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制度.docx

    • 资源ID:82935371       资源大小:149.9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制度.docx

    医疗卫生气构治理制度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治理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把握水平,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治理方法和相关标准、标准,制定本要求。本要求适用于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站、诊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一、组织治理一健全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治理体系,实行主要负责人负责制,配备医院感染治理专兼职人员,担当医院感染治理和业务技术询问、指导工作。相关人员应当经过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组织的医院感染治理学问岗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二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感染治理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清洁消毒与灭菌、隔离、手卫生、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把握措施、医源性感染监测、医源性感染爆发报告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治理、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医疗废物治理等。三医院感染治理专兼职人员负责对全体职员开展医院感染治理学问培训。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学习、把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把握学问。二、根底措施10一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污物处理区、生活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通风良好。三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应到达如下要求:二环境与物体外表一般状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其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标志清楚,定位放置。1.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需灭菌;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承受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2. 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需消毒。3.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需一用一灭菌。4.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5.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缘由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应依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WS/T367-2023有关规定执行。四基层医疗机构设消毒供给室的,应当严格依据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第 2 局部: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标准WS310.2-2023规定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展清洗,并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5.8.1.压力蒸汽灭菌”节选见附件 1。没有设置消毒供给室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托付经地级市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医院消毒供给中心,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五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当分区放置。无菌物品必需保持包装完整,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号等标识,按灭菌日期挨次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并保持存放柜清洁枯燥。六从无菌容器中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镊。从无菌容器包装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行放入无菌容器包装内,应重灭菌处理前方可使用。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由医疗机构统一选购,购入时索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等证明文件,并进展质量验收, 建立出入库登记账册。用前应检查小包装的密封性、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进口产品应有相应的中文标识等,觉察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不得使用。使用中发生热原反响、感染或其他特别状况时,应当马上停顿使用,并准时上报医疗机构主管部门。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进展处置。八应依据消毒对象选择消毒剂的种类,所用的消毒剂必需由医疗机构统一选购,购入时索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证明文件,建立进货验收和出入库登记账册。严格依据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范围、方法、留意事项正确使用。医务人员应把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保证消毒效果的牢靠。具体选择原则和适用方法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2023 年版WS/T 367-2023“附录 C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的要求节选见附件 2。九严格把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根本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标准抗菌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时间和途径,严格遵循“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十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特别是在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前后严格实施手卫生。有关要求参照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WS/T 313-2023节选见附件 3。十一医护人员诊疗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十二诊疗工作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WS/T 311-2023,依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防护工作。十三使用后的锐器应当马上弃置于符合规定的利器盒内。严禁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落实防止锐器伤的各项措施。十四医务人员应当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232 号,把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生 3 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或 5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爆发时,应当于 1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把握机构报告。三、重点部门一手术室1. 独立设置、分区明确、流程标准、标识清楚、清洁卫生。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准时进展清洁消毒处理。2. 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非感染手术和感染手术应分室进展,如在同一手术间进展,应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3. 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必需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应存放在清洁枯燥的存放柜内。4. 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枯燥、密闭保存。二产房、人流室1. 区域相对独立、分区明确、标识清楚,邻近母婴室和生儿室;建议产房人流室使用面积不少于 20m2。2. 凡进入产房人流室人员应更换产房专用衣、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接触产妇全部诊疗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产床上的全部织物均应“一人一换”。3. 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及未进展经血传播疾病筛查的产妇,应实行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按消毒隔离制度及规程进展助产,所用物品做好标识单独处理。分娩完毕后,分娩室应严格进展终末消毒。