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pptx
导言研究国外经验教训,不限于村庄建设,而应全面审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国外没有三农问题提法,但同样存在三农问题国外农业政策涵盖三农问题;国情不同,各国关注重点不同;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关注重点也不同。第1页/共50页国外关注三农的重点农业问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是核心。不发达国家关注数量;发达国家关注质量供求严重不平衡;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显;资源生态压力日益增大。农民问题:收入问题是核心。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农村问题: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和生态环境。城乡差别的主要表现。第2页/共50页国外案例的选取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成功的教训。同一国家,某些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另一些方面做得不好。从借鉴意义出发,分别选取:欧盟: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日本:解决城乡收入均等韩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巴西:城乡发展失衡的教训第3页/共50页案例国家基本情况比较,2001欧盟(欧盟(1515国)国)日本日本韩国韩国巴西巴西人均人均GDPGDP美元美元/人人26700267003370033700127001270028002800总人口总人口万人万人38005380051276512765477047701784717847耕地耕地万公顷万公顷7345734544044016516559005900农业农业GDPGDP比重比重2.22.21.31.33.23.25.85.8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人口比重3.83.83.23.27.37.314.814.8政府支农支出政府支农支出亿美元亿美元988 988 275 275 69 69 4.74.7农业人均支持农业人均支持美元美元/人人6525 6525 5920 5920 1770 1770 1818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出口亿美元亿美元2322232219192121272272农产品进口农产品进口亿美元亿美元23622362415415106.2106.23636第4页/共50页欧盟:促进农业发展的经验 第5页/共50页法国的城镇布局德国的城镇布局第6页/共50页欧盟农业政策的背景西欧城乡一体化过程起步早,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城乡差别已经很小。二战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遭到重创,但农村设施保存较好。但另一方面,战后农业生产却面临着突出问题:粮食自给率只有80左右。从1962年开始,欧共体(欧盟前身)实行统一的农业市场政策,农业问题成为欧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第7页/共50页主要措施与做法 主要措施:市场支持政策政府公益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直接补贴政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840亿欧元,1500万农业人口,人均5600欧元。第8页/共50页欧盟谷物生产发展,万吨第9页/共50页欧盟肉类生产发展,万吨第10页/共50页欧盟谷物贸易,万吨第11页/共50页荷兰的农业生产成就荷兰1500万人,农业人口5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9亩,却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产品出口额1961年为12亿美元;净出口3亿美元1984年为150亿美元;净出口 47亿美元2003年达到419亿美元;净出口191亿美元。第12页/共50页小麦单产增长情况,公斤/亩第13页/共50页劳动生产率 按农业人口平均生产谷物:1961年1400公斤1984年6613公斤2003年13040公斤按农业人口平均生产肉类:1961年245公斤1984年1003公斤2003年2471公斤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为增加农业收入增加提供了有利基础。第14页/共50页小结欧盟促进农业发展的经验通过价格支持政策,提高农民增加生产的主观积极性;这种政策当年有效。通过科研创新推广服务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增强农民提高生产水平的客观可能性;有累积效应和长期持续性。农业政策的成功,也大大促进了农村区域的健康发展:可以拿出更多的土地资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多功能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农村区域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城乡一体化程度提高。第15页/共50页韩国:推行新村运动的经验 第16页/共50页发展背景1961年新政府执政后,从1962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得成功,经济起飞。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大。第17页/共50页发展背景新村运动之前的1970年,在韩国的250万农户中,80%住的是茅草房,80%村庄不通电,约5万个自然村当中,只有60%的村勉强能通汽车。韩国政府在1970年4月正式开始推动新村运动。70年代是主要建设时期。第18页/共50页政策目标 新村运动定义:通过参加建设村庄项目,开发农民的生活伦理精神,从而加速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新村运动以“勤勉、自助、合作”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的生活伦理水平和改善农村物质生活条件为目标,实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韩国政府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地方官员要有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奉献精神,二是激发和培养农民的自助精神。