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小学两项督导学校汇报材料 第二次.doc
水南小学两项督导学校汇报材料一、学校简介水南小学座落于美丽的松溪河畔,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1938年,至今有70多年的历史。学校现有教职工34人,教学班12个。校园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2002年之前学校只是一所隶属于松源镇城关学区的村级完小。2002年9月,由于学区建制取消,学校提升为县级中心校。2004年,为解决外来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就学问题,学校被县政府指定为城区“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一直以来,学校在改革中求发展,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学校。学校2005年被评为“南平市绿色学校”;2006年被指定为“南平市水土保持教育基点校”,成为松溪水土保持教育进入课堂的唯一的一所小学;2007年被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等七单位授予“福建省关爱留守儿童先进单位”;2008年被授于“松溪县五好关工委”称号,同年荣获“南平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成果巡回展评优秀奖”; 2009年12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06-2008年度、2009-2011年度)“文明学校”;2011年11月通过市“标准化学校”、县“平安先行学校”验收;2012年1月,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2012年6月,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经验“给你一份大家的爱”在团省委幸福小侯鸟刊物上发表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目前我校学生人数已由原先的300多人增至513人,今后还会逐年增加,学校的办学规模将不断扩大。学校以其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质量高、有大量的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的支持。近几年,上级领导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使我校教育资源得到不断的优化,教学设施设备显著改善,有力地促进我校素质教育有效开展。学校发展前景十分美好。近年来,学校以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为指导,提出“着眼生命、着眼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尊重差异,为生命健康、幸福成长服务”的办学目标,坚守“创和谐、幸福校园”的治校愿景,以“爱生命、爱环境、爱阅读”教育活动的开展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有爱就有一切。在“有你就有奇迹”、“给你一份大家的爱”的责任感召下,水南小学师生和谐、幸福,校园洋溢着快乐、温暖、生机与活力。 二、措施及成效(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县教育督导室每年组织人员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电话访问、问卷调查、民主测评、查阅资料等形式,对我校开展素质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充分肯定我校工作中的优点,也提出了工作的不足。根据上级对我校督导评估验收的反馈意见,我们及时制定制定整改方案,确保落实,促进我校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二)、着力改善办学条件(1)校园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教育局、松源街道办的支持下,2007年12月,投资80万元的学生宿舍楼(含餐厅)开工建设,2008年秋季竣工并投入使用。2008年3月完成征地3400平方米,填土、围墙等前期工程投入66.28万元,2008年7月开工建设教学楼,建筑面积1538平方米,总投资140万元,2009年秋季竣工投入使用,并投入10多万元进行设施配套。同年,投入30万元,加强实验室、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还投入8万元,铺设校门前的一条绿色水泥通道,方便学生上下学。2010年春季投入23万元,绿化校园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2010年秋季投入6万多元,铺设一条四道60米的塑胶跑道。2011年又投入10万多元添置教学设备。(2)各功能室建设我校现有小学科学教室1间,面积为53平方米,仪器室1间(含实验教师准备室),面积为27平方米。实验室及附属用房等设施配置基本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基本要求。实验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福建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试行)第二种方案配备要求。数学仪器45种,科学仪器140种。分组实验能保证按4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配兼职实验教师1人综合实践活动室1间,面积72平方米。设施设备配置基本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基本要求,20种,数量198。学校信息技术装备配备良好,有配备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备;有多媒体教室一间,面积92.4平方米,有学科教学资源库和教师课件用于教学;教师办公室设施良好,有网络;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面积61.6平方米,计算机完好率达100%,信息技术教育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设藏书室兼阅览室1间,面积为92.4平方米,每平方米藏书量为99册;学校藏书量9100册,生均21册,报刊种类20种。学校有配备兼职图书管理员1名。有音乐室1间,面积53平方米;有美术室1间,面积53平方米;有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室各一间,面积分别为6、10、12平方米。体音美教室和器材室设施设备配置基本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基本要求。其中:体育器材按教育部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农村小学必配类(含一、二类)要求基本配备,必配类21种,数量298,选配类20种,数量101;音乐器材20种,数量185,美术器材30种,数量473。(3)教育教学设施管理与使用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专人管理,落实到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使用率良好,能按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用足用好,最大限度发挥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益。(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教师基本情况:(1)、学校核定教师数24人,在册教师数2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7 人,占 74%(小于75%)。我校在岗专任教师均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达到100%。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达到35%。专任教师接受各级骨干培训 9 人,骨干教师培训率达39.13 %。(2)、现有小学校长4 人,均参加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4人,占100 %(大于70%)。(3)、近三年来义务教育教师交流 41 人,交流率达到178%。2、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领导,团结协作。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务实苦干,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质过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2)、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学校每学年制定继续教育计划、培训计划、岗位练兵计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坚持政治及业务学习相结合,做到学有内容、学有成效;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在职学习进修,提高业务素质,同时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市、县的各级教研会、观摩课等。(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制定师德师风建设计划,并定期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有:师德的内涵与师德建设;怎样树立正确的师德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铸教师之魂。活动有:谈学习心得;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建立并完善师德监督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健全师德激励机制。每学年对教师进行考评。树立师德典型,定期开展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活动制定合理的教师考勤制度、绩效工资考评制度、教师评聘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四)、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1、教育管理坚持科学、依法、人文治教我们提出了“以对学术的尊重,对法治的敬畏和对事业的坚持,创建公正、安全、幸福的校园”的治校方略,坚持给予每个人说话和选择的权利的工作原则,解决了如何管的问题。在管理的工作中重点突出以下几个各方面:(1)科学管理。按教育规律办事,做到学校教育工作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相适应。根据系统论的指导,管理中树立整体最优化的观点。完善教育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决策公示制度,提高重大决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利用教代会、校务公开栏、教师例会、班子会议等途径,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学校管理工作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2)依法治校。