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三单元.doc
-
资源ID:83079623
资源大小:21.0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三单元.doc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结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可以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重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性,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规定,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朴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规定,上学期在结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些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结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性。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特性,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规定:1、让学生结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通过观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一)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结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教学难点: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朴区分与判断。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1) 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测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测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2) 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规定学生先思考:如何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提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3) 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测: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做风车。(1) 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测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2) 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议,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书P27风车图。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二)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结识。2、初步结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明力。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性,并能进行判断。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长方形( ) 正方形( )三角形( ) 圆 (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二、新授。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4、完毕教科书P28“做一做”。你能用一个圆剪成一个正方形吗?(通过对圆的折剪,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边的特性的了解)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明性。三、巩固练习。1、完毕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学生独立拼摆,再进行报告,教师应对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肯定。2、完毕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先引导学生想象拼组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第 三 课 时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三)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直观结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性。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结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性,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教学重点:结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性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教学过程:一、 复习。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 ”,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3、口答。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二、 新授。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 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三、 巩固练习。1、完毕教科书P28“做一做”。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2、完毕教科书P29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毕,全班讲评。3、完毕教科书P29第四题。先让学生观测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对的的划线连接。4、完毕教科书P29第五题。观测:(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4)你发现了什么?(5)图中缺了几块 ?你是如何得出来的?5、完毕教科书P29第六题。先观测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性,再结合拼图想一想,如何才干拼出一个对的的熊猫脸。6、完毕教科书P29第七题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