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上海市青浦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pdf

    • 资源ID:82632159       资源大小:690.89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海市青浦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pdf

    试卷第 1 页,总 11 页上海市青浦区2019-2020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做好垃圾分类,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下列有关生活垃圾分类不合理的是选项A B C D 生活垃圾干电池眼药水牛奶盒西瓜皮垃圾分类标识AA BB CC DD 2某补钙剂中的“钙”一般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3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汞的元素符号是试卷第 2 页,总 11 页AH BAg CAl DHg 4纳米二氧化钛(TiO2)可净化室内空气,TiO2中 Ti 的化合价为()A-4 B-2 C+2 D+4 5某些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气体最宜充入的是A氢气B氧气C氮气D空气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稀盐酸C洁净的空气D冰水混合物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测定溶液pH C点燃酒精灯D读取液体体积8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可燃性C密度D沸点试卷第 3 页,总 11 页9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该物质是A铁丝B硫粉C木炭D镁条10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牛奶C植物油D面粉11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A B C D 体液唾液血液胆汁胃液pH 范围6.6-7.1 7.35-7.45 6.8-7.4 0.8-1.5 AA BB CC DD 12唐贞观年间用“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来赞誉美酒。香飘十里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13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焦炭和木炭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金刚石和石墨D氧气和液氧14对于 H2O 和 H2O2两种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C都含有氢分子D物质分子构成不同15广州亚运会使用的火炬燃料X 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22X+5O3CO+4H O点燃,则燃料X 的化学式为AC3H8BC3H4CC3H8O2DC3H4O 试卷第 4 页,总 11 页16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17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22COCO点燃2254P5O2P O点燃4222CH2OCO2H O点燃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生成物都是气体C都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时均产生蓝色火焰18对于分离液态空气得到较纯净氧气的过程,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B利用了气体沸点高低不同C氧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D先分离出氮气,再分离出氧气19下列关于2CO+O2点燃2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B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20下列有关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只有一种B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C反应物一定只有一种D生成物中一定有化合物21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 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试卷第 5 页,总 11 页B图 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C图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 g D图 和图 中 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A B C D 实验目的证明 CO2可与 H2O 反应生成 H2CO3除去 CO2中的少量 CO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 O2接触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 CO2实验方案AA BB CC DD 23将足量的蜡烛(主要含有C、H、O 元素)点燃,放入盛有氦气和氧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如图一所示,燃烧至熄灭,测得该过程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二所示。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气体的质量不断减小B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瓶内的气体是氦气和二氧化碳C该实验说明当氧气低于一定浓度时将无法支持燃烧试卷第 6 页,总 11 页D该实验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4一个水分子质量(单位:克)的计算表达式为A236.02 1018B2316.02 10C23118 6.02 10D23186.02 1025有关元素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B化学变化中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D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第 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2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氦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氢气、食盐,请用化学式按要求填空:供人呼吸的气体是_;促进光合作用的气体是_;会引起酸雨的气体是_;医疗上常用0.9%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体液,生理盐水中溶质是_;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_;能够还原氧化铜的物质是_。评卷人得分三、流程题27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液体燃料短缺。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CH3OH)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流程如下:(1)冷却器里发生的是_(填“物理”成“化学”)变化。(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试卷第 7 页,总 11 页(3)下列关于甲醇生产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填字母序号)A 根据信息推测,甲醇是一种液体燃料B 煤炭与水在常温下即可生成CO 和 H2C 甲醇的生产会受到CO 和 H2比例的影响(4)甲醇(化学式:CH3OH)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甲醇由 _种元素组成;碳、氢元素的物质的最之比为_;甲醇的摩尔质量是_;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3.2g 甲醇中含 _个甲醇分子。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28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B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玻璃棒靠在滤纸边缘的任一方D漏斗下端的尖嘴要紧靠烧杯的内壁(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块,利用其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4)以下方法得到的水,其纯度最高的是_。(填编号)A过滤B沉淀C蒸馏(5)认真观察图A、B 两装置,与 b 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填“正”或“负”)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 管所得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 装置和 B 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试卷第 8 页,总 11 页_。