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会计学现代管理原理复习资料.doc
单选题 第一章1、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2、下列各选项中,(B)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的 B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组织目的和组织活动 D组织中的人3、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 A.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控制4、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C) A.指挥职能 B.计划职能 C.具体职能 D 控制职能5、“管理就是决策”是( C )的观点。 A,泰罗 B法约尔 C 西蒙 D 韦伯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 A 组织 B 预则 C 防止 D 计划7、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A) A 管理的实践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变动性8、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C)职能可以保证目的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 A 领导 B 协调 C 控制 D 计划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由(C)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 目的、原则和结构 B 目的、部门和效率 C 目的、部门和关系 D 目的、部门和人员10、为了保证计划目的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 A 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B 计划接近实践活动 C 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D 计划得以严格执行11、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2、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与剪彩典礼等社会活动时,他扮演的是:精神领袖的角色。13、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有良好的 (C) 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 管理技能。14、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 (B)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 管理技能。第二章 1、西方初期的管理思想中,( A )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 A 亚当 斯密 B 查尔斯 巴比奇 C 弗雷德里克 泰罗 D 大卫 李嘉图2、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掀起了科学管理运动,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的( A )就是其中之一。 A 科学管理理论 B 一般管理理论 C 行政管理理论 D 行政组织理论3、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C )。 A 科学技术 B 加强人的管理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4、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D )。 A 乔治 梅奥 B 弗里德里克泰罗 C 亨利法约尔 D 马克斯韦伯5、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代表作是( C ) 。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 科学管理理论 D 管理的要素6、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项职能或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7、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B )提出来的。 A 马克斯韦伯 B 亨利法约尔 C 乔治梅奥 D 弗里德里克泰罗8、 亨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经营管理之父9、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B ).。 A 复杂人 B 经济人 C 社会人 D 单纯人10、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者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 D )为重要标准。 A 感情的逻辑 B 正规的程序 C 科学的理念 D 效率的逻辑11、 抱负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抱负的”是指现代社会( A )组织形式。 A 最有效和合理的 B 最符合需要的 C 最经济和合理的 D 最先进科学的12、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互相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C). A 社会经济系统 B 社会经济组织 C 社会技术系统 D 社会生产组织13、 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B ) 。 A 科研部门 B 军队 C 学校 D 公司14、 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度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被称为( C ) A 经验教学 B 案例学派 C 案例教学 D 经验学派15、 ( A)是公司文化的核心。公司精神经营理念公司战略经营哲学16、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培养并运用了自己独特的公司文化 先进的社会制度充足运用公司战略管理进行了公司流程再造17、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公司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公司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 C )。 A 公司战略转换 B 公司技术创新 C 公司流程再造 D 公司管理创新18、 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发明的具有本公司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C ) A 公司精神 B 公司价值观 C 公司文化 D 公司形象19、 公司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公司竞争力,从( A )上保证公司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 生产流程 B 生产管理 C 作业管理 D 操作规程20、 公司流程再造强调( C ) 理念。 A 流程顺畅 B 集约化经营 C 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 D 减少流程浪费21、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炼成为管理理论实践的热点。22、 深层的公司文化是指( D) A 厂容厂貌 B 职工风貌 C 公司制度 D公司精神23、 关于公司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关系,对的的描述是: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公司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第三章 1、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B ) . A 决策 B 预测 C 管理 D 领导。2、 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 C ) A 控制 B 预测 C 决策 D 组织3、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计划工作重要是指( D ) A 执行计划 B 检查计划 C 选择计划 D 制订计划4、 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 A )负责制订的。 A 高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 D 所有管理者。5、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订,这就是计划工作的( B )A 超前性 B 普遍性 C 创新性 D 灵活性6、 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也许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作出决策,这就是它的()性质。 超前性普遍性C 创新性 D 灵活性7、 制订作业区计划的依据是()年度计划 管理者的意愿指导性计划战略计划。8、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拟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当()更长 更短 适中 不拟定。9、 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等为完毕某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就是(D ) A综合计划 B 短期计划 C 项目计划 D 专项计划10、 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A )的关系 。 