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教学楼房建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 资源ID:82399580       资源大小:366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学楼房建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18班中学教学楼设计指导 一、学校规模及班级人数 中学根据需要可有两种:一种为完全中学型,即设有初中班及高中班,其中初中、高中班数应按需要没置,可相等也可以不等。另一种则是全部初中或高中。这两种形式的规模以1824个班为宜,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地区,也可设规模为30个班的学校。为保证教学质量,中小学校的每班人数不宜太多。根据国家教委规定,如表1,中小学校的班级人数为:小学每班近期45人,远期40人;中学每班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 中小学校规模与人数 表1二、学校校址选择 在进行学校的建筑设计时,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上,还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选择一个理想的校址,为办好学校、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学校校址选择的基本条件应符合以下几点: (1) 学校应有良好的日照、采光及通风条件。 (2) 学校应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周围环境良好。 (3) 学校应位于交通较为方便,学生就学路线便捷,且能确保学生安全上下学的位置。 (4) 学校应设在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段,且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地的条件。 (5) 学校应有齐备的城市公用设施。 三、学校总平面设计 学校总平面设计,必须依据学校规模、功能特点、所属地区的自然条件、学校用地的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的现状等客观条件,以及当地城市规划对学校建筑的要求等进行,从而使学校的用地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并对学校的各种场地、道路和绿化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进行总平面设计时,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即:总平面设计与单体建筑的关系;教学楼与体育活动场地的关系;教学楼的基本体型、位置、朝向和出入口的相对关系等。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比较,从整体出发,反复推敲并及时修改和调整,创造一个使用方便、整齐卫生、安静优美的室内外学刁及活动中间。1. 总平面的组成(1)建筑用地建筑用地是指规划和建造学校各种用房所占用地段。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辅助用房、校园(含校前区)、道路等。建筑物底座所占用面积约为学校用地的1013,共余建筑用地面积为建筑物周边空地、道路及附属庭院等。 校园中的道路是联系学校中各种建筑物和各种场地问的脉络。校内道路按消防要求,一般宽度不小于2m,入口道路为一般车行道时宽度不小于3.5m,学校内最宽的道路为双车道不宜超过7m。道路设计走向宜便捷、自然和通畅。建筑物靠近界墙时,应留有一定距离,其宽度府视建筑物的高度而定,最小应保持3m,既要满足消防车通行,又不造成界墙两面建筑物的相互遮挡。(2) 运动场地 运功场地是指用于师生体育活动、集会等活动的场所,包括上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整片场地。根据学校的使用特点,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小学不宜小于2.3m2/每生;中学不宜小于3.3m2/每生。 根据有关规定,学校运动场设计应满足:小学宜设置250400m环形跑道(附100m直跑道)的田径场一个;小学宜设置200m环形跑道(附60m直跑道)的田径场一个,如图2。此外,根据学校规模情况,还可设置一定数量的篮、排球场和器械用地,一般每6个班应设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如图3、图4。 图2 学校田径运动场尺寸(a)300m跑道 (b)250m跑道 (c)250m跑道 (d)200m跑道(e)200m跑道图3 篮球场尺寸图4 排球场尺寸在总平面设计时,必须在布量教学楼的同时,合理地安排体育场地与教学楼的相对位置,尽量开辟出较为完整的大片面积作为体育活动区,并尽可能地将各种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室集中到田径场的周围,从而减少体育场地对教学区的干扰。 