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外包管理工作.docx
-
资源ID:83065541
资源大小:39.1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谈高校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外包管理工作.docx
浅谈高校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外包管理工作摘要:在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趋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中,并建立了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本文主要面向已建立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的高等院校,针对外包管理工作实践,从构成外包过程的三个要素:外包方、外包合同和外包产品入手,简要整理了外包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管理模式。关键词:高校;武器装备;质量管理;外包管理一、外包方的管理外包方的管理可以看作是对合格外包方名录的管理,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有资质材料、能力现状、名录增减三项。对于承担不同外包产品的外包方,可以引入分类分级管理的概念,既提高管理的针对性,也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例如根据外包产品的影响程度,将外包方分为一般、重要、配套三类,针对三类外包方,可以提出不同程度的管理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最直接地体现在对外包方资质材料的要求上。对于承担不涉及关重特性、特殊过程的一般零件加工、试验服务等外包方,原则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即可。确实未建立体系的,可以在现场考察中重点考察其质量保证能力,保留考察的记录作为其质量控制能力的证据,并且后续工作中加强对其产品的入校复验。拟外包产品涉及关重特性、特殊过程的外包方,则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更好,并且其体系认证范围应覆盖其拟外包产品。对于检验测试类外包方则应具备相应实验室资质。承担分系统配套研制生产任务的外包方,不仅仅需要通过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认证范围应覆盖该配套产品,并且应获得该类配套产品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如果军代表有要求的,还应具备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对于承担涉密外包项目的外包方,则必须具备与外包项目密级相适应的保密资质。根据GJB9001B的要求,需要定期对合格外包方名录进行更新,一般每年更新一次。两次更新之间可以采用增减登记的方式,对于已完成新增外包方考察和审批的,可以视作合格外包方承担外包项目,次年更新名录时进行确认并列入名录。二、外包合同的管理对于外包合同的管理,主要严把审批这一关。在管理实践中,可以根据合同金额这个比较直观的指标进行分级审批,明确权限,提高审批效率。但无论如何,必须由外包管理部门(学校一级的职能部门)进行审批,而不能由科研生产部门(学院一级的科研生产主体)自行审批,避免出现“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造成外包管理失控。审批过程中,一般而言主要审查合同、评审、定密三项内容。审查合同,主要进行非技术层面的审查,例如条款项目是否齐全(技术要求、质量要求、交付及验收、保密等)、条款的相关要求是否明确有效(是否符合主项目相关进度、指标要求)、条款是否具有操作性(是否符合实际经费情况、是否具备验收条件)等等。这需要对科研生产部门的工作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科研生产人员的沟通。虽然不一定能做到对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但一定需要有所了解,不能一无所知,完全依赖于提交的材料本身进行审查。审查定密,主要针对主项目涉密或者涉及敏感内容的情况,一般审查密级、知悉范围、保密要点等是否合适,是否符合相关保密工作要求。由于各单位的定密工作设置存在区别,在此不做过多叙述,但对定密情况的审查是保密工作五同时的客观要求,应加以重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审查评审工作情况,主要检查是否及时进行了外包过程评审、评审内容是否缺项、评审过程是否充分、评审是否给出了有效的结论、参加评审组人员组成是否完整等。三、外包产品的管理对于外包产品的管理,其工作内容更偏向于“技术”而不是“管理”,因此主要还是依托科研生产部门。作为外包管理部门,可以重点做好追溯性的管理的督促检查、检验工作的监督检查等,主要是对相关记录的抽查和汇总,最终反馈到对外包方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四、外包过程的监测和总结对于外包过程的监视测量也可以分合同、产品、外包方三个方面进行。从合同入手进行的检查,主要可以检查是否有违规外包、合同执行进度。违规外包一般是指名录外的外包、未经审批的外包等,合同执行进度主要检查是否按期交付,能否按进度付款。是否按期交付的检查结论可以反馈到的外包方的监督检查中,能否按进度付款的检查结论则可以反馈到对科研生产部门的质量管理情况的检查工作中。从产品入手进行的检查,主要可以检查产品的验收情况。针对试验、分析报告类的外包,可以评价其报告是否符合要求,结论是否准确,是否达到了测试或者试验的目的;针对分系统或者样机类外包产品,可以评价其功能、性能方面的達标情况;针对零件加工类的产品,可以重点评价产品的批次性质量情况,是否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以及不合格品处理是否及时,是否对生产进度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不合格产品,既要检查其问题归零或者不合格品处理的有关情况,同时也要检查是否存在批次性不合格或者严重不合格,尤其是零件加工类产品,这是对外包方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另外,对于不合格情况进行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的评价和是否进行了举一反三,也是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外包方入手进行的检查,主要可以检查外包方管理情况、外包方能力现状等。外包方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名录内外包方的确认(包括资质有效期的检查、提出复评要求等)、对新增和复评外包方的考察等,对这些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外包方能力现状的检查,包括资质材料变化(资质有效情况、外包内容的变化引起的资质材料增补需求)、稳定供货的能力(合同执行率的考察)、质量情况(产品合格率,是否存在批次或者严重不合格)等。对于外包总量较大的单位,可以采取抽检的方式,既可以随机抽取,也可以按一定规则选择;如果涉及的外包方不多,可以采取全检的方式。检查的周期一般可以设置为半年。在年中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对下半年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年底对全年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将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情况作为下年度相关工作的输入,还可以为下年度提出在外包过程控制方面进行持续改进的设想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