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二章 自然观.ppt

    • 资源ID:82705173       资源大小:1.47M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章 自然观.ppt

    第二章第二章 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的基本理论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的基本理论自然观自然观自然存在观自然存在观自然演化观自然演化观自然人化观自然人化观自然生态观自然生态观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1/9/20231/9/20231 1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一(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 1 1、自然界的物质形态、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物质物质:独立在人的意:独立在人的意识之外,又可以为人识之外,又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实在自然界的物质形态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分分类类:生命物质、非生:生命物质、非生命物质命物质据现代科学,非物质的最据现代科学,非物质的最简单形态是基本粒子(已简单形态是基本粒子(已发现的有发现的有300300多种,一定种多种,一定种类的基本粒子(目前已发类的基本粒子(目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现的化学元素107107种,各种种,各种化学元素组成单质和化合化学元素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目前已知的无机化合物,目前已知的无机化合物有物有100100多万多万种;原子组成种;原子组成分子,分子又组成各种各分子,分子又组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和构成宇宙介样的物体)和构成宇宙介质的各种物质场(引力场、质的各种物质场(引力场、电磁场、介子场等)电磁场、介子场等)1/9/20231/9/20232 2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一(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 2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分类、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分类固态固态:内部有较强的内聚力,有体积和形态:内部有较强的内聚力,有体积和形态凝凝聚态物质聚态物质液态液态:内部有较强的内聚力,有一定的体积,没:内部有较强的内聚力,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形状有固定形状气态气态:物质内部的凝聚力转化为相互排斥的分子:物质内部的凝聚力转化为相互排斥的分子碰撞,没有固定体积和形态碰撞,没有固定体积和形态非凝聚态物质非凝聚态物质等离子态等离子态:气态物质温度升至几千度时,气体的:气态物质温度升至几千度时,气体的原子外层电子脱离原子,于是中性的原子变成为原子外层电子脱离原子,于是中性的原子变成为带阳电的离子带阳电的离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1/9/20231/9/20233 3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一(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 2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分类、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分类超密态超密态:当物质在超高压(如几百万大气压)下,:当物质在超高压(如几百万大气压)下,其分子与原子之间、原子核与电子物质之间的空其分子与原子之间、原子核与电子物质之间的空隙全没有了。物质密度极大,没立方厘米上千吨、隙全没有了。物质密度极大,没立方厘米上千吨、亿吨亿吨超密态。超密态。真空态真空态:一种物质形态,即负能态的粒子海,是:一种物质形态,即负能态的粒子海,是为处于负能态粒子所填满了的。为处于负能态粒子所填满了的。反物质态反物质态: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暗物质态暗物质态: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既不发光,也: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既不发光,也不反射光。不反射光。1/9/20231/9/20234 4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一(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 3 3、自然界物质性的证明(可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自然界物质性的证明(可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证明自然界物质性的科学是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和证明自然界物质性的科学是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和牛顿的经典力学牛顿的经典力学物理学和化学的物质结构理论证实了宇宙的各个不物理学和化学的物质结构理论证实了宇宙的各个不同领域的物质统一性同领域的物质统一性 19世纪发现的物质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世纪发现的物质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以及20世纪发现的物理世界的各种守恒(如电荷守世纪发现的物理世界的各种守恒(如电荷守恒、重子数守恒、轻子数守恒等)进一步证明证明恒、重子数守恒、轻子数守恒等)进一步证明证明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学说对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学说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1/9/20231/9/20235 5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 (二)自然界的系统性(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1 