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最后模拟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83148874       资源大小:687.63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最后模拟卷含解析.pdf

    广东省珠海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最后模拟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种群中若RR个体的百分率增加,则R 的基因频率一定增加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若 RR个体的百分率增加,则R 基因频率不一定增加,如RR个体只增加一点点,可是Rr 个体大幅减少,rr 个体大幅增加的话,R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减少,r 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增加,A 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 正确;C、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D、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中的所有基因,D 错误。故选 B。2下列图中的a.b.c 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A 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B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a、b、c 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图中 a 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D图中 c 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因为他们获得的能量最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生物群落应包括此区域的全部生物,A错误;B、同一营养级不同种生物间有竞争关系,B 错误;C、丰富度是指生物的种类数,从图中可知,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生物种类没有变化,C正确;D、最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少,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可能是第二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化的原因,D 错误。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具体涉及了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等方式,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详解】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 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 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 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 错误。【点睛】4小叶锦鸡儿是一种典型旱生豆科灌木,根部具有根瘤菌,对水分和养分需求大,使周围浅根系禾草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不能适应而退出群落。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叶锦鸡儿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B小叶锦鸡儿灌木具有垂直和水平结构C小叶锦鸡儿在与禾草竞争中占优势D小叶锦鸡儿导致抵抗力稳定性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互利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2、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A、小叶锦鸡儿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A 正确;B、小叶锦鸡儿灌木构成一个种群,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特征,B错误;C、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小叶锦鸡儿在与禾草竞争中占优势,C正确;D、小叶锦鸡儿的出现,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减弱,D 正确。故选 B。5正常人体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两个峰分别代表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基线指24 小时胰岛细胞持续分泌的微量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05 min 内胰岛素可能来自胰岛B细胞中之前贮存的B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会降低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C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D第二时相胰岛素的分泌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该过程有下丘脑参与【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在维持高血糖的刺激下,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可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是血糖升高开始 35min,胰岛 B细胞贮存的胰岛素释放,第二时相是血糖升高15min 后,胰岛素合成酶被激活,胰岛素合成并释放。【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05 min 内胰岛素可能来自胰岛B 细胞中之前贮存的,A 正确;B、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B 错误;C、血糖调节过程中,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即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C正确;D、机体对血糖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D 正确;故选 B。【点睛】血糖调节中,高血糖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细胞传入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 细胞,胰岛B 细胞作为效应器分泌胰岛素。故血糖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6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能用于生长、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 组成D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 错误;B、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生长、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B 错误;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 组成,C 正确;D、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 错误。故选 C。7如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和丙图所示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乙图和丙图所示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丁图所示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丙图和丁图所示细胞与戊图所示比例相符【答案】B【解析】【分析】图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二倍体动物为雄性,且体细胞含有4 条染色体。图甲为有丝后期。图乙为体细胞的示意图。图丁为减II 前期(次级精母细胞)。戊图表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及中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1:2:2。