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佛山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pdf
-
资源ID:83160571
资源大小:167.2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物理佛山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pdf
高考物理佛山光学知识点之物理光学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应用没有利用电磁波技术的是A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 C 雷达 D白炽灯2下面事实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C水中的气泡显得格外明亮D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3如图所示是利用薄膜干涉检查平整度的装置,同样的装置也可以用于液体折射率的测定方法是只需要将待测液体填充到两平板间的空隙(之前为空气)中,通过比对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d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d 就可以计算出该液体的折射率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Bd 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Dd d,该液体的折射率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在 LC 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5如图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使用波长为600 nm 的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P0点和 P0点上方的P1点恰好形成两列相邻的亮条纹;若用波长为400 nm 的紫光重复上述实验,则P0点和 P1点形成的明暗条纹情况是AP0点和 P1点都是亮条纹BP0点是亮条纹,P1点是暗条纹C橙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于紫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D若分别用上述两种光通过同一装置做单缝衍射实验,紫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6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7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B电场周围总能产生磁场,磁场周围总能产生电场C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只能在真空中传播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总是与光速相等8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横波B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C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大D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9我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铄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光的何种现象A反射 B色散 C 干涉 D衍射10 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理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场的周围空间一定产生磁场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振荡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振荡磁场D交替产生的电磁场形成电磁波,只能在大气中传播11 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的周围,一定存在着由它激发的磁场B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一定能形成电磁波C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无线电波的波长小于可见光的波长12 用 abcd 表示 4 种单色光,若 a b 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 的临界角小于b 的临界角;用bc 和 d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 的条纹间距最大;用bd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 能使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bcd 分别可能是()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B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D紫光橙光红光蓝光1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的位置B调制是电磁波发射的过程,调谐是电磁波接收的过程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长总比静止时的杆长短14 雨后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发生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就形成了彩虹。如图,太阳光从左侧射入球形水滴,a、b是其中的两条出射光线,在这两条出射光线中,一条是红光,另一条是紫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 光线是红光,b 光线是紫光B当光线在水滴背面发生全反射时,我们看到的彩虹最为鲜艳明亮Ca 光在水滴中的传播时间比b 光在水滴中的传播时间长D遇到同样的障碍物,a 光比 b 光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15 有些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可见光,大额钞票的荧光防伪标志就是一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用红外线照射荧光物质也可以发出可见光B荧光物质发出的可见光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低C荧光物质中的电子吸收了紫外线光子的能量D荧光物质发出可见光的过程是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产生的16 以下列出的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是()A无线电波 B 红外线 CX射线 D射线17 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以及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些现象分别属于()A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现象B光的干涉、衍射和色散现象C光的衍射、色散和干涉现象D光的衍射、干涉和色散现象18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射线,是按波长由长到短排列B紫外线是一种紫色的可见光C均匀变化的电场可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19 在杨氏干涉实验中,从两个狭缝到达像屏上的某点的光走过的路程相等,该点即为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即k=0对应的那条亮条纹),双缝屏上有上下两狭缝,设想在双缝屏后用一块极薄的玻璃片遮盖上方的缝,则屏上中央亮条纹的位置将()A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C不动 D可能向上移动,也可能向下移动20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BCD21目前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1000 MHz 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中,上述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在30m150m 