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行政诉讼法概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课件.ppt
-
资源ID:82376646
资源大小:1.35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十三章--行政诉讼法概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课件.ppt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主编:石佑启主编:石佑启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法概述行政诉讼法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行政诉讼法概述行政诉讼法概述要点导言:要点导言:要点导言:要点导言:我国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范围限定为因不服具体行政行为而产生的争议。行政诉讼中能够成为原告、享有起诉权的,只能是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没有起诉权,也没有反诉权,只能作为被告应诉。原告和被告的这种身份和地位是恒定的。合法性审查原则是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它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一般不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或适当性问题,但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除外。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一、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一、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二、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二、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三、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三、行政诉讼法的概念四、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四、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五、行政诉讼法的效力范围五、行政诉讼法的效力范围(二)行政诉讼的特征行政诉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诉讼是解决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的活动。2行政诉讼的核心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3行政诉讼是法院运用国家审判权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一种司法活动。4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具有恒定性。二、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都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都是依申请的行为,即只能基于行政相对人的请求而引起,适用“不告不理”的原则;目的都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1性质不同2审理机关不同3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范围不同4审理方式不同5审级不同6法律效力不同三、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指规范行政诉讼活动,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行政诉讼法也称形式意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具有专门、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诉讼法典,在我国特指1989年4月4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广义的行政诉讼法也称实质意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一切有关行政诉讼的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属于行政诉讼法的范围。五、行政诉讼法的效力范围行政诉讼法的效力范围,是指行政诉讼法的法律适用力在特定形式下所能达到的界限,即行政诉讼法在什么样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对什么人和什么事具有约束力。行政诉讼法的效力范围包括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对事的效力四个方面。(一)空间效力(二)时间效力(三)对人的效力(四)对事的效力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一、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一、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二、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二、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一、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一)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三)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四)当事人诉讼法律地位平等原则(五)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六)辩论原则(七)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二、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合法性审查的主体。2合法性审查的对象。3合法性审查的内容。4合法性审查的依据。5合法性审查的标准。6合法性审查的方式和结果。相关主要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答题思路:本案考查的是行政争议的认定,国家赔偿的范围以及行政诉讼判决的强制执行措施。具体答题思路如下:(1)本案属于行政争议。邮电局具有行政主体资格,“120”电话属于“公共服务”,邮电局对“120”电话的管理具有行政管理性质,涉及向公众提供服务。所以,此争议不是私法上的争议,而是具备了公法关系的性质,属于行政争议。(2)原告的赔偿请求得不到支持。“120”急救电话属于公共服务事项,其目的是向公众提供服务和保障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促进医院的个体利益,也没有为医院设定任何一种财产权。邮电局不履行义务,并不构成对医院财产权的侵害,故不承担赔偿责任。(3)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5条第3款的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2)在规定期限内不执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50元至100元的罚款;3)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4)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因此,县邮电局拒不履行判决,法院可以依法采取如下措施:1)从期满之日起,对县邮电局按日处以50元至100元的罚款;2)向县邮电局的主管机关提出司法建议;3)拒不履行判决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