为避免在体育活动或比赛时的眩光,体育场地的朝向一般以长轴为南北向设置。体育场地的位置应设置在向阳处,使一年四季都能受到期光的照射。尤其在北方地区不宜将体育场布置在阴影区内,以免长期积雪、结冻而影响使用,场内地势应有一定坡度,以利排除积水。1.3 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 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是指为改善校园环境或结合中小学校的生物课、自然课的教学,以及开展学生课外科学小组的活动而设置的,包括成片绿地,种植、饲养、天文和气象观测等用地,一般根据学校规模情况适当设置。1.4 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包括总务、后勤和校办工厂等。总务等用房一般要求功能合理、使用方便;校办工厂要求独立性强,位置、形式满足生产要求。二者对环境均有较大影响,宜单独设置。 2. 总平面的功能分区 在进行学校总平面设计时,应结合学校用地现状,探索学校个各个单体建筑、各种室外活动空间及场地组合的合理性;认真研究动与静在环境上的要求、高与低在层数与部位上的要求、独用与公用的要求、相互关系的聚集与分隔的要求、室内与室外在环境上的要求;此外在使用上应考虑流线组织、使用顺序的要求等。图5为学校总平面布置的功能关系图图中各圆构成了各自独立的功能区。图中两圆搭接表示相互关系比较密切,在功能上有可能布置在一起或靠近布置。教室、实验室、阅览图5 学校总平面布置的功能关系图室等组成教学区,教学区要求安静、朝向好。而此区的音乐教室由于声音干扰,宜和其他教室有所分离。教师办公和行政办公组成学校办公区,该区与教学区联系密切,可与教学区靠近布置或布置在一栋建筑物内,同时该区与校外联系较多,应设置在靠近出入口的位置。食堂、单身宿舍等为生活辅助部分,一般分散在使用方便又铰为隐蔽区域。3. 建筑的朝向和间距 3.1朝向 在确定建筑物的朝向时,必须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建筑功能等综合考虑。一般北方地区,主要考虑冬季室内应获得较多的日照时间和室内日照面积;夏季炎热地区,则要考虑争取房间的自然通风,同时也要考虑防止太阳直射,防止夏季暴雨袭击;对于我国中部地区,夏季热而冬天冷,既要考虑夏季的通风顺畅,也要考虑冬季的日照充足。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建筑物的朝向宜为南向、南偏东或南偏西少许角度。 3.2间距 在进行学校总平面设计时,应考虑相邻建筑物之间、同一建筑物的两个部位之间的距离,间距过大,不利于节约用地;间距过小,不能满足日照、卫生、防火、抗震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应选择适宜的间距。在学校建筑设计中,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是确定房屋间距的主要依据。 日照间距主要从日照需要出发,对于成排布置的学校建筑,应满足在冬至日正午时满窗日照,或全日有34小时的日照时间,因此学校建筑物之间应留有适当间距,通常情况下当建筑物朝向为正南时,相邻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大小一般在1.0H1.8H之间,H为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参见表2。此外,在为防止视线干扰,当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宜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宜小于25m。防火间距是建筑物之间防火疏散的安全距离,其间距大小应满足表3的要求。 4. 学校出入口设计 出入口是学生上学、放学时大量集散场所,其位置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学校总平面布置的灵活性。出入口的设计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出入口应设于靠近主要干道的小巷内或次要街道上; (2) 出入口位置应交通方便,上下学不需跨越主要道路,行走安全; (3) 出人口位置应使学生能直接到达教学楼,不应横跨体育场地及绿化区; (4) 山入口位置应有利于学校总平面的合理布局及功能分区,能以简短的道路连通总平面的各组成部分。图6为学校出入口与教学楼、体育场地的关系。图6 出入口与教学楼、体育场地的关系5. 总平面布置方式根据学校总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学校用地的地形条件,学校出人口的位置,教学用房及体育活动场地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般有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前后布置、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平行布置等布置形式(图7)。 