第19页/共50页新村建设的内容农村的问题很多。韩国根据解决的主体,分为三类:需要农民个人解决的,如农业生产决策;需要村民合作解决的;需要政府解决的,如新品种培育、通电、建造高中、医院、水库、公路等韩国对新村建设项目的界定(这也是韩国经验的局限性!)主要针对“需要村民合作解决”的问题,而不包括需要政府和农民个人解决的问题针对改善居住环境,而不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土地整治等(新村运动主管部门是内务部,而不是农业部)。第20页/共50页实施办法 新村运动,是以政府为主导、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展开的。政府的作用表现在支持、协调、服务、培训和指导方面。在重点开展“新村运动”的1970至1979年期间,韩国国会领导人和内阁成员都参加有关此项工作的会议,会议由总统主持。在操作上,以村为单位,逐村参与进来。当时韩国有1450个乡镇,3.3万个村(约5万个自然村)。到1974年时,所有村庄的全体农民都参加到新村建设中来。第21页/共50页建设项目选择项目的选择和确定,采取民主方式进行,由地方官员(主要是乡镇干部)和村民共同商议,提出选择建议,并逐级上报到中央政府。尽管存在着地区差异,但是大约有16类项目是全国3.3万个村庄所普遍需要的,包括进村公路、村内公路、村边小桥、排污系统、草屋顶换瓦、河边洗衣场所改善,等等。政府把这些项目按照村庄的需要和急迫性,排出优先次序,并予以通报。以村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项目。第22页/共50页村庄选择项目上报后的汇总表1,宽阔笔直的进村公路2.修建跨河的小桥3.宽阔笔直的村内道路4.村庄排污系统的改造5.瓦房顶取代茅草屋顶6.修葺农家的旧围墙7.改善传统的饮用水井8.村庄会堂的建造9.河流堤岸的整修10.田地支路的开辟11.农村电气化的加速12.安装村庄电话13.建造村庄浴室14.建造儿童活动场所15.河边洗衣地方改善16.植树、种花环境美化第23页/共50页改善村庄居住环境项目图示第24页/共50页政府的直接扶持实物:水泥、钢筋19701978年,平均每个村获得水泥84吨,钢筋2.6吨。折合价值每个村庄8年共2000美元;折算到每个农户为35美元(水泥26美元,钢筋8美元)。水泥和钢筋都是提供给村里集中使用,而不是给农民个人。第25页/共50页每户村民为新村项目贡献的劳动力天数第26页/共50页基层政府与组织的职能韩国的最基层政府是“面”(乡镇),包含约20个村庄。乡镇政府人员有20人左右。每个乡镇政府人员负责一、两个村庄的水泥、钢筋发放工作。新村运动要求每村选出一个领导人,不计报酬,领导组织本村的项目建设。第27页/共50页重视培训工作对培训者的培训对村庄领导人的培训(培训重点):成功农民的案例宣讲小组讨论国家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问题讲座作物生产技术小桥建造、村舍翻修等工程的基本技能对官员和社会精英的培训(10513人,与村庄领导人同班):教授、宗教领袖、记者作家、医生、部长、副部长、高级官员、艺术家、工商界领导人、总统卫队第28页/共50页官员和社会精英的培训人数第29页/共50页实施效果:1971年-1978年平均每个村庄建设和改善的道路为2600米,总长为8.5万公里;全国农村共建设小桥7万座;改善河岸7800公里;村庄里的茅草屋顶消失,全国所有农民都住进了瓦片或铁片顶的房屋;普遍用上了电力水泵抽取地下井水;农户燃料:煤球替代了柴火电气化水平:1970年的20%提高到1977年98第30页/共50页同时期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收入发展:高产品种水稻使单产在1970年1977年增加了50;1977年不再进口大米。大棚蔬菜种植发展;畜产品生产快速增长;饲料进口大幅增加;农民收入:19701977年间,增加了两倍。电话:1976年,每百户农村拥有3部电话(村电话);1989年为95部家用电器普及率:1983年,黑白电视97,彩电12,电冰箱33第31页/共50页建设经验 抓住时机,适时推进:及时遏制城乡差距扩大趋势;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很低,农民自己出地出劳积极性较高。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解决需要村民合作解决的居住环境。政府引导,村民主体:引导村民民主决策,激发勤劳自立精神。分类激励,全面推进:自立村、自助村和基础村。推进现代化,促进收入增长:不是新村建设项目内容,但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也是新村建设成功的关键外部条件。政府在新村建设上投入不多,却取得显著成效,关键是同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第32页/共50页巴西:城乡发展失衡的教训 第33页/共50页背景:农业发达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巴西农业生产和贸易发展较快。2003年同1961年相比,谷物生产增长了3.5倍,大豆生产增加了190倍,甘蔗生产增加了5.7倍。甘蔗(超过4000万吨),柑橘(1800万吨)和咖啡豆(250万吨)生产遥居世界首位。大豆(5000万吨以上)生产仅次于美国,居第二。玉米(3500万吨)生产位于世界第三。第34页/共50页背景:农产品贸易数额大巴西还是农产品出口大国。2004年农产品出口额为27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欧盟,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如果按农产品净出口额计算,巴西以236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荷兰191亿美元居第二。就具体产品看,巴西的食糖、咖啡豆和鸡肉出口居世界第一,大豆、豆粕和牛肉出口居世界第二。第35页/共50页问题:贫富差异大巴西的农业发展是成功的。但是,就农村发展来看,以及就更广阔的城乡关系和现代化道路看,巴西的发展状况不能算是成功的。最突出的是二元经济结构十分典型,贫富差距极大。目前占全国人口10的最穷者占国民收入的1,而10的最富者占国民收入的46.7;基尼系数高达0.59。第36页/共50页问题:贫民窟问题极为突出按照巴西的定义,贫民窟是指50户以上的人家居住在一起,建筑简陋无序,缺乏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生活条件非常差,社会秩序混乱的聚集地。巴西的贫民窟数量多,并且呈增加趋势,2000年有3905个的贫民窟。巴西最重要的国际化旅游大都市里约热内卢,城市人口550万人,其中就有150多万生活在贫民窟中。该市城中不少山头为贫民窟所占据,4万人以上的贫民窟就有20多个。一个最大的贫民窟有15万多人,是拉美国家最大的贫民窟。第37页/共50页根源与成因贫民窟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不力,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使得农村的大量人口由于破产等原因,离开农村涌向城市,而城市的发展又没有提供足够的吸纳能力,使得无业贫民群居而形成了贫民窟。