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三章__环境法基本原则.ppt

    • 资源ID:82763973       资源大小:534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章__环境法基本原则.ppt

    第三章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环境责任原则环境民主原则第一节 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保护和改善环境,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这一原则、正确地反映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也明确了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环境和自然资源,任何形式的生产都无法进行;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的意义 一、该原则正确反映了环境保护同经济、一、该原则正确反映了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和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立环境和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可永续利统一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可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为基础;环境资源用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为基础;环境资源保护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科学技术,保护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科学技术,只有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得到满足。实质上,可持续发展就是实质上,可持续发展就是“对环境无害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发展或少害的发展”,是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是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平稳的稳定的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平稳的稳定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分割的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分割的内容,离开或削弱环境保护的发展只能是不内容,离开或削弱环境保护的发展只能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坚持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坚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协调发展的原则,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境的可持续发展。二、该原则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三、该原则体现了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使发展立足于环境之上而又不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环境保护立足于社会经济条件而又不超出社会经济承受能力,者反映了社会经济规律、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有其固有的规律,环境的生产、承载和净化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违背客观规律,采用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就会造成既浪费、污染、破坏环境资源又严重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后果。四、该原则是对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的综合考虑和协调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环境资源活动无不通过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环境资源活动无不通过市场机制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甚至全人类和自机制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甚至全人类和自然的利益。社会各个方面在环境资源领域的活动,归然的利益。社会各个方面在环境资源领域的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习自己的环境资源利益。协调发展,根到底都是为了实习自己的环境资源利益。协调发展,实际是对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协调,是实际是对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协调,是对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协调。对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协调。盖巴斯科夫盖巴斯科夫 拉基玛洛大坝案拉基玛洛大坝案 1977年年9月,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缔结一项条约,决定两国共同在月,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缔结一项条约,决定两国共同在多瑙河多瑙河 上修建并联合营运两座拦河坝,从作为界河的多瑙河中引水至捷克斯上修建并联合营运两座拦河坝,从作为界河的多瑙河中引水至捷克斯洛伐克领土,洛伐克领土,以蓄峰模式运行一个双重拦河坝系统。该条约所规划的水坝以蓄峰模式运行一个双重拦河坝系统。该条约所规划的水坝系统服务于四个目的:系统服务于四个目的:发电、通航、防洪和区域开发。它包括一座水库。水发电、通航、防洪和区域开发。它包括一座水库。水库的很大一部分、发电渠和盖库的很大一部分、发电渠和盖 巴斯科夫发电站完全建在斯洛伐克领土上,第巴斯科夫发电站完全建在斯洛伐克领土上,第二座水坝则位于下游二座水坝则位于下游113公里处的拉公里处的拉 基玛洛,在那里,多瑙河完全位于匈牙基玛洛,在那里,多瑙河完全位于匈牙利领土上,第二座较小的水电站以连续模式利领土上,第二座较小的水电站以连续模式 运行,而运行,而“老多瑙河老多瑙河仍是两仍是两国的边界,其中的河水由两国共享。国的边界,其中的河水由两国共享。1988年,匈牙年,匈牙 利国会认定该河流的生利国会认定该河流的生态效益高与该项目的经济利益,并通过一项决议将该项目的态效益高与该项目的经济利益,并通过一项决议将该项目的 继续进行置于严继续进行置于严格的环境保护规则之下,命令政府重新评价该项目。在格的环境保护规则之下,命令政府重新评价该项目。在1989年年5 月,匈牙月,匈牙利政府中止在拉基玛洛的工程并宣布它打算在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充分评利政府中止在拉基玛洛的工程并宣布它打算在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充分评 价价之前停止执行在盖巴斯科夫附近的工程中它的那一部分。然而,捷克斯洛伐之前停止执行在盖巴斯科夫附近的工程中它的那一部分。然而,捷克斯洛伐克于克于 1991年决定继续建设该项目并开始了一个年决定继续建设该项目并开始了一个“临时解决办法临时解决办法”,单方面,单方面将近将近23的多的多 瑙河河水截引至其领土上的一条分流渠。瑙河河水截引至其领土上的一条分流渠。