之间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便于远距离传播D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就可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22 关于紫外线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射紫外线可增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因此人们应尽可能多地接受紫外线的照射B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C紫外线有很强的荧光效应,可用来防伪D紫外线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是因为其有热效应23 如图所示,LC 振荡电路的导线及自感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某瞬间回路中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且此时电容器的极板A 带正电荷,则该瞬间()A电流 i 正在增大,线圈L 中的磁场能也正在增大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正在增大C电容器带电量正在减小D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强24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a 光和 b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 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周边为环状区域,且为a 光的颜色(见图乙)则一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光的频率比b 光大B水对 a 光的折射率比b 光大Ca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 光大D在同一装置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a 光的干涉条纹比b 光窄25 近期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起亚洲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应“萨德”采用 X波段雷达,工作的电磁频率范围在8109?12l09Hz,而传统雷达多采用S波段雷达,其工作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在2109?4109H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BX波段电磁波的波长比S波段电进波的波长长C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介质时,频率会发生变化D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S波段的电磁波比X波段电兹波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 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下列应用没有利用电磁波技术的是白炽灯,无线电、移动电话、雷达都要利用电磁波向外传输,D对;考点:考查电磁波的应用点评:难度较小,电磁波传输不需要介质,对电磁波的应用实例要注意积累2B 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的原理传播光信号,与光的干涉无关,故A 错误;B光照射在水面上的油膜上光在油膜的上下两个表面分别发生反射,两列反射光在油膜的上表面发生薄膜干涉形成彩色干涉条纹,故与光的干涉有关,故B 正确;C光从水或玻璃射到气泡中时,由于一部分射到气泡界面上的光发生了全反射,所以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与干涉无关,故C 错误;D白光是复色光,而同一种玻璃对不同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故虽然不同的单色光的入射角相同但经玻璃折射后的出射角不同即发生了色散,故折射的结果与光的干涉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B。3B 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薄膜干涉是光在空气层的上下两次反射叠加后形成的,光程差为厚度的两倍,所以相同的厚度形成同一条亮(暗)条纹,再有,换掉液体后光速减小,波长减小,所以条纹间距减小,由此可知折射率为,B对;4B 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发生折射而形成色散现象,故A 错误;B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了光由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会发生全反射的性质,故B 正确;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C 错误;D在 LC 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小,电路电流最大,故D 错误。故选 B。5B 解析:B【解析】根据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可知,P0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0,出现明条纹用600nm 的橙色光照射时,在光屏上的P0点和P0点上方的P1点恰好形成两列相邻的亮条纹,则1212x,解得 x=1=600nm,则2312x,可知 P1点是暗条纹故B 正确,A 错误因橙光的波长大于紫光,则根据lxd可知,橙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于紫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若分别用上述两种光通过同一装置做单缝衍射实验,橙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选项C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叠加,振动加强,波峰与波谷叠加,振动减弱通过该关系知道形成明条纹或暗条纹的条件.6B 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双缝干涉中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公式dLx,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条纹间距大的说明波长大,所以A 项错误;波长越大折射率越小,所以C 项错误;在介质中的速度根据公式ncv,折射率越小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越大,所以B 项正确;在空气中不同的单色光的速度与在真空中速度相同都等于光速,所以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双缝干涉和不同色光的折射率7A 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相互激发,在空间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故 A 正确;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不产生磁场;同理,变化的磁场产生的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不产生电场;故B 错误,C 也错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等于3 108m/s,故 D 错误;故选 A8A 解析:A【解析】在传播方向的任一点,电场与磁场互相垂直,而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电磁波是横波,A 正确;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 错误;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束,与光的频率无关,CD错误9B 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雨后当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感觉雨露呈现彩色雨过天晴时,太阳光照在枝叶上的雨珠上,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B 正确10C 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电场只有变化的电场周围才能产生磁场,恒定的电场不能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AB 错误;振荡电场,就是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它产生的磁场也是周期性变化的,C 正确;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错误11C 