图7 教学楼与体育场地的布置形式四、学校教学楼设计学校教学楼是由教学部分、办公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教学部分一般包括若干个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等)、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空等;办公部分包括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辅助部分则是包括交通联系、厕所、储藏室等。在进行学校的建筑设计时,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还应结合总体环境的规划要求,对以上各部分的大小、体形、朝向、室内设施、结构形式及房间组合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1. 普通教室设计教室设计应有足够的面积、合理的体型及尺寸,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结构简单,施工方便。(1)教室的面积 教室的使用面积由三部分组成:家具、设备占用面积;学生使用活动面积;室内行走所需交通面积。所需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教室容纳的人数、活动特点以及课桌椅的尺寸和布置等因素。 根据规范要求,中学每班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使用面积为1.12m2/每生;小学每班近期45人,远期40人,使用面积为1.10m2/每生。(2)教室布置与尺寸根据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学方式,普通教室主要以教师面向全班讲课、学生集中听讲为主,因此,在教室的平面设计中,为确实保证学生上课时的视听质量要求,对桌椅的选择和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l 桌椅尺寸:应综合学生的身高及各部分尺度关系选择适宜的桌椅尺寸,如表4。l 视距要求:为避免前排学生近视或粉笔灰尘对学生健康的影响,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m:为避免眩光影响,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为保记最后排座位同学在正常照度及正常视力情况下看清黑板字迹,最后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8.5m。此外,为保证前排同学看黑板自然、舒适,第一排学生看黑板顶端视线与黑板所夹垂直视角应不小丁45。图8 教室布置及有关尺寸l 桌椅布置:教室的桌椅布置应满足学生的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及就座、座位的排列,行距、排距参见图8。 (3)教室的平面形状 教室的平面形状,除了应满足视听要求外,还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组织以及结构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常见的平面形式有:矩形、方形和多边形等,如图10所示。 矩形平面便于家具布置,能提高房间的利用率,平面组合方便灵活,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利于建筑构件标准化。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例一般不超过1:2。根据桌椅的排列方式不同,平面轴线尺寸可采用:中学:9000×7200,9000×6900,9000×6600,9000×6300,8400× 7200;小学:8100×6600,8400×6900,8400×6600,8400×6300,9000×6300等。 图10 矩形教室布置方形平面教室短,最远视距较近,讲课省力,视听条件好,但因其进深较大每排布置座位数较多,为满足水平视角要求,前部两侧座位区难以利用,与矩形教室相比有效面积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增大了教室进深,离窗远的学生桌面照度差,因此方形教室在平面组合时不宜采用单侧采光的内廊式组合,可以采用外廊式组合形式。 多边形教室常见的有五边形和六边形平面,采光、通风良好,座位排列灵活,但在容纳同样人数的情况下较上述形式所需面积较大,同时结构、施工均较复杂。 (4)教室的层高 教室的层高主要根据使用人数、卫生标准、采光通风要求、结构形式及空间比例等因素确定。学校教室使用人数较多、房间面积较大,从空间比例方面分析,其高度应为跨度的11.5!13之间较适宜。为保证教室有较好的卫生条件,除应组织好通风外,还应考虑教室内正常的空气容量。一般每个学生的空气容量为35m3,人数越多,房间的层高就越大一些。教室的净高一般不小于3.4m,层高取3.63.9m为宜,见表5。(5)教室的门窗设计l 门的没计:门主要是作为交通,并兼通风用。应考虑出入便捷、疏散迅速、开启灵活。门的数量和宽度应考虑学校的使用特点,通常一间普通教室设置两个门,且应放在教室内纵墙的前后两端,并距墙角240mm。门的宽度一般取9001000mm,为考虑室内通风和增加黑板面的垂直照度,门的上部应设置亮子,因此,门的总高度一般为24002700mm。 教室为保证防火疏散要求,门一般应向外开启,但在走廊式组合形式中,为方便走廊内人流活动,也可用内开门。l 窗的设计:教室窗的设计,要有利于采光通风,并便于开启。