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高端塑料制品的加工制备技术.doc
科技专项对接活动成果征集表院所名称:浙江大学化工系(化工机械研究所)成果名称 高端塑料制品的加工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简介:(包括项目的应用范围、主要性能、市场前景、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根据塑料行业“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是塑料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阶段。高端塑料行业将日益受到重视。国内目前高端塑料制品消费基数大,高端塑料产品一旦国产化,将实现产业经济的巨大飞跃。传统的注塑、挤出等塑料加工方法结合一些高精尖的加工技术;产品的结构创新为用户提供新的应用及生活方式。 技术特点(包括成果的成熟程度、创新性、先进性等):该项目已完成多领域多样化的产品应用开发,目前实验室已完成小试。1、微通道塑料薄膜微通道塑料薄膜(Micro Capillary Film,简称 MCF)是一种内含平行中空微通道的新型塑料薄膜,微通道直径为微米级(目前10m500m)。由LLDPE挤出制得的含有19条微通道的MCF产品横截面,如下图所示。 最初由英国剑桥大学化工系提出,它通过一种特殊的工艺挤出成型。该挤出工艺结合了塑料薄膜、中空纤维、泡沫塑料等加工技术。2、微通道塑料管道l 微通道塑料管道 l Micro Channel Tube/ Micro Capillary Tube(MCT)l 是一种普通管道壁面带有环形排列微通道的新型管材。l 外径25mml 管子壁厚0.21mml 平均微通道直径50300ml 密度范围0.60.8g/cm3l 孔隙度1030%l 比表面积2070cm2/g3、精密/微型注塑制品 微泵 微连接器 细胞芯片 药物筛选微流芯片投入与经济效益(产业化投入金额、产业化目标及预期经济效益):能源利用领域:MCF热传递特性的初步研究显示:当MCF两面与热介质接触时,以体积单位计算的传热系数能够达到35MW/(m3.K)。 简易微型换热器及其热成像照片 MCF缠绕铜棒利用MCF微通道热传递能力强的特性,MCF制作的微型换热器可以应用于太阳能利用、制冷、散热等领域,可替代金属散热片等传统的换热装置,节能降耗,并减少金属消耗。制药化工领域: MCF微反应器是将MCF其卷成圆盘状,再通过加热固化,形成一个塑料盘,将多个这种圆盘叠加组合形成微型反应系统。 生物医学领域:靶向治疗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磁场捕获国防军工领域: 微通道结构复合消声材料, 三明治夹层吸声结构,集外壳结构与吸声功能于一体,具有振动阻尼性能好、浮力增加、磁信号降低、成型容易等一系列优点,将成为未来水下目标声隐身结构的发展方向。夹层微通道结构复合消声材料结构示意图微通道结构复合消声材料环境/海洋领域: 海洋浮力材料 人造树叶支撑与保障(技术及团队、实施案例及其它):1、 浙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许忠斌教授课题组许忠斌,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9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同年免试直读浙江大学流体工程研究所研究生,1993年硕士毕业后到华南理工大学任教。1998年考取华南理工大学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生,2001年塑料机械博士毕业。其间曾借调到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工作。2003年9月作为引进人才回到浙江大学工作。其中,2001年9月至2003年8月在华南理工大学与顺德市秦川恒利塑机公司从事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过程微纳米技术与装备、塑料机械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注拉吹成型加工机械以及高性能纳米塑料、特种塑料、导电塑料加工等。近5年来,先后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企业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在高性能塑料加工和工程装备方面取得了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并与英国剑桥大学的塑料流变加工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际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塑料加工方法,包括特种工程塑料、纳米聚氨酯塑料和导电塑料等,部分工艺已设计出相应的生产设备,应用于新材料、包装、涂料及塑料机械等行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在Sensor Actuat B-Chem, Appl. Phys. Lett., Polym Eng Sci, J Appl Polym Sci, Nanotech., Adv Funct Mater, J Mater Sci.、化工学报、中国塑料、高校化工学报、化工机械、纳米科技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篇,已被国际同行他引共计200余次。是国际期刊J Appl Polym Sci、化工学报等重要刊物的长期审稿人,兼任国内科技项目、科技奖励、质量鉴定、学位论文等多个部门的评审专家。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另已公开发明专利多项。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汤氏优秀中青年教师奖等荣誉称号。工作研究领域:(1)过程微纳米技术与装备:微通道塑料制品成型加工、微混合器结构优化、微流体器件与系统; (2)高效节能塑料机械,包括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注拉吹成型加工机械; (3)新型包装材料、多孔吸声材料、纳米聚氨酯及导电塑料加工技术;2、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罗英武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纳米非均相体系的制备与应用。非均相体系广泛应用于医药制剂、农药环保新制剂、化工、环保涂料、新材料等众多领域。本研究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细乳液(Miniemulsion)制备技术、细乳液聚合技术,聚合物基材料的纳米结构构筑新方法。近期研究包括: 活性自由基细乳液聚合和大分子工程 纳米非均相聚合物体系的构筑及功能 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 绿色化工工艺和新型环保材料工作研究领域 细乳液活性自由基聚合和大分子工程 纳米结构聚合物新材料制备方法及结构与功能关系 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 绿色化工工艺和新型环保材料应用领域:微泵和微阀是MEMS/NEMS(微/纳米机电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可用于制造间接驱动式微泵,如往复薄膜式、蠕动式微泵;流体分子间接地被外部能量驱动。合作方式与费用:技术转让或合作产业化开发联系人郑宗波职务副主任职称中级电话0574-手机电子邮箱Z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