29研究物质的溶解度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经实验测定,获得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分析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是_。温度()2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100g 水)31.6 63.9 145 110 140 169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_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选填“增大”或“减小”);60时,将60g 硝酸钾固体加入50g 水中,所形成的溶液为_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下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已知溶液到溶液的过程中,溶液质量保持不变,试卷第 9 页,总 11 页操作 I 的具体名称为 _,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 _(填“”、“”或“=”)。30 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装置、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完成表中实验:编号KClO3质量/g 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 收集 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 1 5 171 实验 2 5 MnO20.5 49 实验 3 5 Fe2O30.5 58 实验 4 5 KCl 0.5 154(1)表中所列3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2)由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KCl_(填“有”成“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 1 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_。(3)要比较KClO3制取氧气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31实验室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制取气体。制取 O2:22222MnO2H O2H O+O制取 CO2:。制取 Cl2:2222MnO+4HCl()MnCl+Cl2H O浓已知:Cl2是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下列有 A、B、C 三种发生装置和D、E 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 10 页,总 11页(2)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3)用 D 装置收集Cl2时,Cl2应从 _管口(填导气管接口处的字母)进入瓶中。(4)下列对制取三种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A O2、C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制取 CO2和 Cl2的发生装置相同C 制取 Cl2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D 用 E 装置收集 O2时,O2应从 d管导入评卷人得分五、科学探究题32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验证碳酸钙的性质的同时,探究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是否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1)C 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2)实验后小组同学对E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 E 中的固体可能为a氧化钙;b 氧化钙与碳酸钙;C 碳酸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取一定量的E 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能否证明猜想c 成立 _(填能、否),理由是 _。取一定量的E 中固体于试管试管中液体显红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卷第 11页,总 11 页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滴加_试液。色_。再在上述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试液中有气泡产生证明所取一定量E 中固体的成分是 _(填化学式)。(3)煅烧含碳酸钙50 克的石灰石,完全分解则产生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答案第 1 页,总 15 页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A 干电池为重金属污染,是有害垃圾,分类不合理,故A 正确;B眼药水过期有害,为有害垃圾,分类合理,故B 错;C牛奶盒可回收再利用,分类合理,故C 错;D 西瓜皮为无毒无害物质,为湿垃圾,可作肥料使用,分类合理,故D 错。故选:A。2C【解析】试题分析:某补钙剂中的钙,是指该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是表示一种宏观的概念的,不是表示微观概念的原子,分子,离子,也不是单质。另外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选C考点:物质的组成3D【解析】【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汞的元素符号是Hg,H 是氢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汞的元素符号是Hg,Ag 是银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汞的元素符号是Hg,Al 是铝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汞的元素符号是Hg,故选项正确。故选:D。4D【解析】答案第 2 页,总 15 页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x+(-22=0 x=+4 故选 D 5C【解析】【详解】作为食品防腐的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要比较稳定,而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比氢气、氧气稳定,空气中含有氧气,故C 符合题意6D【解析】【详解】A、海水中混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中含有水、氯离子、氢离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D、冰水混合物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混合体,都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故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故选 D【点睛】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在于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7D【解析】【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B、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 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答案第 3 页,总 15 页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8B【解析】【详解】A、颜色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 不符合题意。B、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 符合题意;C、密度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 不符合题意;D、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 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解析】【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错误。故选:B。10 A【解析】【详解】A、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 正确;B、牛奶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B 错误;答案第 4 页,总 15 页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C 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D 错误。故选A。