在这个意义上,城市贫民窟无非是农村贫民向城市的平移。第38页/共50页根源与成因 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地农民:目前约有1000万2000余万人无地农村人口;工业化模式偏差及政策误导: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过度城市化,现在为81以上。超过就业能力;税收制度不合理:所得税相当于GDP的比重是较低的,主要是因为个人所得税很低(不到1);国家财政调控能力弱;政局的动荡不安及外债问题:军人和文人交替执政的混乱;2002年,巴西外债高达2600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 第39页/共50页根源与成因巴西政府为改变城乡两极分化、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几十年来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总体上没有获得根本性的改观。一些计划看起来很好,但是,落实得并不好。在有的方面,还有退步的现象。例如,巴西政府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包括用于农村道路、电力、供水和灌溉等,1998/99年度为3.23亿美元,而2002/03年度大幅度减少为6000万美元。第40页/共50页教训与警示注意城乡协调发展,避免存在大量贫民窟的畸形城市化。如果城市化进程超过了工业化发展速度,就可能出现严重社会问题。要妥善处理农村土地关系。规模化经营是必要的。但如果土地集中兼并速度过快,就会产生大量的无地农民,就会形成贫民和贫民窟。在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发展阶段时,必须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如果不能够抓住机遇,就会使得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积重难返。第41页/共50页结语:国外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启示 第42页/共50页1.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在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在GDP中比重将下降,但是并不意味着农业的重要地位下降。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而绝不仅仅是农业本身、农民自己和农村内部的事。农业:WTO谈判中农业的地位;我国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农村:巴西的教训第43页/共50页2.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措施是科技创新长期看,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根本动力。欧盟在早期阶段通过多种支持政策,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90年代限制面积,但由于科技进步的积极影响,农业生产仍然不断发展,充分说明了科技的重大影响。补贴等政策因素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当期的,而科技影响是累积的和持续的。第44页/共50页3.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期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社会进入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时,必须注意及时加强农村的建设,缩小城乡的差距,以免积重难返。重点是:基础设施(水、电、路)农村教育第45页/共50页4.国家必须加大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农业是弱质产业,发达国家也如此;农业的公益性较强,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也具有特殊性。政府的承担职能,按问题领域不同:政府为主,城乡统筹合作为主,政府扶持农民为主,政府服务第46页/共50页5.城乡协调发展需要高效的管理体制与政策体系作保障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原因。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户籍制度,但城乡二元结构比我国还突出。户籍取消是一个历史过程。操之过急,就有可能重蹈拉美国家的覆辙。土地制度:如果土地兼并的速度超过了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也会形成严重社会问题,失地农民大批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后,形成贫民窟。稳定我国现行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具有重大意义。第47页/共50页6.农业与农村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历史任务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民的培育,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外转移等,都是农业与农村发展必然要求。而这些都是长期性的历史任务。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建设,都经过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长期过程。借鉴国外经验,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避免不切实际,急于求成,短期效应;而是要树立长期奋斗思想,讲究实效,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当务之急,也要着眼长远,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稳步把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第48页/共50页第49页/共5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0页/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