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楼宇自控施工组织设计.pdf
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管理概述工程名称:苏州工业园区建屋集团大厦弱电系统工程。建设地点:苏州工业园区行政中心地块西南角,南至旺墩路、西至星湖街质量要求:确保获省优(扬子杯),力争鲁班奖。1.1 工程内容管理、协调、检测本智能化系统项目中的各子系统,包括以下各子系统:1)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语音系统2)卫星电视系统3)公共广播系统兼消防广播系统4)闭路电视监控系统5)车辆出入管理系统6)楼宇自控及变风量控制系统7)机房系统8)智能照明控制及泛光照明系统1.2 工程特点智能化建设工程的特点:系统集成高;工程质量目标高;组织协调管理难度高;工程量大,施工周期要求紧。我们将在中标后的最短时间内,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组织最好的施工力量、制订最佳施工方案、优化劳动组合、服从全局、精心安排、精心高效地管理施工,克服各种困难,保证施工顺利进行。1.2.1 系统集成高智能化系统及系统集成将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功能完备的设备,并最终与建筑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工作环境。1.2.2 工程质量目标高智能化建设工程中弱电系统是整个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工程质量的目标是达到省优(扬子杯)。即配合土建、装修、设备安装等施工单位全部的施工必须达到省优工程的标准。并力争鲁班奖。由于弱电系统涉及到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各种专业传感器技术、电视及卫星通信技术等,涉及到电子、计算机、声、光等种类繁杂的大量设备。多专业技术的施工,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决定了弱电系统工程的施工及施工技术的高难度的特点。因此,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从设计到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的选择、管理措施、设备材料选购等多方面提供保证,确保苏州工业园区建屋集团大厦智能化建设工程成为优良工程。1.2.3 组织协调管理难度高智能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土建、装修、设备安装及弱电系统等各专业同时施工,各专业的施工次序、作业面的共同管理,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弱电系统内部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等等,都是我们在业主、建立、工程总承包单位的领导下在总施工综合进度计划的控制下需要解决的问题。1.2.4 工程量大,施工周期要求高智能化系统工程设备种类繁多,包括大量软、硬件设备、施工材料及电子零配件,产品产自不同的国家、厂商,遵循不同的制造标准,用于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性能、质量、价格上的重大差异。另外建筑面积大、管槽施工量大、线缆的品种数量多、配合土建、强电、装修等专业时间长、弱电系统自身安装调试时间短。所以从细化设计、施工准备、施工管理、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调试直至竣工验收都提出很高要求。1.3 管理目标1)本工程为我司重点工程项目。2)实行以合同为目标的项目法施工,全面履行工程合同,保工期、保质量、保交工。3)采取有效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创工程优良,并达到优良工程评定条件。4)建立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组织一流素质的施工队伍,采取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施工技术。5)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1.4 管理办法1.4.1 项目分类计划和进度控制为了实现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目标,本项目将智能化系统工程工作分类,分析项目的工作范围,分类归入所需管理任务中每个任务设置专门的工程人员。同时对各任务进度情况进行控制,从而可以保证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工程进度。1.4.2 设计控制为满足本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要求,系统设计工程师将根据现有系统的开发经验进行设计。在项目不同开发时间内提交文件档案,设计审查将与动态测试、系统设计同时进行,以确保系统性能、接口要求适合合同的要求,以保证如期完成整个系统工程。1.4.3 质量监督管理控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组配备质量监督工程师,按照 ISO9001质量管理的目标、步骤、办法完成质量监督管理。