案例简介由于这一决定不仅对匈牙利的环境,而且由于这一决定不仅对匈牙利的环境,而且 对其经济将带来重大影响,对其经济将带来重大影响,1992年年2月匈牙利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这一决定提出正月匈牙利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这一决定提出正 式抗议。式抗议。1992年年4月,欧共体出面调解无效。月,欧共体出面调解无效。1992年年5月,匈牙利政府发表声明,月,匈牙利政府发表声明,宣布终宣布终止有关该项目的止有关该项目的1977年条约。年条约。1992年年10月,匈牙利向国际法院提出申月,匈牙利向国际法院提出申请,请,请求国际法院的裁决。请求国际法院的裁决。1993年年7月,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签订特别协月,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签订特别协定,将争端提定,将争端提 交国家法院。该协定请求国际法院以交国家法院。该协定请求国际法院以1977年条约、年条约、“国际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以及法院法的规则和原则以及法院 认为可适用的其他条约认为可适用的其他条约为依据,裁判:为依据,裁判:(1)匈牙利是否有权中止并随后于匈牙利是否有权中止并随后于1989 年放弃拉基玛洛工程和盖巴斯科年放弃拉基玛洛工程和盖巴斯科夫工程中它承担的那一部分;夫工程中它承担的那一部分;(2)捷克斯洛伐克是捷克斯洛伐克是 否有权于否有权于1991年年11月月实施实施“临时解决办法临时解决办法”并于并于1992年年10月以后将该系统投入月以后将该系统投入 运行;运行;(3)匈匈牙利关于终止条约的通知有什么效果。双方还请求法院决定它的判决牙利关于终止条约的通知有什么效果。双方还请求法院决定它的判决 所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引起的法律后果,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1.结合上述案例,讨论可持续发展观与经济、社结合上述案例,讨论可持续发展观与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的关系。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的关系。2.2.试分析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的主试分析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的主要内容。要内容。课堂讨论第二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的含义 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整体的、系统的、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整体的、系统的、全过程的、多种环境介质的防治,是对环境问全过程的、多种环境介质的防治,是对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措施的高度概括。题的基本方法和措施的高度概括。一、该原则明确了防与治的辩证关系预防和治理都是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预防可以避免环境问题的发生或扩大、实现防患于未然;而治理是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一种补救。由于环境问题的不可逆转性,对环境问题应以预防为主的理念;但是预防不能消除和减少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而且对于条件所限而无法认识、预测和防治的环境问题,只能进行后期治理。因此,在强调预防为主时,决不能忽视治理,而应该坚持防治结合。二、该原则明确了损坏预防与风险预防、科学不确定性与环境保护实际行动的关系“风险防患原则”和“损坏预防原则”的综合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原则,它是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思想、战略、科学技术、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三、该原则对环境问题的特点,明确了防止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措施该原则突出防兼顾治,重视防治结合,强调综合运用该原则突出防兼顾治,重视防治结合,强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措施和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化组合,体现了环各种手段、措施和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化组合,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由消极、被动、事后、单一方式治理向积极、境保护工作由消极、被动、事后、单一方式治理向积极、主动、事前、事后、多种方式防治的转变,有利于较少主动、事前、事后、多种方式防治的转变,有利于较少的投资和劳动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投资和劳动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四、该原则是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法律制度体系的指导原则 应该将有关预防、治理污染和管理环境的各种措施应该将有关预防、治理污染和管理环境的各种措施和制度结合起来,将末端控制和源头控制、废物控制和制度结合起来,将末端控制和源头控制、废物控制和产品控制的措施和制度结合起来,搞好全面规划、和产品控制的措施和制度结合起来,搞好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和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综合合理布局和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综合决策、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排污申报登记、污染集决策、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排污申报登记、污染集中治理、排污收费、排污指标转让等各种制度。中治理、排污收费、排污指标转让等各种制度。美国马萨诸塞州等州以及一些环保组织诉美国联邦环保局案案例1999年,美国几家环保组织联手,向联邦环保局提出申请,认为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要求环保局按照清洁空气法第202(a)(1)条之规定,制定规章,对新车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事项进行管制。拖到2003年,环保署驳回原告申请,环保署驳回原告申请,理由是:二氧化碳的环境效应具有科学不确理由是:二氧化碳的环境效应具有科学不确定性;定性;按照法律规定,其没有制定相关规章、管制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法定职责;即便有法律授权,环保署也不会制定相关规章,因为其政策是鼓励各方自愿克制。2003年10月,美国马萨诸塞州等12个州、3个城市和一些环保组织等29个原告,向美国联邦地区法院起诉起诉,要求法院裁决美国联邦环保局履行制定规章的职责。初审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初审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由于对判决不服,原告于2005年4月向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哥伦比亚地区巡回法庭提起上诉上诉。在法庭审理中,被告美国联邦环保局认为被告美国联邦环保局认为:空气净化法没有把二氧化碳列为污染物,因此美国联邦环保局无权监管;原告声称自己受到的健康和利益损害与美国联邦环保局制定的没有规定新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规章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且原告所受到的损害并不会因为自己制定一个满足原告愿望的规章就可以得到救济。