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学案.pdf
-
资源ID:82628899
资源大小:36.9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学案.pdf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2 份姓名:班级:小组:等级:学习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钝、凌、仅、绘、吨、敏和捷。正确读写“凶猛、欣喜若狂、敏捷、轻盈”等词语。2、小组合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产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小组合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难点: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产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学习指导1.课前预习:(1)15 分钟预习课文,朗读课文,读出情感,勾画重点字词和品味精美的句子。(2)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在阅读中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并认真做好批注本文的批注不少于4 处,并写出你的理解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当堂检测。课后完成训练。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栏预习案【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扎实掌握字音、词语等基础知识,提高概括文本的能力).1、读读写写恐龙凶猛笨重鸽子顿时描绘敏捷崭新翱翔轻盈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鸽子()的孔雀()的鸟儿()的霸王龙探究案1、小组内朗读课文,并交流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小组讨论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准确,为什么?4、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训练案1、按照原文内容填空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有些恐龙则用();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有些恐龙则(),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是()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以植物为食。2、选择合适关联词语填空。如果就不仅而且因为所以(1)()音乐能给人们美的享受,()我非常喜欢欣赏音乐。(2)写文章()不注意前后照应,读者看了()难以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3)鸟类()和恐龙有着亲缘关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我的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有的话,写下来吧。【教师评价】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2年级:四年级执教:朱桃发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知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2、认识生字,会定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等词语。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3、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 课时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中生代末大绝灭:现在我们知道,恐龙灭绝的时间是在距今6500万年前。而且在那个时候,不仅统治了地球达一亿多年的各种恐龙全部绝灭了,同样悲惨的命运还同时降临在了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和天空中生活的很多种其他生物。在这次灾难中灭绝的还有颈龙等海洋爬行动物,有翼龙等会飞的爬行动物,菊石、箭石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经过这场大劫难,当时地球上大约50%的生物属和几乎75%的生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这真是一场大绝灭、大空难。大绝灭的结果使得在距今6500 万年这个时间的前后,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这场大绝灭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地球的地质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生代。二、自学合作交流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4、再读课文,读通句子。并把生字写会。5、辨字我最棒吨()睫()巩()顿()捷()恐()6、我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茹毛饮血:是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生吃禽兽的生活。指处在没有开化的状态。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毋庸:不必。7、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8、句子分析 A、“辽西的发现向世俗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这句话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B、“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本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9、研读课文第 1 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段落中的“一支”和“漫长”两个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10、研读课文第 2 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段落中的“一些”和“应该”用在这里表示什么?11、研读课文第 4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恐龙的演化过程。(大声朗读、与小组同学合作)10、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是什么?三、拓展延伸部分。你觉得“鸟类的起源”和“飞向蓝天的恐龙”哪一个更适合做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四、达标练习1、组词。凶()()()敏()()()绘()()()2、选择关联词填空。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仅而且(1)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