1.4.4 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1.4.4.1 项目部结构图1.4.4.2 目经理部组成成员工作职责项目经理具有大中型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实施经验,监督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负责;负责协调解决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负责与业主及相关人员的协调工作。技术总监具有大中型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设计、实施经验,技术知识、技能全面,负责组织本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现场工程技术。项目副经理具有大中型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实施经验,丰富的技术知识和良好的个项目经理工程部设计部采购部技术总监安全员施工员资料管理员质量检查员现场材料员预算员苏州工业园区建屋集团大厦弱电系统建设项目经理部财务部总经理业主监理人综合素质,负责组织本项目实施方案设计,以及现场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员要求熟悉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工程特点、技术特点及产品特点,并熟悉相关技术执行标准及验收标准,负责协调系统设备检验与工程验收工作。现场材料管理员要求熟悉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规格,负责材料、设备的进出库管理和库存管理,保证库存设备的完整。技术资料管理员要求具有行政管理,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及责任心,负责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负责信息(含资料,工程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方面管理工作,以及和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合同文件及相关协议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管理工作。安全员要求具有很强的责任心,负责巡视日常工作安全防范以及库存设备的安全。2.施工图设计2.1 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2.1.1 苏州工业园区建屋集团大厦智能建筑招标技术要求2.1.2 相关建筑图纸及说明2.1.3 国际、国家相关标准及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3661999 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3651999 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32/1811998 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 1999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98-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 9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B-T75-94)2.1.4 中标的设计方案2.1.5 设计院的指导2.2 施工图设计的管理措施完成设计各进度的最短期为15 日历日。为了确保全面完成本工程设计工作,我方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服务精神,进行组织工作,选择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材,组成了完善的专业配套的设计队伍,采取公司领导下的总设计师分工负责制,公司全力支持以总设计师为首的统一管理、设计指挥系统行使职权,所有相关工程师,均以本工程设计为主,所有的组织工作,均以围绕完成工程设计工作为中心。2.3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人员组织2.4 施工图设计阶段与设计院的配合方式和设计界面的划分在设计过程中认真勘测现场,与设计院密切联系。施工图设计后与设计院进行会签,保证科符合设计院的总体设计及规范,避免重复设计与冲突。2.5 施工图设计的时间安排方案中标后,2-3 天与业主进行需求及功能交底;3-4 天与土建、安装、装修及设计院等单位进行界面界定4-5 天进行施工图初步设计;1 天有关单位施工图审查,提出修改意见;苏州工业园区建屋集团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单位总设计师设计总监设计部工程部厂家设计师 2名设计工程师 3 名绘图、资料员各 1名产品说明翻译2-3 天进行施工图设计;2 天进行有关单位施工图审定、会签。2.6 施工图设计完成时所提交的文件施工图(包括系统设计说明、各子系统图、系统相关性结构图、系统平面布置图、二次接线图、接线端子、主要设备的安装大样图、机房与弱电间的平面图与大样图等);设备、器材清单各主要功能描述和相关功能的描述;系统验收方式(功能验收内容、性能参数测试指标和测试手段、验收时将提交的文件等);3.