解析:C【解析】只有变化的电场才会产生磁场,恒定的电场不能产生磁场,A 错误;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但是恒定的电场不会产生磁场,B 错误;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正确;依照波长的长短的不同,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射线(伽马射线),故无线电波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的波长,D 错误12A 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临界角C、折射率1sinnC,由 a 的临界角小于b 的临界角,可知nanb,根据色散规律可知a 的频率大于b 即 a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Lxd,由 c的条纹间距最大可知b、c 和 d 中 c 的波长最长,故c 的频率最小;每种金属都有对应的最小入射光频率,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效应越容易发生,由可知b 和 d 中 b的频率较大即b d,综合上述可知a、b、c、d的频率从大到小依次为abdc,故 A 正确13C 解析:C【解析】A、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故A正确;B、调谐是电磁波接受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发射的过程,故B正确;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根据,由于波长变大,故条纹间距变大,故C 错误;D、以地面为参考系,考虑相对论效应,根据长度与速度关系:L=L0,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长比静止时的杆长短,D 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C。14C 解析:C【解析】【详解】AD a、b 两种光在水滴表面发生折射现象,入射角相同,a 光的折射角小于b 光,根据折射定律可知,a 光的折射率大于b 光,所以a 是紫光,b 是红光,a 光的波长小于b 光,水滴背面发生全反射时b 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D 错误;B光在水滴背面发生全反射时,仍然有些不同颜色的光要相交重合,所以此时看到的彩虹并不鲜艳,故B 错误;C令太阳光在水滴表面发生折射现象时,a 光的折射角为,b 光的折射角为,则球形水滴的半径为R,所以 a 光在水滴中的传播路径长为xa=4R?cosb 光在水滴中传播的路径长为xb=4Rcos因为 ,所以xa xb又因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cvn,因为 nanb,所以vavb光在水滴中的传播时间为xtv,所以 a光在水滴中的传播时间比b 光在水滴中的传播时间长,故 C 正确。故选 C。15C 解析:C【解析】因为红外线的频率低于紫外线的频率,所以改用红外线照射荧光物质不会发出可见光,A 错误;可见光的频率不一定比红外线的频率低,B 错误;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了之后,分子内一些电子会迁跃到更高能级,然后不再接收到紫外线时又会自主迁跃到低能级,前一过程吸收紫外线能量,后一过程以发光形势放出能量,而荧光物质分子较复杂,两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来回迁跃,而是涉及到很多能级间的迁跃,C 正确 D 错误16D 解析:D【解析】电磁波频率是不同的,由电磁波波谱图可知知道射线的频率比X 射线、可见光、无线电波高,故D 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电磁波的波谱图知道射线的波长比可见光、无线电波短17A 解析:A【解析】太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现的彩色,这是薄膜干涉;瀑布在阳光下呈现的彩虹,这是色散;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是单缝衍射18A 解析:A【解析】A、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射线,是按波长由长到短排列,A 正确。B、紫外线是一种波长比紫色光短的不可见光,B 错误。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可知,均匀变化的电场可产生恒定的磁场,C 错误。D、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波是一种波,但不能说明是横波,D 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电磁波谱中各光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了解各种色光在生活中的应用19A 解析:A【解析】【详解】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所以同一种光在玻璃中的波长小于在空气中的波长;同样的距离,光在玻璃中的波长的个数多,光程变长。所以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双缝屏后用一块极薄的玻璃片遮盖下方的缝,通过双缝的光仍然是相干光,仍可产生干涉条纹,经过上下两狭缝到中央亮纹位置的光程差仍等于0.由于光通过玻璃时的光程变长,所以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上移动。故选:A【点睛】当光程差是光波波长的整数倍时,出现亮条纹,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出现暗条纹中央亮纹P点分别通过双缝到S的光程差为零,抓住该规律判断中央亮纹位置的移动20B 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全反射现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薄膜干涉选项B 正确考点:光的干涉现象21D 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公式cf可得上述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在03m15m之间,A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稳定的电磁场不会产生电磁波,B错误;根据波的衍射规律可知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越容易发生,C 错误;根据2vtx可得障碍物的位置,D 正确;考点:考查了对电磁波的理解【名师点睛】本题易错点为:有些同学错误认为磁场产生电场,电场产生磁场,注意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是电磁波产生的理论基础,要加强理解与应用同时注意测障碍物的距离时,其值等于由来回时间求出距离的一半22C 解析:C【解析】适量照射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人体对钙的吸收,过度的照射可能对皮肤产生伤害,故A错误;紫外线是不可见光,故B错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做防伪标识,故C正确;紫外线化学效应强,所以能杀菌,故D 错误所以C 正确,ABD 错误23B 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图示电路知,该LC振荡电路正在充电,电流在减小,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故 A 错误B、电容器的带电量在增大,根据U=,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正在增大故B正确,C错误D、充电的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电流在减小,所以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减小故D 错误故选 B24C 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乙可知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由1sinCn可知 a 光的折射率小,即频率小,波长长,故选项AB错误;由cvn可知选项C 正确;由Lxd可知选项D错误考点:全发射;单色光的特点25D 解析:D【解析】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选项A 错误;B、根据公式vfT可知,频率越大,波长越短,故选项B 错误;C、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射人另一介质时,频率不会发生变化,频率是由振源本身决定的,与外界因素无关,故选项C 错误;D、由于 S波段的电磁波比X 波段电兹波的波长大,故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故选项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