A整体与局部 B 纵向与横向 C 综合与专业 D 普遍与特殊11、 为实现组织目的而采用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 C ) A 政策 B 程序 C 策略 D 规则12、 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 D )的方案。 A 简朴易行 B 利润最大 C 风险最小 D 最满意13、 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B ) A 产品预测 B 市场预测 C 财务预测 D 技术预测14、 若公司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 A ) A 长期预测 B 中期预测 C 短期预测 D 年度预测15、 定性预测重要依靠专业人员运用数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 D) A 年度预测 B 短期预测 C中期预测 D 长期预测16、 当预测者可以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 C )是可取的方法。 A 定性预测 B 宏观预测 C 定量预测 D 微观预测第四章 1、一方面把目的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 彼得。德鲁克2、 公司目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公司的宗旨,这就是拟定公司目的的( B )原则。 A 现实性 B 权变性 C 关键性 D 协调性3、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致危及公司的生存,因此他提出,公司目的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 C ) A 技术创新 B 信誉至上 C 发明顾客 D 质量优良4、 目的的拟定要建立在对公司内外环境进行充足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拟定,既要保证目的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拟定目的的(A )原则。 A 现实性 B 可行性 C 程序性 D 权变性5、 目的管理是一个全面的( A ),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 管理系统 B 评估工具 C 指标体 D 激励手段6、 ( D) 体现了目的管理的优越性。 A 目的制定简便易行。 B 目的成果的考核与奖惩一致 C 目的管理的应用合用于大型公司 D 有助于公司组织机构的改革。7、 一些学者提出,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 B )A 适当利润 B 满意利润 C 最大利润 D 抱负利润8、 通过对目的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 C )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公司的永恒追求。 A 发明利润 B 成功决策 C 公司长寿 D 最大利润。9、 戴维斯等学者指出,公司目的可以分为重要目的、并行目的和次要目的等多种类型。( B )由公司性质决定,是奉献给公司顾客的目的。 A公司目的 B 重要目的 C 次要目的 D 并行目的10、 公司目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 C )是奉献给公司自身的目的,是公司实现高效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A 重要目的 B 并行目的 C 次要目的 D 社会目的11、 公司目的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B )的公司目的日益普及。A 利润目的 B 顾客之上 C 融入社会责任 D 满意利润。12、 有些组织目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 D )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 利润目的 B 短期目的 C 中期目的 D 长期目的13、 在德鲁克目的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D.麦格雷戈14、 管理学家: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的管理,提出:工作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15、 目的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其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日本。16、 目的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的数量要适中。一般而言,要把目的限制在:5个以内17、 公司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的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公司目的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这体现了目的的( A ). A 层次性 B 多重性 C 变动性 D 重合性。18、 公司目的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公司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公司目的的( C ) A 层次性 B 多重性 C 变动性 D 重合性。19、20世纪70年代以后,目的管理思想在我国一些公司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目的管理制度。20、 目的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21、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 D ),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共利润最大化。 A 资源的再分派 B 利益的再分派 C 劳动力的合理运用 D 资源配置的优化、22、 传统的目的设定过程是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完毕的,现代管理学提倡( A ) A 参与制目的设定法。 B 专家目的设定法 C 员工目的设定法。 D 过程性目的设定法第五章 1、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拟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的,规定组织总的行动大纲,这就是战略管理的( C )特性。 A 长远性 B 大纲性 C 全局性 D 客观性2、 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 B) A 决策 B 预测 C 计划 D 组织3、 组织战略所拟定的战略目的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特性。 A 大纲性 B 长远性 C 指导性 D 客观性4、 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 C )是不准确的。 A 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 B 它明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 C 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 D 它明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5、 像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具体实行战略属于( D)A 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 C业务战略 D职能战略6、 战略管理是组织部( B )最重要的职责。 A 创始人 B高层管理者 C全体管理者 D 股东大会7、公司组织制定竞争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是( D) A 宏观环境分析 B 消费水平分析 C 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D 产业竞争结构分析8、 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两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 B) A 竞争战略分析 B SWOT分析 C ,BCG矩阵分析 D 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9、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的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A )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 A 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 B 进行方案分解 C 进行结构调整。 D 进行目的分解10、 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 C ) A 竞争战略 B 组织目的 C 公司层战略 D 组织内部资源11、 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 D ) A 一体化发展战略 B 多元化发展战略 C稳定型发展战略 D 密集型发展战略12、 海尔集团本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 B )的发展战略。A 一元化 B 关联多元化 C 无关联多元化 D 复合多元化13、 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方案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C ) A SWOT分析 B 盈亏平衡法 C BCG矩阵法 D 线性规划法第六章 1、 某公司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公司高层领导作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A ) A 战略性决策 B战术性决策 C 业务性决策 D程序化决策2、经常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解决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朴化决策,属于(B )A平常管理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拟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3、 具有极大的偶尔性和随机性,无先例可循的决策,如一个新产品的营销组合方案决策,属于( D ) A 风险型决策 B 不拟定型号决策 C 程序化决策 D 非程序化决策4、决策的第一步是( D ) A 拟订备选方案 B 拟定决策原则 C 拟定决策目的 D 辨认问题。