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陆文学自传试题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df
-
资源ID:83186900
资源大小:33.2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陆文学自传试题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pdf
1 7 陆文学自传一、基础训练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规谏(ji n)豁然(hu)多瞋(zhn)B.不愆(y n)当道(d ng)苕溪(ti o)C.结庐(j i)黜守(ch)汉沔(mi n)D.别墅(sh)游处(ch)书函(hn)2.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接舆自暑达暮B.后嗣孔圣芟剪卉莽C.懵然慵惰青今小儿 D.规谏苍浪忠言逆耳3.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矫怜 抚爱矫:假装。B.折其楚乃释楚:鞭子。C.意有所适适:往,到。D.因与之游处游:游泳。4.对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子盖今之接舆也:陆子大概是当今的接舆。B.郢人酺于沧浪:荆楚民众会饮于沧浪道。C.不知何许人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D.与人为信:与人交往很轻信别人。5.陆羽,字,唐代文学家,学家,著有,开拓中国茶学之先河,被誉为。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始三岁,惸露,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剪卉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云:“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吾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示:给看。B.子执儒典不屈执:拿着。C.去道日旷道:做人之道。D.可捐乐工书捐:弃。7.对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称为孝乎?译:能称之为孝吗?B.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译:但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少年学子。C.恐渐渍外典。译:怕他慢慢受到外面典籍的影响。D.卷衣诣伶党。译:收拾起衣服到了戏班子。8.下面加点词与其他三项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B.使儒者闻之C.羽将授孔圣之文D.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9.下面六个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陆子刻苦读书的一组是()子执儒典不屈。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羽将授孔圣之文。A.B.C.D.10.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回忆了作者自己的坎坷经历:三岁而2 孤、被和尚收养,受尽艰难困苦,后沦为伶人。B.通过坚持学儒学,坚持自学,痴迷于读书等事件的描述,塑造了一个坚持不懈、有主见、意志坚强、努力学习的少年形象。C.陆子在寺院每天要做许多的杂务:扫地、洁厕、踩泥糊墙、负瓦施屋、放牛,后来还要剪除杂草,偶尔偷懒,就被鞭打。D.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跃然纸上。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 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藏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时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注】帑:收藏钱财的府库。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尤:责怪B.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勖:勉励 C.此固深期于卿等也期:约定 D.事果寝寝:搁置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藩忠直敢谏和清正自持的一组是()A.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B.藩性忠荩,事无不言日又暮,何暇别作奏!C.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D.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并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B.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所以力谏皇上减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C.河东节度使王锷重金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尽管皇上已下旨让中书省拟诏批准,但李藩认为不可,并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力阻此事。D.裴垍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向皇上推荐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虽然才能不如裴垍,但人品和裴垍一样清正自持,不像韦贯之那样待人傲慢苛刻。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译文:(2)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译文:(3)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译文:3 四、语言运用1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非常成功。作者抓住自己的主要经历,寥寥数语,便表现出人物个性。你的性格、爱好是怎样的?请你选择自己经历的几件事,写一篇自传,相信你会写得很棒。答案与解析1.D(A项“瞋”应读“ch n”,B项“愆”应读“qi n”,C项“结”应读“ji”。)2.B(A项“暑”应为“曙”,C项“今”应为“衿”,D项“苍”应为“沧”。)3.C(A项为“矫正”,B项为“木名,即牡荆,茎干带刺”,D 项为“交游,往来”。)4.D(D项“信”为“诚信”之意。)5.鸿渐博物茶经“茶圣”(考查文学常识识记,这也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6.C(C项“道”在这里指“佛教教义、哲理”。)7.C(C项“外典”在这里指儒家经典。)8.B(A、C、D均为结构助词“的”,B为代词。)9.B(写陆子的坚持,有主见;写陆子刻苦读书;写积公让陆子学佛经;写陆子要学习儒学。)10.C(A、B、D三项均可在文中找到根据,C项“偶尔偷懒”不符合原文。)11.C(期待,期望。)12.A(分别排除B、C和 D。)13.D(“孤峻”意为性情“孤高严正”,并非贬义,不是待人“傲慢苛刻”。裴韦二人,俱为清正自持之人。)14.(1)我和 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都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3)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么能用笔涂改诏书呢?附参考译文:李藩,字叔翰,赵郡人。李藩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出去做官,在扬州读书,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却泰然自若。杜亚任东都留守,任用他为从事。洛中发生了盗窃案件,有人诬告是牙将令狐运所为,杜亚相信了,拷打后给他定了罪。李藩知道令狐运是冤屈的,为他争辩但杜亚不听从,于是辞职离开了。后来捕获了真正的盗贼,李藩因此更加有名望。王绍掌权,邀请李藩见一面就重用他,但李藩最终没有去。王仲舒、韦成季等人担任郎官,结为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作乐,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强邀他去同聚,李藩不得已去了一次。王仲舒等人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后来又邀请李藩,他坚决不去,说:“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后来王仲舒等人果然失势了。裴垍告诉皇上,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就任命李藩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藩秉性忠诚,遇事知无不言,皇上很器重他,认为他言事从无隐瞒掩饰。元和四年冬天,皇上询问大臣说:“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有的能使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有的却导致国贫民困,这是什么缘故呢?”李藩回答说:“古人说:节俭能使用度丰足。所以财物丰足取决于节俭。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那么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自然国库充实,五谷丰登。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奇珍异宝,上行下效,风俗日渐奢侈,舍弃农耕,从事工商,衣食日益缺乏,那么百姓就不会富足,国君又怎能富足?自然是国贫家困,盗贼就乘机而起了!我希望陛下能把宫室车马,衣服玩物,务求减省再减省,向人们显示要改变旧俗,那么天下百姓就幸运之极了。”皇帝说:“节俭的事,发自我的诚意;贫富的缘由,正如爱卿所说。只求上下互相勉励,来保持这一风尚,如果我有越制奢滥的情形,这就确实深切期望你们能直言劝谏了。”李藩等人拜贺退下。当时河东节度使王锷花费数千万钱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李藩与权德舆都在中书省任职,有密旨说:“王锷可以兼任宰相,应该立即草拟诏书报来。”李藩于是用笔涂掉了“兼任宰相”等字,上奏说:“不可。”权德舆大惊失色说:“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能用笔涂改诏书呢?”李藩说:“形势紧急了!过了今日,就无法制止了。天又晚了,哪有时间另写奏章!”此事果然被搁置了。元和六年李藩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追赠户部尚书。李藩任宰相才能不如裴垍,孤高严正又不及韦贯之,然而人品清正自持,和他们也属于一类人物。15.提示:自己经历的事情可能很多,要注意精心选材。要选择那些最能够体现自己性格、爱好的事情。语言平实简洁,可以把感情蕴含在字里行间。写完后,请自己的父母或朋友读一读,听一听他们的意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