【详解】A、甲图所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 错误;B、乙图和丙图所示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C、丁图所示细胞只能是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D、戊图中染色体数为N,与其所示比例相符的是丁图所示细胞,D 错误。故选 B。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无子番茄B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D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答案】A【解析】【分析】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详解】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去掉雄蕊的二倍体番茄子房,套袋处理,可得到二倍体无子番茄,A错误;B、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B 正确;C、赤霉素抗原刺激植物茎秆的伸长,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C 正确;D、脱落酸可以抑制种子以及块根块茎等的萌发,可以延长休眠,D 正确。故选 A。92019 年初,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锋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做出了全新阐述。研究发现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1.5)及以上水平时,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 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白质与alpha4 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热的作用及退热药的使用有了新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休克蛋白90 与 alpha4 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C该研究提示我们,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1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药D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作用: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和血糖平衡等;脑干:维持呼吸等;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等。防卫是指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监控和清除是指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癌变细胞的能力。【详解】A、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 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该蛋白质与alpha4 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免疫细胞“运动”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热休克蛋白90 与 alpha4 整合素结合并使免疫细胞做出应答,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 正确。B、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和血糖平衡等,因此退热药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B 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在病人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体温维持在1.5以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吃退烧,C正确。D、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是指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自身癌变细胞的能力,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分析题干提炼有效信息是解题关键。10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 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亚甲基蓝溶液(亚甲基蓝氧化态为蓝色,还原态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试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试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覆盖适量石蜡油,适宜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A 管子叶蓝色深度不变,B 管子叶蓝色变浅。取出两管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A 管子叶蓝色深度不变,B 管子叶蓝色深度一定程度恢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中抽气并在水面覆盖适量石蜡油的目的是隔绝空气,制造无氧环境B保温后A 管子叶蓝色深度不变的原因是高温导致酶失活,细胞无呼吸作用C保温后B 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亚甲基蓝被无氧呼吸产生的H还原D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深度恢复的原因是子叶进行有氧呼吸将亚甲基蓝氧化【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是一道关于呼吸作用实验分析题,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 酶6CO2+12H2O+能量(大量);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少量)。【详解】A、实验中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创设无氧环境,A 正确;B、A 管放入的是煮熟的蚕豆子叶,高温处理子叶细胞酶已失活,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A 管子叶 37保温后不变色,B 正确;C、保温后B 管子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H 能使亚甲基蓝还原,B管子叶蓝色变浅,C正确;D、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创设有氧环境,通过子叶有氧呼吸将还原的亚甲基蓝氧化,使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实验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全部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分析A、B 两试管中的子叶颜色发生变化及不变色的原因。另外,题干中有“亚甲基蓝氧化态为蓝色,还原态后为无色”的信息提示,能起到引导学生辨别答题方向的作用。11人体成熟红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富含血红蛋白,用来运输氧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人体成熟红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C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D温度升高会影响钾离子进入红细胞的速率【答案】B【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其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上述溶液中的物质或反应都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和反应。【详解】A、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 正确;B、人体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无遗传物质,而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含有遗传物质,B错误;C、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与细胞内氧气浓度无关,C正确;D、温度升高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钾离子进入红细胞的速率,D 正确。