5、决策的前提是() 辨认问题拟订备选方案拟定决策目的拟定决策原则6、决策的终点是( B ) A 拟定备选方案 B 实行决策方案 C 拟定最优方案 D提高管理效率7、属于拟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A ) A 盈亏平衡点法 B 哥顿法 C 决策树法 D 等概率法8、( C )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德尔菲法 B 哥顿法 C 头脑风暴法 D 等概率法9、常见的风险型决策方法有(B ) A德尔菲法 B决策树法 C 头脑风暴法 D 哥顿法10、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是()台。2510012512.511、某产品有三种生产方案,其成本状况为:甲方案固定成本为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乙方案固定成本为12023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丙方案固定成本为3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若丙方案为最佳方案,则产量为( D ) A 150 B 300 C 500 D 70012、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该产品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 B )万件 A 12 B 20 C 200 D 12013、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当该产品的产量达成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 C )万元 A 110 B 1010 C 1100 D 1100014、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订单为10000件,据此,该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降到( D )元/件时才不会亏损。 A 300 B 130 C 60 D 301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20元,若公司目的利润为30万元,则该产品至少应完毕( A)万件的产销量。 A 2 B 12 C 20 D 3016、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00元,本年度该产品预计销量为40000件,那么该产品的利润额是( D )万元。 A 20 B 12 C 2 D -2017、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假如该产品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产品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 C ) A 安全>30% B 较安全 25%-30% C 不太好15%-25% D 要警惕10%-15%18、某公司在下一年度有甲、乙、丙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畅销、较好、一般和滞销四种状态,每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畅销较好一般滞销0.40.20.30.1甲11080500乙90604020丙70503010那么,用决策树法选出的最优方案是: 甲方案19、某公司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下表。畅销一般滞销甲654540乙80500丙12040-40那么,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丙方案 。 用保守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甲方案。 若最大值系数为0.7,则用折衷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丙方案。 用后悔值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乙方案。1. 1、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 C) A 人事关系 B 组织目的 C 组织结构 D 责权利关系2、 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 A )相匹配。 A 组织目的 B 管理理念 C 组织结构 D战略计划3、 矩阵式组织属于( B )组织结构。 A 机械式 B 有机式 C 直线式, D 平行式4、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条件下,需要设计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比如( D) A 直线制结构 B 直线职能制结构 C职能制结构 D 矩阵制结构5、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 A )原则。 A 责权利对等 B分工与协作 C 分级管理 D 弹性结构6、 公司采用大批量生产,需要高度集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采用( C ) A 有机式结构 B 复杂式结构 C 机械式结构 D 简朴式结构7、 小批量生产和全自动生产需要宽松、灵活的组织结构,如(B ) . A 复杂式结构 B 有机式结构 C 机械式结构 D 简朴式结构8、 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 D)最合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A 职能制结构 B 直线职能制结构 C 事业部制结构 D 矩阵制结构9、 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B ) A 职能制结构 B 事业部制结构 C 直线职能制结构 D 矩阵制结构。第八章 1、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B)原则 A 因人设职 B 量才使用 C 任人唯贤 D 因事择人2、 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规定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A)原则。 A 因事择人 B 因人择事 C 量才使用 D 经济效益3、 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聘重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一般而言,( C )的选聘多采用外部渠道。 A 基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高层管理者 D 普通管理者。4、 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 D ) A 中层管理者 B 基层管理者 C 普通管理者 D 高层管理者5、 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重要通过向( B )获取信息。 A 上级部门 B 关系部门 C 下属部门 D 主管部门6、 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重要通过向( A )获取信息。 A 上级部门 B 关系部门 C 下属部门 D 协作部门7、 考评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重要通过向( C ) 获取信息。A 关系部门 B 上级部门 C 下属部门 D 主管部门8、 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 D ) A 上级考评 B 群众考评 C 专家考评 D 自我考评9、 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 B ) A 有计划的提高 B 职务轮换 C 委以助手职务 D 临时提高第九章 1、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涉及:品德、学识、能力、情感。2、 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C ) A 两者的权力都源自职位 B 领导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C 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 D 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自身。3、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涉及职位权力和( B )两个方面。A 权力影响力 B 自身影响力 C 组织影响力 D 文化影响力。4、 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性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D ) A 法定权力 B 奖惩权力 C 组织权力 D 自身影响力。5、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 C )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这种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工作环境。 A 1,1型、 B 9,1型 C 1,9型 D 5,5型6、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有的领导类型,( B )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 A 1,1型、 B 9,1型 C 1,9型 D 5,5型7、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有的领导类型,( D )领导方式下的领导者对下属人员及其工作情况都表现出最大的关心,属于抱负式领导。 