主要施工方法各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执行下列标准规范和要求: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B-T75-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96)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第二版GB65100-86 30MHz-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89 30 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Y/T106-9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BJ 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S 89:97 3.1 施工生产部署苏州工业园区建屋集团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分系统、分层、分阶段地进行,施工过程依照先高层后地面;先隐蔽后明设;先主干桥架管网线槽后分支;先未端后前端;先外围后机房的顺序进行。通过平衡协调、紧密地组织成一体。1)弱电系统工程施工主要有:预留预埋施工期;桥架、线槽及管线敷设施工期;线缆敷设施工期;前端设备安装施工期;机房设备安装施工期;子系统调试和弱电系统调试施工期。2)桥架、线槽及管线敷设和线缆敷设施工期间,以PDS系统为主要进度控制项目,其它子系统的桥架、线槽及管线敷设和线缆敷设应以此为主线。为了便于保证质量、进度和投资,弱电系统工程的桥架、线槽及管线应统一设计、施工。隐蔽部分的施工为重点控制部位。3)前端设备安装施工期间,安保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安装为重点。4)机房设备安装施工期间,以安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设备安装为重点。5)子系统调试和弱电系统调试施工期间,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主。3.2 施工阶段划分第一阶段:施工准备(包括现场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等)及预留预埋;第二阶段:桥架、线槽及管线敷设施工;第三阶段:线缆敷设施工;第四阶段:前端设备安装;第五阶段:机房设备安装;第六阶段:分系统调试和弱电系统调试第七阶段:系统试运行第八阶段:系统验收第九阶段:售后服务3.3 施工准备项目经理部在中标后十天内成立,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到位。在施工现场筹建现场办公,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在业主、监理及建设总承包单位的领导下,按照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展开弱电系统的各项工作。施工准备工作充分可以使施工过程连续注、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期限内交付使用,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施工效率,降低工种成本。1)按系统会审施工图、工艺流程、设备位置、坐标尺寸、管材选用、管件预埋、一般设备加工。2)按图做出、人力、机具和测试设备计划,安排施工场地,根据施工预测进场时间。3)编制工程施工综合进度表。4)向工程施工部门下达任务书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紧密配合施工部署和进度要求。5)制订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消防、现场保卫、设备机具、材料、资料档案、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6)组织施工队伍进行进场前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治安、防火、文明施工的教育;施工环境、工程范围、施工特点的介绍;工期保证和质量目标的专题介绍等。7)各种管材、设备、附属制品零件等进入施工现场,检查或检验其质量,满足国家规定标准和设计要求。8)施工准备工作必须贯穿施工的全过程,要提前做好分项工程和工序衔接的准备工作。3.4 桥架、线槽及管线敷设施工3.4.1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或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墙壁等处,在线路中心进行弹线。3.4.2 盒箱固定盒箱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项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盒箱稳注要求灰浆饱满、平整固定、坐标正确。3.4.3 管路敷设3.4.3.1 暗管敷设现浇混凝土板内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毕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根据施工图对位置配合土建施工。随墙砌体配合施工立管。随现浇混凝土墙配管,土建钢筋网片绑扎完毕,按墙体线配管。钢管管口处理,所有立管均应扫管带线、封堵管口。随现浇混凝土墙配管,土建钢筋网片绑扎完毕,按墙体线配管。钢管管口处理,所有立管均应扫管带线、封堵管口。暗管敷设工艺流程符合国家标准及规范。