窗内开时,不应影响室内学生听课;外开时,应保证擦洗安全。因此所用推拉窗。 窗的大小取决于室内的采光要求,教室通常采用窗地面积比的方法估算窗的面积大小。根据规范规定,教室、办公室的窗地面积比一般取1/41/6,通常教室的窗宽为15002100mm;高为21002700mm。 为了获得良好的均匀照度,光线应由学生左侧射人室内,并且窗的上口要尽可能抬高,通常窗洞上口高度取为教室进深的1/2(单侧采光)或1/4(双侧采光);窗台高一般为9001000mm。 窗的平面位置为使室内照度均匀,窗宜布置在房间或房间开间的中部。另外,为使结构受力合理,两窗间的窗间墙要有一定宽度,且窗洞上方不宜有较大的集中荷载(如进深梁)。 对于内廊式组合的教室,一般在教室内纵墙上开设高窗,以改善室内通风并为走廊采光创造条件。高窗底边应距地面2m以上。 (6)教室的结构布置 中小学校普遍采用砖混结构,由普通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组成。教室的结构布置一般要求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楼板规格类型少,符合建筑模数要求,施工方便和造价经济。根据墙体受力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及墙柱混合承重几种方式(图11)。教室的平面形式主要有矩形、方形等,多采用纵横墙承重和纵墙承重方案。楼板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板跨为24004200mm。图11 矩形教室结构布置教室平面选用外廊式组合形式时,其外廊结构布置多采用设置柱廊或教室内大梁悬挑形式,如图22所示。教室的墙体厚度应由结构计算确定,一般四层以下为240mm,五层以上底层墙采用370mm。当大梁跨度大于6m时,若墙厚采用240mm,则应在梁支承处的墙体内加设壁柱或设置构造柱。 图13 外廊式教室结构布置(7)教室的内部设施为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在教室内常设置:黑板、讲台、学习园地、清洁柜、挂衣钩、电源插座等。l 黑板:黑板是教室内主要的固定教具,设于教室前方,面对学生,一般要求板面易于书写,便于观看。黑板应有适宜的尺度: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800900nm,中学为10001100mm。为了避免产生眩光,黑板宜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如磨砂玻璃黑板等,如图14所示。图14 玻璃黑板构造l 讲台:为使教室后排学生不受前排遮挡并便于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应在教室前方黑板下部设置讲台。讲台高度一般为180200mm;宽度以650750mm为宣;长度应比黑板每边长出不少于200mm;同时讲台的设置还应考虑教室的前部应留有适当的横向通行宽度。图15为教室讲台的几种形式。图14 讲台平面(8)教室的内部装修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美观的学习环境,教室的顶棚、内墙、地面、课桌椅等的材料做法及色彩选择应满足使用功能和观感上的要求,适宜的色彩可提高室内照度,减少学生的视觉疲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刁效率。图15为教室室内装修的一种做法。图15教室内表面粉刷色彩举例2. 专用教室设计教学楼设计中,除普通教室外,还需设置适量的专用教室,如音乐教室、实验室、语言教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大教室等。专用教室与普通教室的设计原则、所需考虑的因素基本相同,只不过在位置、桌椅尺寸及布置、室内设施等方面均有特殊要求: (1)实验室设计实验室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课实验空等。实验室的数量和大小主要取决于学校规模、使用人数、家具设备形状和尺寸以及设备布置方式等因素。实验室的基本设备为实验台、演示桌、讲台、黑板等,图16为实验室的常用家具形式及尺寸。中学实验室的教室面积约为7090m2。每个实验室为方便实验准备工作、存放仪器和药品,一般均需设置一间准备室。准备室内一般有办公桌、工作台、仪器及药品柜等。其面积约为3050m2。同时实验室与准备室靠近布置并应有门相连通。实验室内一般需设黑板,实验桌平行黑板布置。第一排实验桌前沿距黑板不应小于2.5m;最后一排实验桌后沿距黑板不应大于11m,距后墙不应小于1.2m。实验桌排距不应小于1.2m;实验台间纵向走道宽度根据实验台的尺寸、排列人数及方式确定。其最小值不应小于600mm,如图16所示。此外,实验室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550mm。实验室设计中应考虑适宜的朝向、良好的通风,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合理布置上下水管道及水盆设施、供电与排风系统、煤气管道及防火措施。图16 实验室布置实例(2)音乐教室设计音乐教室设计可与普通教室相同,若兼作文娱排练或其它用途时,面积可适当加大。一般情况下音乐教室宜设计成一间较大的音乐欣赏室(考虑音响设计),并附设乐器室,两者紧密相连,并设门相通,面积相当实验室大小,通常为7075m2。