A 1,1型、 B 9,1型 C 1,9型 D 9,9型8、 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A ) A 高工作高关系 B 低工作低关系 C 低工作高关系 D 高工作你关系9、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解决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解决,而是先搁一搁,去解决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D ) A 不为法 B 糊涂法 C 缓冲法 D 转移法。第十章1、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A )开始,到( )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映。 A 需要 需要 B 需要 行为 C 动机 行为 D 行为 需要2、 人们在通往目的的道路上所碰到的障碍是( A ) A 挫折 B 紧张 C 防范 D 焦急3、 激励方法得当,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近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员工的能力可发挥到:80%90%。4、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需要型激励理论5、 ( A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档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需要层次理论 B 双因素理论 C 成就需要理论 D 公平理论6、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A )不能直接直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 保健因素 B 激励因素 C 成就因素 D 效价因素7、 根据佛鲁姆的盼望理论公式,一般说来,效价趆高,盼望值趆大,激励的水平就趆( A )A高 B 低 C 一般 D 无法判断8、 波特劳勒模式是以( D )为基础引申出一个事实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A 公平理论 B 强化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盼望理论9、 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的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 D )理论的观点。 A 需要层次 B 双因素 C 公平 D 成就需要10、 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 C ) A 自然消退 B 处罚 C 悲观强化 D 正强化11、 成就需要理论一般合用于( C )的研究。 A 普通员工 B 技术人员 C 主管人 D 一线员工12、 盼望理论重要用于是对( B )的激励。 A 普通员工 B 管理人员 C技术人员 D 高级专业人员13、 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 C ) A 高层次的专业人员 B 高层次的管理人员, C 一般专业人员 D 一般操作人员。14、 表扬、赞赏、增长工资、资金及奖品,分派故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 A )15、 A 积极强化 B 悲观强化 C 处罚 D 自然消退。第十一章 1、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D ) A 展示才干和影响力 B 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C 将工作布置下去 D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3 当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送者的信息作出反映时,就出现了反馈。反馈体现了沟通的( B )特性。 A 单项性 B 双向性 C 强制性 D 独特性4 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 B )具有润滑剂的作用。 A 工具式沟通 B 情感式沟通 C 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 D 都不具有5 ( C ) 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算。 A 口头沟通 B 非语言沟通 C 书面沟通 D 电子媒介沟通6 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 A ) . A 正式沟通 B 非正式沟通 C 工具式沟通 D 情感式沟通7 下图所示的正式沟通模式是:环式沟通 8 信息沟通在上下级之间进行,而并不与链条两端的人员直接进行,信息层层传递,路线长,速度慢,且容易发生信息的过滤、篡改和失真的沟通模式是( A ) A 链式沟通 B 轮盘式沟通 C 环式沟通 D 全通道式沟通9 下级不乐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也许没有注意到下级的奉献,把下级的奉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因素是( A ) A 地位差异 B 目的差异 C 缺少正式沟通渠道 D 协调不够10 人们只记忆通过自己的选择乐意记忆的信息,由于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个体障碍中的( C )因素导致的。 A 情绪 B 信息操控 C 选择性知觉 D 非语言提醒。11 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 D ) A 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 B 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 C 全方位地开发使用正式的渠道 D 使用反馈技巧12 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因素中,()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 A 组织中个体自认为是的态度 B 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 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 D 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13 在冲突发生后,管理者可以召集冲突的双方,通过开会等方式,让双方开诚布公地交流,积极倾听并理解对方的意见。这种解决冲突的方法是( C ) A 建立联络小组 B 强制解决 C 协调解决 D 树立更高目的14 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 A ) A 建设性冲突 B 破坏性冲突 C 平常冲突 D 利益性冲突。15 解决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D ) A 建立联络小组 B 强制解决 C 协调解决 D 解决问题第十二章1、可以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行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C ) A 领导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2、 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 B )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 A 计划 B 控制 C 协调 D 指挥3、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 D ) A 通报 B 下达 C 上报 D 反馈4、 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 A ) A 现场控制 B 前馈控制 C 反馈控制 D 全面控制5、 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用有效的防止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是( B ) A 现场控制 B 前馈控制 C 反馈控制 D 局部控制6、 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 D ) 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A 内容 B 范围 C 对象 D 环节7、 在黄金首饰加工公司,管理者通过电子监测仪检查进出车间的每一个人,以便控制黄金的流失。在这里,电子监测仪就是控制的( C ) A 主体 B 客体 C 媒体 D 系统8、 某公司将本公司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年度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 A) A 历史标准 B 计划标准 C 最高标准 D 年度标准9、 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时,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B ) A 价值标准 B 实物标准 C 收益标准的 D 成本标准10、 不能以实物又不能以货币来衡量的标准,如用于衡量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量广告效果的标准等,被称为( D ) A 价值标准 B 实物标准 C 有形标准 D 无形标准11、 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 C )规定 。 A 目的性 B 多元性格 C 可检查性 D 协调一致性12、 某销售人员去年销售额为300万元,今年初,公司为其制定的本年度的销售额指标为1600万,在今年市场情况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显然不符合控制标准的( B )规定。 A 目的性 B 可行性 C 可检查性 D 协调一致性13、 管理者的精力及其可以运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有效的控制规定管理者应将重要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