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
资源ID:83043662
资源大小:15.19M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课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第第4 4章章 人与环人与环境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数十亿年生命的进化,不断改变地球的环境,使地球从不毛之地,逐渐演变成生命的乐园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口的增多,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使这个星球上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也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人类再也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布朗(LRBrown)我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第4章 人与环境第第1节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茶卡盐湖问题探讨问题探讨某同学假期来到几乎没有工矿企业的青海省茶卡盐湖,这里被称为“天空之镜”,湖水清澈、大气透明。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时常发生雾霾,他认为,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次年,他到了几个海滨城市旅游,发现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他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似乎并不矛盾1.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人类活动并非一定会破坏环境,要辩证地看待人类人类活动并非一定会破坏环境,要辩证地看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实例进行辨析实例进行辨析2.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坏境?边发展,边保护,边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边发展,边保护,边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威海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在生物圈中,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存在紧密而复杂的相互联系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不但对人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在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为什么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和资源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这些即生态足迹这些即生态足迹如果将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又叫_ _,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_ _(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_和_ _。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一个人所排放的CO2总量可以转换成:生态占用生态占用人口单位人口单位生产生产资源资源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吸收这些吸收这些COCO2 2所需要的森林、草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地或农田的面积碳足迹碳足迹表示表示扣除海洋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CO2 2所需的所需的森林面积森林面积。建设用地建设用地表示人类表示人类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所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占用的土地面积。渔业用地渔业用地表示支持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水产品生产所需所需的水域面积。的水域面积。林地林地表示生产表示生产林木产品林木产品所需所需的林地面积。的林地面积。草地草地表示表示生产畜牧产品生产畜牧产品所需所需的草地面积。的草地面积。耕地耕地表示表示种植农产品种植农产品所需的农田所需的农田面积。面积。生态足迹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特点:特点: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 ,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 。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 。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增加的部分既包括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也包括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多多大大不同不同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也会增大生态足迹为什么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COCO2 2就越多,所需的生产就越多,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就越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就越大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历史发展告诉我们: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更好的物质支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全球的人口持续飞速增长,近几十年来,养活地球人口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加思考思考 讨论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资料资料1 1 18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人口增长情况,以及未来几十年的预测情况思考思考 讨论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资料资料1 1 18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人口增长情况,以及未来几十年的预测情况讨论:讨论: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均生态足迹就小呢?不一定,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不一定,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资料资料2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增长了约2倍,而生态承载力(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总量只提高了30%。地球早已进入生态超载(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状态资料资料3 3 17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只有大约0.028%,而2016年,这一数值已经超过0.04%。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等。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讨论讨论2.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全球发展将面临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人口增长过快,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赤字增加地球进入严重的生态超载状态。人口的增长以及长,生态赤字增加地球进入严重的生态超载状态。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压力,这将带来全球性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压力,这将带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资料问题,资料3 3显示的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显示的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讨论讨论3.3.研究表明,目前生态承载力比1961年增长约30%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发展,那么,未来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保护耕地保护耕地通过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通过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开发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等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等等资料资料4 4 2007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为2.2全球公顷,低于全球同期平均水平。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球人均水平,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全球人均值的1/4,等等讨论讨论3.3.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位居世界首位。这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从整体上思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整体上思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世界范围看,人口还将继续增长,人类的消费水平也将继续提高。未来,全球生态环境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我国人口基数大。近些年来,虽然在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的调控下,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我国依然是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全全P125 对点精点精练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处理好人口增长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下列与我国人口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目前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高B优生优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C我国人口基数过大,使每年新增人口的规模大D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所以我国人口的K值为15亿 全P1252.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长时间超越环境容纳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粒子云,被送到了2000km外的北欧生态环境问题具有 ,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全球性全球性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形成原因: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危害: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防治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燃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形成原因:淡水约占地球水资源的淡水约占地球水资源的2.53%2.53%,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不到,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不到1/31/3,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危害: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防治措施:节约用水节约用水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形成原因:人类对:人类对氟氯烃(氟氯烃(CFCsCFCs)、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危害:大气中臭氧的含量持续下降,在南北极附近,甚至出现了臭氧的含量持续下降,在南北极附近,甚至出现了“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会。