1、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定义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贝塔朗菲(L.BertalanffyL.Bertalanffy)在)在19721972年发表的年发表的普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一文:处于一定一文: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部分(要素)的总体(集)钱学森钱学森: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成部分结合成的具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9/20231/9/20236 6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二)自然界的系统性(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2 2、自然系统的基本类型、自然系统的基本类型 分类一:分类一:依据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依据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量和信息的交换孤立系统孤立系统:与环境隔绝的系统,即与其环境之间:与环境隔绝的系统,即与其环境之间没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没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封闭系统:与外界环境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与外界环境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换的系统。开放系统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每种生物本质上都是开放系统。信息交换的系统。每种生物本质上都是开放系统。1/9/20231/9/20237 7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二)自然界的系统性(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2 2、自然系统的基本类型、自然系统的基本类型 分类二分类二:依据系统所处的状态:依据系统所处的状态热力学平衡状态热力学平衡状态:能量和物质已经消除了温度和浓:能量和物质已经消除了温度和浓度的差别,系统的元素处于随机的混乱无序状态,度的差别,系统的元素处于随机的混乱无序状态,而系统本身是均匀的,在动力学上是惰性的而系统本身是均匀的,在动力学上是惰性的近平衡态近平衡态:一种线性非平衡状态,由具有统计性可:一种线性非平衡状态,由具有统计性可预见行为的线性热力学来描述,温度和浓度有微小预见行为的线性热力学来描述,温度和浓度有微小差别,内部的元素不是随机的,只要使它保持在非差别,内部的元素不是随机的,只要使它保持在非平衡状态的那些约束条件一取消,系统立即趋向平平衡状态的那些约束条件一取消,系统立即趋向平衡衡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系统处于非线性的非平衡状态,它可:系统处于非线性的非平衡状态,它可能放大某些涨落,自发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能放大某些涨落,自发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耗耗散结构散结构”1/9/20231/9/20238 8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二)自然界的系统性(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3 3、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1 1)整体性)整体性: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同: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就失去了其整体;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就失去了其作为独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系统作为独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系统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出系统整体性质和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出系统整体性质和功能大于各个要素简单之和的特点。是系功能大于各个要素简单之和的特点。是系统统最为鲜明、最为基本最为鲜明、最为基本的特征。的特征。1/9/20231/9/20239 9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二)自然界的系统性(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3 3、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1 1)整体性)整体性加和性加和性关系:各个部分可以用简单相加的办法逐渐关系:各个部分可以用简单相加的办法逐渐建立整体的特性,建立整体的特性,1+1=21+1=2。非加和性非加和性关系:整体的特征是各独立部分所不具有关系:整体的特征是各独立部分所不具有的,部分无法以简单相加的方法建立整体的特征,的,部分无法以简单相加的方法建立整体的特征,1+121+12。(是系统的本质特征)。(是系统的本质特征)“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黑格尔黑格尔)1/9/20231/9/20231010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二)自然界的系统性(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3 3、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2 2)开开放放性性:系系统统具具有有与与外外部部环环境境不不断断进进行行物物质质、能能量量、信信息息交交换换的的性性质质和和功功能能。只只有有开开放放,不不断断从从环环境境吸吸收收负负熵熵,并并使使所所吸吸取取的的负负熵熵的的绝绝对对值值大大于于系系统统自自发发产产生生的的绝绝对对值值,系系统统才才可可能能保保持持稳稳定定,得以进化和发展。得以进化和发展。