由于音乐教室使用中发出的声响,干扰其它教室上课,因此教学楼内的音乐教室最好设置在尽端或顶层,并将窗子开向不致干扰其它房间的方向。当条件允许时最好把音乐教室单独设置与教学区分开。(3)语言教室设计语言教室是利用电教手段、装备有声响器械进行语言课教学的专用房间。一般全校设置一个。语言教室的位置,应选择在教学楼中安静并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语言教室的容量按一个班人数设计,其面积大小应按教室的使用人数、学习桌尺寸、座位布置形式及学生就座方便程度等因素确定。图17为语言教室课桌布置的基本形式及尺寸。语言教室的座位布置近似普通教室,座位布置应便于学生就座及离座,以采用双人连桌且两侧有纵向过道为宜。当条件不足时也可采用3人或4人连桌的布置形式。图17 语音教室课桌布置的形式和尺寸A600;b450;c2000;d1000;e600;f6000;g500;h1500语言教室设有控制台,控制台可设于教室的讲台上或设于独立的控制室内:控制室一般设置在教室前部,面向学生。(4)多功能大教室设计 多功能大教室是供两个班以上或全年级上合班课的教室,也可兼作视听教室或集会使用。全校一般设一个,教室内通常装备有电教教学设备,设置投影器、幻灯机、电视机、录放机和小型放映机等。多功能大教室的规模大小应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和现行面积、定额标准等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18个班中学多功能大教室面积可按150人规模设置,每座使用面积为1.0m2。另外,考虑到教帅的观摩教学及进修人员听课的需要,设计时应适当增加1020人的容量。图18 语音教室平面实例多功能大教室的座位布置应满足每个座位均有良好的砚角范围,通常应满足以于要求:a. 教室的课桌椅宜采用固定式,坐椅宜采用翻板椅。b. 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m;最后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m。c. 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d. 座位排距:小学不应小于800mm,中学不应小于850mm。e. 走道宽度: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f. 座位宽度不应小于450500mm。 图19为阶梯教室平面布置举例。图19 阶梯教室平面布置举例为了保证每排座位不被遮挡,对于容纳200人以下的教室,可做成阶梯教室,一般前35排可做成平地,后部可按每两排升高一阶,每阶升高80100mm(图20);容纳200人以上的教室,宜经过计算确定地面升高及视点、视线的升高值。图20 设计视点高时从5排开始的阶梯升高多功能大教室应设置一个电教器材贮存修理兼放映的房间,与教室紧密相连。放映室的净宽度宜为教室长度的l/41/2,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1800mm。多功能大教室的平面形式一般有矩形、方形、多边形、扇形等。多功能大教室的面积较大,根据防火规范要求,教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容量大的教室应将其疏散门分散设置在教室的前部和后部:教室门的宽度总和不应小0.65m百人。图21为多功能大教室平面形式。(5)阅览室设计中小学校的阅览室和书库应设在教学楼僻静的角落或顶层。书库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于燥及防火等条件,为避免阳光直射室内,窗子宜朝北,其它朝向的窗应增设遮阳设施。书库的面积主要取决于藏书量,中学藏书量宜按每学生304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500600册。因此,18个班中学的书库约相当于一间教室面积。图21 多功能教师平面图阅览室应设于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教师阅览与学生阅览应分开设置,教师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1/3:学生阅览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l/12。每个座位所卢面积:中学为1.5m2;小学为1.2m2。教师为满足阅览兼备课功能,一般每座为2.53.5m2。书库和阅览室应紧密相连、有门相通。阅览室入口处应没有书包存放桌(架),门外应没有专用洗手水龙头或洗脸盆。3. 办公、生活、辅助用房设计(1)办公用房设计中小学校的办公用房分为教学办公和行政办公两部分。教学办公要求与教室联系方便,环境安静;行政办公要求对内、对外联系都方便,以对外为主。因此教学办公用房多设在教学楼内,行政办公用房独立设置,宜位于学校校门附近。办公用房若设在教学楼内时,宜集中布置在教学楼一端,此时教学办公用房可组合在行政办公用房之上,从而构成教学楼的办公区;另外也可将办公用房统一布置在教学楼的底层。中小学教师的数量,一般根据学校规模和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小学大约每班平均两名教师,每人约占使用面积35m2;中学大约每班3名教师,每人约占4.0m2。