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保险论文机动车辆保险论文.docx
机动车辆保险论文机动车辆保险论文浅谈机动车辆保险赔付率摘要:目前机动车辆保险赔付率直线上升,导致财产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过大,赢利下降;就针对车险赔付率居高不下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从承保、理赔、内部管理等多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关键词:机动车辆保险高赔付率财产保险一、机动车辆保险赔付率高的原因(一)外因2.损失赔偿费用的急剧攀升也是造成机动车辆保险赔付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涉及保险赔偿的损失费用也在逐步攀升,名目繁多、价格昂贵的医疗费用以及各式各样的财产损失项目,给各种道德风险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有利土壤,造成机动车辆保险赔款含有较大的水分空间。(二)内因1.承保条件宽松,承保质量偏低。长期以来,经营车辆保险的公司,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大都奉行“宽进严出”的市场运作原则,无形之中给部分保户留下了诸多“可乘之漏洞”。目前市场上的绝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以追求规模、追求保费为目标,在保源有限增长、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公司迫于业务压力,展开非理性价格竞争,导致车险“高返还、高手续费、低费率”现象愈演愈烈。2.理赔管控不严,理赔质量偏低。在保险责任事故现场查勘方面,诸多事故的第一现场查勘不力,导致事故损失过程模糊,损失结果不清,责任无法确认,给整个理赔操作带来诸多隐患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在定损、报价环节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少数定损、报价人员素质低,置公司利益于不顾,明里暗里谋取私利,中饱私囊,对保户采取吃、拿、卡、要、报等行为,违背了职业道德,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3.理赔环节的脱节现象严重。查勘、定损、理赔环节是整个保险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内部各环节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协调和统一关系,而不是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孤立存在。实践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都产生于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点,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致使整个保险体系不能顺利运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信任,形不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二、降低机动车辆保险业务赔付率的对策(一)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发展战略首先,要转变业务主攻方向。业务发展的重点应在巩固机动车辆保险业务承保面的基础上,积极主攻薄弱环节。其次,要不断在老品种中创造出新内容,不断开发附加险种是培植新的业务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再次,要强化服务意识,适应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把理赔作为保险优质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实行优质快捷的服务,赢得保户的信赖,提高市场占有率。(二)加强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经营管理1.树立效益观念。要牢固树立效益观念,切实扭转重业务发展,轻经营效益,以赔促保等不正确认识,把提高公司效益作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建立效益为先的考核机制。要提高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效益,主要是要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机制,将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赔付率、费用率和保费一起和业务员的效益挂钩,使业务员增强责任心,重视承保质量。2.加强成本核算。要从源头提高费用归集的准确性、合理性,真实反应经营情况,要实行销售费用的差异化配置,以增强风险选择能力,将费用向优质业务、优质客户群倾斜,切实提高销售效率。要推进车险理赔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提高理赔效率,降低理赔成本,提高理赔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广车险“见费出单”,全面规范应收保费管理。(三)抓好承保管理工作1.严格执行统一核保制度。要加强核保力量,树立核保工作的权威性。做到每单必核,防止病从口入。要确保原始数据录入真实可靠,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建立主要指标的风险预警制度。要求展业人员不得采用虚假承保信息,人为压低保费和支付无赔款优待,不得人为将营业用车作为非营业用车性质承保、家庭用车作为非营业用车承保,不得更改初始登记日期、使用性质、出险记录等承保信息。2.完善核保制度,细分风险,制定差异化的核保规定。要根据不同性质的车辆和不同的风险特征,制定差异化的核保制度,如对营业性车辆要确定合理的三者险赔偿限额,限制不计免赔的承保。对非营业性车辆要控制高保额、高龄车辆的承保;对私家车、新车要限制不计免赔险的承保;对单保三者险车辆要防止高限额的承保。通过加强数据分析、细分车辆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核保政策,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保证核保政策的畅通无阻。(四)加强理赔管理工作1.加强理赔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一是通过不同途径逐步充实查勘力量,适应业务查勘的需要。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组织自学、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理赔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继续加大对理赔人员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考核,切实提高理赔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四是对重、特大和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可聘请相关机构专业人员协助定损,提高定损质量。五是对疑难赔案组织集体讨论,做到准确、合理、及时地赔付。2.提高“第一现场查勘率”。一是对单方事故采用简易程序处理的案件,“第一现场查勘率”必须达到100%,否则不得采用简易程序操作。二是在外地出险,要派业务精、责任心强的理赔人员前往出险地查勘,提高第一现场查勘率,防止骗赔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