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83195872       资源大小:630.9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X 离子可能为所含离子NO3SO42H+X 浓度 mol/L 2 1 2 1 A ClBBa2+CFe2+DMg2+【答案】D【解析】【详解】溶液(体积为1L)中的阴离子带电荷数为2mol/L1+1mol/L2=4,氢离子带正电荷数为2mol/L1=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则X为阳离子,且带电荷数为2,只有 Ba2+、Fe2、Mg2+三种离子可选;而在酸性环境下,硝酸根离子能够氧化铁离子,不能共存,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产生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只有镁离子在上述溶液中大量共存,故答案选D。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如图)。已知:溶液呈酸性且阴离子为SO42-;溶液中颜色:V3+绿色,V2+紫色,VO2+黄色,VO2+蓝色;放电过程中,右槽溶液的颜色由紫色变成绿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B 极为负极B放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 1023个,则左槽中H+增加 0.5 mol C充电过程中左槽的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VO2+2H+D充电过程中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槽移动【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放电过程中,右槽溶液的颜色由紫色变成绿色,结合V3+绿色,V2+紫色,说明放电时,右槽电极上失去 V2+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V2+-e-=V3+,则 B 电极为负极,A电极为正极,A 正确;B.根据选项A 分析可知:A 电极为正极,B电极为负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VO2+2H+e-=VO2+H2O,可知:每反应转移1 mol 电子,反应消耗2 molH+,放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个即转移0.5 mol电子,则左槽中H+减少 0.5 mol,B 错误;C.充电时,左槽为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VO2+2H+,C正确;D.充电时,左槽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VO2+H2O-e-=VO2+2H+,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槽移动,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3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强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同,三价铬对人体几乎无毒,六价铬的毒性约为三价铬的 100 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铬中毒时,可服用维生素C 缓解毒性,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K2Cr2O7可以氧化乙醇,该反应可用于检查酒后驾驶C在反应Cr2O72-I H Cr3I2H2O 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污水中的Cr3在溶解的氧气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Cr2O7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发生铬中毒时,解毒原理是将六价铬变为三价铬,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可服用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 C缓解毒性,故A 正确;B、K2Cr2O7可以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同时反应后含铬化合物的颜色发生变化,该反应可用于检查酒后驾驶,故 B 正确;C、在反应 Cr2O72-+I-+H+Cr3+I2+H2O中,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为:Cr2O72-+6I-+14H+2Cr3+3I2+7H2O,氧化产物是碘单质,还原产物是三价铬离子,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 C正确;D、氧气的氧化性弱于Cr2O72-,Cr3+在溶解的氧气的作用下不能被氧化为Cr2O72-,故 D 错误。答案选 D。4四种位于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内层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2:5,Z和 W 位于同一周期。Z与 W 组成的化合物是常用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医用药剂,工业上电解该化合物的熔融物可制得Z单质,Y和 Z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这两种离子化合物的阴离子与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金属元素B四种元素的常见氢化物中熔点最高的是Z的氢化物C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高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元素Y形成的离子D常温下,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小于 7【答案】B【解析】【分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X 的内层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5,X为氮元素,Z 和 W 位于同周期。Z 的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Z与 W 组成的化合物是常用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医用药剂,工业上电解该化合物的熔融物可制得Z单质,Z为钠元素,W 为氯元素。Y 和 Z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Y为氧元素,据此解答。【详解】A.四种元素中只有钠为金属元素,故A 错误;B.氢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四种元素的常见氢化物中熔点最高的是Z的氢化物,故B正确;C.四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元素Z形成的离子,钠离子半径最小,故C错误;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NO3或 NaNO2,若为 NaNO3溶液显中性,pH 等于 7,若为 NaNO2因水解溶液显碱性,pH 大于 7,故 D 错误。故选 B。5-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1mol 中间体 X最多能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维生素A1易溶于 NaOH 溶液D -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 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紫罗兰酮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 正确;B.1mol 中间体 X 含有 2mol 碳碳双键、1mol 醛基,所以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维生素 A1含有醇羟基,所以不易溶于NaOH 溶液,故C错误;D.