基于此,被告按照美国宪法第3条之规定,向上诉法院提出,原告没有起诉资格。但此主张却没有得到法院的采纳,法院认可了原告的起诉资格。对于美国联邦环保局的规章制定行为,上诉法院认为上诉法院认为: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碳仅是温室气体的一个来源,原告提出的要制定的规章无法解决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温室气体的减排问题。上诉法院认为上诉法院认为,导致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很多,目前目前的证据很难科学地证明全球气候变化和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其他温室气的证据很难科学地证明全球气候变化和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其他温室气体有关或者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以后有更加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需要采取机体有关或者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以后有更加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需要采取机动车限制排放措施,美国联邦环保局则有义务来实施。如果现在就让美国联动车限制排放措施,美国联邦环保局则有义务来实施。如果现在就让美国联邦环保局制定限制排放的规章,未免不成熟。邦环保局制定限制排放的规章,未免不成熟。上诉法院认为,根据清洁空气法第202(a)(1)条之规定,看不出美国联邦环保局有对新车和新马达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正当性,即法院承认美国联邦环保局的判断是合理的。2005年7月,上诉法院的三人合议庭裁决美国联邦环保局胜诉。原告不服,于2006年3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调卷审理请求。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调卷审理请求。同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决定接受申请,调卷审理该案。2007年4月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以5票对4票的比例通过判决,认定:认定:(1)二氧化碳也属于空气污染物;(2)除非除非美国联邦环保局能证明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问题无关,否则就得予以监管;美国联邦环保局能证明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问题无关,否则就得予以监管;(3)美国联邦环保局没能提供合理解释说明为何拒绝管制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美国联邦环保局没能提供合理解释说明为何拒绝管制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基于此,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美国政府声称其无权限和其他有害气体。基于此,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美国政府声称其无权限管制新下线汽车和货车的废气排放并不正确,政府须管制汽车污染。管制新下线汽车和货车的废气排放并不正确,政府须管制汽车污染。*该案确立了风险预防原则在司法诉讼中的地位和效力。*传统法上,公民诉讼的提起要基于被告行为和原告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要具有确定性,即能够被证明。*风险预防原则成为环境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后,情况发展了很大变化。含义是,不能以科学的不确定性为理由,拒绝或者迟延采取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措施。*环境保护的公民诉讼并不是纯粹的仅牵涉到环境保护问题,它还涉及商业利益、国际利益乃至国际立场的协调问题。案例评析第三节 环境责任原则谁主管谁承担责任谁主管谁承担责任谁污染谁承担责任谁污染谁承担责任谁破坏谁承担责任谁破坏谁承担责任指行政区的首长对该行政区的环境质指行政区的首长对该行政区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对本单位的环境保护负责;承包人对对本单位的环境保护负责;承包人对所承包的生产、建设、经营活动的环所承包的生产、建设、经营活动的环境保护负责。境保护负责。谁谁主主管管谁谁承承担担责责任任指污染环境资源者必须承担恢复、整顿、治理环境资源的责任。该原则是中国污染防治政策的核心,它确立了污染者承担治理污染责任、缴纳排污费和污染物处理设施等制度。谁谁污污染染谁谁承承担担责责任任该原则是中国资源保护、自然保该原则是中国资源保护、自然保护政策的核心,他确立了开发利护政策的核心,他确立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承担自然保护责任、用自然资源者承担自然保护责任、对环境破坏进行整治的制度。对环境破坏进行整治的制度。谁谁破破坏坏谁谁承承担担责责任任 2004年年2月至月至4月期间,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月期间,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给工业废水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给成都、资阳等五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成都、资阳等五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经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经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评估,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达监测中心评估,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达1569万余元。万余元。9月月9日,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分别对涉及沱江水污染事故的日,成都市锦江区法院分别对涉及沱江水污染事故的被告人何立光、吴贵鑫、李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和被告人何立光、吴贵鑫、李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和被告人宋世英、张明、张山等环境监管失职案作出一审被告人宋世英、张明、张山等环境监管失职案作出一审判决。相关责任人最高获刑判决。相关责任人最高获刑5年,处罚金人民币年,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万元。