1/9/20231/9/20231111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二)自然界的系统性(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3 3、自然系统的基本、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属性(3 3)层层次次性性:较较低低层层次次系系统统参参与与构构成成较较高高层层次次的的系系统统,逐逐渐渐构构成成等等级级结结构构,其其中中参参与与构构成成新新系系统统的的系系统统可可称称为为下下层层系系统统,而而被被构构成成的的新新系系统可称为上层系统。统可称为上层系统。在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在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所有系统均服从所有系统均服从“层层次越高,结合度越弱次越高,结合度越弱”的的结合度递减规律结合度递减规律结合度结合度是指系统内部是指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结合的牢固要素之间结合的牢固程度,通常可以用要程度,通常可以用要素间的接合力或使该素间的接合力或使该系统解体所需的结合系统解体所需的结合能来衡量能来衡量上层系统和下层系统上层系统和下层系统之间以之间以双向因果链双向因果链的的方式相互作用方式相互作用1/9/20231/9/20231212 一、自然存在观一、自然存在观(二)自然界的系统性(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3 3、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4 4)动动态态性性:任任何何系系统统都都普普遍遍存存在在涨涨落落现现象象,系统客观上存在着新旧结构更替的可能系统客观上存在着新旧结构更替的可能 涨涨落落,即即刻刻画画系系统统整整体体状状态态的的宏宏观观瞬瞬时时值值对平均值的起伏对平均值的起伏引引起起系系统统涨涨落落的的原原因因:系系统统要要素素的的偶偶然然变变异异、耦耦合合关关系系的的偶偶然然起起伏伏、环环境境因因素素的的随随机机干干扰扰等等1/9/20231/9/20231313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按照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按照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大爆炸宇宙论和暴涨大爆炸宇宙论和暴涨宇宙论宇宙论,宇宙起源于大约,宇宙起源于大约150亿年前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的一次大爆炸宇宙爆炸之初宇宙爆炸之初“奇点奇点”大爆炸开始至大爆炸开始至10-4310-43秒(普朗克时间)秒(普朗克时间)“泡沫泡沫”区域区域 宇宙的膨胀,温度下降,宇宙进入到一个叫做宇宙的膨胀,温度下降,宇宙进入到一个叫做“假假真空真空”状态状态暴涨结束后,宇宙进入了暴涨结束后,宇宙进入了“真真空真真空”态态随着宇宙温度和密度的逐步降低,宇宙又经历了以随着宇宙温度和密度的逐步降低,宇宙又经历了以下下几个演化阶段几个演化阶段:基本粒子形成阶段;辐射阶段或:基本粒子形成阶段;辐射阶段或合成阶段;实物阶段合成阶段;实物阶段1/9/20231/9/20231414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二)地球的起源和演化(二)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地地球球是是在在太太阳阳形形成成过过程程中中诞诞生生的的。在在迄迄今今46亿亿年年的的演演化化过过程程中中,地地球球发发生生了了一一系系列列的的变化。变化。1、地地球球内内部部圈圈层层的的形形成成和和演演化化:按按照照“冷冷”起起源源说说,形形成成原原始始地地球球的的那那部部分分物物质质的的温温度度开开始始时时比比较较底底,后后来来在在各各种种因因素素作作用用下下升升温温,再再在在吸吸引引与与排排斥斥的的相相互互作作用用下下,重重元元素素下沉下沉 形成地核,轻元素上浮形成地幔形成地核,轻元素上浮形成地幔1/9/20231/9/20231515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二)地球的起源和演化(二)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2、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地地幔幔物物质质增增温温,被被禁禁锢锢在在地地幔幔物物质质中中的的一一氧氧化化碳碳、二二氧氧化化碳碳、甲甲烷烷、氨氨、水水汽汽、氢氢、一一些些含含硫硫的的气气体体逸逸出出地地表表。它它们们在在重重力力作作用用下下被被固固定定在在地地球球周周围围,开始形成开始形成大气圈大气圈以以后后,由由于于太太阳阳辐辐射射对对水水汽汽的的光光解解作作用用和和植植物物光光合合作作用用,原原始始大大气气中中产产生生了了氧氧,并并在在氧氧化化作作用用下下,原原始始大大气气的的成成分分逐逐渐渐变变成成为为以以氧氧和和氮氮为为主主要要成成分分的的现现代大气代大气1/9/20231/9/20231616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二)地球的起源和演化(二)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2、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水水圈圈是是从从大大气气中中分分化化出出来来的的:地地壳壳凹凹处处的的大大量量积积水水,结结果果漫漫长长的的地地质质年年代代成成成成了了海海洋洋,集集聚聚在在大大陆陆上上的的水水形形成成了了江江、河河、湖湖泊泊及及地地下水和冰川下水和冰川由由此此,形形成成了了地地球球的的内内三三圈圈(地地核核、地地幔幔、地壳)和地壳)和外三圈外三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1/9/20231/9/20231717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三)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三)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原始生命起源和发展的两个阶段:化原始生命起源和发展的两个阶段:化学进化和生物进化学进化和生物进化化学进化阶段化学进化阶段,一般认为在地球诞生后大,一般认为在地球诞生后大约约10多亿年多亿年的时间:的时间:从无机小分子合成为有机小分子;从无机小分子合成为有机小分子;从有机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从有机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从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从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1/9/20231/9/20231818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三)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