人流室参照产房执行。三口腔科1.布局合理,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应分开设置。如开展拔牙、口腔外伤缝合等工程的应设置口腔外科诊室。器械、器具等诊疗用品配置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符合,使用防虹回吸手机。2.进入患者口腔内的全部诊疗器械,依据诊疗需要和消毒灭菌原则,必需到达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在进展可能造成粘膜破损的操作时,所用器械必需灭菌。3.口腔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外表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有血液、体液污染应马上清洁消毒。四中医临床科室1. 保持物体外表及诊疗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如被污染应准时更换。配有洗手设施和干手用品。2. 进展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进展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3. 进展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展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4. 一次性针灸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重复使用,用后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及拔罐、刮痧、中药足浴器具、物品使用后按规定进展清洗与灭菌。五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1. 保持室内物体外表、地面清洁。室内应设流淌水洗手池,洗手液、干手设施用品,速干手消毒剂等;手消毒剂应标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2. 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3. 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依据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口依次进展。特别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展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弃置于双层黄色防渗漏的医疗废物袋内并准时密封。六一般病房1. 床单元应定期清洁,遇污染时准时清洁与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床上用品一人一换,遇污染准时更换。2.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对床单元及其相邻区域进展清洁和终末消毒。四、重点环节一安全注射1. 进展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顿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开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展注射预备等工作。2. 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3. 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开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4.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 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 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翻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5. 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 2 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 7 天。二各种插管后的感染预防措施6. 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亲热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时应马上停顿使用并按要求处置。1. 气管插管:如无禁忌,患者应承受床头抬高 30-45 度体位, 且尽可能承受无创通气;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道、雾化器须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呼吸机管道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应准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对危重病人须留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2. 导尿管:承受连续密封的尿液引流系统;悬垂集尿袋并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承受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预防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枯燥。三手术操作1.择期手术病人术前清洁手术部位皮肤,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展,手术切口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手术医务人员应3. 血管内置管:开展血管内置管的使用、维护及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把握培训;保持插管部位清洁,有污染时准时更换敷贴;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阀要保持清洁,觉察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准时更换。每日评估,准时撤管。当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WS/T 313-2023的要求做好洗手和外科手消毒节选见附件3。2. 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适宜的部位进展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术后保持引流通畅,依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3. 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四超声检查1. 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进展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隔离膜等。2. 每班次检查完毕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展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枯燥保存。五医疗废物治理1. 当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收集后,置于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周转箱内,并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展交接登记,记录单至少保存3年。2. 自行处置的医疗废物能够燃烧的准时燃烧,不能燃烧的可实行消毒并毁形后填埋处理。3. 基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应依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的相关要求进展,有条件的或 20 张床位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配备污水处理设施,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设备运行正常,药品按时投放、定期进展监测, 登记工程齐全,资料保存完整,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没有条件的或 20 张床位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依据国家规定严格消毒,到达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前方可排放。附件:1.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第 2 局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标准节选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2023 年版附录 C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节选3.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节选附件 1医院消毒供给中心第 2 局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标准 WS 310.2-2023节选5.8.1 压力蒸汽灭菌5.8.1.1 适用于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5.8.1.2 包括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依据待灭菌物品选择适宜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灭菌程序。灭菌器操作方法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5.8.1.3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参数见表 2。硬质容器和超重的组合式手术器械,应由供给商供给灭菌参数。表 2 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参数设备类别物品类别温度所需最短时间压力下排气式敷料12130min102.9kPa器械12120min102.9kPa预真空式器械、敷料1321344min205.8kPa5.8.1.4 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程序包括灭菌前预备、灭菌物品装载、灭菌操作、无菌物品卸载和灭菌效果的监测等步骤。