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复旦大学经济学综合基础真题详解.doc

    • 资源ID:83069098       资源大小:211.5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复旦大学经济学综合基础真题详解.doc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3年856经济学综合基础一、简答题(共60分)1(15分)某人将固定的时间分派于劳动和闲暇,他的效用函数U=LY+aL,L为闲暇,Y为收入(工资率固定),a>0为常数。求此人对劳动的供应函数。他的劳动供应曲线是否向上倾斜?答:设此人拥有固定的时间为T。一部分留作自用即闲暇为L,其余部分为工作时间,用W表达,则有约束条件L+W=T,转换后得L=T-W。固定的工资率用r表达,则收入Y=rW。则整理效用函数得U=LY+aL=( T-W)(rW)+a( T-W)=TrW-rW2+aT-aW此人最大化其效用,于是令,整理得劳动供应曲线如下:在上述供应曲线方程中,T和a都是正常数,所以当工资率r上升时,工作时间W会随之增长的,因此劳动供应曲线向上。当然,这也可以从W对r的一阶导数大于0得到结论:。分析:根据效用最大化推导劳动供应曲线,根据利润最大化推导劳动需求曲线。此外,回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合理地设出几个变量。2(10分)两个同学辩论:A认为农村应向城市流动,因素是农村收入不高,一年纯收入也就1000元,B认为农村人口不应向城市流动,因素是城市压力大,不拟定性大,这样一来,纯收入也差不多是1000元,既然差不多,还是呆农村好。问题:你支持哪个的观点?假如支持农村人口应向城市流动,请补充更多的理由;假如认为农村人口不应向城市流动,也请补充更多的理由。参考答案:(1) 我支持A同学的观点。(2) 从宏观看,我们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属于二元结构,既存在先进的工业部门,也存在着落后的农业部门,前者的生产率高,后者的生产率低,这就导致了农民的收入低、剩余劳动力多的不利局面,而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让他们逐渐成为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工人。(3) 从微观看,农民是理性经济人,有的农民尽管也许预期在城市的收入和农村差不多,但是他们是风险偏好者,他们觉得在城市闯荡的效用高于在家务农的效用,所以这部分农民就应当向城市流动。(4) 当然对于那些风险厌恶者或风险中性的农民来说,他们可以选择留在农村。分析:本题尽管是热点问题,但是似乎有点偏,不好回答。3(10分)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两重性参考答案:(1)信用是商品买卖中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活动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特殊运动形式。信用的表现形式有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品有两重性。(2)积极正面的作用有:信用可以加速利润率的平均化;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可以加速资本积聚和集中;信用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信用那个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3)悲观负面的作用有:信用极有也许被滥用而加剧矛盾和导致经济危机。分析:本题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请参考蒋学模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4(10分)简述跨国公司的贸易结构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1) 规模巨大、增长迅速等特点使得跨国公司的贸易结构对国际收支导致重大影响。(2) 跨国公司进入的初期,东道国可以从跨国公司的资本项目中一次性得到大量的外汇收入;但之后,跨国公司会向母公司支付红利、利息、特许费以及管理费等,引起外汇不断流出。(3) 假如跨国公司是出口导向型,将增长东道国的贸易量与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收入;假如跨国公司是进口替代型,将减少东道国的进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假如跨国公司是进口型,将增长东道国的进口从而恶化国际收支。(4) 总之,东道国应当积极引进出口导向型跨国公司,以便通过经常项目的长期顺差来填补资本项目的长期逆差,进而达成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稳定的目的。分析:本题属于国际经济(或国际贸易)范畴,参见华民的国际经济学。5 (15分)假设城市和农村各有一个互不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农村的竞争均衡工资为每月200,城市的竞争均衡工资则为每月400,如图所示。给定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需求不变,回答下列4题:(1)假如政府规定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工资为每月500,对两个市场会有什么影响?画图说明。(2)假如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可以流动,将出现什么现象?不考虑政府干预,两个市场都达成均衡时,均衡工资、均衡城市就业量、均衡农村就业量如何?画图说明。(3)假如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可以流动,政府仍规定城市的最低工资为每月500,将会出现什么问题?OW200q0LDOWQ0LDS(4)你觉得可以采用哪些政策措施在稳定市场、减少失业的同时,改善城里人和农民工的福利?S400图2 农村劳动力市场供应和需求曲线图1 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应和需求曲线 参考答案:(1) 假如政府规定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工资为每月500,那么由于两个市场完全分割,所以农村劳动力市场没有变化,而城市劳动力市场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会出现非自愿失业,如图所示。Q0400DSLOW500图3 规定最低工资后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应和需求曲线(2) 假如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可以流动,由于城市的均衡工资是农村均衡工资的2倍,所以农村劳动力将会流向城市,这样一来,农村的劳动供应就会减少,劳动供应曲线向左移动,这将导致农村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增长,均衡就业量减少;与农村劳动力市场相反,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供应增长,劳动供应曲线向右移动,这将导致农村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减少,均衡就业量增长。最终的结果是,两个市场的均衡工资趋于一致,如图所示。W200q0LOW400Q0LDSSO图4 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应和需求曲线图5 农村劳动力市场供应和需求曲线(3) 假如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可以流动,政府仍规定城市的最低工资为每月500,此时城市劳动力市场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出现失业现象,因此城市失业人口反而向农村流动,促使农村劳动力供应增长,导致农村劳动力供应曲线右移,农村的均衡工资进一步下降,均衡就业量增长。