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1-1-5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课外专题演练.pdf
-
资源ID:83148053
资源大小:41.1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高考语文总复习1-1-5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课外专题演练.pdf
1 高考语文总复习 1-1-5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课外专题演练(正确使用词语)1(2012年济南高三调研)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针对部分地方政府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急于推进城市化建设等现象,社会各界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专家指出,权利主体的树立,_需要权力者转变观念,但 _开发商野蛮拆迁之风,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等为权利主体撑腰,_其合法权益。A诚然纠正捍卫B固然匡正保障C纵然校正维护D虽然改正保护解析:“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诚然”即固然(引起下文转折);“纵然”即即使;“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匡正”指纠正,改正,与“风气”“纲纪”搭配;“纠正”“改正”常与“错误”搭配;“校正”指校对订正,不能与“风气”搭配,因此第二空应为“匡正”。“保障”“捍卫”“维护”“保护”均可与“权益”搭配,但“捍卫”重在力度,“维护”“保护”重在行动,而“保障”还有保护(生命、权利等),使不受侵害的意思,所以第三空应填“保障”。答案:B 2(2011 年北京东城区高三综合练习)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由于剩 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_。组织部门作为党组织的重要_,如能借用“望闻问切”四法,对于解决自身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会有很好的帮助。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 _中形成的光荣 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A摸索肌体历程B摸索机体里程2 C探索机体里程D探索肌体历程解析:“摸索”指试探着(行进)。“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肌体”指身体,也用来比喻组织机构。“机体”指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历程”指经历的过程。“里程”指发展的过程。答案:A 3(2012 年泰安二模)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网络时代言论相对_和自由,但“自由”不是“由自”,也应有“底线”。因为一条荒谬不堪的谣言,借助于网络和手机,可能会在一夜之间_四方。谣言因为 _了部分群体好奇从众心理,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如果我们多一些独立思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能够不为谣言所蒙蔽,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的生存空间。A宽容流传迎合B宽松流布迎合C宽容流布应和D宽松流传应和解析: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宽松:指环境宽畅松快。根据语境,应为“宽松”。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侧重过程。流布:传布,侧重结果。根据语境,应为“流布”。迎合:故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应和:指言语、动作、声音等相呼应。根据语境,应选“迎合”。答案:B 4(2012 年潍坊二模)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社会_。人们对所谓低危害“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技奖纷纷提出质疑,科技部 于昨日就此事首度做出 _,称将于参评奖项公示期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竞技体育,_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A法制回应纵然B法治回应固然C法治反应固然D法制反应纵然解析:法治: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法制:法律制度体系。回应:回答,答应。3 反应:受到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纵然:即使,表假设。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答案:B 5(2012 年河南信阳质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日前,火遍多个国家的正版“胶囊旅馆”来到了上海。其实,无论是五星级宾馆还是“胶囊旅馆”,归根结底都是人们避风歇脚的驿站。B李校长的书法大作曾获书法界最高奖兰亭奖。此行再次得其墨宝,我甚感荣幸。品读其字中乾坤,但觉笔走龙蛇,满纸云烟,看似随意,实则谨严。C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新思维”给某些人提供了这样的口实:民营企业发展的困局在于政府,“新思维”有问题,现在是改弦更张这种状况的时候了。D 新闻媒体关于股市行情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股民们的选择,对此,股民们一再呼吁报道不要搞马后炮,而要做事前诸葛亮。解析:C.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与“这种状况”意思上有重复之处。A.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B.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D.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答案:C 6(2012 年烟台高三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山东电视台“快乐向前冲”年底总决赛赛场成了高手们的秀场,比赛的胜利者不仅能获得价值不菲的轿车一部,而且能结交到许多意气相投的好朋友。B2011 年 9 月 28 日,为纪念孔子诞辰,社会各界人士在孔庙大成殿前隆重集会,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祭孔活动。C 亚运会上,一批老将还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着,他们对成绩的好坏早已置若罔闻,成为真正享受比赛的美的使者。D 面对诸多猜测,文化活动部部长何继青透露,亚运会庆典将以中国风情为元素,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解析:C项,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用在此处不合语意。A项,意气相投: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B项,诞辰:生日(多用于所尊敬4 的人)。