3.4.3.2 明管敷设配合土建结构安装好预埋件。配合土建内装修油漆、泵活完成后进行明配管。采用胀管安装时,必须在土建抹灰后进行。吊顶内或及护墙板内管路敷设:结构施工时,配合土建安装好预件,内部装修施工时,配合土建做好吊顶设备安装位置。管煨弯可采用冷煨和热煨法,管径20mm 及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25mm及其以上使用液压煨管器;管路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扣压式管连接;管路敷设应牢固通畅,禁止做拦腰管或拌脚管;管子进入箱盒处顺直,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支、吊架安装要求所用钢材应平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 内,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支、吊架应安装牢固,保证横平竖直;固定支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5-2.0mm,在进出接线箱、盒、柜、转弯、转角及丁字接头的三端 500 以内应设固定支持点支、吊架的规格一般不应小于扁铁30mm*3mm,扁钢 25mm*25mm*3mm 明管、吊顶内、护墙板内管路敷设工艺流程符合国家标准及规范。3.4.4 金属线槽安装槽道(桥架)的规格尺寸、组装方式和安装位置均应按设计规定和施工图的要求。封闭型槽道顶面距天花板下缘不应小于0.8m,距地面高度保持2.2m,若槽道下不是通行地段,其净高度可不小于1.8m。安装位置的上下左右保持端正平直,偏差度尽量降低,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 mm;与地面必须垂直,其垂直度的偏差不得超过3mm。在设备间和干线交接间中,垂直安装的槽道穿越楼板的洞孔及水平安装的槽道穿越墙壁的洞孔,要求其位置配合相互适应,尺寸大小合适。在设备间内如有多条平行或垂直安装的槽道时,应注意房间内的整体布置,做到美观有序,便于缆线连接和敷设,并要求槽道间留有一定间距,以便于施工和维护。槽道的水平度偏差每米不超过2mm。槽道与设备和机架的安装位置应互相平行或直角相交,两段直线段的槽道相接处应采用连接件连接,要求装置牢固、端正,其水平度偏差每米不超过2mm。槽道采用吊架方式安装时,吊架与槽道要垂直形成直角,各吊装件应在同一直线上安装,间隔均匀、牢固可靠,元歪斜和晃动现象。沿墙装设的槽道,要求墙上支持铁件的位置保持水平、间隔均匀、牢固可靠,不应有起伏不平或扭曲歪斜现象。水平度偏差每米也应不大于 2mm。为了保证金属槽道的电气连接性能良好,除要求连接必须牢固外,节与节之间也应接触良好,必要时应增设电气连接线(采用编织铜线),并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如利用槽道构成接地回路时,须测量其接头电阻,按标准规定不得大于0.3310-3。槽道穿越楼板或墙壁的洞孔处应加装木框保护。缆线敷设完毕后,除盖板盖严外,还应用防火涂料密封洞孔口的所有空隙,以利于防火。槽道的油漆颜色应尽量与环境色彩协调一致,并采用防火涂料。配合土建的结构施工、预留孔洞、预埋和预埋吊杆、吊架等全部完成。顶栅和墙面的浇漆及壁纸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线槽敷设。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齐全。线槽接口应平整,接缝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脚,出线口的位置准确。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份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线槽安装工艺流程符合国家标准及规范。3.5 线缆敷设施工3.5.1 一般线缆的敷设管内穿线和槽内配线应在建筑的结构及土建施工墙面、地面抹灰作业完成后进行,线槽内清扫干净。穿线流程符合国家标准及规范。3.5.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电缆施工敷设综合布线系统分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屋外部分,其安装施工现场和施工环境条件与本地线路网通信线路基本一致,所以电缆管道、直埋电缆和架空电缆等施工,可以互相参照使用,在此不再赘述。下面重点介绍的均为屋内部分,即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包括缆线敷设和终端等内容。3.5.2.1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较多,且路由集中,是综合布线系统的重要骨干线路,来不得半点马虎。(1)对于主干路由中采用的缆线规格、型号、数量、起迄段落以及安装位置,必须在施工现场对照设计文件进行重点复核,如有疑问,要及早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对己到货的缆线也需清点和复查,并对缆线进行标志,以便敷设时对号入座。(2)建筑物主干缆线一般采用由建筑物的高层向低层下垂敷设,即利用缆线本身的自重向下垂放的施工方式。该方式简便、易行、减少劳动工时和体力消耗,还可加快施工进度。为了保证缆线外护层不受损伤,在敷设时,除装设滑车轮和保护装置外,要求牵引缆线的拉力不宜过大,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在牵引缆线过程中,要防止拖、蹭、刮、磨等损伤,并根据实际情况均匀设置支撑缆线的支点,施工完毕后,在各个楼层以及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设置加固点,将主干缆线绑扎牢固,以便连接。