-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 所含 C 原子数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 错误。故选 A。6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SiO2超分子纳米管属无机非金属材料B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D 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答案】B【解析】【详解】A.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可以制取超分子纳米管,A 正确;B.碳酸钙需要在高温下煅烧分解才能得到二氧化碳,草莓棚中不能使用碳酸钙分解来产生二氧化碳,B 错误;C.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都是纤维素,C 正确;D.“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涉及蒸馏的方法,蒸馏可根据乙醇、乙酸沸点的不同,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7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 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的是A Fe2O3BFeCl3CFe2(SO4)3DFeO【答案】D【解析】【详解】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后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说明其中不含铁离子,再加入适量氯水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Fe2O3、FeCl3、Fe2(SO4)3溶于盐酸溶液中均有Fe3+的存在,滴加 KSCN溶液会产生红色,而FeO溶于盐酸生成FeCl2,故选 D。【点睛】加入适量氯水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是解答的突破口。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焦化可以得到乙烯,煤的气化可以制得水煤气,煤间接液化后的产物可以合成甲醇B顺丁橡胶(顺式聚 1,3-丁二烯)、尿不湿(聚丙烯酸钠)、电木(酚醛树脂)都是由加聚反应制得的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主要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D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的重新调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如苯或甲苯【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煤的焦化指的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处理办法,产品包含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三大类,其中出炉煤气含有焦炉气,粗氨水和粗苯,乙烯就是焦炉气中的一种主要成分;煤的气化简单地理解就是高温下煤和水蒸气的反应,主要生成水煤气;煤的间接液化,指的是先将煤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催化合成甲醇,A 项正确;B酚醛树脂的合成过程涉及缩聚反应而非加聚反应,B 项错误;C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C项正确;D石油的催化重整可以获取芳香烃,D 项正确;答案选 B。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Fe3+SO42+Ba2+3OH-=Fe(OH)3+BaSO4B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CNa2SO3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6H+5SO32+2MnO4-=5SO42+2Mn2+3H2O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H2O+CO22C6H5OH+CO32【答案】C【解析】【详解】A.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42+3Ba2+6OH-=2Fe(OH)3+3BaSO4,故错误;B.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错误;C.Na2SO3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6H+5SO32+2MnO4-=5SO42+2Mn2+3H2O,故正确;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H2O+CO2C6H5OH+HCO3,故错误。故选 C。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 AgNO3和 AgCl的混合浊液中滴加 0.1mol L-1KI 溶液生成黄色沉淀Ksp(AgI)Ksp(AgCl)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 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颜色无明显变化原溶液中不含NH4+D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血红色原溶液中不含Fe3+A A BB C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AgNO3和 AgCl的混合浊液中,含有硝酸银,银离子和碘离子反应生成黄色沉淀,因此不能说明Ksp(AgI)Ksp(AgCl),故 A 错误;B.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故B 错误;C.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颜色无明显变化,不能说明不含铵根离子,一定要在加了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故C 错误;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血红色,原溶液中不含Fe3+,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点睛】检验铁离子主要用KSCN,变血红色,则含有铁离子,检验亚铁离子,先加KSCN,无现象,再加氯水或酸性双氧水,变为血红色,则含有亚铁离子。11常温下,向1 L 0.1 mol/L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 后,NH4+与 NH3 H2O 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且始终维持常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 n(NaOH)0.1 mol 时,溶液中存在NH3 H2O Ba0.05 C在 M 点时,n(OH)n(H)(a0.05)mol D当 n(NaOH)0.1 mol 时,c(Na)c(Cl)c(OH)【答案】B【解析】【详解】A、当 n(NaOH)=0.1mol,与 NH4Cl 恰好完全反应,NaOH NH4Cl=NaCl NH3H2O,溶液中存在NH3H2O,故 A 说法正确;B、当 a=0.05mol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NH4Cl 和 0.05molNH3H2O,而 NH4的水解程度小于NH3H2O 的电离,c(NH4)c(NH3 H2O),与题意不符,故B 说法错误;C、在 M 点时,n(Na)=amol,n(Cl)=0.1mol,n(NH4)=0.05mol,根据电荷守恒,n(NH4)n(Na)n(H)=n(OH)n(Cl),则 n(OH)n(H)=n(NH4)n(Na)n(Cl)=0.05n(Na)n(Cl)=(a 0.05)mol,故 C 说法正确;D、加入 0.1molNaOH后,刚好生成0.1molNaCl 和 NH3H2O,则 c(Na)=c(Cl)c(OH),故 D 说法正确;答案选 B。