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全区卫生工作思路.docx
-
资源ID:83033120
资源大小:17.6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卫生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全区卫生工作思路.docx
卫生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全区卫生工作思路 卫生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全区卫生工作思路 单位工作总结 XX年,我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有力指导下,仔细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各级卫生工作会议的精神,大力推动卫生改革,加强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力量建立,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大事的应急处置。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获得了“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效劳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重大疾病防控任务非常繁重,我们坚持抓早、抓主动,准时部署安排防控工作,甲型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疫情得到有效掌握,没有消失重症和死亡病例。 (二)卫生根底设施建立得到加强。全区连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卫生根底设施建立,不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泰前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省庄镇卫生院扩大内需扩建工程已全面完成;中医二院改扩建工程规划已获批准;社区卫生效劳站改貌建立15个,其中新建10个,扩建5个;村卫生所改貌建立27个,其中新建17个,改扩建10个。 (三)城市社区卫生效劳质量和水平有新提升。在全区开展了政府购置社区公共卫生效劳工程及机构设置招投标工作,有57处社区卫生效劳站取得了供应社区公共效劳资格,向社会公开招标设置社区卫生效劳站9个。积极开展“星级”社区卫生效劳站、村卫生所创立活动。截止目前,全区设置社区卫生效劳站66个,实现了社区卫生效劳人口全掩盖,其中有20个社区卫生效劳站创立为“五星级站”,其它站都到达了“二星级站”以上标准。圆满完成省卫生厅在我区开展的社区卫生效劳治理软件试点工作,在全省领先建立了电子安康档案,并实现了全区社区卫生信息治理互联互通。卫生职能进社区活动扎实有效,大医院专家进社区活动形成长效机制,社区卫生助理员制度得到稳固。全面开展社区居民安康查体及入户安康调查活动,进一步健全了家庭安康档案,目前,已为17.6万家庭53.2万居民建立了安康档案。社区居民卫生效劳受益率和掩盖率进一步提高。 (四)妇幼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大力开展妇幼保健进社区活动,实现城区围产保健效劳,完善儿童系统治理,加强流淌人口的妇幼保健效劳,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妇幼保健治理模式。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及诞生医学证明办证和治理工作。仔细履行规划生育职责,积极推行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婴幼儿保健三期保健,各项妇幼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共查治妇女病46510人,产妇系统治理5423人,高危妊娠专案治理275人,住院分娩率100,母乳喂养率97.01,无孕产妇死亡。诞生5566人,06岁儿童系统治理59037人,体弱儿治理265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47,婴儿死亡率5.03。无孕产妇死亡病例。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行了新农合全市“一证通”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微机网络治理,定点医院与区、市新农合办公室实行微机专网连接,到达了村、镇(街道)、区、市级医疗机构与治理机构四级联网运作治理,住院参合病人信息市区共享。XX年,参合率到达了99.8%。截止10月底,全区共计报销医药费1025.65万元,其中报销门诊医药费300.25万元,受益40.8万人次,报销住院医药费725.42万元,补偿6279人次。报销万元以上的35人。免费为参合农夫安康查体10.7万人。 单位工作总结 (六)卫生监视工作扎实推动。以迎接全运会、泰城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监视执法的力度。与相关部门协作,先后开展了“春节”、“五一”、“十一运”及中高考期间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和医疗机构专项检查等一系列监视执法活动, 2月14日,全省卫生监视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卫生监视机构的200余名与会代表参观了我区卫生监视力气下沉的现场。 (七)中医药工作取得新突破。大力推广中医药相宜技术,推动中医药特色效劳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作,在去年创立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效劳示范区的根底上,今年将创立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效劳示范区工作列为全区卫生工作的重点,对比标准,狠抓各项指标的落实,切实取得了以创立促工作,以工作保创立的效果。已被国家中医药治理局正式命名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效劳示范区”。 (八)行业作风建立进一步加强。各单位以深化“两好一满足”活动为总抓手,着力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立,订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效劳中的不正之风,开展便民、利民、惠民医疗卫生效劳,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卫生宣传、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客观分析和把握当前卫生改革与进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刚刚开头,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事业高度重视,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区委、区政府将各项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今年以来,张志华书记、宋洪银区长屡次对卫生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各处镇也积极落实扶持卫生事业进展的政策措施,卫生事业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必需糊涂地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是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防控任务非常艰难;二是重点专科建立还需进一步加强,“名医、名科、名院”建立力度不够大,医疗专家少,特色优势不明显;三是医疗效劳质量、监视执法、公共卫生效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气构效劳力量依旧薄弱,与群众的期望值,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肯定差距。 三、超前谋划,及早部署,争取明年工作的主动权 XX年是改革年,是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年。