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开启课研究:以六下二单元为例.docx
-
资源ID:82395093
资源大小:1.98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开启课研究:以六下二单元为例.docx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开启课研究:以六下二单元为例经常和同年级的文娟老师讨论一些教学上的问题,我发现她越到高段越信任学生,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合作探究,发现知识,完成任务。受她的启发,在六下“外国文学名著”这一让我不知道怎么上的单元,我选择试着“放手”,给学生更多自主的时间和发挥的空间。本文主要记录二单元的开启课。课前同学们借助预习单进行了单元整体预习,提前了解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语文要素、课后习题,对什么是名著,如何阅读名著进行自己的思考。通过细细批改预习单,我发现对他们来说知道有哪些书属于名著并不难,但是名著有哪些特点,往往不太清楚;关于读书方法,每个人都能写出2-3点来,比如:跳读、略读、摘抄、批注、查资料等,但这些小学六年学到的阅读方法,都是以零散的方式分布在头脑中,没有成体系。基于以上预习单反馈出的学情,我做出如下教学安排。1设计真实情景上课之初,向同学们发布真实学习任务情景: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郭老师向全体同学征集一篇公众号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邀请小作家班的每位同学推荐一本最喜欢的书,公众号于读书日当天布。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要以2单元为学习材料。2发布关键问题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3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样的书可以称之为“名著”?你在阅读名著时,有哪些读书方法?(请按照读书前、读书中、读书后来梳理清楚)为了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我们要做哪些准备?给同学们20分钟时间准备,请2组同学到黑板上来梳理。到时间后,请在黑板上的2个小组代表汇报本组成果,其他小组补充说明。3课堂反思及收获1)高段教师少说,学生多说学生们在黑板上的分享其实和我在教案上写得相差无几,这让我很惊讶,不是只有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叫上课,虽然他们讨论的过程比较吵,但是大多数人的脑子是在思考的,由于有展示的压力,所以浪费时间的现象也比较少。有的小组思考的内容比我想的都全,像活动准备这部分,有小组把学习制作公众号也写上去了,这也是他们很感兴趣的事情。这个单元的课都打算以这样的方式上。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包括:鲁滨逊漂流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梳理、人物关系、核心人物性格特点,学写梗概,学写人物简评,都可尝试课前预习,课上给出关键问题,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再做补充。在准备这一单元的课时,我似乎找到一点打通单篇课文,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感觉。2)用好预习单,以学定教预习单是了解学情的重要途径,它将看不见的思维,转化成看得见的文字,让我再备课中感觉备学生,备的不是想象中的学生,而是借助学习单,了解真实的学习情况。通过读学生“学写梗概”的预习单,能了解到他们都知道梗概是对整本书的概括表达,这不是难点,而难点在于拿到一本书,如何区分哪些是“主干”,哪些是“枝叶”,哪些要保留,哪些要删除或合并。通过鲁滨逊漂流记的预习单,了解到大家都能说出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梳理清楚鲁滨逊心态的变化,但概括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会在梳理情节时遗漏重要情节,不清楚什么是重要情节。大多数人在评价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时,评价角度较为单一。这样上课课程进度可能会慢,基本上我估计一节课的容量都会拖到一节半,但是效果更好。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教学体验,当我觉得上课上得好时,下课时我总是能记住学生精彩的回答,但是当我拘泥于流程,死板地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时,我往往不会关注学生的回答,只会记得自己问了什么,这种体验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