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化学:专题3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16硫酸的性质(含答案).pdf
精选高考化学复习资料专题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时16 硫酸的性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碳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2.(2012 济南模拟)单质 X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中 X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X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可能为()+1+2+3+4 A.B.C.D.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B.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品贮藏、贮运浓硫酸C.用BaCl2溶液鉴别 S与SD.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氧气、氢气等气体4.下列变化中,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事实是()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能跟磷酸钙反应制磷酸C.能跟氯化钠反应制氯化氢D.能跟锌反应产生氢气5.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H2SO4及其盐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容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说明铜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C.把CuSO4溶液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即可得到 CuSO45H2O 晶体D.浓硫酸使纸张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6.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K+、Ca2+、Mg2+、Cl-、S2-4O、Br-、C2-3O、HC-3O等离子。火力发电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净化后再排放,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海水 pH8的原因是海水中的C2-3O、HC-3O水解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2SO3、HS-3O、S2-3O等氧化生成 S2-4OC.“反应、稀释”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气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2-4O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二、双项选择题7.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为确认 CuSO4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D.常温下铜丝与浓硫酸混合几乎看不到现象,这是因为铜遇浓硫酸钝化8.(2012 江门模拟改编)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B 把浓硫酸滴到pH 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C 向浓硫酸中加入木炭并加热,生品红褪色生成物中含有SO2 成的气体通入品红中D 向CuSO45H2O晶体中加入浓硫酸蓝色变白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三、非选择题9.(2012 厦门双十中学)工业生产中含硫废水的排放会污染环境,需要对含硫废水进行处理与利用。(1)某制革厂含硫废水中主要含有的物质是Na2S。测得该废水溶液pH=1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呈碱性的原因:。含硫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纯氧将Na2S转化为 Na2SO4。则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0时,硫酸钠与氢气发生反应Na2SO4(s)+4H2(g)Na2S(s)+4H2O(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00)”、“(2)石灰水H2S+2NaOHNa2S+2H2O S2-3O+8H+6e-H2S+3H2O 2H2S(g)+3O2(g)2SO2(g)+2H2O(l)H=-1172.4kJ mol-1 10.(1)C+2H2SO4(浓)2SO2+CO2+2H2O(2)(3)验证产物气流中是否有SO2将SO2全部氧化吸收确认产物中 SO2已被 B瓶溶液全部氧化(4)无水 CuSO4(或变色硅胶)水蒸气由于产物气流通过、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必须在、之前(5)澄清石灰水CO2 11.提出猜想 猜想 1:Cu(OH)2猜想 2:CuCO3 实验探究 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无明显现象(若猜想 1所得沉淀为 CuCO3,则实验现象为B中无明显现象,C 中产生白色沉淀)问题讨论 (1)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若C中有气泡逸出,撤去酒精灯冷却一段时间后,C中导管内形成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Ba(OH)2溶解度大于 Ca(OH)2,可充分吸收 CO2;BaCO3的摩尔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Cu5(OH)6(CO3)2 或 2CuCO33Cu(OH)2 12.(一)(1)CaSO4(2)不可以Ca(OH)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c(OH-)太低,吸收效率不高(二)(1)充分搅拌、适当提高体系温度等(2)2Fe3+3H2O+3CaCO32Fe(OH)3+3CO2+3Ca2+或Fe3+3H2OFe(OH)3+3H+、2H+CaCO3Ca2+CO2+H2O(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4)3MnSO4H2OMn3O4+SO2+2SO3+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