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考前模拟卷(3)含解析.pdf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1 届新高考地理考前模拟卷(3)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 分)1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从春秋时期开始,太湖沿岸人们利用这种技术,在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条溇港与太湖交汇处建有一道水闸(如下图),控制太湖南部灌溉与排水。2016 年 11 月 8 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1古人选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竹子和木头丰富B竹子和木头结实耐用C竹子和木头质量轻,便于运输D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2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3当时溇港大量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B年降水量增多、降水变率减小C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D地下水量增加,地下水位季节变化增大【答案】1D 2B 3C【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分析,“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因此,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选D。2溇港南宽北窄,可以起到狭管效应的作用,使得流水出处流速加快,从而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打开泄洪;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开闸放水。据此选B。3当时溇港的建设,减轻旱涝灾害导致的农业损失;使用竹、木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植被减少,空气湿度变小;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变率大。据此选C。【点睛】本题注意读取材料中的关键词“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在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太湖平原”等,知道该技术实际是竹木分离的造田技术。2下图为 某日地球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该日,甲、乙两地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早B甲地日落时间比乙地晚C乙地昼比甲地短D乙地地方时早于甲地【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中的昼夜半球分布分析,晨昏线和北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甲地位于赤道,昼夜等长,地方时6 点日出,18 点日落。乙地位于北极圈附近,昼长夜短,地方时6 点前日出,18 点后日落,所以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晚,甲地日落时间比乙地早,乙地昼比甲地长,ABC 错误。乙地经线位于甲地经线东30o,所以乙地地方时早于甲地两个小时,D 正确。故选D。3秦皇岛港始建于1898 年,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为解决城市与港口的矛盾冲突,秦皇岛市提出了“西港东迁”的战咯举措,将西港区的生产功能搬迁至东港区。下图为我国秦皇岛市城区布局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秦皇岛港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主要得益于A经济腹地广阔B港口终年不冻C地理位置优越D历史发展悠久2秦皇岛市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是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条带状模式D多核心模式3材料中提到,“西港东迁”是为解决城市与港口的矛盾冲突,该矛盾冲突主要是指A用地规模B交通联系C环境污染D地价高低【答案】1C 2D 3A【解析】【分析】本组试题以我国秦皇岛市城区布局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及发展的相关知识。1秦皇岛港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地处山海关内外要冲,地理位置优越;此外,秦皇岛港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交通位置优越;位于渤海西北部,港口不冻,风浪小,为天然良港。综上所述,秦皇岛港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主要得益于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并未提及,A错误。港口终年不冻,仅是地理位置优越的其中一方面体现,B错误。历史发展悠久对港口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的影响并未提及,D错误。故选C。2读图可知,秦皇岛城市功能区以组团式布局,沿滨海地区带状延伸,呈带状组团式串珠式布局,各组团间由绿化带隔离,故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是多核心模式,D正确,ABC错误。故选D。3“西港东迁”可扩大城市中心区的用地规模(或发展空间),解决城市与港口发展的矛盾冲突,便于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打造滨海新区,A正确。“西港东迁”会加大城市中心区与港口的空间距离,交通联系变差,B错误。读图可知,工业区和港口分离,港口主要负责转运,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C错误。港口用地和城市中心区各个功能区用地的付租能力不同,低价高低造成的矛盾冲突小,D错误。故选A。4中非合作行稳致远。1975 年坦赞铁路建成通车,2015 年-2017年本格拉铁路、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相继建成通车,目前尼日利亚沿海铁路正在施工,一个由中国标准建设的非洲未来铁路网正呼之欲出。