三)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经历了化学进化后,约在经历了化学进化后,约在40亿年前,最初的生命出现了,亿年前,最初的生命出现了,开始了开始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非细胞到:非细胞到细胞、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细胞、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具有植物和动物双真核细胞具有植物和动物双重属性,既能自养,又能异重属性,既能自养,又能异养,于是在一定条件下分化养,于是在一定条件下分化为单细胞植物和动物为单细胞植物和动物1/9/20231/9/20231919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三)生命的起源和演(三)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化植物植物沿着菌藻植物、苔沿着菌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方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方向进化向进化动物动物沿着脊椎动物沿着脊椎动物-鱼鱼类类-爬行类爬行类-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人类人类1/9/20231/9/20232020 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四)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四)人类的起源和演化1、类人猿类人猿:1400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不会制造工具2、猿人猿人:2300-230万年前,能制造石器,采摘万年前,能制造石器,采摘植物、狩猎动物、保留火种、群居生活。植物、狩猎动物、保留火种、群居生活。3、早期智人早期智人(古人):(古人):20万年前,人工取火,万年前,人工取火,开始分工,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分工,进入母系氏族社会4、晚期智人晚期智人(新人):(新人):4-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晚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1/9/20231/9/20232121 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五)自然界演化的方向(五)自然界演化的方向两个特定的方向两个特定的方向:进化方向和退化方向:进化方向和退化方向二者的二者的辨证统一辨证统一构成了自然界的演化图景构成了自然界的演化图景进化进化: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杂、从: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上升的发展方向低级到高级不断上升的发展方向退化退化:由有序到无序、由复杂到简单、从:由有序到无序、由复杂到简单、从高级到低级不断退步的下降方向高级到低级不断退步的下降方向1/9/20231/9/20232222 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五)自然界演化的方向(五)自然界演化的方向 1 1、进化与退化的对立统一、进化与退化的对立统一(1 1)进化与退化)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相互包含:如进化之中有退化,:如进化之中有退化,生物进化具有不可逆性,一些结构和功能的进化,生物进化具有不可逆性,一些结构和功能的进化,同时也意味着另一些结构和功能的退化;返祖现同时也意味着另一些结构和功能的退化;返祖现象的出现,也是生物进化之中的退化象的出现,也是生物进化之中的退化(2 2)进化与退化)进化与退化同生共存同生共存(3 3)进化与退化)进化与退化相互转化相互转化:进化过程在一定条:进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退化,反之亦然件下会转化为退化,反之亦然1/9/20231/9/20232323 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五)自然界演化的方向(五)自然界演化的方向 2 2、演化方向的一般特点、演化方向的一般特点(1 1)自发性自发性:在一定条件下依据自身内在的机:在一定条件下依据自身内在的机制进行自组织或瓦解制进行自组织或瓦解(2 2)稳定性重建稳定性重建:当原有事物出现失稳情况时,:当原有事物出现失稳情况时,系统才进入进化或退化过程,其结果是新的稳定系统才进入进化或退化过程,其结果是新的稳定状态的确立状态的确立(3 3)间断性间断性:进化和退化主要是在连续性中断:进化和退化主要是在连续性中断中实现的,进化或退化的完成往往要经过突变中实现的,进化或退化的完成往往要经过突变1/9/20231/9/20232424 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 1、自自组组织织:指指在在没没有有外外界界的的特特定定干干预预,在在开开放放的的背背景景下下,外外部部提提供供一一定定的的条条件件,自自然然界界物物质质系系统自发地形成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和现象统自发地形成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和现象 自组织一般包含自组织一般包含三类过程:三类过程:由非组织到组织的过程演化由非组织到组织的过程演化由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过程演化由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过程演化在相同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在相同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现现实实中中,三三种种过过程程呈呈现现交交互互作作用用情情形形,如如企企业业组组织形式的演变织形式的演变1/9/20231/9/20232525 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2、自组织的条件、自组织的条件 (1)开放系统)开放系统 1969,比利时科学家,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普利高津发现,在不违反发现,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可以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开放系统,可以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和信息,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这个自组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这个自组织过程可从著名的织过程可从著名的普利高津方程普利高津方程所描述的系统中所描述的系统中的熵值变化解释。