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上课用).pptx
柳宗元柳宗元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重点)2.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感悟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的写作方法。(难点)柳柳宗宗元元(773819773819),唐唐代代文文学学家家、哲哲学学家家。字字子子厚厚,唐唐代代河河东东 人人,世世称称柳柳河河东东。因因官官终终柳柳州州刺刺史史,又又称称“柳柳柳柳州州”与与刘刘禹禹锡锡等等参参加加主主张张革革新新的的王王叔叔文文集集团团,失失败败后后被被贬贬为为永永州州司司马马。后后迁迁柳柳州州刺刺史史,与与韩韩愈愈倡倡导导古古文文运运动动,并并称称“韩韩柳柳”,同同列列“唐唐宋宋八八大大家家”。诗诗文文风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韦柳”。代表作有。代表作有河东先生集河东先生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于是就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本文是第四篇。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文体知识2023/2/116 听课文录音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字形注意字音字形,初步感知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篁竹 清冽 为坻 翕忽 差互 为嵁 佁然 俶尔 悄怆 幽邃hunglichknychsucqiox读准字音2023/2/118 字字 词词 句句 释释 义义2023/2/119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珮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砍倒竹子,开辟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凉。西:向西 乐:以为乐 篁竹:竹林之:水声 下:向下尤:格外清冽:清凉2023/2/1110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为:成为(小潭)以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卷:翻卷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为:作为以:介词,用,把以:连词,相当于“而”2023/2/11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披拂:随风飘拂蒙:蒙蒙盖络:缠绕缀:牵连1.1.第一段作者如何发现小石潭的第一段作者如何发现小石潭的?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序来描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发发现现小小石石潭潭移步换景移步换景先闻其声先闻其声后见其形后见其形隔篁竹隔篁竹隔篁竹隔篁竹闻水声闻水声闻水声闻水声伐竹取道伐竹取道伐竹取道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下见小潭下见小潭下见小潭篁竹、水声篁竹、水声篁竹、水声篁竹、水声 小潭、青树小潭、青树小潭、青树小潭、青树2023/2/111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阳光向下一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不动;可:大约空:在空中许:表示约数下:向下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2023/2/111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忽然向远处游去了,往来轻快迅疾,好像是在和游人互相逗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2.2.第二自然段写第二自然段写了那些景物,了那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点?潭水潭水游鱼游鱼动静结合侧面描写清澈澄静活泼轻捷衬衬2023/2/111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源泉在哪里。斗:像北斗星一样折:曲折蛇:像蛇一样行:爬行明灭:或隐或现 其:那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交错其:它的,指溪水3.3.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作者描写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运用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作者描写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了什么修辞方法?溪身溪身岸势岸势蜿蜒曲折蜿蜒曲折交交错不不齐运用运用比喻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描写小溪,各具特的修辞手法,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描写小溪,各具特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征。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征。2023/2/111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我)坐在小石潭边(我)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环合:环绕包围凄:凄:使使凄凉凄凉 悄怆:凄凉寒:寒:使使寒冷寒冷邃:深2023/2/1119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因为清:凄清乃:于是,就之:代词,指小石潭的景物去:离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开了。就题字离开了。居:停留4.4.第四自然段小第四自然段小石石潭景色有何特点?谭中气氛怎样?潭景色有何特点?谭中气氛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的心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小石潭:小石潭:幽僻幽僻潭中气氛: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孤凄悲凉写法:寓情于景2023/2/1121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着去的有两跟着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隶:随从从:跟随你认为小石潭的风景奇特在什么地方呢?(1)潭石奇异石纷呈全石以为底(最独特之处)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潭水奇声悦水澈如鸣佩环(声悦)水尤清洌(水澈)(3)潭源奇曲折、多姿、神秘斗折蛇行(曲折)其岸势犬牙差互(多姿)不可知其源(神秘)(4)潭境奇清幽凄凉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清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凉)2023/2/1122l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这篇游记以作者的这篇游记以作者的游踪游踪为线索:为线索:发现小石发现小石潭(闻声潭(闻声见形)见形)观赏潭中观赏潭中潭边景物潭边景物(水石树(水石树鱼)鱼)远望小石远望小石潭源(溪潭源(溪流岸势)流岸势)坐潭边感坐潭边感受气氛受气氛(幽深冷(幽深冷寂)寂)记同游者记同游者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是否矛盾,该如何理解?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诗人因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描写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及周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描写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及周围的树木等,渲染了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含蓄地抒围的树木等,渲染了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主旨归纳主旨归纳2023/2/1126一词多义1.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3.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作为成为大约能够4.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长短不一交错清澈凄清2023/2/11275.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以为乐逗乐6.皆若空游无所依同游者:吴武陵游动游玩7.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用因为一词多义8.如鸣佩环竹树环合 玉环 环绕 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心乐之下见小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斗折蛇行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名词作状语,向西名词作状语,向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名词作状语,在空中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古今异义。去:佁然:小生:(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倒装句:倒装句:1 1 1 1、如鸣佩环、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正确语序:如佩环鸣)译文: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译文: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2 2 2 2、全石以为底、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译文: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译文: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3 3 3 3、卷石底以出、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译文: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译文: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修辞手法:1 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2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嬉戏。3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什么感觉?拓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