(4) 我认为以下措施可以在稳定市场、减少失业的同时,改善城里人和农民工的福利:一、加快小城乡建设,开拓农村非农就业渠道,解决农村就业问题;二、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分析:理论归理论,尽管最低工资会导致失业,但是我们国家还是不断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二、计算题(15分*2)1、某人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x(px,py,m)=2m/(5px),收入m=1000,商品x的价格px=5,商品y的价格py=20,假如商品x的价格下降为px=4,则:(1)计算在价格变化前后对商品x的需求;(2)假如价格变化后,收入也变化,使价格变化前的消费束恰好可以满足,则新的收入为多少?在新的收入和新的价格下,对商品x的需求为多少?(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各为多少?(4)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价格变化前后的预算线,并用A、B两点标出价格变化前后的最优消费;(5)在第4小题的图上,画出第2小题中价格和收入都变化后的预算线,并用C点标出此时的最优消费。解:(1)分别把m=1000,商品x的价格px=5以及下降后的价格px=4代入进需求函数中,得到价格变化前后对商品x的需求分别为2×1000/(5×5)=80和2×1000/(5×4)=100;(2)价格变化前消费商品x的数量为80,支出为80×5=400,则用在商品y的支出为600,由于商品y的价格为py=20,所以消费商品y的数量为600/20=30,价格变化后消费者仍然消费现在80单位的x和30单位的y,于是需要收入m=4×80+20×30=920。假如新收入为m=920的话,在新的价格px=4下根据需求函数可得对商品x的需求为x=2×920/(5×4)=92。(3)从上面的结果得知,从80到92是替代效应,因此替代效应为12,而从92到100是收入效应,因此收入效应为8;(4)图10-1画出价格变化前后的预算线,A、B两点分别是价格变化前后的最优消费点。Y50XCBA250200O(5)图10-1中的虚预算线就是第2小题中价格和收入都变化后的预算线,它与虚效用函数曲线相切于C点就是此时的最优消费点。分析:本题中的虚预算线也被称为补偿预算线。需要注意的是,本题规定的是斯勒斯基替代效应,尚有一种替代效应叫做希克斯替代效应,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样。2、公司的最优化问题:max (K)=PY-C-T,约束条件:Y=AKaL1-a,C=rK+wL,L恒等于1(劳动正规化为1)。其中:Y为总产出,C为总成本,T为税收,P为外生价格,r为利率,w为工资率。问:(1)最优资本存量K*为多少?利率和价格上升对K*有什么影响?(2)假如税收T为定值,这时K*为多少?假如T为资本存量的比例税T=tK,K*为多少?假如以同样税率t对总收入PY征收从量税,K*为多少?(3)当0<r<1,0<t<1时,比较第2小题的三个K*,政府税收对公司投资有何影响?哪种征税方式影响最大?用一句话概括税收影响投资的关键解:(1)把等式约束条件以及L=1代入目的函数,得:(K)=PY-C-T=PAKa - rK-w- T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aPAKa-1 r-T=0由此得最优资本存量K*为:由于0< a <1,所以,利率r上升时K*会下降,而价格上升时K*会增长。(2)假如税收T为定值,这时T=0,最优资本存量K*为:假如T为资本存量的比例税T=tK,这时T=t,最优资本存量K*为:假如以同样税率t对总收入PY征收从量税,此时利润函数为:(K)=PY-C-T=PAKa -rK-w-tPY= PAKa -rK-w-tPAKa=PA(1-t) Ka-rK-w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aPA(1-t)Ka-1 r=0由此得最优资本存量K*为:(3)当0<r<1,0<t<1时,比较第2小题的三个K*,我们发现和,可见政府税收为定值的时候对公司投资影响最小,而其他征税方式都将使得最优资本存量下降。三、论述题(30分*2)1、论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参考答案:(1)工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科学的工资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内在关系,并且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本质的界定、工资运动规律的概括以及工资分派制度的创新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2)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与其它经济理论同样,都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过程中创建的。在马克思之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工资理论,特别是亚当· 斯密与大卫· 李嘉图对于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双重局限,决定了其工资理论的肤浅性与矛盾性。而马克思则在严格界定劳动与劳动力、劳动力价值与劳动所发明的价值这两对范畴的基础上,创建了系统科学的工资理论。概而言之,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基本内涵大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工资本质论。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本质,一方面科学界定了劳动与劳动力这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马克思运用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等价互换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从三个不同的层面详尽论证了劳动不是商品,它没有价值更没有价格,资本家购买的不是工人的劳动,而是工人的劳动力。即“事实上,在商品市场上同货币所有者直接对立的不是劳动,而是工人,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 另一方面,马克思明确分析了工资形式使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劳动价值,从而产生了假象并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由于“工资的形式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分为有报酬动与无报酬动的一切痕迹。所有劳动都表现为有报酬动。”有鉴于此,马克思在系统批判资产阶级古典学派与庸俗学派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指明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本质,即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它反映与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剥削关系。二、工资形式论。为了进一步分析与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的本质,马克思又从实证分析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具体形式。