5.8.1.4.1 灭菌前按以下要求进展预备:a) 每天设备运行前应进展安全检查,包括灭菌器压力表处在“零”的位置;记录打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坦无损坏,柜门安全锁扣机敏、安全有效;灭菌柜内冷凝水排出口通畅,柜内壁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等运行条件符合设备要求。b) 进展灭菌器的预热。c) 预真空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头灭菌运行前空载进展B-D 试验。5.8.1.4.2 灭菌物品按以下要求进展装载:a) 应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灭菌物品。灭菌包之间应留间隙,利于灭菌介质的穿透。b)宜将同类材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同一批次进展灭菌。c) 材质不一样时,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d) 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全都; 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应侧放;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e)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大包宜摆放于上层,小包宜摆放于下层。f)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80%。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不应小于柜室容积的 10%和 5%。5.8.1.4.3 按以下要求进展灭菌操作:a) 应观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及设备运行状况。b) 灭菌过程的监测应符合WS310.3医院消毒供给中心 第 3 局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相关规定。5.8.1.4.4 无菌物品按以下要求进展卸载:a) 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移动,冷却时间应30min。b) 每批次应确认灭菌过程合格,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检查有无湿包现象,防止无菌物品损坏和污染。无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被污染。附件 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2023 年版WS/T 367-2023 附录 C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节选C.8.1. 戊二醛C.8.1.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C.8.1.2 使用方法C.8.1.2.1 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与灭菌 将洗净、枯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外表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 10h。无菌方式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 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其他戊二醛制剂的用法遵循卫生行政部门或国家相关规定进展。C.8.1.2.2 用于内镜的消毒或灭菌应遵循国家有关要求。C.8.1.3 留意事项C.8.1.3.1 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洗、枯燥。启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清洁剂清洗去除油脂,枯燥后准时消毒或灭菌。C.8.1.3.2 戊二醛对人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留意个人防护。不慎接触,应马上用清水连续冲洗干净,必要时就医。C.8.1.3.3 戊二醛不应用于物体外表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和皮肤黏膜的消毒。C.8.1.3.4 强化酸性戊二醛使用前应先参加 pH 调整剂碳酸氢钠,再加防锈剂亚硝酸钠充分混匀。C.8.1.3.5 用于浸泡灭菌的容器,应干净、密闭,使用前应先经灭菌处理。C.8.1.3.6 在 2025温度条件下,参加 pH 调整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时间应14d。C.8.1.3.7 应确保使用中戊二醛浓度符合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C.8.1.3.8 戊二醛应密封,避光,置于阴凉、枯燥、通风的环境中保存。C.10 含氯消毒剂C.10.1 适用范围适用于物品、物体外表、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C.10.2 使用方法C.10.2.1 消毒液配制依据产品有效氯含量,按稀释定律,用蒸馏水稀释成所需浓度。具体计算方法及配制步骤按C.9.1.2.1 进展。C.10.2.2 消毒方法C.10.2.2.1 浸泡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生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23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min。C.10.2.2.2 擦拭法 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C10.2.2.3 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外表,用含有效氯 400 mg/L700 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 作用 10min3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外表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23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喷洒后有猛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C10.2.2.4 干粉消毒法 对分泌物、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参加分泌物、排泄物中,使有效氯含量到达 10000mg/L,搅拌后作用2h;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 50mg/L 用量参加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h 后排放。C10.3留意事项C10.3 .1 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使用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24h。C10.3.2 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手套。C10.3.3 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枯燥后使用。C10.3.4 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用于有色织物的消毒。C.11 醇类消毒剂含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或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C.11.1 适用范围适用于手、皮肤、物体外表及诊疗器具的消毒。C.11.2 使用方法C.11.2.1 手消毒 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含醇类手消毒剂,手消毒方法遵循WS/T 313 的要求。C.11.2.2 皮肤消毒 使用 70%80%体积比乙醇溶液擦拭皮肤2 遍,作用 3min。C.11.2.3 物体外表的消毒 使用 70%80%体积比乙醇溶液擦拭物体外表 2 遍,作用 3min。C.11.2.4 诊疗器具的消毒 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 70%80%体积比的乙醇溶液中消毒30min,加盖;或进展外表擦拭消毒。C.11.3 留意事项C.11.3.1 醇类易燃,不应有明火。C.11.3.2 不应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严峻污染外表的消毒。C.11.3.3 用后应盖紧,密闭,置于阴凉处保存。C.11.3.4 醇类过敏者慎用。C.12 含碘类消毒剂C.12.1 碘伏C.12.1.1 适用范围适用于手、皮肤、黏膜及伤口的消毒。C.12.1.2 使用方法C.12.1.2.1 消毒液配制冲洗黏膜时,依据有效碘含量用灭菌蒸馏水或纯化水,依据稀释定律,将碘伏稀释成所需浓度。具体计算方法及配制步骤按 C.9.1.2.1 进展。C.12.1.2.2 消毒方法C.12.1.2.2.1 擦拭法 皮肤、粘膜擦拭消毒,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它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部位。外科手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擦拭揉搓作用至少3min。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 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 23 遍,作用至少 2min。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 2 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口腔黏膜及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 1000mg/L 2023mg/L 的碘伏擦拭,作用 3 min5min。C.12.1.2.2.2 冲洗法 对阴道黏膜及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 500mg/L 的碘伏冲洗,作用到使用产品的规定时间。C.12.1.3 留意事项C.12.1.3.1 应置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C.12.1.3.2 含乙醇的碘制剂消毒液不应用于黏膜和伤口的消毒。