故选 B。【点睛】理解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解题的关键点。12结合图示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 1 所示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B图 2 所示该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C图 3 所示该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图 4 所示该植物吸收K+受氧气的影响,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详解】A、图 1 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协助,因而会出现饱和现象,A 正确;B、图 2 所示物质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说明此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需要消耗能量,B 正确;C、图 3 所示该离子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消耗能量,说明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D、图 4K+跨膜运输受氧气的影响,说明需要消耗能量,则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因此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 错误。故选 D。13某种烷化剂芥子气能使鸟嘌呤转变为烷基化鸟嘌呤(mG),mG 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某双链 DNA 分子中 T占碱基总数的20%,用芥子气使DNA 分子中所有鸟嘌呤成为mG 后进行复制一次,其中一个DNA 分子中 T 占碱基总数的30%,则另一个DNA 分子中 T 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A 15%B20%C30%D40%【答案】D【解析】某双链 DNA 分子中 T占碱基总数的20%,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T=20%,G=C=30%,A+T=40%,G+C=60%则一条链中G+C=60%,又因为用芥子气使分子中所有鸟嘌呤成为mG,mG 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所以复制一次得到的两个DNA(甲、乙),已知甲DNA 分子 T占碱基总数的30%,则甲中 G 占碱基总数的30%-20%=10%,则乙中mG 占碱基总数的30%-10%=20%,所以乙中T 占碱基总数的20%+20%=40%,故选 D。【考点定位】DNA 分子的复制【名师点睛】DNA 复制的四个基本条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A、T、C、G);模版:DNA 的两条母链;酶:解旋酶,聚合酶,DNA 连接酶;能量:ATP。14下图中甲、乙、丙所示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 271 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 种甲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32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如果甲中的R为 C3H5O2,那么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 个 H【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图中甲为氨基酸的通式,乙为三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丙为核苷酸的结构通式。其中,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且氨基酸最多有20 种,A 项正确;甲形成乙的过程中脱去(2713)268 个水分子,同时还形成了4 个二硫键,脱去了8 个 H 原子,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6818 84832,B 项正确;题图中的乙和丙分别是蛋白质和核苷酸,由核苷酸组成的核酸由两种-DNA 和 RNA,其中真核细胞中的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C项错误;将 C3H5O2替换氨基酸通式中的R 基,可数出一分子氨基酸中H 为 9 个,两分子氨基酸脱去一分子水,所以化合物中的H 为 16 个,D 项正确。15科研人员研究棉花细胞核中一个DNA 分子中a、b、c 三个连续基因,其分布状况如图所示,图中、为基因间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b、c 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可能同时得到执行B图中碱基对替换发生在a 区段属于基因突变,发生在区段不属于基因突变C该DNA 分子含n 个碱基,其转录的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n/2 个D 中插入一个抗虫基因以提高植物的抗虫性,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指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在细胞内的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详解】A、基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b、c 三个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同时得到执行,A 错误;B、a 区段为基因,区段为基因间序列,故碱基对替换发生在a 区段属于基因突变,发生在区段不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C、由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内含子和非编码区不能转录出成熟的mRNA,所以若该DNA 分子含 n 个碱基,转录出的 mRNA 分子碱基数少于n/2 个,C错误;D、中插入一个抗虫基因以提高植物的抗虫性,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 错误;故选 B。16如图实验装置,U 型管 A、B侧分别装入20 mL 质量分数为5%的麦芽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在 A、B 两侧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加入蔗糖酶前,两侧液面等高B加入蔗糖酶前,半透膜无水分子通过C加入蔗糖酶后,最终A 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D该实验可验证酶的专一性【答案】B【解析】【分析】从图示信息可知,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 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 型管两侧加入等量的蔗糖酶,由于酶的专一性,蔗糖酶只能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导致B侧渗透压上升,B 侧吸水液面上升,A 侧液面下降。【详解】A、加入蔗糖酶前,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A、B 两种溶液渗透压相同,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A 正确;B、加入蔗糖酶前,A、B 两种溶液渗透压相等,两侧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相等,B 错误;C、加入蔗糖酶后,A 侧麦芽糖不会被水解,B侧蔗糖会被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导致渗透压增加,B 侧吸水液面上升,A 侧失水液面下降,C正确;D、两侧液面高度的变化是加入蔗糖酶后两侧渗透压的变化引起,能证明酶的专一性,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渗透作用中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并且半透膜只允许水分通过。17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叙述错误的是()A在转录时DNA 上会结合RNA 聚合酶B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功能C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相同D葡萄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转录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需要RNA 聚合酶的催化;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和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糖原、淀粉和纤维素;葡萄糖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详解】A、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DNA 上的识别位点结合,A 正确;B、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而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B 错误;C、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正确;D、葡萄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D 正确。