一方面,马克思分析了计时工资的特点及运动规律,运用工作日的长度、“劳动价格”与劳动力价值这三个范畴, 阐明了计时工资的内涵及特点, 在此前提下, 揭示了资本家运用计时工资加强对工人剥削的基本表现, 并得出结论计时工资是剥削剩余价值有效的手段,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普遍的工资形式。另一方面, 马克思沿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轨迹, 探讨了计件工资的内涵及特点, 明确指出“计件工资无非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正如计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同样。”也就是说, 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没有本质区别, 计件工资是在计时工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者的根源都在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是, 相比较而言, 计件工资在劳动质量控制、劳动强度计算、中间剥削制度、劳动时间延长以及工资总体水平下降等方面, 都优越于计时工资, 所以马克思指出“计件工资有一种趋势, 就是在把个别工资提高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同时, 把这个水平自身减少。”所以“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 总之, 工资的形式是由工资的本质决定的,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形式尽管名目繁多, 但始终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都是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这两种基本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与转化。三、工资差异论。对于如何科学比较与对的对待不同国家工资的国民差异, 马克思一方面详尽研究与论证了价值规律在国际范围内的作用及特点, 创建了科学的国际劳动价值理论。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从国际范围内的现实比较中, 科学分析与界定了比较工资国民差异的几个重要范畴, 即名义工资、实际工资与相对工资, 并明确指出“在比较国民工资时, 必须考虑到决定劳动力的价值量的变化的一切因素自然的和历史地发展起来的首要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和范围, 工人的教育费, 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的作用, 劳动生产率, 劳动的外延量与内含量。”从这一视角出发, 马克思得出了以下结论衡量一个国家工人生活水平, 不能只看名义工资的数量而重要看实际工资与劳动力价值是否吻合。由于发达国家工人的劳动强度与劳动生产率较高, 所以名义工资较高, 但相对工资却较低, 受剥削的限度并不低。比较工资的国民差异时, 必须始终以劳动力价值及其决定因素为依托, 而不是片面的静态的比较, 唯有如此, 才干得出科学的结论。四、工资规律论。马克思从不同侧面探讨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变化运动规律, 这也是马克思科学的工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马克思借助于工作日长度、劳动强度与劳动生产力三个经济变量的互相作用, 概括出工资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在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劳动力价值即工资与剩余价值的相对量与绝对量都会发生变化, 并且两者变化的方向是相反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此消彼长的对立与矛盾。即“剩余价值的增长或减少始终是劳动力价值相应的减少或增长的因素。” 另一方面, 马克思又在系统分析资本有机构成这一范畴的基础上, 详尽论证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变化的基本趋势。即随着着资本有机构成的发展与资本积累规模的扩张, 工资水平会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 但是这种提高必然受到工资本性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规律的双重约束, 从而昭示了工资提高趋势的客观界线, 由于“工资按其本性来说, 规定工人不断地提供一定数量的无报酬动。”(3)依据马克思工资理论的科学内涵, 结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认为, 马克思工资理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界定。我们认为有两个问题必须要明确: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成为商品;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尽管存在争议, 但比较趋同的是认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是商品。第二个问题则没有异议, 即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本质规定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与资本主义工资既有共性也有区别,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资所反映与体现的不再是对抗关系,而是公平等价、利益协调的新型社会生产关系。二、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运动规律。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运动规律是在上升性与对抗性的矛盾冲突中完毕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方面工资的运动轨迹深受价值规律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 而呈现出波动态势另一方面工资的运动轨迹又必然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与按劳分派规律的决定, 从而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工资增长的唯一限制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工资的运动规律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内在协调统一的耦合状态, 这与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运动与生产力进步的失调形成鲜明的对照。与此同时,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资运动还会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 充足发挥与实现工资自身的内在功能, 既实现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满足了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 又较好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积极性与发明性, 在效率优化的基础上, 协调与解决好国家、公司与劳动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条件下工资运动的规范性与制度化。