11D【解析】【详解】A、唾液的pH 是 6.6-7.1,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故选项错误;B、血液的pH 是 7.35-7.45,呈弱碱性故选项错误;C、胆汁的 pH 是 6.8-7.4,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故选项错误;D、胃液的pH 是 0.8-1.5,酸性很强故选项正确故选 D12 C【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C。13 C【解析】试题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A、焦炭和木炭都是无定形碳,都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是混合物,错误,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属于化合物,错误,C、金刚石和石墨都有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正确,D、氧气和液氧属于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错误,故选C 考点:同素异形体14 C 答案第 5 页,总 15 页【解析】试题分析:对于H2O 和 H2O2两种物质可以得出:所含元素种类相同,物质分子构成不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但不能含有氢分子。故选C.考点:化学式的意义物质的构成15 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根据方程式可以确定X 中含有 3 个 C,8 个 H,则 X 的化学式为C3H8所以答案选A。16 A【解析】试题分析: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选项正确;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D、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项错误故选 A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将木柴架空能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促进木柴燃烧17 A【解析】【详解】A、生成物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等物质都是氧化物,正确;B、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错误;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多变一”的特点,不是化合反应,错误;D、碳燃烧时不产生火焰,错误。故选:A。18 C【解析】【详解】答案第 6 页,总 15 页A、由于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所以这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分离液态空气得到较纯净氧气的过程,是利用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由于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于 A 选项的分析,利用了气体沸点高低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元素始终以游离态存在,故选项说法错误。D、液态氮的沸点低,先分离出氮气,再分离出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氧气的工业制法,掌握氧气的工业制法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 D【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原子种类不变,错误;B、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错误;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2+16)(16 2)=7:4,错误;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12,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化学方程式蕴含的信息是解题关键。20 C【解析】【分析】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详解】A、生成物一定不只有一种,必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故A 不正确;B、分解反应中,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例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中不含有单质,故B 不正确;C、分解反应中,反应物一定只有一种,故C 正确;D、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化合物,例如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生成物中不含有化合物,故D 不正确。故选C。21 C 答案第 7 页,总 15 页【解析】【详解】A、图中继续加热氯化钠后,继续溶解,故说明中是不饱和溶液,故正确;B、由图可知,在20时,100g 的水中最多能溶解36g 的氯化钠,图3 前已经向100g 的水中加入了40g 的氯化钠,故是饱和溶液,故正确;C、在 20时,100g 的水中最多能溶解36g 的氯化钠,图3 中已经加入40g 的氯化钠,故溶解了 36g,故错误;D、和中都达到了变化状态,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故选C。22 C【解析】【详解】A、实验方案只能证明CO2易溶于水,使塑料瓶变瘪,要想证明 CO2可与 H2O反应生成 H2CO3,需反应前向瓶中滴几滴紫色石蕊,反应后紫色石蕊变红,证明 CO2可与 H2O 反应生成 H2CO3,故不符合题意;B、除去 CO2中的少量CO,需将气体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不可通入石灰水,通入石灰水会使二氧化碳量减小,故不符合题意;C、该实验方案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故符合题意;D、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CO2,需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故不符合题意23 C【解析】【详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质量不断减少,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总质量不会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验结束冷却至室温,瓶内的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还应有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答案第 8 页,总 15 页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变化不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4 D【解析】【详解】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而 1mol水中含有6.02 1023个水分子,所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可以表示为:23186.02 10g。故选:D。25 D【解析】【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详解】A、混合物中元素不一定以化合态存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磷元素以游离态存在,错误;B、化学变化中元素存在形态不一定发生改变,例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时,碳元素都是以游离态存在,错误;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错误;D、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例如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正确。故选D。【点睛】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26 O2CO2SO2NaCl He H2答案第 9 页,总 15 页【解析】【详解】氧气能供给呼吸,供人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其化学式为2O。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促进光合作用的气体,其化学式为2CO。二氧化硫是会引起酸雨的气体,其化学式为2SO。医疗上常用0.9%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体液,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氦气,其化学式为He。氢气具有还原性,是能够还原氧化铜的物质,其化学式为2H。