安置在操纵室的有效空间内。这一过程大致是按工作站群的规模大小(工作站群中单个工作站的数目)来进展的。应预备几种不同的功能规划方案以供选择,这些规划方案应满足运转标准的要求。功能规划向操纵室规划的转换,是通过将功能群组转换为适当尺寸大小的工作站,并通过调整规划来保证所要求的流通和维修通道。类似的过程还可用于处理尚未确定空间位置的操纵室的规划,在此种情况下,功能规划和操纵室规划可用来确定为这些功能所分配的空间。 操纵室规划中主要设备布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 2 操纵室主要设备布置示意图 一旦确定了操纵室规划的待选方案,就应由操纵室操作员和使用者按运转标准来进展试验,通过反复试验,初步确定最正确的操纵室规划。 DLT 575.71999最终所选定的操纵室规划,应依照文件规定的功能准则来进展核准,并做好记录,记下操纵室功能与准则的比拟结果,以及所作的任何综合调整(见4.2.6)。所用评估原则见DLT 575.11。4.2 操纵室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4.2.1 建筑方面4.2.1.1 入口出口 主要出口和入口不宜设置在操作员的背后或其工作视野之内,除非操作员有检查通过出入口人员的特别职责(见4.4.1)。4.2.1.2 人员平安 操纵室中应设置必要的护栏和扶手等设备(见4.3.2)。4.2.1.3 今后的扩建 操纵室的设计,应考虑今后扩建的可能性。扩建的规模可能会遭到一些要素的妨碍,例如操纵室的设计寿命及估计在工作负荷或后勤方面的改变。通常,工作位置和设备的扩建裕度可按25%考虑(见4.3.1.2)。4.2.2 操作方面要求4.2.2.1 任务分析 操纵室规划应以公认的原则为根底,它来源于运转反响、任务分析及使用者群体。这些根本原则应构成完好的文件(见4.1)。4.2.2.2 群体协同作业 在有许多操作员工作的操纵室中,其规划应有助于协同作业和操作员的交往。这关于完成主要任务是特别重要的(见4.4.1)。4.2.2.3 组织要素 操纵室的规划应能表达出职责的分工和监视的要求。4.2.2.4 操作联络 在操纵室规划中,应特别留意优化根本的操作联络,包括视线交流或直截了当的语言交流等(见4.4.1)。4.2.3 工作站的布置4.2.3.1 工作站在室内的位置 操纵室内的工作位置不应过于拥堵或松散,应适宜操作员之间进展直截了当的语言交流,并防止邻近操作员之间的间隔过小(见4.4.1)。4.2.3.2 规划的一致性 同一工厂或操纵中心内功能类似的操纵室的规划,应采纳同样的人机工程原则,以便易于决策和群体协同作业。4.2.3.3 姿态变换 在工作站的规划和工作制度中,操作员在工作期间应可变换姿态,也可随时离开工作站。这可通过靠近主操作位置的地点放置某些站外设备来处理。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应阻碍主要职责的履行。4.2.3.4 人体尺寸 操纵室和工作站规划的尺寸与人体尺寸有关,规划设计应考虑操作员的人体尺寸(见4.5.1)。4.2.3.5 窗户 使用视觉显示器的操作员不应面向窗户(除非这些窗户是主要的信息来源)。应防止将操纵室的窗户设置在操作员背后,由于这会在显示器屏面上产生反光。操作员使用的视觉显示器如确需面对窗户,显示器的亮度差异不应引起眩光。4.2.4 共享显示屏 操作员用的全部共享视觉显示屏,应在各相关工作站均可观察到。4.2.5 人员流淌及维修通道 操纵室其他工作人员、维修人员及所有来访者的流淌,对操纵室操作员工作的干扰应尽可能小(见4.6.1)。 建议将值长位置设置在靠近主要入口处,并采取一定措施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区域(见4. 6.1)。 操纵室规划要考虑维修通道的要求(见4.6.2)。