故选 B。18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都称为基因表达BRNA 聚合酶能使包括一个或几个基因的DNA 片段的双螺旋解开C所有生物中,转录产生的mRNA 都要经过加工才能称为成熟的mRNA D若干个核糖体可以串联在一个mRNA 分子上同时进行工作【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 聚合酶进行,以DNA 为模板,产物为RNA。RNA 聚合酶沿着一段DNA移动,留下新合成的RNA 链。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每个mRNA 携带由遗传密码编码的蛋白质合成信息即三联体。编码区的每个核苷酸三联体称为密码子,并且对应于与转运RNA中的反密码子三联体互补的结合位点。多种密码子可能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翻译的场所位于核糖体,原核生物可以边转录边翻译。真核细胞中的核DNA 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加工完成后出细胞核,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详解】A、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A 正确;B、RNA 聚合酶结合到基因的启动部位,可使包括一个或几个基因的DNA 片段解开双螺旋,并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B 正确;C、真核生物的核基因转录产生的RNA 需要进行加工后才能成为成熟的RNA,原核生物的RNA 不需要加工即可用于翻译,C错误;D、多肽链合成时,在一个mRNA 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D 正确。故选 C。19下列关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的存在,保证了细胞代谢高效、有序地进行B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更高C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 的水解相联系D细胞越大,物质运输速率越大,代谢速率越快【答案】D【解析】【分析】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变大,结合水的含量多有利于生物体度过不良环境,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小,利于提高抗逆性;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详解】A、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A 正确;B、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所以,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更多,B 正确;C、细胞内的吸能反应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ATP 水解提供,所以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 的水解相联系,C 正确;D、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代谢速率越慢,D 错误。故选 D。【点睛】熟记细胞的结构,并明确相关物质及反应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下列过程不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合成为蔗糖的反应B线粒体中消耗氧气的过程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D光合作用过程中C3的还原【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产生ATP,耗能反应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详解】A.葡萄糖和果糖合成为蔗糖的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所以需ATP水解提供能量。A 错误。B.线粒体中消耗氧气的过程,不消耗ATP。B 正确。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需ATP水解提供能量。C 错误。D.光合作用过程中C3的还原属于暗反应,需ATP水解提供能量。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文注意区分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方式,方向是极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1下图所示DNA 分子片段中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DNA 连接酶和DNA 聚合酶都催化形成 处的化学键B解旋酶作用于 处,而 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若该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无法确定整个DNA 分子中 T 的含量D把此 DNA 放在含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 的 DNA 占 100%【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 分子片段,部位 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 聚合酶和DNA 连接酶的作用部位;处是碱基对;部位 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部位。【详解】A、DNA 连接酶和DNA 聚合酶作用于 磷酸二酯键,A 正确;B、题图为双链DNA 分子,而解旋酶作用于 氢键,是构成 DNA 的基本单位,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B 正确;C、若该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上G+C=56%,整个 DNA 分子中 G+C=56%,A+T=44%,A=T,则 T占 22%,C 错误;D、把此 DNA 放在含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得到4 个 DNA 分子,根据DNA 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一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含有14N,另一条链含有15N,其他 3 个 DNA 分子只含15N,因此子代DNA 分子均含15N,D 正确。故选 C。22人体细胞内存在一套复杂的膜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B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C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对物质的选择性是相同的D各种生物膜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生物膜内或者膜表面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 正确;B、血液透析膜可将代谢废物透析掉,留下有用的成分,这模拟的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B正确;C、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对物质的选择性是有所不同的,C 错误;D、各种生物膜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D 正确。故选 C。23小明同学的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热水,他会立即缩回手(反应 1)并马上用冷水冲洗(反应 2)。