(3)主干缆线如在槽道中敷设,应平齐顺直、排列有序,尽量不重叠或交叉。缆线在槽道内每间隔1.5m 应固定绑扎在支架上,以保持整齐美观。在槽道内的缆线不得超出槽道,以免影响槽道盖盖合。(4)主干缆线与其它管线尽量远离,在不得已时,也必须有一定间距,以保证今后通信网络安全运行。具体见表1 和表 2 中所列。表 1 对绞线对称电缆与电力线路最小净距(mm)项目电力线路的具体范围(380V)2kVA 5kVA 对绞线对称电缆与电力线路平行敷设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槽道或钢管中敷设70 150 300 双方均在接地槽道或钢管中敷设注80 150 注:平行长度小于 10m时,最小间距为 10mm;对绞线对称电缆为屏蔽结构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但应符合设计要求。表 2 对绞线对称电缆与其它管线的最小净距序号管线种类平 行 净 距(mm)垂直交叉净距(m)序号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垂直交叉净距(m)1 避雷引下线1.00 0.30 4 热力管(包封)0.30 0.30 2 保护地线0.05 0.02 5 给水管0.15 0.02 3 热力管0.50 0.50 6 输气管0.30 0.02 3.5.2.2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分支部分,具有面广、量大,具体情况较多,而且环境复杂等特点,遍及智能化建筑中所有角落。其缆线敷设方式有预埋、明敷管路和槽道等几种,安装方法又有在天花板(或吊顶)内、地板下和墙壁中以及它们三种混合组合方式。在缆线敷设中应按此3 种方式的各自不同要求进行施工。(1)缆线在天花板或吊顶内一般有装设槽道或不装设槽道两种布线方法。在施工时,前者应结合现场条件确定敷设路由;后者应检查槽道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和牢固可靠。上述两种敷设缆线的情况均应采用人工牵引,单根大对数的电缆可直接牵引不需拉绳。敷设多根小对数(如4 对对绞线对称电缆)缆线时,应组成缆束,采用拉绳牵引敷设。牵引速度要慢,不宜猛拉紧拽,以防止缆线外护套发生被磨、刮、蹭、拖等损伤。必要时在缆线路由中间和出入口处设置保护措施或支撑装置,也可由专人负责照料或帮助。(2)缆线在地板下布线方法较多,保护支撑装置也有不同,应根据其特点和要求进行施工。除敷设在管路或线槽内,路由已固定的情况外,选择路由应短捷平直、位置稳定和便于维护检修。缆线路由和位置应尽量远离电力、热力、给水和输气等管线(具体间距见表 1、表 2)。牵引方法与在天花板内敷设的情况基本相同。(3)缆线在墙壁内敷设均为短距离段落,当新建的智能化建筑中有预埋管槽时,这种敷设方法比较隐蔽美观、安全稳定。一般采用拉线牵引缆线的施工方法。如已建成的建筑物中没有暗敷管槽时,只能采用明敷线槽或将缆线直接敷设,在施工中应尽量把缆线固定在隐蔽的装饰线下或不易被碰触的地方,以保证缆线安全。3.5.2.3 缆线的终端和连接这里的缆线终端和连接是指建筑物主干布线和水平布线两部分的铜芯导线和电缆(不包括光缆部分,光缆终端和连接将在下节介绍)。由于缆线终端和连接量大而集中,精密程度和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配线接续设备和通信引出端的安装施工中必须小心从事。(1)配线接续设备的安装施工要求缆线在设备内的路径合理。布置整齐、缆线的曲率半径符合规定、捆扎牢固、松紧适宜,不会使缆线产生应力而损坏护套。终端和连接顺序的施工操作方法均按标准规定办理(包括剥除外护套长度、缆线扭绞状态都应符合技术要求)。缆线终端连接方法应采用卡接方式,施工中不宜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接续模块受损。连接顺序应按缆线的统一色标排列,在模块中连接后的多余线头必须清除干净,以免留有后患。缆线终端后,应对配线接续设备等进行全程测试,以保证综合布线系统正常运行。(2)通信引出端(信息插座)和其它附件的安装施工对通信引出端内部连接件进行检查,做好固定线的连接,以保证电气连接的完整牢靠。如连接不当,有可能增加链路衰减和近端串音。在终端连接时,应按缆线统一色标、线对组合和排列顺序施工连接(应符合 EIATIA 568A 或 568B规定)。如采用屏蔽电缆时,要求电缆屏蔽层与连接部件终端处的屏蔽罩有稳妥可靠的接触,必须形成 360圆周的接触界面,它们之间的接触长度不宜小于 10mm。各种缆线(包括跳线)和接插件间必须接触良好、连接正确、标志清楚。跳线选用的类型和品种均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3.5.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光缆施工敷设光缆与电缆同是通信线路的传输媒质,其施工方法虽基本相似,但因其所用材质和传输信号原理、方式有根本区别,对于安装施工的要求自然有所差异。现分光缆敷设和光缆接续与终端两部分介绍。3.5.3.1 光缆敷设(1)施工前对光缆的入日端应予以正确判定,从网络枢纽至用户侧,敷设一般为A端至日端,不得使顺序混乱。光缆敷设顺序应与合理配盘相结合,充分利用光缆的盘长,以减少中间接头,防止产生任意切断光缆的现象。(2)在智能化建筑中,主干光缆通常采用由顶层向底层垂直布放的人工牵拉敷设方式。在智能化小区内敷设光缆,如采用机械牵引,牵引时应用拉力计监视,牵引力不得大于规定值。要求光缆盘转动速度与光缆布放速度同步,牵引力的最大速度为15mmin,并保持匀速,严禁硬拉猛拽,避免使光纤受力过大而产生损伤。