下图示意非洲大陆中国标准铁路网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经过热带雨林的铁路为A亚吉铁路B蒙内铁路C坦赞铁路D沿海铁路2中国企业采用太阳能供电技术解决了本格拉铁路运行电力供应难题,采取这一措施的自然原因是该地A石油蕴藏很少,水能开发困难B地势崎岖,能源运输不方便C受离岸风控制,全年降水较少D太阳能技术先进,成本较低【答案】1D 2C【解析】1热带雨林带分在赤道附近,图中沿海铁路靠近赤道,大致位于几内亚湾沿岸,受几内亚暖流和西南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D 正确;图中其他几条铁路均未穿过热带雨林地区;故选D。2本格拉铁路所在地区位于东南信风带,受离岸风影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为热带沙漠气候。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C 对;本格拉沿岸,石油资源丰富,A 错;能源运输不变并不是主要原因,B 错;该地区经济落后,太阳能技术并不先进,D 错;故选 C。5都市圈(区)是指由其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山东都市圈(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D快速化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2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D中小城市服务等级提高,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答案】1D 2A【解析】1通过材料可知,都市圈(区)的涵义,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动交换频繁,这是得益于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才会让都市圈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更为便捷。D对。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和跨区域的人口迁移都是都市圈(区)的影响,并非推动的主要原因,排除ABC。故本题选择D。2通过材料可知,都市圈(区)它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A对。都市圈(区)它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所以不会推动郊区城市化,这不是成熟阶段的特征,B错;都市圈对遏制环境恶化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C;因为形成都市圈,那么都市圈里面的大城市等级提高,中小城市服务等级越来削弱,排除D。故本题选择A。6下图为某日6 时北半球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A比气温高B比云量多C比风速大D比气压低2据图推断A地受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B低压天气系统中,地的强度最强C黄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D北京位于冷锋锋前,出现大风降水【答案】1C 2B【解析】【分析】1纬度位置更高,更靠近冬季风源地,比气温低,A错误。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为主,受锋面气旋控制,降水概率大,云量多,B错误。等压线比密集,风速更大,C对。气压值高于 1025 百帕,气压值低于1017.5 百帕,D错。故选 C。2地受高气压控制,但是陆地形成高压,此时为冬季,气温低,A错误。低压天气系统中,地气压低于 1007.5 百帕,低压强度最强,B正确。读图可知,黄海海域天气晴朗,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C错误。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锋后,D错误。故选B。7某地质勘探小组沿着自西向东方向,在水平距离各相差500 米的 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当地表层为潮湿、黏稠的红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岩层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地 点A B C 海拔(m)400 250 10 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m)412 73 421 1该区域可能属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2该区域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A棉花B大豆C苹果D茶【答案】1B 2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区域农业发展。1从表中数据可知,B处海拔比两侧的A、C两处低,地形应该是谷地;从沉岩层的埋藏深度分析,根据岩层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该段岩层向上凸出,为背斜,即为背斜谷,所以选B。2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可以判断是我国江南地区,该地区土壤呈酸性,而茶叶适宜在酸性环境下生长,故本题选D。8某条长约1000 千米的高铁路中有四个站点,列车在这四个点的停靠情况知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四个站点中,甲地最有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B高铁建设成本最低的城市C流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D现代物流业最发达的城市2下列关于该条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两站点距离较远是因为地势起伏大B甲、乙站点距离太近,造成资源浪费C丁地常住人口可能会大量向丙地流动D丁地班次太少,不利于人口流动3影响该条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A建设高铁的技术B政府政策C沿线地形地质条件D经济发展需求【答案】1C 2C 3D【解析】【分析】1人口老龄化程度一般和当地经济发达程度有关,经济发达城市的生活条件好、医疗卫生水平高,人口寿命长,受生育观念影响,部分城市出生率低,因此老龄化严重(部分农村由于青壮年人口迁出,老龄化严重,但是农村一般不会有高铁站点),因此 A项错误;高铁建设成本主要受地形起伏、河网密度、人口搬迁数量、地质条件影响,图文信息没有四个站点的影响成本的因素,因此B项无法判断,且高铁建设成本和停靠次数没直接联系。