D项,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答案:C 7(2012 年淄博二模)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容国团曾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上为新中国夺取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今天多特蒙德再次见证历史,铭刻下中国男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勇夺六连冠的奇迹。B长篇纪实小说雷锋匠心独运,巧妙运用“螺丝钉”这一关键词,贯穿了雷锋的一生,使得作品的纪实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浑然一体。C 在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绘制的NGC1316 星系图像中,这个遥远星系的尘埃勾勒出了“上帝脸”的轮廓,让人感到莫衷一是。D“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事关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力量。解析:“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结论。不符合语境。可用“不可思议”。答案:C 8(2012 年德州二模)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在 3 月 30日晚进行的 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主 场以 124 比 121击败卫冕冠军广东东莞银行队,以4 比 1 的比分首次染指联赛总冠军。B我省省属事业单位今年继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 月 20 日网上报名正式开始,考生填写有关信息要分外注意,以免出现差错。C 受平板电脑的普及和大批电脑制造商新宠超级本的冲击,此前在省城济南电脑市场辉煌一时的上网本已成明日黄花,消费者对其兴趣大减。D 一个人行为得体、道德高尚,往往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那些不学无术、胸无城府之人必然会陷于言不及义、行不及礼的卑俗境地。解析:A项染指:比喻插手以获取不应得的利益,贬词褒用。B项分外,有“格外”“特别”的意思,但“分外”不能修饰一般动词,应换为“格外”。D 项胸无城府,喻指为人胸怀坦荡,不用心机,这里应用“胸无点墨”。答案:C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否则,不管你的文章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5 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B喜欢文学创作是每个人的权利,官员也不例外。不必对官员从政之余爱好文学创作刮目相看,因为从古到今,官员所写文章也多有佳作流传于世。C 针对百度文库涉嫌侵权一事,百度日前发表官方声明称将在三天内删除所有未经作者受权的文学作品,并对一些作家表示歉意。D 橄榄核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独树一帜的民间艺术之一,现在橄榄核雕作品已经成为一些藏家们追捧的收藏之物。解析:D.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风格独特新奇,自成一家。A.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外表很华美,里头一团糟。用于此处不合适。B.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从语境来看,此处应用“另眼相看”,意思是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C.受权:接受委托有权力做某事。不合句意,应用“授权”。答案:D 10(2012 年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翠峰一水滴三江,珠流万里入南洋。”珠江,孕育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见证了中华民族天翻地覆的变化,叙说着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A风流人物B天翻地覆C脍炙人口D众望所归解析:D.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能用来修饰“策源地”。A.风流人物: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B.天翻地覆:形容变化极大。C.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答案:D 11(2012 年青岛重点中学质量检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候机大厅里的乘客已经形单影只,只有清洁 工在角落里做保洁,服务部门的大多数职员都下班了。6 B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道士李一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办“养生班”,使多人受害。北碚区民宗局、税务局、法院等已开始对他进行清查或审理,真可谓墙倒众人推。C 一首高亢雄壮的“热爱丰南、建设丰南、美化丰南”的建设之歌响彻丰南大地,一座生态水城在嘹亮的建设号角声中呼之欲出。D 夏日的 南湖,风光旖旎、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荫翳,秀色可餐。解析:D.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A.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伴侣。用在这里不合语境。B.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用在此处不合语境。C.呼之欲出: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答案:D 12(2012 年东北三校高三联考)在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青年人富有理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人的特点,_是优点。_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_把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_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_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有整体意识。这段文字说的是如何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这个问题。很明显,处是假设分析,应填“如果”或“假如”等词语。处可理解为并列,也可理解为递进,可填“也”或“更”。由“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可知处是转折,应填“但”或“但是”。属于条件关系的复句,可填写“只有”“才”。答案:也/更但只有才如果1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头渡小镇精巧 _秀丽,藏在一片狭长的山谷之中,一边是金佛山的主峰,一边是柏枝坡的山峦。_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_让人感到的不是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定,像如歌的行板,_风吹雨打,_世事7 变迁,_在大山的怀抱中酣然高卧。解析:“精巧”“秀丽”,是小镇的两个特点,用表并列关系的虚词“而”连接;小镇处于两个巨人脚下,按常理会显得压抑,但它却有“舒缓的安定”,领起的句子与领起的句子显然构成了转折关系,可用“虽然但是”或“尽管可是”;“风吹雨打”与“世事变迁”是小镇不同的遭遇和经历,但小镇还是“在大山的怀抱中酣然高卧”,所以所在的句子与领起的句子构成条件关系。答案:而虽然(尽管)但是(可是)无论(不管)还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