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docx
-
资源ID:83122431
资源大小:27.1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驰骋(chng) 虐待(nüè) 徘徊(huí) 忏悔(chàn)B国殇(shng) 迸射(bèng) 罪孽(niè) 咆哮(páo)C诡谲(jué) 睥睨(lì) 雷霆(tíng) 收揽(ln)D稽首(q) 脚镣(liào) 木梗(gn) 伫立(zhù)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霜风 一株 并排立着B墓畔 繁多 长夜漫漫C卧听 寂漠 郊原如海D舵手 装饰 房舍如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芷江受降坊”是怀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许多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D湖南省首届“国学知识大赛”在星城长沙举行,衡阳代表队力克群雄,摘走桂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这首诗中的“_”一句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既加冠 既:已经B俟其欣悦 俟:等待C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负:负担D略无慕艳意 略无:一点也没有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贤于材人远矣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其真无马邪D足肤皲裂而不知 人不知而不愠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赠序,作者以自己求学的切身经历,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B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引出了求学的艰难。C第二段中作者连用“被”“戴”“腰”“佩”“备”几个动词,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与自己的破败衣着形成对比。D文章最后叙写了作者因对物质生活的艳羡,导致求学意志动摇的经历,借以告诫马生。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不求甚解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荞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有删改)1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好读书,不求甚解(2)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2结合全文,分析第自然段的作用。3文章第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来代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种读书法与文章中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法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阐述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六、语言表达(共10分)班级将要组织一场主题为“我爱我的祖国”的诗歌朗诵会,小语想从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三首作品中,选取一首进行朗诵。从作品内容或情感表达上以及朗诵技巧等角度考虑,你会向小语推荐哪一部?请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七、作文(共40分)请你也运用适当的人物描写方法,为我们塑造某个人物形象。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孔乙己这个形象,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这些描写方法的运用,使孔乙己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