从图中信息可以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站点的最大差别是每天停靠班次多少,每天停靠班次越多,说明该站点城市规模越大,在该城市上下车的乘客越多,因此流动人口越多,所以C正确;高速铁路的最主要运输对象是人,而现代物流的运输对象是货物,因此D项错误;故选C。2高速铁路线路一般较平直,遇到起伏较大地形一般是采用以桥代路或修建隧道等方式,这样才能高速、安全运行。山区公路一般是沿等高线修建,线路弯曲、长度较长,站点之间距离较远。乙、丙站点距离较远是可能是乙、丙之间没有大的居民点,人流量小,没必要设站点,因此A错误;甲、乙站点距离太近是因为二者人流量均较大,可能是当地的流动人口,也可能有在该城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乘客再次换乘其它线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及时疏散乘客不是资源浪费,B 错误。丁地常住人口向左流动要依次经过丙、乙两站点,丙地停靠班次多,应该是较大的城市,丙丁之间经济差距大,丁地部分常住人口可能是在丙地工作,下班返回丁地休息;乙丁两地停靠班次相差不大,城市规模、经济差距不大,人流量一般不大。因此 C项正确。丁地班次少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流动需求量小,现有班次已经能够满足当地的人口流动需求,D 项错误。故选C。3一般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主导因素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此D项正确;高铁建设的技术难度较大,没有技术也可以让别的国家来承建高铁,因此A项错误;修建高铁、后期维护都要大量资金,建成后要有大量乘客才能维持高铁运营费用,因此只有政府政策支持是不够的,B项错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是次要因素,沿线地形平坦、地质稳定则修建难度小,沿线地形起伏大可以以桥代路或打隧道解决,这是工程量大而已。地质不稳可以避开该区域,因此C错误。故选D。【点睛】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9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形成受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和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空间分布上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中,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蒸馏酒技艺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的原因是A雨热同期,蔬菜种植范围大B山区面积广,适合耐旱的五谷生长C交通发达,与外界交流便利D夏季气温高,饮食要求寒凉型2大同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有“中国煤都”之称,历史悠久,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匮乏的原因是A纬度较高,气温低,人类活动少B水土流失严重,文化遗产被破坏C片面发展煤炭经济,不注重保护D经济较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答案】1B 2C【解析】1相对来讲,谷物杂粮的种植范围较大,蔬菜种植范围较小,故A 项错误;传统面食制作、蒸馏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由多类谷物杂粮衍生而来的特产或吃食,尤其是麦类、谷物类,多属于耐旱品种,这反映当地有适合多类谷物生长的环境,结合山西自然环境可知,当地山区面积广,适合耐旱的五谷生长,故B 项正确,D 项错误;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交通不便,故C 项错误。2大同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匮乏是因为近年大量开发媒炭,片面发展煤炭经济,不注重文化传承,不注意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导致的,故C项正确;大同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历史悠久,人类生产活动丰富且多样,故A项错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的性质,水土流失无法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故B项错误;大同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有“中国煤都”之称,经济水平较高,故D项错误。10蚝是我国主要海洋水产之一。古人就地取材,将生蚝壳拌上黄泥、熟糯米等堆砌成墙,墙体风干后坚固不倒、遇水不溶。在我国某些地区的村落,保存着为数不多的以蚝壳为墙的古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可能有蚝壳墙古建筑留存的地区是A珠三角B洞庭湖区C河西走廊D三江平原2蚝壳呈鳞状以向下约3 度排列,主要是为了A美观大方B节约蚝壳资源C坚固耐用D方便雨水下泄3蚝壳墙又被成为“凸砖遮阳墙”,它能起到隔热的效果。其原理是A蚝壳厚度较大,能有效地隔热B壳表凹凸不平,形成大片阴影C建造蚝壳墙时,使用隔热材料D蚝壳墙有空隙,利于通风散热【答案】1A 2D 3B【解析】1材料中提到,蚝是我国主要海洋水产之一,四个选项中只有珠三角临海,A正确;洞庭湖区、河西走廊、三江平原不临海,海洋水产不丰富,BCD错误。故选A。2珠三角地区属于湿润地区,降水多。从建筑实用角度分析,蚝壳呈鳞状以向下3 度的方式排列的最主要原因是利于雨水下泄,避免雨水浸入内墙,保持室内干爽,D正确;美观大方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该地区蚝壳资源丰富,节约蚝壳资源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坚固耐用与倾斜角度无关,C错误。故选D。3蚝壳厚度不大,A错误;整堵墙都是蚝壳加黄泥浆粘合砌筑。蚝壳墙外表面不施抹灰。凹凸的蚝壳像遮阳百页,在阳光照射下,外墙面呈现大片蚝壳阴影,既有遮阳隔热效果,又韵味无穷。