全区卫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以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仔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根据“12345”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一个目标(效劳好、质量高,为群众供应安全、有效、便利、价廉的医疗卫生效劳),实施“两大工程”(卫生根底设施改貌工程、卫生行业形象提升工程),完善“三个体系”(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效劳体系、医疗效劳保障体系),创立“四项机制”(工作一线机制、内部科学治理机制、督查工作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切实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妇幼卫生、疾病掌握与卫生监视、中医药),努力提高医疗效劳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立,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 (一)突出抓好卫生根底设施改貌建立。把涉及广阔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民生工程作为大事、实事工程,摆上非常突出的位置来抓。实行卫生根底设施改貌建立目标治理,加强督导,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落实任务,完善全区城市社区卫生效劳体系和农村卫生效劳体系建立。年内开工建立中医二院改扩建工程,完成财源社区卫生效劳中心新建。以重点工程建立、农村卫生所的改貌建立为契机,强力推动全区卫生根底设施的改造建立和设备更新,为群众制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单位工作总结 (二)标准城市社区卫生效劳建立与治理。稳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效劳示范区创立成果,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效劳标准治理年活动”,以标准效劳、强化治理为重点,在电子安康档案互联互通根底上,实现社区卫生信息共享,对重点治理人群动态治理。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效劳机构根底设施建立、人才队伍建立、效劳力量建立和制度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效劳人口掩盖率到达100%。连续开展“星级”社区卫生效劳站创立活动,年内“五星级社区卫生效劳站”到达30个。开展社区居民免费安康查体,60岁以上老年人查体率到达95%。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收支治理制度,在5个街道办事处开展社区卫生效劳机构财务一体化治理。大力开展“专家进社区”、“卫生职能进社区”及“中医药进社区”活动。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效劳制度和治理标准,加强资金使用的监视治理;推行统一药品价格制度和单病种限价收费规定,完善“新农合一证通”和“即时结算报销”制度,便利群众报销;加强定点医疗机构治理,标准医疗、用药和收费,提高效劳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足度。进一步标准和完善新农合四级联网微机治理,全面提高治理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掩盖率100%,农业人口掩盖率达100%。 (四)提升疾病防控与卫生监视工作水平。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应急机制,加强对严峻威逼人民群众安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掌握和监测;连续抓好麻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抓好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建立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立,提高预警猜测力量,有效掌握疫病的流行和传播。根据市里部署,做好与食品药品治理部门的机构改革,做好与安监部门职业卫生监管职能的调整与连接,完善基层监视执法体系。 (五)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快建立完善区、处镇、村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效劳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标准处镇卫生气构治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动处镇卫生气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标准化建立。加快基层人才培育,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加强多种形式互惠合作,完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大力开展“星级”卫生所创立活动,年内“五星级卫生所”到达15个。连续开展基层药品统一选购供给,集中选购供给达100%。完善镇(处)村卫生气构一体化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效劳整体水平。 (六)创新妇幼卫生工作模式。全面实施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和婴幼儿保健(三期保健)的综合系统治理模式,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掩盖率,进一步降低诞生缺陷发生率和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加强中医和科技兴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市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进展的意见,大力开展“中医医院治理年”活动。连续推动加快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积极开展“中医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立、中医机构内涵建立和专科专病建立。加快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育,推动重点学科建立,加快相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强力推动全区科技兴医工作,年内创立成“全市护理效劳示范病房”。 (八)深化“两好一满足”活动,提升作风建立水平。着力开展效劳与质量品牌建立,充分发挥品牌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务求实效,努力在解决群众反映集中、制约科学进展的关键问题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扎实深入地开展“两好一满足”活动。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任务目标;保持“市级文明机关”称号,行评位居前列。另外,还要加强医院文化建立,高度重视和加强卫生宣传工作,搭建宣传载体,敏捷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把卫生系统的好阅历、好做法、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宣传出去,把卫生系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出去,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卫生、关注卫生、支持卫生,为卫生事业的又好又快进展营造和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