(3)在建筑群主干布线系统中的光缆敷设与本地线路网的光缆敷设要求完全相同(包括管道、直埋和架空等光缆建筑方式),因内容较多,这里予以简略。可参考该部分要求执行。3.5.3.2 光缆接续与终端(1)光纤接续目前采用熔接法。为了降低连接损耗,无论采用哪种接续方法,在光纤接续的全部过程中都应采取质量监视(如采用光时域反射仪监视),具体监视方法可参见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 44-89)。(2)光纤接续后应排列整齐、布置合理,将光纤接头固定、光纤余长盘放一致、松紧适度,无扭绞受压现象,其光纤余留长度不应小于1.2m。(3)光缆接头套管的封合若采用热可缩套管时,应按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封合后应测试和检查有无问题,并作记录备查。(4)光缆终端接头或设备的布置应合理有序,安装位置须安全稳定,其附近不应有可能损害它的外界设施,例如热源和易燃物质等。(5)从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尾巴光缆或单芯光缆的光纤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插入光配线架上的连接部件中。如暂时不用的连接器可不插接,但应套上塑料帽,以保证其不受污染,便于今后连接。(6)在机架或设备(如光纤接头盒)内,应对光纤和光纤接头加以保护,光纤盘绕方向要一致,要有足够的空间和符合规定的曲率半径。(7)屋外光缆的光纤接续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光纤芯径与连接器接头中心位置的同心度偏差要求如下:多模光纤同心度偏差应小于或等于3m;单模光纤同心度偏差应小于或等于1m。凡达不到规定指标,尤其超过光纤接续损耗时,不得使用。应剪掉接头重新接续,务必经测试合格才准使用。(8)光缆中的铜导线、金属屏蔽层、金属加强心和金属铠装层均应按设计要求,采取终端连接和接地,并要求检查和测试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如有问题必须补救纠正。(9)光缆传输系统中的光纤跳线或光纤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或耦合器前,应用丙醇酒精棉签擦拭连接器插头和适配器内部,要求清洁干净后才能插接,插接必须紧密、牢固可靠。(10)光纤终端连接处均应设有醒目标志,其标志内容应正确无误,清楚完整(如光纤序号和用途等)。3.6 隐检隐蔽工程的验收按实际情况,重复征得监理的批准后,可以按楼,分部分项验收,办理隐检手续。3.7 前端设备安装需要安装的端设备主要有:安保报警系统的摄像机探头、闭路电视系统的电视机终端、综合布线系统的各种信息插座、公共广播系统的各类扬声器等。在建筑的吊顶上所分布的强电系统的各类照明灯具、广播系统的吸顶喇叭、安保报警系统的摄像机探头及各类检修孔等等。这些空洞的预留和开凿应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由装修单位统一负责,以免伤害吊顶龙骨而影响吊顶强度。因此弱电系统需在吊顶上安装的摄像机探头、检修孔等孔洞应由技术人员确定位置后,协调装修单位共同完成。但这部分前端设备,需等到大楼完全封闭后方能进行安装,否则成品保护问题很难解决。对于需在网架上安装的这类设备,一定要遵循高空作业的程式,注意高空作业安全。楼控系统设备安装前应确认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空调与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动力设备、照明控制箱、电梯等设备基本安装就位。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工程接口界面,并根据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加强专业和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温度传感器:如安装在网管上,需选择较易维修的位置及风管正中间位作为安装点。如安装在水管上,必须在水管上预先装入套管,以免将来更换可检修时,水从水管内冲出。压力传感器压力取样位置不应靠近管道拐弯、阀门前后、管道大小转换器前后等位置,应选择直管位置,因为此位置的压力较稳定。所有取样点的出口需加上手阀,以免因更换设备量使水由此处冲出。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必须安装于一段较长之直管上,传感器前端需预留相等于5 倍直径之直管及后端需预留相等于10倍之直管作为稳定水流,以便传感器作准确的测量。传感器一般垂直安装于管道上,管道与传感器轴线垂直相交。如现场环境需要安装在管道拐弯处时,管道与传感器轴线相合。传感器等设备安装完毕后,即时边连上软管及将电缆接上。线管与现场设备之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方便将来更换或检修。在连接DDC 箱对外的接线时,应用万用表测量电线是否正确,不应将带电的电缆随便接上,以免损坏箱内设备。所有端接必须重复检查是否牢固在端子及检查电缆上的标识与图纸是否相同。若电缆末端需连接到他方设备上,必须得到他方确认端子位置后方可接上。由于楼控系统接触的层面较大,必须得到总包协调后方可完成工作。DDC控制箱前不应有任何物件遮挡,以便施工人员、调试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施工、调试及检修工作。控制箱底板应在最后阶段装上,以免内部控制器及元器件受到人为损坏。上述这些前端设备的安装,应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的坐标点及其高度、角度等,预告膨胀螺栓或预埋吊挂件。