这种传统自身遮阳的做法被后人发展为凸砖遮阳墙,B正确;整堵墙都是蚝壳加黄泥浆粘合砌筑,没有只有其它隔热材料,C错误;蚝壳墙没有空隙,是蚝壳阴影起到遮阳隔热效果,D 错误。故选B。11 武汉市在国家支持下重点布局存储芯片、显示面板、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被称为“中国光谷”。武汉光谷发展的区位条件有环境优美科技力量雄厚廉价劳动力丰富自然资源丰富ABCD【答案】D【解析】【详解】“光谷”为技术指向型产业园区,廉价劳动力丰富和自然资源丰富对其影响较小,错误;武汉光谷位于开发新区,环境优美,正确;武汉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众多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发达,人才集中,正确,故选D。12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北村,地处“流溪河”和“沙坑涌”两河的夹角冲积平原。周边临广州环城高速、国道,离白云机场5km,距离中心城区18km,是城郊型村庄。该村原为董、徐两族聚族而居,后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村内流动人口增多,社会关系多元化发展,内部空间结构布局演变明显。下图为北村近40 年来的空间布局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阶段一,北村农村聚落形态为A团块状B同心圆模式C组团状D扇形模式2北村内部空间结构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口增长B交通C地租水平D距离市中心远近3北村在阶段三A外来人口向传统居住区聚集B工业空间代替了部分商业空间C农业生产空间集中连片化D工业带向农业生产空间扩散【答案】1A 2B 3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形态及各功能区的判断。1本题考查城市形态的判断:常见的聚落形态有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放射状等。北村在冲积平原,地势比较平坦。阶段一,处在村镇发展初期,农村聚落形态为团块状。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属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故选A。2结合材料中的描述,随着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城市间人口流动加大,且城市内功能分区更加多元化。同时阶段一到阶段二开始出现外围的工业区和城市内部的现代居住区,因此影响因素是交通。故选B。3根据各功能区的特征,安排功能区布局,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读北村的空间布局演变图可以看出,北村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工业带向农业生产空间扩散。故选D。13某山脉景色迷人,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被世人称为“大自然的宫殿”和“真正的地貌陈列馆”,并建有著名滑雪场。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山地所在的山脉为A秦岭B天山C阿特拉斯山D阿尔卑斯山2该山脉北坡海拔1000 米和 4000 米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规律B经度地带性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答案】1D 2C【解析】【分析】1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山脉是旅游胜地,且海拔在4000 米左右,有著名滑雪场,由此可推测出,该山脉为阿尔卑斯山,故 D 选项正确。秦岭的南坡山麓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不是落叶阔叶林带,A 错误。天山山麓基带为温带荒漠带,不是落叶阔叶林带,B 错误。阿特拉斯山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山麓基带不是落叶阔叶林带,C 错误。故选D。2该山脉由于海拔不同,导致水热组合条件不同,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故C 选项正确,ABD 错误。故选C。【点睛】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以水热条件为基础。14高铁无轨站是一种公铁联运新模式,指在没有高铁线路经过的城市,设置具有购票、取票、候车、物流等功能的铁路站点,通过开通专线大巴与就近的高铁站无缝对接,实现公路与铁路零距离换乘,保证乘客的快捷出行;高铁无轨站打通铁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满足市民方便快捷乘高铁出行的需求。目前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县市已开通数十个高铁无轨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目前我国高铁无轨站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县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地形人口密度资源状况ABCD2高铁无轨站选址最适宜A利用现有汽车站,降低建设成本B靠近城市中心,客流量大C靠近高速路出口,方便乘客中转D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3高铁无轨站开通后,可能显著促进当地发展A电子商务B生物制药C旅游业D采矿业【答案】1C 2A 3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站点布局的因素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1由材料可知,高铁无轨站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主要是方便这些地区的部分对于高速便捷交通出行旅客的需求,而气候条件对于出行影响不大,山区地形较为崎岖,出行不便,且人口密度较小,出行需求量不大,与资源状况无关,故选C。2由于高铁无轨站设置地区,没有高铁站点,出行人口数量不大,站点建设适宜利用现有汽车站,以降低建设成本,A 对。城市中心地区布局,与市内交通交叉,互相影响,不利于快速到达高铁站点,B 错。广大偏远山区市县,高速公路分布也较少,不很发达,多数为从山区到无轨站地区乘车,所以不宜布局在高速出口附近,C 错。城市边缘地区,交通条件较差,不利于旅客转乘,D 错。故选A。