4.2.6 操纵室规划的检验和核准 检验和核准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同时也应是一个向设计者提供反响的过程,以期得出最正确的操纵室规划方案。 用于核准的准则和设计过程中所作的综合调整应构成文件。4.2.7 文件归档 依照人机工程原则和标准所作出的决定,应构成文件,并妥善保存,以便今后进展修正时参考(见图1)。4.3 建筑学方面的建议 本条所给出的建议,与操纵室所在建筑物内的空间分配有关。操纵中心的建筑方面的较为详尽的要求见DLT 575.6。4.3.1 平面空间分配4.3.1.1 工作场地的选择 a) 操纵室面积的选择应依照可使用面积而不是总面积。 b) 在规划的区域内有建筑上无法防止的立柱和难以使用的角落,会明显地减少可使用空间,并给工作规划带来困难。 c) 在分配室内场地时,每个工作位置面积的参考值为915m2,它适用于有多个操作员的操纵室,同时考虑设备、座位和维修用通道的情况,其详尽的要求应在任务分析的根底上遵照DLT 575.6所给出的程序来确定。这一场地分配是依照“可使用面积”来考虑的。 注:所提供的数据来自对操纵室(按人机工程原则)实际使用面积的调查,每个工作位置面积为915m2的数值,通常适用于没有大的共享视觉显示屏,而只由单个的工作站(或工作站群)所组成的操纵室。关于需用模仿屏之类大型共享显示屏的情况,操纵室场地分配可视实际要求而定。 d) 在非正常操作情况下,操纵室内需增加额外的作业人员,则应为这些增加的人员提供足够的空间。 e) 在操作员固定位置的旁边,可提供临时位置供交接班人员使用。 f) 方形、圆形和六边形的操纵室,对功能群组的布置的灵敏性最大,使功能联络的可能性增至最大(见图3)。长而窄的形状则会减少选择余地。 图 3 房间形状和功能规划 g) 某些形状的操纵室(如六边形、圆形构造)更易于会聚噪声。 h) 弯曲的墙壁有时会妨碍工作站今后的重新布置。4.3.1.2 今后的扩建 空间分配应考虑操纵室的整个设计寿命的要求,还应考虑今后的工作负荷、人员和设备的增加。在设计寿命为1020年的情况下,应按可使用面积的25%作为今后扩展用的额外预留面积。4.3.2 垂直空间分配(见图4) 图 4 垂直空间分配 a) 操纵室的地板处于同一高度,对今后的变化、设备的挪动和人员的流淌会具有较大的灵敏性; b) 关于一个已给定的操纵区,最好安排在同一高度的天花板下; c) 楼层水泥板之间的高度最低应为4m,以便能铺设地板夹层和天花板夹层,安装间接照明系统及站外共享显示器。待施工完成之后,应使天花板和地板之间至少有3m的间隔; d) 最好选用平坦的天花板以防止分散操作者的留意力或来自光源的漫射。墙壁和任何建筑构件也宜选用此类平坦外表; e) 不同高度的地板可提供不同的视区,这可为值长的观察提供便利,并作为分割“公共区”(见DLT 575.4第7章)的一种手段。为了平安,应考虑设备挪动和人员流淌时所需的斜坡; f) 地板具有不同高度,有时更便于操作员对共享视觉显示屏的观察;4.3.3 出口、入口和过道 a) 出口、入口的位置和数目确实定,应考虑操作员的人数以及与操纵室外的功能联络等要素,并满足国家有关平安标准(如消防)的要求(详细要求见DLT575.6)。 b) 单一的主出口和主入口,有利于保安工作和人员的操纵,此外还应设置应急出口。 c) 入口位置的设定,应考虑它与操纵室四周的配套设备(如洗手间、休息区、值长办公室) 的联络。 d) 出口和入口的尺寸大小,应能使手推车和轮椅通过,并应给操作员和来访者、操纵室设备和维修设备的进出提供方便。 e) 在进入操纵室前需检查证件或文件的地点,应考虑安排通行道路和临时等候区。 f) 用于签到或搜集诸如“工作许可”之类文件的柜台,通常应设在靠近入口的地点。 g) 与出口或入口连接的地板高度有变化时,应有适当的辅助措施,如护栏、扶手和防滑外表等,以保证平安。4.3.4 窗户4.3.4.1 操纵室开设窗户不仅是为了照明,还有操作上及心理和生理上的缘故。