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doc
-
资源ID:82385137
资源大小:54.0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doc
北师版一年级教材分析第一项:一年级上册教材知识领域结构图可爱的校园(数数)由第一单元前移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1.1 数与代数第二单元 比较 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第八单元 结识钟表1.2 图形与几何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六单元 结识图形1.3 记录与概率 第四单元 分类1.4 综合与实践 数学好玩第二项:各单元知识点分解2.1 第一单元知识点分解1.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结识)2课时:基数 、序数2.玩具-(15的结识与书写)3.小猫钓鱼-(0的结识与书写)4.文具-(610的结识与书写)2课时:试一试10的结识可爱的校园-(数数)生活中的数 新增:5.快乐的午餐分餐具中比多少,体会一一相应思想 6.动物乐园结识“>”“<”和“=”,并会书写可爱的校园(数数):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2.能用1-10各数对的地表述物体的数量。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结识)(2课时)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达单个物体,也可以表达一个集合。2.在数数过程中结识1-10数的符号表达方法。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达几个,还可以表达第几个,从而结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达数量的多少,序数表达数量的顺序。玩具(15的结识与书写)1.能对的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2.会对的书写1-5的数字。小猫钓鱼(0的结识)1.结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达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达起点和分界点。2.学会读、写“0”。文具(610的结识与书写)1.能对的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快乐的午餐(分餐具比多少)1.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2.学会用“配对”进行比较,从而体验“一一相应”的数学思想。3.学会用“数数”进行比较,掌握比较谁多谁少的两种策略。动物乐园(结识“”、“”、“=”)1.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2.学会用“”、“”、“=”这些符号表达10以内的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1、(动物乐园)过生日-(比大小与比多少)2、(高矮)下课啦-(比高矮、比长短)3、(轻重)跷跷板-(比轻重)比较2.2 第二单元知识点分解过生日(比大小与比多少)1.体验 “多”、“少”、“最大”、“最小”的含义。2.学会比较的策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下课啦(比高矮、比长短)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成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2.结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干对的比较。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跷跷板(比轻重)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拟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规定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毕。1.一共有多少-(加法的结识)2课时2.还剩多少-(减法的结识)2课时3.可爱的小猫-(得数是0的减法)4.练习一5.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6.背土豆-(7的加减法)7.跳绳-(8,9的加减法)8.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9.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10.乘车-(解决连加、连减问题)2课时11.练习二12.做个加法表13.做个减法表加减法(一)2.3 第三单元知识点分解 一共有多少(加法的结识)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4.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测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互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5.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还剩多少(减法的结识) 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对的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朴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可爱的小猫(得数是0的减法)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1.学会“6”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互相联系。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3.对的口算“6”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4.在数的组成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背土豆(7的加减法)1.学会“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互相联系。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3.对的口算“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4.在数的组成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可爱的企鹅(8和9的加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对的口算“8”和“9”的加减法。3.巩固“69”的加、减法。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对的纯熟地口算10的加减法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对的计算。2.4 第四单元知识点分解一起来分类(2课时)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让学生懂得把图形按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3.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4.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测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位置与顺序1.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2.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3.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4.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2.5 第五单元知识点分解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尚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假如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假如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结识图形1、结识图形-(立体图形的结识)2、我说你做-(立体图形结识的练习)2.6 第六单元知识点分解结识图形(立体图形的结识)1.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结识,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2.能对简朴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知道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是由于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我说你做(立体图形结识的练习)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和“做的”都有一定规定:说的一方要清楚、有条理地描述眼前立体图形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做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中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一边用相应立体图形的模型把它摆出来。双方还要就做的与说的是否一致进行拟定。1.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结识)2课时2、搭积木-(十几加(减)几的不进(退)位加减法)3、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4、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5、有几只小鸟-(7加几的进位加法) 练习三6、做个加法表-(20以内的加法)加减法(二)2.7 第七单元知识点分解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结识)1. 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2.计数器表达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达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相应,“个位”与“根”相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注意区分“十进制”与“位置值”。3.结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搭积木(十几加(减)几的不进(退)位加减法) 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结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理解顺数做加法,倒数做减法。)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2.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把与9相加的另一加数分解成1和几,使9和1凑成10,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就是“9+?”的凑十法。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9+?”的经验探索“8+?”的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把8凑10,分解另一个加数。第二种方法:把8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3.对的纯熟地口算8加几。有几只小鸟(7加几等的进位加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9+?”、“8+?”的经验探索“7+?”的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把7凑10,分解另一个加数。第二种方法:把7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3.对的纯熟地口算7加几等。2.8 第八单元知识点分解结识钟表(小明的一天)1.初步结识钟面,知道钟面的数字以及长短针的作用,知道指针转动的方向。2.对的认读钟面上整时、半点的时刻。并说出时针和分针在整时和半点的指向特点。3.了解计时的书写方法。202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计划一、教学总体目的(一)数与代数 1、会认、会读、会写0到20的数,会用它们表达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2、结识“>”“<”和“=”等符号,并会用这些符号表达20以内的数的大小。3、会比多少、比高矮、比轻重,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4、能对的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逐步达成纯熟口算。5、能对的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和不退位减法,逐步达成纯熟口算。6、经历“数学好玩”的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与自信心。 (二)空间与图形 1、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能直观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三)记录与概率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二、教学进度表时间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实行内容9月份可爱的校园一、生活中的数二、比较三、加减法(一)(部分)1结合具体情境结识1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到10的数,会用他们表达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的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和“=”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达 10以内的数的大小。3经历比多少、比高矮、比轻重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和倾听。4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在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能对的口算5以内加减法。10月份三、加减法(一)(部分)整理与复习1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在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2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一般顺序。3能对的纯熟口算10以内加减法。4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培养与发展数感。11月份四、分类五、位置与顺序六、结识图形七、加减法(二)部分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2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3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测、操作、分类等活动,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4经历表达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计数的位值原理,会认、会读、会写1120的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5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理解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能进行对的计算。12月份七、加减法(二)数学好玩八、结识钟表部分总复习1学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逐步纯熟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朴的问题,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2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体会数学好玩,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4学会认读钟面上表达整时、半时的时刻,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绘时间;经历简朴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会时间的长短。5.学会知识整理的方法,初步渗透归类的思想方法。1月份复习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