3高铁无轨站开通以后,实现了高铁与地方的无缝链接,打通了铁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加方便了人们方便快捷出行,且偏远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故选C。15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 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A植物种类多B枯枝落叶多C地表径流大D年均温较高【答案】1B 2D 3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的作用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因素。1“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在材料所给的四种林地类型中,楠竹林的毛管孔隙度最低,说明楠竹林的林地土壤蓄洪作用最小。这表明,水土保持作用最小的是楠竹林。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2“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说明土壤饱和持水量越多,产生的径流越多。表中显示,四种林地类型,饱和持水量最大的是灌木林,所以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灌木林。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3A.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植物种类多,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枯枝落叶多,将更多的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C.地表径流大,会加大对地表有机质的侵蚀,搬运等作用,导致有机质降低。D.年均温较高,化学和生物风化增强,有机残体归还较多,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因为本题要选择与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关联度最小的,所以正确答案为C。16 科学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有利于经济发展。下图为甲、乙两地人口金字塔图,与乙地相比,甲地()A人口总量更大B人口增长更快C少年儿童更多D劳动力更短缺【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是判断不出人口总量的,故A错误。B.图中显示,甲地青少年比例比乙地更低,说明甲地人口增长更慢,故B错误。C.图中只能判断出甲地的少年儿童比例较小,青少年人口数量无法判断。故C错误。D.甲地年轻人比例更少,说明甲地比乙地劳动力更短缺,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172017 年 12 月 6 日,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西安到成都仅需4 小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A带动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B加剧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C加快不同城市间产业转移D各产业的竞争力大幅提高2西成高铁沿线A经过渭河平原、祁连山、四川盆地B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带性C地方剧种有秦腔、川剧、豫剧等D经过的气候类型有高山高原气候【答案】1C 2B【解析】【分析】1目前高铁主要用于客运,因此对促进能源资源跨区调配影响不大,对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小,故A项错误;高铁主要采用电力做动力,因此不会加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故B项错误;高速铁路具有速度优势,能够显著吸引壮大旅游、商贸、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与人流聚集和速度有直接关系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故 C项正确,D 项错误。2西成高铁没有经过祁连山,故A项错误;西成铁路是西安至成都,从北温带到亚热带,植被类型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纬度地带性,故 B项正确;豫剧是河南的剧种,没有经过河南,故C项错误;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差异较大,西成高铁沿线经过的气候类型没有高山高原气候,故D项错误。18雷阵雨是含有充沛水汽的气流强烈上升造成的伴有雷电的阵雨现象。海南儋州市被称为我国“雷暴之乡”。平均一年有100 多天雷雨天气,下图为我国海南岛水系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雷阵雨发生的一般时空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内陆多于沿海B温带多于热带C夏季多于秋季D上午多于下午2儋州市全年雷雨日多的原因主要是A地处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烈B位于谷地,白天下沉气流显著C赤道低压影响,盛行上升气流D东南季风控制,水汽较为充足【答案】1C 2A【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雷阵雨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充足的水汽,而是高温形成的强对流天气。沿海水汽充足,沿海多于内陆,A 错误;热带地区终年高温,热带多于温带,B 错误;夏季气温最高,发生雷阵雨的频率最高,C 正确;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是在午后,雷阵雨多发生在午后,D 错误。故选C。2结合上题分析,儋州市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终年高温,对流旺盛,易形成强对流天气,A正确;下沉气流不会形成雷雨天气,B错误;儋州市不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错误;受山地阻挡,儋州市东南季风对儋州市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19成渝铁路自四川成都至重庆,是新中国成立后完全采用国产材料建成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于1952 年竣工。