工作站使用的各种视觉显示器之间的亮度差应防止大于101,同时要确保显示器使用时不出现闪耀。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平安等缘故不宜设置窗户。 当操作员的任务包括从操纵室外直截了当获取视觉信息时,应视需要把窗户设置在操作员的视野之内。4.3.4.2 窗户设置的要求: a) 工作站不宜面向窗户,除非窗户为主信息的来源; b) 为防止在显示器上产生反射光,窗户不宜设置在操作者背后; c) 窗户应设置使用者可操纵的窗帘; d) 当操作信息是通过窗户获得时,应确定此种信息的特征; e) 会议室和休息区应设置窗户,操纵室也应设置窗户以提供一种调理视觉的环境; f) 从操纵中心非操作区的窗户应不能观察到主工作站; g) 窗户的尺寸大小应能使操纵室的操作者对窗外的环境一目了然;窗户的玻璃,建议使用能够降低天空亮度的淡颜色。4.3.5 来访者 a) 工程工程开场时,就应考虑为来访者设计的设备,并将其作为操纵中心的正常功能(进一步的要求见DLT 575.6)。 b) 在显示机密性信息之处,应保证从公共观察区域不可能观察到这些信息。 c) 公共观察区域的设计,应使操作者不会感到只是为来访者作“技术表演”。 d) 公共观察区域的设计,还应考虑操作者的某些“非正式活动”(如工间休息时阅读、喝饮料等)不宜被来访者看到,而应设置一定的视线屏障。 e) 当操纵室内有高出操纵室地面的观察走廊时,应考虑它对操纵室内自然照明及人工照明的妨碍。4.4 操纵室内工作站的布置4.4.1 平面布置 a) 操纵室操作员之间的联络,如语言、视线或声音的直截了当交流等,应在确定工作站规划之前,使用联络表格构成文件,并提供相应的准则,以便对可交换方案进展评估(见图1)。 b) 当有多个工作站规划方案可供选择时,应考虑以下要素: 工作站是由一个人使用依然有多人使用; 每个工作站是否完全一样; 所有的操作是在单个的工作站进展,依然分散到假设干工作站去执行。 c) 当工作于同一系统的多个操纵室位于不同的地区或国家时,这些操纵室应采纳类似的规划。采纳这一方法有利于操纵人员从一个场地向另一个场地的流淌,同时能够减少培训时间和错误。 d) 在布置工作站时,应考虑正常和非正常两种运转方式,例如采纳书面或其他非电子手段进展的信息传递。 e) 已装有通风系统、窗户和灯具之处,工作站在定位时应防止靠近风口,防止眩光和显示屏上的反射光。 f) 在工作人员最多和最少两种情况下,工作站的布置应都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操作环境,并能有效地进展操作。 g) 操纵室内有多个操作员时,在不妨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操作员之间可进展非正式的谈话。 h) 工作站的布置应使操作员能方便地储存和显示所需的参考文件以及那些在紧急情况下可能需要的物品。 i) 应特别考虑立姿操作员的工作,满足他们适当的存储、显示和使用参考材料的要求。 j) 多个工作站组合在一起时,相邻操作位置上的操作员不应处于对方的“近身区”(见DLT 575.4第7章),但偶然贴近工作是能够的。 k) 操作员之间的空间应考虑共享设备、共同使用的区域(见DLT 575.8)或噪声干扰所引起的潜在咨询题等要素(见DLT 575.10)。 l) 由多个工作站组成的群组构成一个单元时,操作员围绕工作站的陈列方式有着不同的特性(见附录A1和A2)。 m) 操纵室规划中,工作站大致尺寸确实定,应考虑设备尺寸、工作面、工作站上物品的存放要求及患有残疾的操作员等要素。在确定任何一种最终规划之前,都应通过对工作站和操纵室的试用,进展一次全面的检查(见DLT 575.8和DLT 575.11)。 n) 选择操纵室规划时应注重操作员的培训要求,例如,为操作员正常位置相邻的设备留出额外的空间或提供一个独立的培训站。 o) 工作站的规划要考虑维修要求和挪动设备(尤其是含有庞大组件时)所需的空间。 