12由 N2O 和 NO 反应生成N2和 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过渡态的能量B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CN2O(g)+NO(g)N2(g)+NO2(g)+139kJ D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答案】D【解析】【分析】A.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B.根据图象来分析;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此反应放热139kJ;D.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详解】A.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降低过渡态的能量,故不选 A;B.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此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不选B;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此反应放热139kJ,热化学方程式为N2O(g)+NO(g)N2(g)+NO2(g)+139kJ,故不选 C;D.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0,故选 D;答案:D【点睛】.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13药物麻黄碱和牛磺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有关麻黄碱、牛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麻黄碱牛磺酸A分子式分别为C10H16ON、C2H7NO2S B均能发生取代反应,麻黄碱还能发生加成反应C均能与金属钠及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牛磺酸与HSCH2CH(NH2)COOH(半胱氨酸)互为同系物【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麻黄碱分子式是C10H15ON,牛磺酸分子式是C2H7NO3S,A 错误;B.麻黄碱含有苯环、醇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牛磺酸含有羟基、氨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 正确;C.麻黄碱含有醇羟基,可以与Na 反应,但不能与NaOH 发生反应,C错误;D.牛磺酸与HSCH2CH(NH2)COOH(半胱氨酸)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不能互为同系物,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4室温下,用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氯水置于锥形瓶中,用NaOH 溶液以恒定速度来滴定该浓氯水,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ClO、ClO3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OH 溶液和浓氯水可以使用同种滴定管盛装B 点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c(Na+)+c(H+)=c(ClO)+c(ClO3)+c(OH)C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c(Na+)c(Cl)c(ClO3)=c(ClO)c(OH)c(H+)D t2t4,ClO的物质的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ClO自身歧化:2 ClO=Cl+ClO3【答案】C【解析】【详解】A.NaOH 溶液属于强碱溶液,浓氯水显酸性且具有强氧化性,所以NaOH 溶液不能用酸式滴定管,浓氯水不能用碱式滴定管,两者不能使用同种滴定管盛装,故A 错误;B.a 点溶液中含有NaClO3、NaClO 和 NaCl,根据电荷守恒,有:(Na+)+c(H+)=c(ClO3-)+c(ClO-)+c(Cl-)+c(OH-),故 B 错误;C.由图象可知,b 点溶液中c(ClO3-)=c(Cl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aOH+4Cl2=6NaCl+NaClO3+NaClO+4H2O,由此可知,溶液中n(NaCl):n(NaClO3):n(NaClO)=6:1:1,溶液中各离子浓度:(Na+)c(Cl-)c(ClO3-)=c(ClO-)c(OH-)c(H+),故 C 正确;D.ClO-发生歧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lO-=2Cl-+ClO3-,故 D 错误。故选 C。15下列实验操作、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结论或解释A 检验Cl、I混合溶液中的Cl取待测液少许,加入过量的33Fe NO溶液,再加4CCl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3AgNO溶液液体分层,加入硝酸酸化的3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含ClB 检验某溶液中有无23CO取待测液少许,加入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含23COC 检验溶液中的2Fe取待测液少许,先通入氯气,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则含2FeD 检验食盐中是否含3KIO取少量食盐溶于水,加少量淀粉溶液变蓝色,则含3KIOA A BB CC D D【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评价,意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A.检验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但碘离子的存在对氯离子的检验有干扰,因此用Fe(NO3)3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并用CCl4萃取,此时上层液体中不含碘离子,再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故A 正确;B.CO32、SO32、HCO3、HS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B 错误;C.检验亚铁离子应先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再通人氯气,溶液变红,证明有Fe2+,故 C错误;D.碘酸钾遇淀粉不能变蓝色,故D 错误;答案: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16有机物I 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以下信息:A 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表明有2 种化学环境的氢,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R-CH=CH2R-CH2CH2OH。