的熵值变化解释。1/9/20231/9/20232626 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2、自组织的条件、自组织的条件(1)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普利高津方程所描述的系统中的熵值变化解释:普利高津方程所描述的系统中的熵值变化解释:dS=dSe+dSi 一个系统的熵变(一个系统的熵变(dS)是由)是由两因素引起两因素引起:一是系:一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交换的熵(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交换的熵(dSe),称为外熵),称为外熵流,另一是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流,另一是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dSi)称为熵变)称为熵变孤立系统孤立系统:dSe=0,dS=dSi0,即克劳修斯提出,即克劳修斯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1/9/20231/9/20232727 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2、自组织的条件、自组织的条件(1)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开放系统,dS的四种情况:的四种情况:当当dSe0,dS0,系统加速走向无序化;,系统加速走向无序化;当当dSe0,且,且 dSe dSi时,系统加速走向无序时,系统加速走向无序化;化;当当dSe0,且,且 dSe =dSi时,系统宏观结构不变;时,系统宏观结构不变;当当dSe0,且,且 dSe dSi时,系统沿着熵减方向时,系统沿着熵减方向走向有序化;走向有序化;1/9/20231/9/20232828 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2 2、自组织的条件、自组织的条件(2 2)远离平衡态。只有非平衡状态才能导)远离平衡态。只有非平衡状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3 3)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自然演化的内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自然演化的内在机制,具有相干性的耦合,使各要素间产机制,具有相干性的耦合,使各要素间产生相干效应与协调动作,从而导致系统内生相干效应与协调动作,从而导致系统内要素独立性的丧失和新质的出现。要素独立性的丧失和新质的出现。1/9/20231/9/20232929 二、自然演化观二、自然演化观(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六)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2 2、自组织的条件、自组织的条件(4 4)正反馈放大作用。自然系统进入自组)正反馈放大作用。自然系统进入自组织,必须存在一个反馈通道,可以通过正织,必须存在一个反馈通道,可以通过正反馈的方式放大系统的某种波动或起伏,反馈的方式放大系统的某种波动或起伏,从而产生新质,加速系统的自组织。从而产生新质,加速系统的自组织。(5 5)涨落。所谓涨落,使系统在某个时刻、)涨落。所谓涨落,使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对宏观状态产生的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对宏观状态产生的微小偏离。微小偏离。1/9/20231/9/20233030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对象性的关系”,即在主,即在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依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 1、人和自然之间是、人和自然之间是作用与被作用作用与被作用的关系;的关系;2 2、人和自然之间是、人和自然之间是依存与被依存依存与被依存的关系;的关系;3 3、人和自然之间是、人和自然之间是认识与被认识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的关系。1/9/20231/9/20233131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二)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二)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1 1、自在自然自在自然:“纯自然纯自然”,即原始,即原始发生着的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地发生着的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地存在的自然界。是存在的自然界。是“人化自然人化自然”的物的物质前提和母体。质前提和母体。1/9/20231/9/20233232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二)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二)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2 2、人化自然人化自然:进入了人的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进入了人的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构成了人类文化或文明的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构成了人类文化或文明的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次:(1 1)人工控制的自然人工控制的自然。用人控制的手段,把野生。用人控制的手段,把野生动物、植物或天然地貌保护起来,使之维持天然动物、植物或天然地貌保护起来,使之维持天然状态,如自然保护区的设立。状态,如自然保护区的设立。(2 2)人工培育的自然人工培育的自然。人已通过劳动过程,使天。人已通过劳动过程,使天然自然发生了某种状态上、结构上、甚至性质上然自然发生了某种状态上、结构上、甚至性质上的部分改变。如转基因动、植物等。的部分改变。如转基因动、植物等。(3 3)人造自然物人造自然物。人类创建天然自然中没有的事。