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7雪地里的小画家鲁教版(20200813102019).pdf
-
资源ID:83181130
资源大小:10.2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7雪地里的小画家鲁教版(20200813102019).pdf
第1页/共5页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记 11 个生字,学习两个偏旁“虫、目”,会写“几、用”。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通过熟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动物冬眠的知识,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识记11 个生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动物冬眠的知识,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电脑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导入)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在下雪天都会做些什么呢?哦,在雪地里可以堆雪人、扔雪球,但是今天有人要告诉你在雪地里还可以画画,是谁呢?你们想认识他们吗?他们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雪地里的小画家)(二、)自主识字:1、想知道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吗?打开书,看课文。说说,在读课文时,遇见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2、借助拼音,试读课文。3、自学生字:(1)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找出藏在课文中的认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读字,纠正字音。(3)用投影出示所有生字,齐读。(4)请你们来当小老师,提出容易读错的字,请同学们注意。(5)在这些字中你能很快记住哪个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让大家学学你的好方法,教大家学一招。生:我记住了“睡”字,我是这样记住的:“睡的偏旁是目,右边是垂字,就是眼皮垂下来,人就睡着了。”师:说的真好,你能给这个字组个词吗?第2页/共5页生:睡觉、睡眠。生:我记住了“蛙”字,因为青蛙爱吃虫,所以“蛙”用“虫”字旁。(青蛙)(。4、谁会认这些字,来当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读生字:(1)同桌比赛读(2)师生比赛读(3)全班齐读。(三)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6、下面把生字送进课文之中,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7、我请 6 个同学把课文读一遍。记住每人只读一句。1、创设情境,指导读好1、2 句话。读得真好,出示CAI 课件,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什么天气?雪下得怎么样?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一番景象,在冬天的早上,当我们一打开窗户,就看到外面的地上、树上、房子上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你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什么样的感叹?生:哇!好大的雪呀!生:噢!下雪了!生:我会兴奋地叫喊:“下雪啦!下雪啦!”小动物们见到下雪,也和同学们一样心里非常高兴。CAI 课件出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像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议、齐读。)这时候雪地里来了谁?(出示CAI 课件)生:小画家。师:是一个小画家吗?生:是一群。板书:“一群”,“一群”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很多。师:谁会用“一群”说一句话?生:一群学生、一群女生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呢?(生齐答,师贴图)小画家们聚到一块儿在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用图来回答:师:小鸡画什么?生:小鸡画竹叶。在小鸡图下贴上脚印图。第3页/共5页师:小狗画什么?生:小狗画梅花。在小狗图下贴上脚印图。师:小鸭画什么?生:小鸭画枫叶。在小鸭图下贴上脚印图。师:小马画什么?生:小马画月牙。在小马图下贴上脚印图。师:你们画画时要用什么?生:笔、水彩笔、蜡笔师:那么小动物画画要用什么呢?生:用脚一踩。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读第3 句、第 4 句话,想想从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小动物画画不用笔、也不同颜料。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生: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因为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师:多高兴呀!他们的脚印在雪地上竟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勃勃生机。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用读表现出来的。(示范读3、4 句,学生自由练读,分组读)2、在雪地上画画多有趣呀!可是,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生:他在洞里睡着啦。师生问答,男女生问答,指导读出问和答的不同语气。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了?生:它在冬眠。师:对。青蛙在冬季寒冷,食物和水份缺乏的时候,睡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才会醒来,这就是冬眠。要冬眠的动物还有很多。(如龟、蛇、刺猬等)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句子中的青蛙还能换成什么动物?象这样:乌龟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3、感情朗读,背诵课文。a、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谁会背诵这篇课文,请举手。C、能背诵的同学站起来,边背边表演。4、总结、扩展。第4页/共5页听到你们背得这么好,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咦?他们的脚印哪去了?谁能帮他们找一找?请 2 个同学到前面来,帮小动物们找脚印。(脚印图)今天,我们弄清楚了这几个动物脚的特点。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象什么?生:我见过小猫的脚印,像梅花。要想弄清楚更多动物脚的特点,同学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在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字要求我们会写。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出示生字卡片:用用用字组词:用具,用品,使用5、指导书写“用”字。6、做课后习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板书设计:17 雪地里的小画家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第5页/共5页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 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竹叶梅花枫叶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