请回答下列问题:(1)A 是一溴代烃,它的结构式:_,A 的化学名称:_。(2)AB 的反应条件:_,(3)D 生成 E的方程式 _,反应的类型_。(4)D 中官能团的名称:_,I 的分子式_。(5)E与 H 生成 I 的方程式 _,反应的类型_。(6)I 的同分异构体满足如下条件:_种(含有酯基发生银镜反应苯环上有二个取代基),其中峰的面积之比为1:1:2:2:6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答案】CH3-CHBr-CH32-溴丙烷NaOH/C2H5OH/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2Ag+3NH3+H2O 氧化反应醛基C10H12O2CH3CH2COOH+H+H2O 酯化反应(取代)15【解析】【详解】(1)A 是一溴代烃,并且A 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表明有2 种化学环境的氢,它的结构式:CH3-CHBr-CH3,根据系统命名法A 的化学名称为2-溴丙烷。(2)根据已知条件R-CH=CH2R-CH2CH2OH,有机物 A 通过反应要转变为含有碳碳双键的B,应发生消去反应,故AB 的反应:CH3-CHBr-CH325NaOH/C H OH/CH3-CH=CH2+HBr,因此 AB的反应条件为 NaOH/C2H5OH/;(3)BC的反应为:CH3-CH=CH2CH3-CH2-CH2OH,C为 CH3-CH2-CH2OH;C2Cu/OD 的反应为:CH3-CH2-CH2OH2Cu/OCH3-CH2-CHO,D 为 CH3-CH2-CHO,D 生成 E 的方程式为: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2Ag+3NH3+H2O,该反应中D 物质的醛基被氧化为羧基,发生氧化反应。答案为: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2Ag+3NH3+H2O;氧化反应;(4)D 为 CH3-CH2-CHO,其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有机物 I 是由 E(CH3CH2COOH)和 H(C7H8O)反应制得,根据有机物反应原理,H 应为醇类物质,因此E和 H 发生酯化反应,反应过程中消去一份子水,故I 的分子式 C10H12O2。答案为:醛基;C10H12O2;(5)根据(4)题分析,E与 H 生成 I 的方程式为CH3CH2COOH+H+H2O,反应的类型为酯化反应。答案为:CH3CH2COOH+H+H2O;酯化反应;(6)I 的同分异构体满足含有酯基发生银镜反应苯环上有二个取代基三个条件,取代基有-CH3和-CH2-CH2-O-CHO;-CH3和-CH(CH3)-O-CHO;-CH2-CH3和 CH2-O-CHO;-CH2-CH2-CH3和-O-CHO;-CH(CH3)2和-O-CHO,共五种组合,每种组合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符合要求的结构式有:5 3=15 种,其中峰的面积之比为1:1:2:2:6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15;。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17有机物W 用作调香剂、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中间体等,制备W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F的化学名称是_,的反应类型是_。(2)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写名称),D 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3)将反应得到的产物与O2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得D,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两步能否颠倒?_(填“能”或“否”)理由是_。(5)与 A 具有含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六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2:2:2 的结构简式为_。(6)参照有机物W 的上述合成路线,以 M 和 CH3Cl为原料制备F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答案】苯甲醇消去反应碳碳双键、羧基否在醛基被催化氧化的同时,碳碳双键也被能氧化5【解析】【分析】由的结构可知为,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为,催化氧化的产物继续氧化生成,则为,对比、分子式可知分子内脱去分子水生成,故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则为,和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为。【详解】(1)F的结构简式为,的化学名称是苯甲醇,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E的结构为,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羧基,D含有羧基和羟基,能发生聚合生成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简式为。(3)经过反应,是羟基连接的碳原子上有2 个氢原子的碳原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基得到,与 O2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得D,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两步不能颠倒,因为在醛基被催化氧化的同时,碳碳双键也被能氧化。(5)与 A具有含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还有5 种。苯环上可以连接一个甲基和一个-CH=CH2,有三种结构,也可以是苯环上连接-CH=CHCH3或-CH2CH=CH2,共 5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六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2:2:2 的结构简式为。(6)根据逆推原理分析,合成苯甲醇,需要制备,可以用甲苯的取代反应,利用苯和一氯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甲苯,故合成路线为:。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 个小题,共20 分)18二茂铁在常温下为橙黄色粉末,有樟脑气味,用作节能、消烟、助燃添加剂等。可用下列方法合成:回答下列问题:(1)室温下,环戊二烯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某实验小组要得到环戊二烯,需先将环戊二烯二聚体解聚,已知:分离得到环戊二烯的操作为_(填操作名称)。由环戊二烯生成C5H5K的化学方程式为_。(2)流程中所需的FeCl2 4H2O 可通过下列步骤制得。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铁屑的目的是_。采用“趁热过滤”,其原因是 _。(3)用电解法制备二茂铁时:不断通入N2的目的是 _。Ni 电极与电源的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理论上电路中每转移1 mol 电子,得到产品的质量为_。