下列有关反应 1 和反应 2 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 1 与眼睛受到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B在反应1 和反应 2 中,都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反应 1 中,兴奋在小明的神经纤维上发生双向传导D反应 1 和反应 2 都与人体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题干中反应1 属于非条件反射,而反应2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详解】A、反应 1 手碰滚烫的热水,立即缩回手属于非条件反射,而眼睛受到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不属于反射,A 错误;B、在反应 1 和反应 2 的反射弧中,体内都会发生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因此都会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C、在反应1 的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发生的是单向传导,C错误;D、反应 1 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与大脑皮层无关,反应2 与大脑皮层有关,D 错误。故选 B。24促红细胞生成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又能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ESF原)的生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血浆是红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红细胞具有接收ESF的受体蛋白,从而改善缺氧CESF抑制肝脏中的ESF原的生成属于正反馈调节D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在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多细胞动物绝大多数细胞并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他们周围的环境就是动物体内细胞外面的液体,叫做细胞外液,也称为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同时组织液又通过毛细血管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血浆在全身血管中不断流动,再通过胃肠、肾、肺、皮肤等器官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详解】A、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通过红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A 正确;B、根据题意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说明造血干细胞上有该信号分子的受体,而不是红细胞有其受体蛋白,B错误;C、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C错误;D、B细胞成熟的场所在骨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D 错误。故选 A。2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前,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广口瓶后需振荡混匀B实验选用的温水温度为30 是因为该温度处于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范围内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D拔掉塞子后如能闻到酒味,说明一定有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需氧呼吸以葡萄糖为底物,消耗 O2产生 CO2,厌氧呼吸以葡萄糖为底物,产生CO2和酒精。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详解】A、实验开始前,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广口瓶后需振荡混匀,增大酵母菌与葡萄糖的接触,使其快速繁殖,A 正确;B、实验选用的温水温度为30 是因为该温度处于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范围(25-30)内,B 正确;C、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需氧呼吸产生CO2,厌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因此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C错误;D、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拔掉塞子后如能闻到酒味,说明一定有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D正确。故选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研究结果表明:除草剂2,4-D 的使用对土壤生物群落中真菌数量有着明显影响,当浓度为5mg/kg 时,土壤中真菌数量没有明显改变;当浓度为25mg/kg 时,真菌数量有明显下降但能逐渐恢复;当浓度等于或超过 50mg/kg 时,真菌数量明显下降且无法恢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实验材料:未使用除草剂2,4-D 的土壤、浓度为50mg/kg 的 2,4-D 溶液、蒸馏水、培养皿若干个、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要求与说明:真菌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_(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曲线图表示检测结果)_(3)该实验还可以利用_(仪器)测定溶液的浑浊度,来估算真菌的数量。(4)该实验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请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不能过最施用2,4-D 的原因:_。【答案】用 50mg/kg 的 2,4-D 配制浓度为0mg/kg,、5mg/kg、25m g/kg、50mg/kg 的 2,4-D 溶液 取适量的土壤平均分成A、B、C、D、四组装入培养皿,分别取样、稀释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并记录 分别喷洒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0mg/kg,、5mg/kg、25mg/kg、50mg/kg 的 2,4D 溶液。都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每隔-段时间(每天同一时间),分别取样、稀释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并记录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比浊计(比色计或者分光光度计)真菌属于分解者,过量2,4D 影响真菌数量而影响生态系统中土壤物质的分解【解析】【分析】【详解】(1)本实验要验证不同浓度的2,4-D 对土壤生物群落中真菌数量的影响,因此可以设置有一系列浓度来研究。基本步骤为:用蒸馏水和50mg/kg 的 2,4D 配制浓度为5mg/kg、25mg/kg 的 2,4D 溶液。取一定量的土壤并制成土壤悬液,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记录。取 4 组培养皿,各加上适量且等量的土壤,并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5mg/kg、25mg/kg、50mg/kg 的 2,4D 溶液,另一组不加。每隔一段时间,重复步骤(或答: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2)预测实验结果:对照组真菌通过繁殖数量增加,浓度为5mg/kg2,4 D 那组,土壤中真菌数量没有明显改变;2,4D 浓度越高的,真菌数量减少的更多,因此曲线为:(3)可利用比浊计测定溶液的浑浊度,来估算真菌的数量。(4)真菌属于分解者,过量2,4D 影响真菌数量而影响生态系统中土壤物质的分解,从而影响物质循环的平衡。27CRISPR/Cas9系统基因编辑是一种对靶向基因进行特定DNA 修饰的技术,其原理是由一个向导RNA(sgRNA)分子引导Cas9蛋白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受此机制启发,科学家们通过设计sgRNA中碱基的识别序列,即可人为选择DNA 上的任一目标位点进行切割(见下图)。(1)从 CRISPR/Cas9系统作用示意图看,能够行使特异性识别DNA 序列并切割特定位点功能的分子是_,其类似于基因工程中_的作用。(2)CCR5基因是人体的正常基因,其编码的细胞膜通道蛋白CCR5是 HIV 入侵 T淋巴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科研人员依据_的部分序列设计sgRNA序列,导入骨髓_细胞中,构建sgRNA-Cas9复合体,以实现对CCR5基因的定向切割,变异的CCR5蛋白无法装配到细胞膜上,即可有效阻止 HIV 侵染新分化生成的T 淋巴细胞。试分析与上述过程最接近的现代生物科技是_。(3)CRISRP/Cas9基因编辑技术有时存在编辑对象出错而造成脱靶,实验发现sgRNA的序列越短脱靶率越高。试分析脱靶最可能的原因是_。(4)通过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最后模拟卷含解析.pdf)为本站会员(索****)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