p) 操纵室的总体规划应防止无关人员通过操纵室,但不要设置障碍物。 q) 除非是操作需要,工作站位置的布置应尽可能使操作员在操作位置上看不到出入口,以免分散其留意力。4.4.2 值长工作站 在一些操纵室中,某些工作站会被指定作为值长工作站,对其要求如下: a) 在值长工作站上有时需存放、显示和使用辅助的参考材料。 b) 在值长工作站的布置过程中,需先确定值长的主要职责是监视系统依然监视操作员,或两者兼有。假设是监视系统,则规划要侧重于设备的位置;假设是直截了当监视和治理操作员,则应强调工作站在操纵室中的位置和工作站的外形。 c) 值长工作站的规划,应考虑外来人员流淌及临时来访者。 d) 要求值长工作站具有处理主要事件的功能时,应考虑提供额外的垂直显示面,以显示图表或程序,同时还要考虑这一区域有时需要增加额外人员所需的空间。假设这些主要事件不在值长工作站内处理时,则应在操纵中心规划时另行考虑。4.4.3 垂直布置 将工作站布置于多个层次,是多个操作员使用共享显示屏的有效方式。但如此会妨碍操作员之间进展直截了当的视觉、语言和社交的联络。 在操纵室中,采纳不同高度的地板,对操作员观察共享显示屏和改善操作员间的视线联络可能有好处,但也可采取其它方法,例如,对操纵室进展细心规划或放置概貌图显示设备等。在操纵室中采纳不同高度的地板时,应考虑以下咨询题: a) 给人员的活动带来障碍; b) 限制较大设备构件的挪动; c) 今后改变操纵室规划时较困难,且会减少规划的灵敏性。 d) 工作站和操作位置处于不同高度,给照明和采暖带来特别要求; e) 因设置坡道而占用了地面空间。4.4.4 辅助工作站 当全部的设备和参考材料不可能都存放在工作站(后者在负荷顶峰时又处理超负荷任务)的情况下,应考虑设置一个辅助工作站。辅助工作站的规划原则同主工作站(见DLT 575. 8)。4.4.5 工作站规划的其他咨询题 a) 应考虑其长远要求。除了要考虑刚刚交付使用时的操作要求外,还要考虑在设计寿命完毕时可能出现的要求,包括设备更新、工作岗位增加和操作程序的改变。 b) 文件信息的储存应进展分类,因而操纵室内应有适宜的措施。表1给出了一个恰当的分类。在使用台式电脑进展信息储存的地点,那些未按此种方式储存的信息,应按照以往使用的标准进展分类。 表1 操纵室材料存储分类 存储要求典型位置举 例随时使用主工作站 操作规程 重要的号码 应急规程 诊断用文件 图表或表格经常使用 辅助工作站 相邻工作站 内部簿 辅助操作规程 建筑工程图纸偶然使用材料室非关键设备毛病排除规程 c) 在操纵室或操纵区域外的更衣室内,应为个人物品的存放作好安排。操纵区域外较大物品存放的要求见DLT 575.6。 d) 操纵室应考虑临时工作人员(如现场操作员和辅助操作员)的要求,有时要提供适当的工作台面(如用来作记录)、座位及临时放置衣物和平安帽之处。这些均应通过适宜的任务分析来确定(见DLT 575.8)。4.5 共享视觉显示屏 这一部分给出对操纵室内的共享视觉显示屏的要求。许多不同的技术都能够用于显示概貌图,包括使用成排的闭路电视监视屏、投影屏、模仿屏和静态图屏等。在操纵室规划的设计时,同时要考虑这些不同的技术措施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对视角、比照度和图像构造的限制。 DLT 575.9给出了显示器的详细特性。可考虑用工作站上较小的示意图来代替大型共享显示屏。4.5.1 水平和垂直观察间隔 a) 关于需定期或连续使用的工作站外视觉显示屏,其最正确位置是在操作员的正前方。如此,共享显示屏可处于操作员直截了当视野之内,或仅通过眼动扫视就可进展观察,如图5所示。 图 5 工作站外视觉显示屏的最正确位置 b) 关于需定期或连续使用的大型共享显示屏,为能有效地获取其显示信息,建议再给各操作员配置一般显示器,以较小的示意图来代替大型共享显示屏。 