C.12.1.3.3 碘伏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C.12.1.3.4 碘过敏者慎用。C.12.2 碘酊C.12.2.1 适用范围适用于注射及手术部位皮肤的消毒。C.12.2.2 使用方法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注射及手术部位皮肤2 遍以上,作用时间 1min3min,待稍干后再用 7080%体积比乙醇脱碘。C.12.2.3 留意事项C.12.2.3.1 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粘膜的消毒。C.12.2.3.2 不应用于碘酊过敏者;过敏体质者慎用。C.12.2.3.3 应置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C.12.3 复方碘伏消毒液C.12.3.1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医务人员的手、皮肤消毒,有些可用于黏膜消毒。应遵循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规定的使用范围。C.12.3.2 作用方法C.12.3.2.1 含有乙醇或异丙醇的复方碘伏消毒剂可用于手、皮肤消毒,原液擦拭 12 遍,作用1min2min,不行用于黏膜消毒。C.12.3.2.2 含有氯己定的复方碘伏消毒剂,用途同一般碘伏消毒剂,应遵循该消毒剂卫生许可批件的使用说明,慎用于腹腔冲洗消毒。C.12.3.3 留意事项同碘伏,使用中应留意复方物质的毒副作用。C.16 煮沸消毒C.16.1 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玻璃制品、餐饮具、织物或其他耐热、耐湿物品的消毒。C.16.2 使用方法将待消毒物品完全浸没水中,加热水沸腾后维持15min。C.16.3 留意事项C.16.3.1 从水沸腾时开头计消毒时间,中途参加物品应重计时。C.16.3.2 消毒物品应保持清洁,所消毒的物品应全部浸没于水中,可拆卸物品应拆开。C.16.3.3 高海拔地区,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C.16.3.4 煮沸消毒用水宜使用软水。附件 3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WS/T 313-2023节选5 手卫生设施5.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5.1.1 设置流淌水洗手设施。5.1.2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干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给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5.1.3 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枯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准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5.1.4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开二次污染。5.1.5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5.1.6 手卫生生设施的设置应便利医务人员使用。5.1.7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承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5.2 外科手消毒设施5.2.1 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四周,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 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5.2.2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依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 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5.2.3 应配备清洁剂,并符合 513 的要求。5.2.4 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如配备手刷,刷手应松软,并定期检查,准时剔除不合格手刷。5.2.5 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5.2.6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承受非手触式。消毒剂宜承受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5.2.7 应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5.2.8 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6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6.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淌水洗手。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6.2 在以下状况下,医务人员应依据 61 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b)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c)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展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e接触患者四周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6.3 医务人员在以下状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展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展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6.4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见附录A6.5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a)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b) 严格依据附录A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A3 揉搓的步骤进展揉搓。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掩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枯燥。7 外科手消毒7.1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进展外科手消毒。7.2 洗手方法与要求7.2.1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7.2.2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留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7.2.3 流淌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7.2.4 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7.3 外科手消毒方法7.3.1 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 1/3,并认真揉搓 2min6min,用流淌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无菌巾彻底擦干。流淌水应到达 GB 5749 的规定。特别状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7.3.2 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枯燥。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7.4 留意事项7.4.1 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四周组织的清洁。7.4.2 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7.4.3 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7.4.4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7.4.5 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标准性附录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A.1 在流淌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A.2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A.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钟,应留意清洗双手全部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A.3.1 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见图A1。A.3.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展,见图A2。A.3.3 掌心相对,双手穿插指缝相互揉搓,见图A3。A.3.4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展,见图A4。A.3.5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展,见图A5。A.3.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展,见图A6。A.4 在流淌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20

    注意事项

    本文(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碎****木)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