人类创建天然自然中没有的事物,如铁路、建筑物、人造运河等。物,如铁路、建筑物、人造运河等。1/9/20231/9/20233333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三)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三)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1 1、联系、联系(1 1)都具有)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2 2)人化自然由自然界本身的规定性)人化自然由自然界本身的规定性转化转化而来。而来。(3 3)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后,自然的)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后,自然的自在性仍然自在性仍然潜藏于潜藏于人化自然之中。人化自然之中。1/9/20231/9/20233434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三)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三)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 2、区别、区别人化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主体性主体性人化自然的人化自然的对象性对象性人化自然的人化自然的社会性社会性1/9/20231/9/20233535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四)自然对人的异化(四)自然对人的异化生态危机生态危机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既是自然的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既是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又是自然对人的异化过程。人化过程,同时又是自然对人的异化过程。1、生态危机的、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人口指数增长;人口指数增长;自然资源消耗过快;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严重。1/9/20231/9/20233636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四四)自自然然对对人人的的异异化化生态危机生态危机 1、生态危机的、生态危机的表现表现形式:形式:人口指数增长;人口指数增长;自然资源消耗过快;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世界人口世界人口1830,10亿亿1930,20亿(亿(100年)年)1960,30亿(亿(300年)年)1974,40亿(亿(14年)年)1987,50亿(亿(13年)年)1999,60亿(亿(12年)年)据人口指数增长理论,现据人口指数增长理论,现在世界人口每年净增长在世界人口每年净增长7800万万人,照此速,大约人,照此速,大约每过每过35年增加年增加1倍,到倍,到2600年,将达年,将达630亿亿,每,每人在地球上只有人在地球上只有0.23平米平米。1/9/20231/9/20233737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四四)自自然然对对人人的的异异化化生态危机生态危机 1、生态危机的、生态危机的表现表现形式:形式:人口指数增长;人口指数增长;自然资源消耗过快;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资源消耗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大约600万公顷万公顷土地沦土地沦为沙漠,因沙漠化和土为沙漠,因沙漠化和土壤退化丧失生产力的土壤退化丧失生产力的土地,每年地,每年2000万公顷万公顷世界森林每年以世界森林每年以1800万万公顷公顷消失;世界热带雨消失;世界热带雨林林19.35亿公顷亿公顷,每年丧,每年丧失近失近1100公顷公顷;每每6小时小时一个物种灭绝;一个物种灭绝;目前全世界有目前全世界有2500种种植植物和物和1000多种多种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濒临灭绝。濒临灭绝。1/9/20231/9/20233838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四四)自自然然对对人人的的异异化化生态危机生态危机 1、生态危机的、生态危机的表现表现形式:形式:人口指数增长;人口指数增长;自然资源消耗过快;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世界人口世界人口1830,10亿亿1930,20亿(亿(100年)年)1960,30(300年)年)1974,40(14年)年)1987,50(13年)年)1999,60(12年)年)据人口指数增长理论,现据人口指数增长理论,现在世界人口每年净增长在世界人口每年净增长7800万万人,照此速,大约人,照此速,大约每过每过35年增加年增加1倍,到倍,到2600年,将达年,将达630亿亿,每,每人在地球上只有人在地球上只有0.23平米平米。1/9/20231/9/20233939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四四)自自然然对对人人的的异异化化生态危机生态危机 1、生态危机的、生态危机的表现形表现形式:式:人口指数增长;人口指数增长;自然资源消耗过快;自然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据计算,目前全世据计算,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放60多亿吨多亿吨二氧化二氧化碳,递增速度比以碳,递增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往任何时候都快,估计到估计到21世纪中叶,世纪中叶,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全球平均气温将上0.83.5,将使,将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2040厘厘米米1/9/20231/9/20234040三、自然人化观三、自然人化观(四)自然对人的异化(四)自然对人的异化生态危机生态危机 