c) 关于需定期使用的共享显示屏,在操纵室的规划设计中,应能确保操作员在正常的工作位置上,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能看到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d) 关于提供次要信息(操作员在操作工作站时,不需读取的信息)的共享显示屏,有时可安置在工作站的一侧,操作员旋转座椅就能读取所需的所有信息。 e) 共享显示屏上显示的所需信息,应当能让使用者群体中从第5百分位数至第95百分位数的人员,都能从他们的正常工作位置观察到(见附录A1)。对平安至关重要的信息,则要求所能包容的使用者群体的范围,放宽到第1百分位数至第99百分位数(见DLT 575.8)。 f) 共享显示屏下半部分所显示的操作信息,应能使第5百分位数的操作员在非挺直坐姿时观察到,如图6所示。以下公式可用于确定此尺度(假如HeHc): (1)式中 Hl显示屏的最低可视高度; He坐姿基准眼位高度(坐姿眼高与椅面高度之和),应使用男子第5百分位数的人体尺寸,取He1175mm(见DLT 575.81999之A2.5); Hc操纵台高度; D操纵台前缘至立式屏外表的间隔; Dc操纵台深度; d眼睛至操纵台前缘的间隔。正直坐姿d0;后倾坐姿d150mm;(见DLT 575.81990之A2.5)。 图 6 工作站高度及总图 4.5.2 共享显示屏与工作站其他设备的关系 a) 窗户不应位于共享显示屏的相邻位置或处于同一视野之内; b) 操纵室内的人工照明不应干扰共享显示屏上任何部分的可见度; c) 共享显示屏周边部分的光洁度应细心操纵,使之不致妨碍共享显示屏任一部分的可见度; d) 出入口不应与主要的共享显示屏处于同一视野之内。4.6 人员流淌和维修的通道 它涉及通常情况下的人员流淌、维修和保洁工作所需提供的适当的空间。4.6.1 人员流淌 a) 应为人员流淌提供适当的空间,使操纵室操作不会因遭到视觉或听觉上的干扰而妨碍工作效率。 b) 交接班时应为两个班次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c) 操纵室的规划应能使有关人员有秩序地离开操纵室。 d) 操纵室流淌道路的安排应能防止人员的穿插流淌。 e) 应标明受限的天花板高度,可在天花板上设置警告标志。 f) 人在立姿向前行走时一个人所需最小空间的尺寸,见图7,假如携带工具箱或其他物件, 则还需增加额外的空间。 关于非应急出口: Ah(P95)+X (2)Ba(P95)+Y (3)关于应急出口: Aemh(P99)+X (4)Bema(P99)+Y (5)式中 A开口高度(关于紧急出口为Aem); B开口宽度(紧急出口为Bem); h身高; a两肘间宽; X高度裕量(为平安帽、帽子和鞋跟等给出适当的裕量); Y宽度裕量(为笨重服装留出的宽度裕量); P百分位数; P95估计使用者群体的第95百分位数; P99估计使用者群体的第99百分位数。 图 7 人员往来空间 g) 应急出口应使用第99百分位数的数据;非应急出口应使用第95百分位数的数据。这些数据应从使用者群体人体尺寸数据中导出。应考虑到行走时动态情况的裕量,如今第95百分位数和第99百分位数的差异则不明显。 注:通道尺寸一般可按DLT 575.4之6.3。当有特别要求时可按公式(2)(5)计算。 h) 两个人流淌的活动空间应在以上公式的根底上(包括为推带工具箱及其他物件留出适当的裕量)加倍计算。 i) 固定物件的放置应远离铰链式门的活动区以免挤压。在设计门的转动方向时,应考虑人员被火、烟雾或气体击倒的可能性,以及人员在昏迷状态下不会将门堵塞。 j) 关于使用轮椅的操作者,需为最大号的轮椅留出宽度余量,并考虑驱动轮椅的肘部所需要的裕量。在操纵室的适当位置,应为轮椅使用者留有所需的额外转动空间。详见附录B。4.6.2 维修通道 a) 应为维修留有适当的空间,以防止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