【答案】蒸馏C5H6+KOH uu uu uu ur二甲醚C5H5K+H2O 将铁屑表面的油污除去防止常温过滤时FeCl24H2O 结晶析出而损失使电解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防止Fe2+被氧化负极Fe-2e-=Fe2+93g【解析】【分析】(1)互溶的有机物可根据沸点不同,利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从流程图中给出信息作答;(2)制备无水FeCl2,用热 Na2CO3溶液浸泡是利用碳酸钠溶液的碱性除去铁表面的油污,过滤得到铁屑,洗涤、烘干,盐酸和铁反应,铁屑过量,确保反应后的液体中不含Fe3+,生成氯化亚铁,趁热过滤,减少氯化亚铁析出,将滤液浓缩结晶FeCl2?4H2O,氯化亚铁为强酸弱碱盐,水解,需在氯化氢的气流中脱水得到无水氯化亚铁;(3)二茂铁中铁是+2 价,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通入氮气排尽装置中空气,使电解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防止 Fe2+被氧化;依据流程图可以看出,Fe作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Ni 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做阴极,再依据电解原理分析作答。【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环戊二烯二聚体(沸点为 174)、环戊二烯(沸点为 41),分离得到环戊二烯,可利用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答案为蒸馏;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由环戊二烯生成C5H5K的化学方程式为:C5H6+KOH uu uu uu ur二甲醚C5H5K+H2O;(2)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用热Na2CO3溶液浸泡是利用碳酸钠溶液的碱性除去铁表面的油污;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趁热过滤可防止常温过滤时FeCl2 4H2O 结晶析出而损失;(3)二茂铁中铁是+2 价,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通入氮气排尽装置中空气,防止实验过程中亚铁离子被氧化,故答案为排尽装置内空气;Fe作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Ni 做电解池的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在电解过程中,理论上电路中每转移1 mol 电子,生成的Fe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得到的二茂铁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质量为0.5mol186g/mol=93g。19工业上常利用CO2为初始反应物,合成一系列重要的化工原料。(1)以 CO2和 NH3为原料合成尿素是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H1反应:NH2COONH4(s)CO(NH2)2(s)+H2O(g)H2=+72.49kJ/mol 总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H3=-86.98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根据 8 电子稳定构型,写出CO(NH2)2的结构式 _。反应的 H1=_。在 _(填“高温”或“低温”)情况下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按n(NH3):n(CO2)=2:1 进行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 _(填序号)。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B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CNH3与 CO2的转化率相等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2)将 CO2和 H2按质量比25:3 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 CH3O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曲线、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_K()(填“”“增大压强或增加CO2用量或及时分离出产物1/12 1/3c1【解析】【详解】(1)根据8电子稳定构型,CO(NH2)2的结构式为;反应:2NH3(g)+CO2(g)=NH2CO2NH4(s)H1=a kJ?mol-1,反应:NH2CO2NH4(s)=CO(NH2)2(s)+H2O(g)H2=+72.49kJ?mol-1,总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H3=-86.98kJ?mol-1,由盖斯定律总反应-反应,得到2NH3(g)+CO2(g)=NH2CO2NH4(s)H1=a=-159.47kJ?mol-1;反应:NH2CO2NH4(s)=CO(NH2)2(s)+H2O(g)H2=+72.49kJ?mol-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S0,焓变分析可知是吸热反应,H0,所以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 H-T S0,需要在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故答案为高温;A反应 I 中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全部为固体,所以在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选项A 错误;B反应 I 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反应的压强减小,所以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选项B正确;CNH3与 CO2的转化率相等时,不能达到v正(NH3)=2v逆(CO2),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选项C错误;D反应I中,容器体积不变,气体质量减小,所以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选项D 正确;答案选 BD;(2)II 平衡时间小于I,说明 II 反应速率大于I,且平衡时II 中 CH3OH 的物质的量小于I,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只能是升高温度,即II 的温度大于I,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化学平衡常数越小,所以KK,故答案为;欲提高CH3OH 的平衡产率,则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除改变温度外,还有增大压强或增加CO2用量或及时分离出产物;设二氧化碳反应量为x CO2(g)+3H2(g)CH3OH(g)+H2O(g)初始量(mol):1 3 0 0 转化量(mol):x 3x x x 平衡量(mol):1-x 3-3x x x 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56倍,即42x4=56,解得 x=13mol,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1116611213;依题意:甲、乙为等同平衡,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所以全部由生成物投料,c 的物质的量为1mol,c 的物质的量不能低于平衡时的物质的量13mol,所以 c 的物质的量为:13molc1mol。【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 的取值范围的计算,根据平衡的三段式求出甲中平衡时各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来判断范围。

    注意事项

    本文(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为本站会员(索****)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