要求定位准确、安装牢固、造型美观。上述这些前端设备的正式安装前,要进行技术复核,再次对照设备定货单及施工图纸核所用设备是否正确。能够单机通电试验的设备一定要通电测试调整后再进行安装,尤其是高架安装的设备。如电视监控系统用的调整一体化摄像机,其内部集成了摄像机、变焦镜头、变速云台及解码器等,安装前需将光圈、焦距调整到合适位置,查看运转是否灵活,解码器工作是否正常等;终端或PC机的配置是否符合等。确保质量无误后方可进行安装。施工实施证明,这些细致的工作对保证系统的一次开通具有相当重要意义。若线缆敷设工序与设备安装工序相隔时间较长,在设备安装前重新复测线缆的性能。以保证系统的一次开通率和可靠性。前端设备的电源,为保障其可靠的工作,一般均采用稳压电源集中供电。远离集中供电的部分前端设备可能会采用就地取电。采用就地取电的设备,其电源线:单相电源应选用三芯线,三相电源应选用五芯线,除线截面积必须符合容量要求外,其中黄绿双色线必须与接地体可靠连接。前端设备的安装按子系统进行。高架及吸顶安装的设备一定要安装牢固,处理好相互连接的线缆接头并做好绝缘处理。施工实践证明,有百分之八十的电气故障是由于线缆接头处理不好而产生的。安装完毕后,应收集好前端设备的有关资料,如开箱单、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并应做好相应的调试和安装记录,以备检查或复核。前端设备安装完成后,及时组织向工程监理报验,待检查合格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下一道工序的施工。3.8 机房设备安装3.8.1 一般安装安装前的设备检验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机柜安装:机柜台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柜应离墙m,便于安装和施工;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施工;机柜安放应竖直,柜面水平,垂直偏差不大,水平偏差不大于3mm,机柜之间缝隙不大于 mm;机台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mm;机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可靠;机内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保持良好;台内配线设备,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机柜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连接接入大楼接地端排。3.8.2 综合布线等各子系统设备安装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设备的安装,主要是指各种配线接续设备和通信引出端。由于国内外生产的配线接续设备品种和规格不同,其安装方法也有区别。在安装施工时,应根据选用设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安装施工方法。其余各子系统设备安装要求类同于综合布线系统设备安装要求(1)机架、设备的排列位置和设备朝向都应按设计安装,并符合实际测定后的机房平面布置图的要求。(2)机架、设备安装完工后,其水平度和垂直度都应符合厂家规定,若无规定时,其前后左右的垂直度偏差均不应大于3mm。要求机架和设备安装牢固可靠,如有抗震要求时,必须按抗震标准要求加固。各种螺丝必须拧紧,无松动、缺少和损坏,机架没有晃动现象。(3)为便于施工和维护,机架和设备前应预留1.5m 的过道,其背面距墙面应大于 0.8m。相邻机架和设备应互相靠近,机面排列平齐。(4)建筑物(群)配线架如采用双面的落地安装方式时,应符合以下规定:缆线从配线架下面引上时,配线架的底座与缆线的上线孔必须相对应,以利缆线平直顺畅引入架中。各个直列上下两端的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 2mm。跳线环等设备部件装置牢固,其位置横竖、上下、前后均应平直一致。接线端子应按标准规定和缆线用途划分连接区域,以便连接,且应设置标志,以示区别和醒目。(5)如采用单面配线架(箱),且在墙壁安装时,要求墙壁必须坚固牢靠,能承受机架质量。其机架(柜)底距地面距离宜为300mm 800mm,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接线端子应按标准规定和缆线用途划分连接区域,并应设置标志,以示区别与醒目。此外,在干线交接间中的楼层配线架一般采用单面配线架(箱),其安装方式都为墙壁安装,要求也与前述相同。(6)在新建的智能化建筑内使用的小型配线设备和分线设备宜采用暗敷方式,其箱体埋装在墙内。为此,房屋建筑施工时,在墙壁上需按要求预留洞孔,先将箱体埋装墙内,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时装设接续部件和面板,这样有利于分别施工。在已建的建筑物中如元条件暗敷时,也可采用明敷方式,以减少凿墙打洞和影响房屋建筑强度。(7)机架设备、金属钢管和槽道的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规定,要求有良好的电气连接,所有与地线连接处应使用接地垫圈,垫圈尖角应对向铁件,刺破其涂层,必须一次装好,不得将已装过的垫圈取下重复使用,以保证接地回路通畅无阻。(8)接续模块等接续或插接部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都必须与机架和设备配套使用,并根据用户需要配置,做到连接部件安装正确、牢固稳定、美观整齐、对号入座、完整无缺;缆线连接区域划界分明,标志完整、清晰,以利于维护和日常管理。