筑路中就地取石,全线共有石拱桥827 座,石砌工程占60%以上。下图示意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干线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成渝铁路以石砌工程为主,未广泛利用水泥等建材,主要原因是A可就地取石,成本低B石砌工程结构稳定,结实耐用C当地石砌技术水平高D当时经济落后,工程物资短缺2与成渝铁路相比,新建的两条高铁A桥隧数量减少B线路坡度减缓C建设成本降低D运输费用降低【答案】1D 2B【解析】【分析】1建国后,我国工业刚刚起步,工业产品及基础建设用的各种物资生产能力不足,修建桥隧用的水泥等建材短缺,因此成渝铁路未广泛利用水泥等建材,而以石砌工程为主。故选D。2新建的两条高铁线路比成渝铁路短,而沿线多山地地形,线路缩短后桥隧数量可能增多;高速铁路的运速提高,而运速的提高需要以平缓的线路为基础,故新建的两条高铁线路坡度减缓;高速铁路建设成本高,所以运输费用会增加。故选B。20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位于北京的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2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A 3 小时B3 小时 16 分C3 小时 32 分D4 小时【答案】1A 2C【解析】1由图可知,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11:52,该地比北京时间早8 分钟,所以该地位于东经1220,位于北京以东;从图中子夜的太阳高度分析,该日该地子夜的太阳高度角在地平面以下,但小于180,说明该日暮光和曙光可以整夜照亮天空,当地出现白夜现象,出现白夜现象地区的纬度较高,而北京全年无白夜现象,并且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所以该地位于北京以北地区;综合分析,位于北京东北方,故A项正确。2因为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11:52,该地比北京时间早8 分钟,所以该地该日地方时3:32 日出,从子夜到日出为3 小时 32 分,故从日落到子夜也为3 小时 32 分。因为该日该地子夜的太阳高度角在地平面以下 140,小于 180,所以从日落到子夜都有暮光,故暮光持续3 小时 32 分,C 项正确。【点睛】同一地点日落到子夜和子夜到日落的时间相等。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 个小题,共40 分)21 旅游地理 如今,旅游已不再是单纯地欣赏风景,游客们对住宿的市场需求也日趋多元化,民宿休闲游顺势而兴。通过民宿休闲游,游客可以获得与当地自然环境、居民的深度体验和交流。北京市拥有3500 多家民宿,全国排名第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四合院改造成民宿空间很大。城市民宿的发展不仅能够在旧城改造中发挥作用,也促进了旅游消费升级和旅游供给侧改革。试分析北京市四合院民宿的出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民众对于传统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要求学生对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详解】北京市四合院民宿的出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可从对区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入手。四合院民宿的出现可以促进对于北京传统建筑的保护,在增加旅游资源特色,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促进旅游设施完善,不断提升接待能力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曾经是我国第四大沙漠。2011 年,某种业公司在榆林市流转土地22000 亩,陆续建成四个大型农场。利用当地丰富的红黏土和沙土按比例进行混合复配,大幅度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能,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7 倍。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和优质牧草等农作物。种植中,作物秸秆冬季往往不收割,次年播种前再收割。2018 年 9 月卫星遥感图显示(下图),沙漠中喷灌圈的土地已成为大片良田。分析改良毛乌素沙漠、发展种植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答案】改良毛乌素沙漠,增加了土壤的粘度,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能和地表的抗侵蚀能力;种植农作物,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固定沙丘,减少流动沙丘造成的破坏。同时提高大气湿度,改善了当地气候;秸秆冬季不收割,有利于削减风力,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影响;农作物种植中使用喷灌,合理利用和节约了水资源。【解析】【分析】本题以毛乌素沙漠基本情况为背景,考查改良毛乌素沙漠、发展种植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考查学生获取地理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据材料“利用当地丰富的红黏土和沙土按比例进行混合复配,大幅度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能,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2.7 倍。”可知,改良毛乌素沙漠,增加了土壤的粘度,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能和地表的抗侵蚀能力。据材料“作物秸秆冬季往往不收割,次年播种前再收割。”可知,种植农作物,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固定沙丘,减少流动沙丘造成的破坏。同时提高大气湿度,改善了当地气候;秸秆冬季不收割,有利于削减风力,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影响;据图“沙漠中喷灌圈的土地已成为大片良田”可知,农作物种植中使用喷灌,合理利用和节约了水资源。【点睛】题干信息可提取两点思考:一是改良毛乌素沙漠;一是发展种植业。再结合材料分析即可解题。