根据教学组织和人数确定每间办公室的面积,办公室的面积一般有三种:1618m2的为小型办公室;2030m2的为中型办公室;4060m2的为大型办公室。办公室的尺寸取决于桌椅、家具的尺寸及排列形式,图22为教师备课用桌尺寸和相应间距。因此办公室的常用开间为:33003600mm;进深为:48006600mm。层高为:30003600mm。图22 办公室的平面布置及家具尺寸(2)厕所设计厕所的固定卫生设备包括大便器、小使器、洗手盆和洗涤池等。在教学楼设计时,厕所大便器多选择蹲式或集中冲洗的大便槽,小便器有小便斗和小便槽两种。图23为厕所平面组合的基本尺寸。 图23 公共厕所平面组合的基本尺寸学生使用厕所多集中在课间休息时,因此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设备,一般中小学男女生比例各为一半计算,卫生器具数量的计算见表6。厕所的位置一般不宜设在主楼梯旁及人流集中的地方,通常设于走廊的尽端及两排楼中间的连接处等,如图24所示。教师厕所与学生厕所宜分开设置,一般可设在办公用房附近。厕所应有自然采光和通风,它可设在教学楼的北面或西面,以保证主要房间有较好的朝向。室内厕所位置既要方便使用,又应当尽可能隐蔽。通常厕所都设有前室,并设置双重门。前室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5002000mm,门的位置和开启方向要注意既要遮挡视线,又不宜过于曲折。在前室内布置洗手盆和洗涤池。厕所地坪标高般比其它地面低2030mm,并虚设地漏。图24 教学楼内厕所的位置为了节省管道,减少立管,男女厕所一般并排布置,且卫生设备为背靠背布置,通常设备沿横墙排列。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1)门厅门厅是教学楼接纳、分配人流的交通枢纽,也是用来布置板报、宣传栏和供学生活动的地方。设计中应注意以几点: a. 人流路线应简捷、通畅;b. 应具省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c. 门厅内的人流路线应尽量避免交叉、迂回;d. 人口处应有较大的雨篷,作为出入教学楼的缓冲停留空间。门厅的面积应根据学校规模、质量标难等因素确定,中学一般为0.060.08m2/每生;小学一般为0.040.06m2/每生。当教学楼为内廊式时面积要大些,若为外廊式时其面积可适当小些,甚至不设门厅。门厅的宽度一般为4.59m,按防火规范的要求,门厅对外出入口的宽度不得小于通向该门的走道、楼梯等疏散宽度的总和。在寒冷地区或门朝北时,为了门厅的保温、防寒,应在门厅人口处设置深1.5m的门斗,如图25所示。 图25 门斗布置门厅的布置方式分对称和非对称式两种。对称式有明显的轴线关系,常用于对称的建筑平面中;非对称式平面布置灵活,便于按不同的使用部分组织人流,常位于几个体部的衔接处或主要体部的一端。(2)走道走道起着连接同层各个房间的水平交通作用。走道的布局应直接了当,不要多变曲折,走道本身应有足够的宽度、合适的长度及较好的自然采光。走道的宽度应根据功能使用要求、人流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和空间处理等因素来确定。按照人流通行要求公共走道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的宽度;当房间的门开向室外,即开向走廊时,走道的宽度必须加大,以增加门前的缓冲宽度。因此,中小学教室的门多设计成向内开启的门;此外,中小学校走道还兼做学生课间休息活动的场所,因此走道宽度应适当地扩大,一般内走道为2.13.0m;外走道为1.52.4m。走道的长度不超过最大的防火距离,避免过长的袋形走道(即过道的一端无出口)。表7为教学楼房间门至外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允许距离,图26为教室门至楼梯的允许距离。 走道的形式有内走道和外走道之分。 图26 教室门至楼梯的最大允许内走道式节省交通面积,但其通风、采光较差,因此,为了使用安全、方便,走道应保证良好的采光,可在走道尽端开窗;走道两侧房间门上设亮子;走道内纵墙上开高窗;走道两侧设开敞式半开敞式房间。同时,为保证走道的紧急疏散,走道地坪避免突然的高低变化。当必须设高差时,可做成坡道;若设踏步,不宜少于三级,且应处于光线较好的位置。走道两侧墙面不应有突出的墙垛。外走道式各房间之间干扰较少,通风、采光效果均好但交通面积相对地增加。为保证安全,外栏杆的高度应满足:小学1.0m,中学1.1m,且采用实心栏板或垂直栏杆以避免攀登。同时,为使走道及时排除雨水,走道地面比室内地面低20mm,坡度向外。(3)楼梯楼梯是多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楼梯设计主要应根据使用要求、人流通行及防火规范要求等综合确定楼梯的位置、数量、宽度及形式等。楼梯的位置要求明显、突出,交通路线通畅且光线充足,能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楼梯按性质分有主要楼梯、辅助楼梯、专用楼梯和消防楼梯。主要楼梯一般与主要出入口相连,位置明显,在设计时要避免垂直交通与水平交通交接处拥挤按堵塞,在各层楼梯口处应没一定的缓冲地带,如图27。图27 门厅与楼梯的位置关系为了保证主要房间好的朗向,楼梯间多置于朝向较差的面,或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处,此外楼梯间尽量靠外墙布置,以便直接采光。