三、关于社会主义工资制度创新。工资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是对的解决协调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利益关系的关键环节。迄今为止, 我国的工资制度改革已经日趋科学与完善, 但在很多方面仍然有存在着明显缺憾。鉴于此, 立足于马克思科学工资理论的逻辑内涵, 结合当前工资体制运营现状, 将来的改革与创新至少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完善。第一, 在分派领域, 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在初次分派过程中侧重于效率的实现, 在再分派领域中侧重于公平限度的提高。而面对日趋加剧的收人分派不公现象, 则应分类解决, 即对于非法收人导致的分派不公, 应严格打击取缔, 对于因要素参与分派的而导致的分派不公, 则重要是借助于财税手段予以引导与疏通。第二, 对的解决国家、公司与个人的利益分派关系, 理顺工资与物价的内在关系, 建立与健全工资增长与生产力发展和效率优化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第三,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公司的不同情况, 发育与完善各具特色的工资制度与工资增长机制, 在公司工资总额的增长与平均工资的增长分别低于公司经济效益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前提下, 由各种公司法人依据政策法律与市场机制自主决定工资水平与分派模式。第四, 强化国家对工资运营的宏观调控,借助于经济杠杆、法律法规、政策协调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在充足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基础上, 适时适度地进行政府干预, 发明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提高收人透明度, 保护合法性收人, 减少隐性收人, 取缔非法收人, 推动工资机制的正常发育及内在功能的有效释放。分析:本题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请参考蒋学模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以及冯继康的文章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当代价值探讨等。2、试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比较两种汇率制度安排下货币政策,并分析中国当前货币政策实行的效果参考答案:(1)在固定汇率制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扩张在短期内也无法对经济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此时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引起本国货币贬值、收入上升,对利率无影响。可见,此时的货币政策是非常有效的。(2)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极小的利率差别就会引起巨大的资本流动:假如国外利率是既定的,则当国内利率高于国外水平时,资本就会无限地流入本国,从而引起国际收支的盈余。反之,若国内利率低于国外水平时,资本就会大量外流,从而导致国际收支赤字。因此,国际收支均衡线0一定是一条位于国外利率上的水平线。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可得一个结论,即一国无法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我们用图形10-2来予以说明。图10-2 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货币政策效应图中,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这意味着,当一国利率不等于时,资本流动都很剧烈以至于该国的国际收支无法实现平衡,这迫使该国中央银行不得不进行干预以保持原有的汇率水平,这在理论上使LM曲线发生移动。假设经济开始在A1点达成国内外的同时均衡,货币扩张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2,这时内部均衡点移到A2点,但在该点,发生大规模的国际收支赤字(因该点在线之下),因此存在使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下降的压力,为了稳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出售外国货币并接受本国货币。因此本国货币供应减少,结果使得LM曲线从LM2的位置向左移动,直到最初的A1点的均衡得到恢复为止。同样可以说明,中央银行任何紧缩货币的政策都将导致大规模的国际收支盈余,这倾向于引起本国货币升值,并迫使中央银行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的干预引起本国货币量增长,结果使得最初的货币紧缩政策的效果被抵消。因此,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无法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3)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这里仍然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例,货币扩张的效应可以见图10-3。最初经济在点达成内部和外部同时均衡,假如货币从扩张到,一方面影响曲线从向右移动到,并与曲线相交于点。在点,经济虽然是内部均衡点,但该点在曲线的下方,这意味着存在国际逆差。国际收支的逆差推动汇率进行调整,即本国货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随着汇率从上升到,曲线会向右移动,最终在点达成新的均衡。由此可以看出,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扩张政策的效果是使汇率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但利率不变。图10-3 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效应分析(4)中国当前货币政策实行的效果总体是不错的,但是要注意过度克制通货膨胀带来的挤出私人投资效应。自从2023年以来,我国物价连续攀升,CPI涨幅呈现逐月放大的趋势,为此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了稳健,事实上就是转向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涉及在公开市场上抛售债券回笼货币,收紧流动性,几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就使得货币供应量大幅减少,从而曲线向左移动,而让人民币适度升值的政策使得曲线向左移动,其结果是有助于我们的经济从顺差状态趋向内外平衡状态,而物价也停止了快速上涨的态势。但是,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这样的一个货币政策长期来说会导致国民收入的下降,所以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避免经济再次出现滑坡。分析:比较经典的题,但是最后分析中国当前货币政策实行的效果是否用AD-AS模型更加合适呢?由于货币政策事实上最重要的是针对通货膨胀,而分析通货膨胀的工具最佳就用AD-AS模型。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复旦大学经济学综合基础真题详解.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