27物理A、C 三或 3 3:1 32g/mol 37.5%226.0210【解析】【详解】(1)冷却器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合成塔中发生的变化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所以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3)A、甲醇中含有碳元素,转化过程是将煤液化,所以推测甲醇是一种液体燃料,故正确;B、碳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错误;C、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所以甲醇的生产会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比例的影响,故正确;答案第 10 页,总 15 页故选:AC;(4)甲醇3CH OH由碳、氢、氧三(或3)种元素组成;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4)3: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 4)1632,故其摩尔质量是32g/mol;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00%37.5%32;3.2g 甲醇中含23223.2g6.02 10/mol 6=32g/m.020l1o个个甲醇分子。28吸附微小的悬浮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沉降下来C 吸附C 负木条燃烧更旺2222H O2HO通电A 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 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解析】【详解】(1)在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胶体后,吸附凝聚小颗粒而沉淀,明矾的作用是:吸附微小的悬浮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沉降下来。(2)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做法正确;B.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这样能够使滤液被充分过滤,做法正确;C.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而不是任一下方,做法错误;D.漏斗下端的尖嘴要紧靠烧杯的内壁,这样能够防止迸溅和加快过滤速度,做法正确;故选 C(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有色物质和异味所以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4)蒸馏得到的蒸馏水,纯度最高。故填:C答案第 11页,总 15 页(5)观察图 A、B 两装置,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与 b 管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a 管所得气体为氧气,具有助燃性,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旺,电解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22H O2H+O通电。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 装置和 B 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为:A 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 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29 50 增大饱和52.4%降温=【解析】【详解】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分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是50,此时的溶解度不可能大于60的溶解度;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为:答案第 12 页,总 15 页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所以将60g硝酸钾固体加入50g水中,硝酸钾溶解55g,所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5g100%52.4%105g;如图 2 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已知溶液到溶液的过程中,溶液质量保持不变,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液质量分数也不会变化,溶液到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操作I 的具体名称为:降温,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表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0 MnO2有生成的 KCl 加快了反应收集气体的体积【解析】【详解】(1)收集 50mLO2所需时间最短的是MnO2,催化效果最佳的是MnO2。(2)由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KCl 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 再继续收集收集 50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生成的KCI 加快了反应。(3)要比较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氧气所需答案第 13 页,总 15 页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尽可能的把题中的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找出,然后再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答案。313222CaCO2HClCaClH OCO长颈漏斗a B、C【解析】【详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2HClCaClH OCO。(2)图中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3)氯气密度比空气大,用D 装置收集氯气时,氯气应从a 管口进入瓶中。(4)A 氧气、二氧化碳密度均比空气大,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法正确;B 制取氯气需要加热,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不相同,说法错误;C 制取氯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说法错误;D 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d 管导入,将水从c 管排出,说法正确。故填:BC。322232COCa(OH)CaCOH O否Ca(OH)2微溶无色酚酞试液22CaOH OCa(OH)CaO、CaCO30.5mol【解析】【详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32COCa(OH)=CaCO+H O;(2)进行实验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钙是微溶于水的物质,故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可能是氢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质,加入一定的水后,有白色不溶物也可能是答案第 14 页,总 15 页氢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质,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相关化学方程式为22CaO+H O=Ca(OH);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固体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 E 中固体中含有3CaCO;故有: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取一定量的E 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能否证明猜想c 成立,_否_,理由是 _2Ca(OH)微溶 _。取一定量的E 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滴加_无色酚酞试液_试液。试管中液体显红色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CaO+H O=Ca(OH)。再在上述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试液中有气泡产生证明所取一定量E 中固体的成分是CaO、CaCO3。(3)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则32CaCOCaOCO1005650gx高温10050g56x解得 x=28g;答案第 15 页,总 15 页故氧化钙的物质的量为:28g=0.5mol56g/mol。答:煅烧含碳酸钙50克的石灰石,完全分解产生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是0.5mol。【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燃烧产生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

    注意事项

    本文(上海市青浦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pdf)为本站会员(索****)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