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和排放氟氯烃、哈龙等物质减少使用和排放氟氯烃、哈龙等物质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形成原因:植被的破坏(草原开垦,过度放牧)植被的破坏(草原开垦,过度放牧)危害: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甚至完全荒漠化,气候恶化,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甚至完全荒漠化,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除了南极洲,其他各洲均存在土地荒漠化现象沙尘暴肆虐。除了南极洲,其他各洲均存在土地荒漠化现象防治措施:保护草地、植树造林保护草地、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形成原因:栖息地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栖息地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危害: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目前,物种灭绝的速率是自然灭绝速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目前,物种灭绝的速率是自然灭绝速率的率的10001000倍倍防治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分类: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形成原因: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危害:导致雾霾、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频发导致雾霾、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频发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处理污染水体、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特别关注微生物代谢类型与环境的关系。(1)型微生物处理无机物污染,如富营养化问题的解决、重金属污染等(2)型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如生活污水、农药等。(3)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充足的氧气采用 、等措施。(4)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厌氧环境 、池底沉积物等措施。自养异养搅拌搅拌通气通气密封密封全P1271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沙尘暴的出现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要停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扩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治理沙尘暴的有效手段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ABCD全P127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1.上述环境问题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个人的行为习惯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有怎样的关系呢?环境问题与每个人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例如,节约用水要从点滴环境问题与每个人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例如,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绿色出行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做起,绿色出行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2.绿色出行、多吃植物性食物、少吃肉类等,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还有哪些可以缩小生态足迹、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不浪费食物,节约用水、用电,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不必要不浪费食物,节约用水、用电,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消费等等的消费等等思考思考讨论讨论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与个人生活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与个人生活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我国: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从我做起,身体力行,节能环保,广为宣传。采用“素食、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小个人的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承载力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是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念。揭示了生态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念。揭示了生态系统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反映了统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价值标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准和行为准则几年前,某地建起一家金属冶炼厂,此后,工厂周边的水稻产量明显下降。农民认为冶炼厂排放的废气导致了农作物减产。环境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冶炼厂周围的大气透明度明显下降。冶炼厂方面认为,水稻产量下降的责任不在他们,因为他们排放的废气是经过处理的,检验报告显示,这些废气不会毒害人体,更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排放的废气对水稻有毒害作用。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技能,反驳冶炼厂方面的观点使农作物减产不一定要使农作物减产不一定要“毒害毒害”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也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也可引起农作物减产;不毒害可引起农作物减产;不毒害“人体人体”的废气不一定也不危害水稻的废气不一定也不危害水稻思维训练思维训练 辨别辨别“偷换概念偷换概念”练习与应用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一、概念检测1.我们既要关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也要注意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问题请在左右两栏之间画上适当的连线 劳动力不足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短缺 人口老龄化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交通拥挤 环境恶化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发现,南极地区的部分海冰正在逐年融化,使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水土流失B.温室效应C.大气污染D.海洋污染3.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人人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带来更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下列举措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A.进行垃圾分类B,大力植树造林C,工厂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D.沿海兴建化工厂,污水直接排人海洋二、拓展应用二、拓展应用1,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尽量少地消耗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请举两个例子说明。(1 1)绿色出行)绿色出行: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2 2)节约用电)节约用电:使用节能使用节能灯泡照明,随手关灯,休息时关闭电脑,夏天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灯泡照明,随手关灯,休息时关闭电脑,夏天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根据能耗标识选用能耗低的电器。(,根据能耗标识选用能耗低的电器。(3 3)避免浪费:纸张双面使用)避免浪费:纸张双面使用,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具,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具(如塑料袋、纸杯、木筷等如塑料袋、纸杯、木筷等)。二、拓展应用二、拓展应用2.“国家节水标志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的图案组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举例说明,作为中学生,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节约用水?(1 1)生活中一水多用: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生活中一水多用: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用洗碗水冲厕所,等等。(用洗碗水冲厕所,等等。(2 2)洗手时随时关闭水龙头)洗手时随时关闭水龙头3.有些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企业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停产又将影响职工的收入和产品的供应。这样的两难处境,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请你查阅资料,找一找摆脱这类困境的办法。地方政府可以适当集中财力、智力和技术力量,建设功能性园区,地方政府可以适当集中财力、智力和技术力量,建设功能性园区,按照标准搞好基础设施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引导企业入园实按照标准搞好基础设施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引导企业入园实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行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行政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全体职工以及当地居民树立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体职工以及当地居民树立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思维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展的新思维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观念4.亚洲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2017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西双版纳地区共有 228279 头亚洲象,但它们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请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亚洲象的栖息地处于隔离状态,请你分析导致隔离的原因。人类活动,如开垦农田、修建公路和住房等,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人类活动,如开垦农田、修建公路和住房等,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亚洲象的栖息地处于隔离状态境,使亚洲象的栖息地处于隔离状态(2)我国已经启动了亚洲象生态保护走廊的调查规划和建设项目,请你谈谈这项措施的意义亚洲象生态保护走廊可以打破亚洲象种群之间的隔离,促进种群间亚洲象生态保护走廊可以打破亚洲象种群之间的隔离,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有利于亚洲象的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基因交流,有利于亚洲象的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