案例简介锦江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俭身为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公司各项锦江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俭身为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公司各项工作的总经理,忽视环保安全,没有及时掌握和控制川化公司的排污情况,作工作的总经理,忽视环保安全,没有及时掌握和控制川化公司的排污情况,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行为已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应对川化公司的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行为已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应对川化公司的排污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被告人吴贵鑫身为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分管环保工作的排污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被告人吴贵鑫身为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分管环保工作的副总经理,忽视环保安全,未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没有及时掌握、控制川化副总经理,忽视环保安全,未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没有及时掌握、控制川化公司的排污情况,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行为已构成重大环境事故污染公司的排污情况,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行为已构成重大环境事故污染罪,应对川化公司的排污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被告人何立光身为川化股份有限罪,应对川化公司的排污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被告人何立光身为川化股份有限公司环安处处长,未认真履行职责,对川化公司出现的严重超标排污情况没有公司环安处处长,未认真履行职责,对川化公司出现的严重超标排污情况没有主动、及时向主管领导作专门汇报,作为直接责任人员,其行为已构成重大环主动、及时向主管领导作专门汇报,作为直接责任人员,其行为已构成重大环境事故污染罪,应对川化公司的排污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据此,法院一审以重境事故污染罪,应对川化公司的排污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据此,法院一审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被告人何立光有期徒刑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被告人何立光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万元;判处被告人吴贵鑫有期徒刑判处被告人吴贵鑫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判处被告人李俭有期万元;判处被告人李俭有期徒刑徒刑3年,缓刑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万元。同日,锦江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宋世英、张明、张山分别作为青白同日,锦江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宋世英、张明、张山分别作为青白江区环保局分管环境监测、环境监理、污染管理的副局长、环境监测站站长和江区环保局分管环境监测、环境监理、污染管理的副局长、环境监测站站长和环境监理所所长,违反相关的职责规定,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未能及时有环境监理所所长,违反相关的职责规定,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未能及时有效地预防、阻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行效地预防、阻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已构成环境监管失职罪。据此,法院一审分别判处:宋世英有期徒刑为已构成环境监管失职罪。据此,法院一审分别判处:宋世英有期徒刑2年年6个个月;张明有期徒刑月;张明有期徒刑2年年6个月;张山有期徒刑个月;张山有期徒刑1年年6个月,缓刑个月,缓刑2年。年。1.1.试结合上述案例,分析如何贯彻环境责任原则。试结合上述案例,分析如何贯彻环境责任原则。2.2.试分析环境责任原则的主要任务试分析环境责任原则的主要任务3.3.试述建立健全政府环境责任制,特别是政府环试述建立健全政府环境责任制,特别是政府环境责任问责制的重要意义境责任问责制的重要意义课堂讨论环境民主是指公众有权通过各种途径环境民主是指公众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参与对国和形式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参与对国家环境事务的管理。家环境事务的管理。第四节 环境民主责任实行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是实行环境民主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是国家政府履行其环境保护职责的根本途国家政府履行其环境保护职责的根本途径,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公共关系的最好径,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公共关系的最好方式,可以增强政府决策和管理的公开方式,可以增强政府决策和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使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更符性、透明度,使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更符合民心民意和反映实际情况,加强政府合民心民意和反映实际情况,加强政府与公共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与公共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环境民主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明确公众的知情权,环境民主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明确公众的知情权,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关键是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和信息法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关键是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和信息法制。环境信息公开又称环境信息披露,是一种全新的制。环境信息公开又称环境信息披露,是一种全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它承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环境管理手段。它承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批评权,通过公布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通过公布舆论和公众监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造者施加压力。制造者施加压力。厦门PX是个化工项目,投资逾百亿,但距离人口密集区过近,有环境污染之险。从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到2007年3月105名政协委员建议项目迁址,厦门PX事件进入公众视野,6月1日市民集体抵制PX项目,及至厦门市政府宣布暂停工程,PX事件的进展牵动着公众眼球;从二次环评、公众投票,到最后迁址,地方政府与公民百姓,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留下了政府和民众互动的经典范例。案情简介1.1.试结合上述案例,讨论民主环境原则的法律依据、试结合上述案例,讨论民主环境原则的法律依据、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和意义。2.2.试结合上述案例,分析环境民主原则实施情况欠试结合上述案例,分析环境民主原则实施情况欠佳的主要原因。佳的主要原因。课堂讨论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章__环境法基本原则.ppt)为本站会员(s****8)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