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初二物理题总结.docx

    • 资源ID:83002859       资源大小:28.4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二物理题总结.docx

    初二物理题总结 初二物理题总结 初二物理学问总结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电源:能供应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需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简单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简单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挨次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逝)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章是: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肯定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试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缘由,电源是供应电压的装置.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试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工业电压380伏.四,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假如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国际单位:欧姆();常用:兆欧(M),千欧(K);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滑动变阻器:原理:转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转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转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转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五,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公式的理解: 公式中的I,U和R必需是在同一段电路中;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当电流肯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假如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Q是热量)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假如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分流作用:;计算I1,I2可用:;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Q是热量)六,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W):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2.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06焦耳.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 4.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利用W=UIt计算时留意: 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还有公式:=I2Rt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假如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 假如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当U<U0时,则P<P0;灯很暗,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15.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假如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6.热功率:导体的热功率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17.P热公式:P=I2Rt,(式中单位P瓦(W);I安(A);R欧();t秒.) 18.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热功率=电功率,可用电功率公式来计算热功率.(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七,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全部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到达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缘由: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八,电和磁 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局部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体四周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的根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北出南进.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一样.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四周;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四周.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1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线四周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加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一直转变. 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15.电磁铁的特点: 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掌握; 磁性的强弱可由转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整;磁极可由电流方一直转变. 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掌握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掌握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掌握.17.电话根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必需闭合; 只是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这局部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构造:定子和转子.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电动机.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换向器:实现沟通电和直流电之间的互换.沟通电:周期性转变电流方向的电流.直流电:电流方向不转变的电流. 扩展阅读:初二物理试题汇总 1.(201*江西,第4题)100跑竞赛时我们是采纳一样_比拟_的方法。 2.(201*潍坊)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省原料和用户使用便利,要依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下图,请你设计一个试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要求:(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 (2)说明测量方法 3.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疆,并对该海疆的海底外形利用声呐系统进展了测绘详细方法是:在经过该海疆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放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依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外形,则该海疆海底的大致外形如图中的() ABCD 4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大路上行驶,在这条大路上任意取如下图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推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_运动,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是_m/s在最终一个2.2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m/s. 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下图,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依据图示完成下表(6分) 路程S/m时间t/s 平均速度v/(m/s) 小车由甲至乙26 小车由乙至丙4 小车由甲至丙15 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4分) 6.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觉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擅长观看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索争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测:猜测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测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猜测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测,他们从探究试验室借来能掌握放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 电子秒表等试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教师的帮忙下根据如下图的方法进展了试验探究,得到如表所示的试验数据 试验序号1234 钢球质量m/kg10201*10 抛出点离地高度h/m2224 水平抛出的 落地时间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m0.640.641.281.82 速度v/(m/s)t/s1122 0.640.640.640.91 请你通过分析答复以下问题: (1)为了验证猜测一,应选用试验序号为_两组试验进展比照分析;(2分)(2)为了验证猜测二,应选用试验序号为_两组试验进展比照分析;(2分)(3)为了验证猜测三,应选用试验序号为_两组试验进展比照分析;(2分) (4)可以得出试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_有关,与_和_无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_和_有关”的试验结论 7、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试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严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错误的步骤是_,应当是:_。 (2)试验步骤的合理挨次应是_。 8、小明和同学们利用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一盘新蚊香、蚊香架等器材测量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步骤,请你补充完整:(1);(2)将蚊香支在蚊香架上并点燃5min(即t1),如下图。(3)s;(4)用公式v=求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其表达式为v=接下来他们进展争论; t(5)依据蚊香燃烧的速度能否算出剩余蚊香还能燃烧多长时间?,假如能,其字母表达式为t2 (6)依据测量能否计算出从晚上10点到早上6点需烧多少盘蚊香?,假如能,其字母表达式为n= 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下图的试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试验是依据公式进展测量的;(2)试验中为了便利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3)请依据图中所给信息答复:SAB=cm;tBC=s;VAC=ms. (4)试验前必需学会娴熟使用电子表,假如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头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填“大”或“小”) 第8小 第9小题图 10.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试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良试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局部)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快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头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秒,192秒,282秒。 (1)分析数据(不考虑试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试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纳了以下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s0.15米(0.30-0.15)米(0.45-0.15)米v3 t1.00秒(1.92-1.00)秒(2.82-1.92)秒方法2 s0.45米 v确的是。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t2.82秒(3)在甲试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实行的方法有(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试验相比,乙试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看试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连续改良之处,你的改良建议是(写出一点即可);11、某同学做测定某石块的密度的试验; (1)此试验的原理是:_;(2)用调整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把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右盘内有2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天平天衡,则石块的质量是:_; (3)把石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了20g的水,石块的体积是:_;(4)由此可知该石块的密度是_。2、以下是用托盘天平称盐水密度的试验步骤: A、用天平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B、调整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上;D、把烧杯中局部水倒至量筒,测出剩下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E、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F、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按试验先后挨次正确排列步骤是:_,计算盐水密度公式是:_。 3.为了讨论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试验,试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试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试验次数体积(厘米)3质量(克)质量/体积(克/厘米)31甲234乙561020301020301836548.016241.81.81.80.800.800.80(1)分析上表中的试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 _. (2)分析上表中试验次数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一样体积的甲,乙两种物体,它们的质量是不一样的.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 4.小丽在测量盐水密度时进展以下操作,其中的一步错误操作是:(填序号)。(1分)把烧杯中盐水倒一局部到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拔动游码,使横梁平衡;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小丽在测盐水质量时,消失了如图5所示的状况,此时她应进展的操作是:.(2分) 5、小明在试验室里测量一块外形不规章、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操作如下:(4分) (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a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了一只烧杯,按图b所示方法进展测量,矿石的体积是cm3 (3)矿石的密度是kg/m,从图b中A到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它的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12.