按照法规制度来指令、调节管理行为,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修订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减负增效”有关规定,促进我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积极开展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活动,落实“规范办学”,实施素质教育。(3)以人文本。我们坚持以行为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人为中心,以教师、学生为主体,重视人的成就感、归属感等社会和心理需要的满足,通过给予生命应有的尊重和关怀来激发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通过组织教师观看“最美乡村教师”,教职工、学生、家长共同推荐、共同评选“照亮教育的”的教师、“表现突出的”孩子、“温暖校园的”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以此来教育和引领师生,做到用人和育人相结合。工作中坚持人文性和规范性的统一,在严格要求教师做好工作,学生读好书的同时,积极关心师生的各种需求,通过加强工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教职员工、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让师生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在绩效的分配中强调按劳分配,以增加发展的活力和生机;在教师的职务晋升、岗位晋级中强调尊重差异,着眼和谐,以让广大教师收获幸福和欣慰。2、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 (1)健全德育管理每周召开班子会,研讨交流德育工作经验和做法。狠抓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理论培训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思想教育水平。召开每月班主任例会,明确学习和工作目标,不断充实学习内容,经常将上级或兄弟学校工作中的新信息传递给班主任,要求班主任多学习、多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将好经验、好做法融入自己的工作中。(2)、德育工作管理目标化、具体化每年根据学校情况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依据德育工作规程,认真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养成教育。A、爱国主义教育:严格升旗仪式,每周坚持升国旗,坚持国旗下讲话制度,通过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B、安全教育:通过校会、班会、板报、广播、观看安全专题片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宣传,从学生进学校、上下楼、集体活动、放学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制度、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学校同部门,部门同教师都签定了安全工作责任书。C、养成教育: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中以“五尊”(即尊敬国旗国徽、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五不”(即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说谎话、不说脏话、不欺负同学。)、“五远离”(即远离烟酒、远离网吧、远离迷信活动、远离赌博、远离毒品。)为重点,要求各班级认真学习规范和守则,建立各年级落实规范检查小组,每天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每周评出优秀班级,进行表彰。(3)、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A、狠抓养成教育。加强学生“五个好”的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充分利用晨会课、班会课时间教育学生做到:扫好地,读好书,做好操,写好字,做好人。B、抓好每月的主题班会、队会教育。各班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爱生命、爱环境、爱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的班会课、主题队会。C、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校开展系列活动有:我爱阅读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等”;举办学校特色课程水土保持“征文比赛、手抄报赛、书法赛、钢笔字赛”。每年清明节带领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碑扫墓,组织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宏扬革命传统精神。通过活动让全校学生了解如何“爱他人、爱环境、爱阅读”,大力营造人人“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勤奋好学”的浓厚氛围,着力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使全体队员在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D、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为了让国学经典进校园工作的深入开展:(1)我校以“孝敬之道、谨信”为主题的全校研讨课,探讨适合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2)积极营造良好学习经典的书香校园氛围,学校设立了国学经典宣传栏、班级门口挂上“造福人生的话”“践行经典的话语”让学生天天感受圣人的一言一行。(3)通过开展 “经典启迪人生,国学伴我成长”的故事比赛;以“提升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学生征文比赛;还有“孔圣杯”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激励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陶冶了学生的性情。3、留守儿童工作,以“爱”为出发点我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农民工子女多、留守儿童多。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给你一份大家的爱”的活动。我们力求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留守学生,让每个“留守生”充分感受到校园中家一般的温暖和幸福。(1)、建立“留守生”专项档案。通过班主任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建立水南小学“留守生”情况统计表和档案。该项工作有利于帮助发现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学校开通了一部留守儿童电话,方便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聊系,定期开放电脑室,让留守儿童通过QQ方式与其远在他乡的亲人聊系。(3)、推行“手拉手”联心工程,开展党员与留守儿童的接对帮扶活动,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与留守儿童的亲情接对活动,学生与学生的接队交流活动,志愿者的爱心服务,使留守儿童获得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和帮助。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转换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心理、烦恼等方面都给以关注和疏导,从而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使其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4、教学工作立足扎实、有效(1)、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抓好听课评课制度,确保其实效性;活动形式力求丰富多彩,确保其全面性、实效性;探索网络教研新模式,提高活动效率。(2)、优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学常规,加大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教学常规的监督检查力度,落实各项减负措施,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常规管理意见明确规定学生的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课程设置严格按照省颁课程计划执行;严格控制学生的作息时间,在校活动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全面贯彻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加强技能学科和弱势学科教学。重视过程检测,及时改进教学;重视“轻负高效”; 要求教师及时做好教学工作的总结,重视反思,重视积累教育教学经验,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小学考试评价改革。严格控制小学考试的次数,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对学生评价,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并甲卷(操作)和乙卷(笔试)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3)做好体卫、艺术教育学校重视体育、艺术教育工作,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好各类体育、艺术训练,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武术兴趣小组等。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各种特长得到了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严格对学生进行体检、体能训练,利用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学校环境卫生做到干净整洁。进一步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扎实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严格执行学生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制度,组织好全体学生认真开展“两操”活动,不定期对学生的“两操”进行抽查,对完成不好的班级要求及时加强训练。三、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1、年老教师所占比例略高,专任教师缺少音乐、体育、美术教师。2、家长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给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们将认真地听取各位专家的指导和意见,在工作中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积极探索,以两项督导评估为契机,以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为重点,团结务实、真抓实干,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