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化学能及电能++说课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资源ID:83043352
资源大小:1.62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课件】化学能及电能++说课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化学能及电能目录01前端分析02教学理念03教学与评价目标04教学重难点05教法与学法06教学过程07板书设计1 前端分析l课标内容要求: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以原电池为例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初步认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体会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l课标学业要求:能举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能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并能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从物质及能量变化的角度评价燃料的使用价值。能举例说明化学电源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 前端分析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l位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二小节。1 前端分析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l内容:本节内容是从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的角度,认识原电池是使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装置,间接引入能量之间的转化,直接讲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概念以及构成条件,探讨化学电池的种类。l功能:化学能及电能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本质的拓展和应用。本节内容能为以后学好电化学中双液电池模型的构建,金属腐蚀与防护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对原电池原理及各类新型电池认识和应用的能力。1 前端分析l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了电学、能量变化和金属活动顺序表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基础,以及基本化学用语的使用,在本节也涉足了化学反应与热能。l认知基础: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元素观、转化观、微粒观、实验观等,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及证据推理能力。l认知障碍: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不强,单纯的讨论可能无法进行。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2 教学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对于Cu-Zn原电池实验的实验现象进行整理归纳,从中学习,并进一步自主设计原电池,深化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3 教学与评价目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评价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实验及微观动画、各种反应式书写的符号表征训练中,实现核心概念即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结构化,认识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微观原理。掌握微观层面电子移动与宏观层面电流产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并学习到原电池工作的原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观察火电厂的工作原理以及能量转化,观察我国电力生产量构成图,了解化学电池的发展,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学生从实际应用中学习,通过我国电力生产量构成图思考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电能的认识和责任意识的提升。3 教学与评价目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评价目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讨论与分析Cu-Zn原电池、水果电池的实验结果来获得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工作原理的重要模型,形成一定的证据推理及构建模型的能力。通过对原电池结构的推导,发展和诊断学生的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化学视角分析Cu-Zn原电池实验现象,并迁移至水果电池、化学电源等,实现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能经过对于原电池的学习,学生自主动手设计原电池,并进一步改进,提升创新能力。4 教学重难点化学能与电能转换的过程,原电池的概念与构成条件。探究原电池的结构组成、构成条件以及电极反应;原电池中电极正负极与电子流向判断。教学重点LOREM教学难点5 教法与学法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学习,概念形成,练习与反馈教法讲授法,演示法,问题驱动,联系生活实际6 教学过程5分钟新课导入原电池课堂实践课堂小结及练习化学电池12分钟8分钟12分钟8分钟6 教学过程新知:电能新课导入原电池课堂实践化学电池课堂小结及练习旧知:化学能与热能提问:我们日常所用的电能来自哪里?提出问题,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学生思考:化学能、电能、热能三者之间的关系。6 教学过程观察火电厂的工作原理图,并思考火电厂的能量转化。观察我国电力生产量构成图,思考我国电力生产结构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通过分析图像获取信息,了解我国电能的来源。新课导入原电池课堂实践化学电池课堂小结及练习6 教学过程演示实验:搭建铜锌原电池,从熟悉的氧化还原反应开始:Zn+2H+=Zn2+H2用一根导线连接铜片与锌片。其他条件不变,增加一个电流表。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多感官感知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变。提问:能不能直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变?新课导入原电池课堂实践化学电池课堂小结及练习6 教学过程实验结论:铜片反应:2H+2e-=H2(还原反应)锌片反应:Zn-2e-=Zn2+(氧化反应)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建立起原电池的结构与原理概念。建构意义: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子流出电子流入负极(锌片)正极(铜片)被氧化被还原新课导入原电池课堂实践化学电池课堂小结及练习6 教学过程利用食盐水,铜片、铁片、铝片等金属片,石墨棒,导线,电流表设计简易原电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出搭建的原电池模型示意图,写出电极反应,标出电子流向与正负极。学生动手实验并建立科学模型,加深对这一化学原理的认知。新课导入原电池课堂实践化学电池课堂小结及练习6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原电池课堂实践化学电池课堂小结及练习将理论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化学电池。举例讲解化学电池:纽扣电池,铅蓄电池,干电池等。重点介绍铅酸蓄电池:拓展说明燃料电池:通过燃料电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电池的发展。6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原电池课堂实践化学电池课堂小结及练习6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原电池课堂实践化学电池课堂小结及练习介绍相关的职业并布置课后作业。7 板书设计6.1.2 化学能及电能 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电子得失)?(电子定向移动)反应:Zn+H2SO4=ZnSO4+H2 Cu片有气泡 Zn片溶解 有电流Cu电极:2H+2e-=H2(还原)Zn电极:Zn-2e-=Zn2+(氧化)感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