(201*安徽)某同学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指针和游码位置如图6-1-4所示。为了调整天平横梁平衡,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1)_;(2)_. 3 13.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的错误:(1);(2). 14.以下的试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看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耀,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拟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逝了 A. B. C. D. 15.小明同学为了讨论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试验,他们把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头,渐渐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比拟各种状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拟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展试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 、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0.30.60.40.5、. 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1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凹凸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打算对此进展讨论,经过和同学们争论,提出了以下猜测: 猜测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凹凸,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测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凹凸,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测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凹凸,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测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由于音调的凹凸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展试验. (1)为了验证猜测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展试验. 为了验证猜测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展试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测三,必需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试验的进展,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凹凸,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测,必需进展的操作是: 17在图4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说明。(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假如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试验现象说明(3)假如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局部,则听 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假如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18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29题每空1分,共7分;30题9分)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行,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光明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遇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明了蝙蝠能发出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假如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觉声音的和盛水量有关假如调整适当,可演奏简洁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很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讨论,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像,当二者一样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峻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和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左右,声具有(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与有关,关系是 19.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 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布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 (1)、该同学能听到几次敲击声?(要求说明推断理由) (2)、假如听到最终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多少米。(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0、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_时要_热,后者是酒精_时要_热。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_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21.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为什么?而对手吹气,会使手感到凉,又是为什么? 22、在“观看水的沸腾”试验中,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_,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猛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_,_,变大,到水面裂开开来。某同学通过试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见水的沸点是_。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连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_(“上升”、“降低”、“不变”)时间(min)温度()080185289394498598698.10.98物质空气水松木铁温度()20232023速度(m/s)34014503320490023.在“探究固体熔化的试验”中,(1)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看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熔化用了_分钟。 (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象。3分时间/min温度/状态07217427637747857968078088098010811182液态1283固态固液共存8024.同样湿的衣服,凉在阳光下干的快,晾在树荫下干的慢;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75里干得慢;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挂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700 510 min依据上述现象,完成以下课题探究报告。 (1)提出问题:。 (2)猜测:。 25.在“观看水的沸腾“的试验中,小明观看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状况不同,如图4中a、b所示,则: (1)图是水在沸腾前的状况,图是水在沸腾时的状况。 记录的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2水沸腾试验数据记录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试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3)试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缘由可能是:。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看水沸腾”试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状况,他将试验数据记录在表3中: 表3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 时间/min温度/09857110551545253535284524552265227022小明通过描点法画出图5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依据表中的试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 依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26.21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快速蒸发,图6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27(1)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由于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2)假如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觉正对管口的玻璃片外表有_,玻璃片的温度将_;(选填“上升”、“降低”或“不变”)(3)分析、归纳上述试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 28.(10达州)一平面镜竖直挂在墙壁上,身高为1.65m的小明从镜前10m远 图3 处沿直线以2m/s的恒定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2s后小明与镜中的像相距m,像高1.65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9.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根本构造原理如下图:光放射器始终以肯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放射一细束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是(选填“上升”或“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肯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有没有关系?答(选填“有”或“没有”) 30如下列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直立的透亮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一样的蜡烛A、B直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每题2分,共6分)(1)为便于观看,该试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展(选填“较光明”或“较黑暗”);此外,采纳透亮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楚,但却能在观看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看到_,奇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当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觉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看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觉,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明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牢靠,你认为应实行以下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屡次转变玻璃板的位置进展观看;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屡次转变A蜡烛的位置,进展与上述(2)一样的操作。 31.(1)(3分)如下图,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 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动身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2)(4分)如下图的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的精确方向 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2.小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发觉,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能成放大虚像,他突然想到平面镜成的也是虚像。你能帮他比拟一下,这两种虚像有什么一样之处和不同之处吗?一样之处:; 不同之处;。33.21.(6分)画出图中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 空气水 45 S FFF FFF 34.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下图,光屏上正好能得到一个清楚的烛焰的像,该像应当是、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由标尺的15cm处向30cm处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楚的像,光屏应当(选填“向左移动”、 35如下图,在观看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其中一步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e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1)蜡烛放在点时,屏上消失 的像最大; (2)蜡烛放在点时,屏上消失的像最小;(3)蜡烛放在点时,当屏上消失清楚的像时,屏距透镜最远; (4)蜡烛放在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但透过透镜却 可以观看到(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 36.用显微镜和一般天文望远镜观看物体时,你留意过像的正倒吗?假如还没留意过,请你依据已学过的光学学问推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显微镜观看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看时像是正立的B.用显微镜观看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看时像是倒立的C.用显微镜观看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看时像是倒立的D.用显微镜观看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看时像是正立的37、小华在观看凸透镜成像的条件的试验中: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同一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2)确定像的位置时,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消失光明、的烛焰像;(3)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头,向焦点方向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 的距离(增大/减小/不变),像(变大/变小/不变); (4)试验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 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凸透镜放大虚像的条件是:。 (5)小华看到装满清水的透亮玻璃酒杯很像一个凸透镜(如图8),就想探究它是否具有凸透镜的性质请你帮他想出一个验证的方法(3分)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二物理题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二物理题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注意事项

    本文(初二物理题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蓝**)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