23 秘鲁是中国在南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了解秘鲁的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发展与秘鲁的友好合作关系。阅读地图材料,回答问题。(1)概述秘鲁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2)秘鲁西海岸形成了南北延伸的荒漠带,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简析其成因。(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释秘鲁境内高大山脉的成因。(4)秘鲁渔业资源丰富,但2016 年因受厄尔尼诺(东太平洋地区东南信风势力减弱)影响,渔业总产量下降。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1)中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西部沿海为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山地为高原山地气候,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内陆信风影响,气候干燥;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高大山系紧逼海岸,导致荒漠带南北延伸。(3)因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南极洲板块向下俯冲,美洲板块受挤压隆起,形成穿越秘鲁境内的高大山脉。(4)由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当东南信风减弱会使南赤道暖流减弱,南美洲沿岸上泛海水减少,浮游生物锐减,鱼类大量死亡,渔业产量下降。【解析】【详解】(1)秘鲁地形的分布可结合图示山地分布及河流流向描述;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结合图示的自然带说明;图示秘鲁中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西部沿海为热带荒漠带对应的是热带沙漠气候,中部高山植物区对应山地为高原山地气候,东部热带雨林带对应的是热带雨林气候。(2)荒漠带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大气环流有关,荒漠带的南北延伸,从地形和洋流的角度分析;秘鲁地处南美洲西部,该地纬度较低地处东南信风带和副高压控制,受东南信风离岸风和副高压下沉气流的影响,气候干燥少雨,形成荒漠;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加剧了气候干旱,也使得荒漠带向北延伸;高大的安第斯山紧逼海岸,荒漠南北狭长分布。(3)秘鲁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处,境内高大山脉形成是因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南极洲板块向下俯冲,美洲板块受挤压隆起,形成南北延伸的高大山脉。(4)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即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从组成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度,结合厄尔尼诺现象进行分析;由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即东南信风减弱,导致南赤道暖流减弱,秘鲁寒流随之减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秘鲁寒流是涌升流,由于水温升高,涌升量减少,导致上涌的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饵料减少,鱼类大量死亡,渔场减产。【点睛】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面积异常升温的现象。1、厄尔尼诺发生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2、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当年,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南涝北旱。3、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南方容易出现洪涝。4、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24 地理选修5:环境保护 北京人非常爱吃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适应性强。上世纪20 至 30 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南京地区,随后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繁殖季节喜掘穴。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主要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通过食用微藻类等获取到虾青素,机体内虾青素含量高,虾青素能有效增强小龙虾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及提高繁殖能力。分析小龙虾入侵江浙带来的危害。【答案】小龙虾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食性广泛,种群增殖速度快,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破坏当地食物链;繁殖季节喜掘穴,会破坏水稻田、河坝等基础设施。【解析】【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涉及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据材料可知,小龙虾适应性强,,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亦能耐高温严寒,抗逆能力强,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食性广泛,种群增殖速度快,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破坏当地食物链,破坏生态平衡,繁殖季节喜掘穴,会破坏水稻田、河坝等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