2、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的根源人类人类300多万年的历史,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多万年的历史,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历了原始文明原始文明(采集与狩猎文明)(采集与狩猎文明)(200万万年)、年)、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约(约1万年)和万年)和工业文明工业文明(300年)三阶段年)三阶段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建立在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是建立在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它寻求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它寻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1/9/20231/9/20234141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后的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后的精辟精辟论断论断“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我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72:517.)1/9/20231/9/20234242例例 近十年中国重大污染事件近十年中国重大污染事件2002 南盘江水污染事南盘江水污染事件件2004 沱江沱江“3.20”特特大水污染事故大水污染事故2004 龙川江楚雄段水龙川江楚雄段水污染事件污染事件2004 农江水污染事件农江水污染事件2005 重庆綦河水污染重庆綦河水污染2005 沱江磷污染沱江磷污染2005 松花江重大水污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染事件2006 白洋淀死鱼事件白洋淀死鱼事件2006 忙牛河水污染事忙牛河水污染事件件2006 湖南岳阳砷污染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事件2006 甘肃徽县血铅超甘肃徽县血铅超标事件标事件2006 湖南岳阳砷超标湖南岳阳砷超标事件事件2006 贵州遵义钛厂氯贵州遵义钛厂氯气泄漏事故气泄漏事故2007 太湖水污染事件太湖水污染事件2007 巢湖、滇池蓝藻巢湖、滇池蓝藻暴发暴发2007 江苏沭阳水污染江苏沭阳水污染1/9/20231/9/20234343例例 近十年中国重大污染事件近十年中国重大污染事件2008 贵州独山县重大贵州独山县重大水污染事件水污染事件2009 中石油渭河污染中石油渭河污染2009 江苏盐城特大水江苏盐城特大水污染事件污染事件2009 吉林化纤集团千吉林化纤集团千人中毒人中毒2009 武冈千人铅超标武冈千人铅超标2009 湖南浏阳镉污染湖南浏阳镉污染2010 广东普宁化工发广东普宁化工发生液体泄漏生液体泄漏2010 湖北荆州化工有湖北荆州化工有毒物质泄漏毒物质泄漏2010 兰州石化液化气兰州石化液化气爆炸爆炸2010 大连输油管道爆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炸事故1/9/20231/9/202344442004-20092004-2009年中国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年中国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李伯根(李伯根/制表制表/图)图)南方周末南方周末2010-8-5 中国环境污染中国环境污染“拐点拐点”在哪里在哪里1/9/20231/9/20234545四、自然生态观四、自然生态观(一一)自然生态观的转向自然生态观的转向 1、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生态观、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生态观:将人:将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依据,并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依据,并且只承认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且只承认人的价值主体地位。核心观点核心观点:(1)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有意识中,只有有意识的人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的人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在人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的度必须掌握在人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的“价值价值”都是指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对于人的意义”。1/9/20231/9/20234646四、自然生态观四、自然生态观(一一)自然生态观的转向自然生态观的转向 1、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生态观、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生态观:将人类的利:将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依据,并且只承认人的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依据,并且只承认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价值主体地位。核心观点核心观点:(2)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人是目的”命题的是康德,被命题的是康德,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即是没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切应当有任何意义的,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归宿点。1/9/20231/9/20234747四、自然生态观四、自然生态观(一一)自然生态观的转向自然生态观的转向 2、强人类中心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强人类中心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1)强人类中心主义)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他主张人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他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章 自然观.ppt)为本站会员(s****8)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