(9)缆线与接续模块等接插部件连接时,应按工艺要求标准长度剥除缆线护套,并按线对顺序正确连接。如采用屏蔽结构的缆线时,必须注意将屏蔽层连接妥当,不应中断,并按设计要求作好接地。(10)通信引出端(即信息插座)品种多种多样,其安装方式和规格型号有所不同,应根据设计配备确定。安装方法应根据工艺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条件选择。如在地面安装时,盒盖应与地面齐平,要求严密防水和防尘;在墙壁安装时,要求位置正确,便于使用。3.9 子系统调试和智能化系统调试前端设备和机房设备安装完成后,即可根据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及系统技术要求和我们编制的调试分子系统进行调试。调试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专业工程师承担。子系统的调试必须达到设计指标,经反复调整仍不能达到指标的。找出原因进行整改或返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系统的各分项工程后,最后要进行系统的连机统调。首先要制定好统方案,按照预定的方案检查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系统及各种参数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系统间的通信是否畅通,与系统联动的设备控制是否灵活,有时要反复调整多次,才能使系统状态最佳。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参加安装和调试人员要认真做好各项,包括单机、子系统和系统统调和各种、测试结果等。为了验证系统的可靠程度,还要进行系统的运行试验,确认系统在功能方面的完备性、可靠性一、并做好系统试验运行记录。这些记录均是工程验收和日后维修、维护所不可缺少的技术文件资料。设备安装开始邀请大厦运营管理的弱电系统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使其熟悉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方法、调试过程及性能要求,以利于这些人员迅速掌握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故障诊断技巧,更有利于今后的检修维护工作。这也是最好的一种培训方式现场培训。3.9.1 综合布线系统3.9.2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交底线槽敷设电管敷设主干线敷设水平线敷设主配线架分配线架机柜安装机柜安装光纤接头管理区压线水平管理区压线工作区模块压线光纤测试面板安装水平区线路测试干线管理区大对数测试线缆连通性测试整个系统测试设计交底线槽敷设3.9.3 公共广播系统线槽敷设(非弱电工程范围)线管敷设(非弱电设计交底3.9.4 卫星电视系统线管敷设用户盒安装天线安装电缆敷设控制室设备安装设计交底分支配器安装单体调试系统调试3.10 系统试运行及系统验收系统验收前,我们要编制好竣工交验大纲,在工程指挥部的组织下,邀请设计单位,各子系统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参加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交验准备,提供下列资料:(1)设计文件和相关的技术标准(2)各子系统的验收规范标准(3)系统的评估办法(4)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及施工中各类设计变更单、施工洽商单(5)各种施工记录,包括管线敷设记录、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试运行记录等(6)各类设备资料,包括公司资质证明、用户操作手册、保修单等(7)各种管理资料,公司资质证明、开工报告、竣工报告等然后按竣工交验程序,分别对系统功能、施工、竣工资料等项目进行检查和验收。最后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系统初验后,经试运行一段时间(一般为一个月)一切正常,即可组织地区验收和申报组织进行国家终验。各子系统的验收遵循各相关国际、国内及行业标准中相应的技术指标。建立检修维护制度系统通过国家验收后,系统长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除正确操作、合理使用外,还需建立检修维护制度。坚持经常性的维护,保证电子设备清洁、干燥、除尘、防潮、防静电。坚持定期或及时故障维修,保证系统正常、可靠、持续的运行。4.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具设备安排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 工程车辆1 2 电锤把3 3 冲击钻把3 4 放线车套1 5 缆架套1 6 梯子把4 7 万用表块10 8 兆欧表块2 9 通断测试仪块2 10 电焊机台2 11 配套工具套25 12 对讲机台6 13 接线工具套3 14 电烙铁把5 15 五类测试仪套2 16 光纤熔接机台1 17 场强仪台1 18 逻辑笔台3 19 网络分析仪台1 20 手持便携式编程器台1 21 笔记本电脑台1 22 接地电阻测试仪台1 5.劳动力安排计划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项目经理、项目付经理、工程师 2 名、管理员 2 名、工程施工人员5 名第二阶段:桥架、线槽及管线敷设施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