楼梯的形式主要有直跑、平行双跑、三跑、弧形、螺旋式和剪刀式等多种形式,根据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为保证安全,中小学校不宜采用有梯并的三跑楼梯或剪刀式楼梯,常采用普通的折跑楼梯(直角的或平行双跑等),或设有中间休息平台的直跑楼梯。学校建筑的主楼梯不宜是全开敞的室外楼梯,以避免人流密集时发生事故。学校楼梯间靠墙的一面也应该设扶手,以保证疏散安全。顶层的水平安全栏杆应加高至1.11.2m,或做成花饰直通顶棚。楼梯的宽度和走道的宽度相类似,主要根据使用件质、人流股数和防火规范来确定、依据防火规范要求,楼梯宽度可按表8计算选用。公共楼梯的每跑净宽度一般不小于1.5m(三股人流),疏散楼梯每跑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两股人流)。教学楼中常用楼梯间的开间为3.3m、3.3m、3.9m、4.2m,多为平行双跑楼梯。当开间超过4500mm时,多为双分式或双合式楼梯。楼梯的数量应根据使用要求和防火要求确定,对于使用人数少且面积不大的建筑,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并符合表9的条件时,可以只设一部楼梯。通常情况下,公共建筑至少应设两部或两部以上楼梯。楼梯的踏步尺寸,一般采用踏步高为140160mm,踏步宽为280300mm,室内栏杆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0。5. 平面组合设计组合设计的任务是将教学楼的各个房间及交通联系部分按照一定规律及形式连接成整体,使之达到功能合理、使用方便、结构安全、设备布置简捷、造价经济以及造型美观等目的。(1)组合设计的原则a. 教学用房大部分要有合适的朝向和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南向和东南向为主。b. 各类不同性质的用房应分区设置,既要功能分区合理,又要联系方便。c. 建筑空间布置紧凑,注意节约用地、节约能源。d . 合理组织交通路线,避免人流交叉,保证疏散畅通、防火安全。e. 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及合适的开间、进深尺寸。(2)教学楼功能分析及组合关系教学楼的各组成部分应构成一有机整体。根据各部分使用性质和联系程度不同,学校建筑可以将普通教室、实验害、语音教室等组成教学活动区域;将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组成办公区域。围绕功能分区图,对教学楼进行组合设计时,对各部分的组成及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a. 主次关系:教学楼的教室、实验室是主要房间;行政、教师办公室、厕所是次要房间。在平面组合设计时,将主要房间布置在朝向好、靠近主要出入口,并有良好采光通风条件的位置,次要房间则可布置在较差位置。b. 内外关系:教学楼的行政办公室、后勤管理办公室的设计既要便于对内联系又应便了对外的接洽,因此在平面组合时,通常将其与教学区分开设置。可设于教学楼的底层,或设于教学楼的一端,或设于两部分教学用房之间的门厅附近等。c. 联系与分隔:教学楼中的普通教室和音乐教室虽同属教学用房,二者联系密切,但为避免噪声干扰,又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船可将音乐教室组合在教学楼的一端;也可作为突出部分毗连在一侧;或独立设置并以较长的走廊连接;另外还司以将音乐教室设置在教学楼顶层。此外,教室与办公室之间要求联系方便,但为了避免课间学生在走廊上活动时影响教师工作,因此在平面组合时也需适当隔开,如图28。图28 教室与办公室的联系与分隔c. 流线组织:教学楼的组合设计应充分考虑人流活动的密集性,人流方向、密度和时间的关系,使教学楼内部各种用房之间、普通教室与其他教学用房之间布置适当,交通空间设置合理从而满足流线简捷,通道光线充足,不仅在人流密集时交通顺畅,同时又能满足紧急疏散时的要求。(3)教学楼的组合形式平面组合形式有多种,主要为走道式组合:如图29。图29 走道式组合6. 教学楼的体型、立面设计不同功能要求的建筑类型,具有不同的内部空间组合持点,建筑的外部体型和立面应该正确表现这些建筑类型的特征,如建筑体型的大小、高低、体型组合的简单或复杂、墙面门窗位置的安排以及大小和形式等。采用适当的建筑艺术处理方法来强调建筑的个性使其更为鲜明、突出,有效地区别于其他建筑。中小学教学楼的体型及立面设计要反映学校的性格与特征,建筑形象应该明朗、轻快、坚实、整洁、富有美感,表现出青少年健康、向上、求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楼由于采光要求较高,人流出入多,在立面上常形成高大明快、成组排列的窗户和宽敞的入口,给人以开朗、活泼、亲切和愉快的感觉。在教学楼体型及立面设计中,除了从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条件及总体规划和基地环境等因素考虑外,还要符合一些建筑美学原则,如统一、稳定、均衡、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图30 教学楼体型立面设计实例1图31 教学楼体型立面设计实例2

    注意事项

    本文(教学楼房建课程设计指导书.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