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复习化学精品题库: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实验(40页).pdf
-
资源ID:83196473
资源大小:1.91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届高考复习化学精品题库: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实验(40页).pdf
2020届高考复习化学精品题库: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实验(40 页)1 07 年宁夏理综 8以下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除去 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 B C D 答案:B 解析: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应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洗气。假设按题目表达在光照条件下通入 Cl2,不仅会引入新的杂质,而且会反应掉要紧的物质乙烷。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是正确的。因为 CO2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O2H2ONa2CO3=2NaHCO3,从而使要紧物质CO2消耗,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因此是错误的。假设乙醇中混有少量的乙酸,加入生石灰后会反应掉在杂质乙酸和新生成的水而除去,再利用蒸馏能够得到纯洁的乙醇,因此是正确的。2 07 年广东化学 2以下可用于测定溶液pH 且精确度最高的是A酸碱指示剂BpH 计C周密 pH 试纸D广泛 pH 试纸答案:B 解析:化学实验常识咨询题。3 07 年广东化学 8以下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剂高度的铜丝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ABCD答案:D 解析:此题对中学化学教学有专门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探究更合理的实验方案。溴水有挥发性,溴蒸气有毒,利用铜丝可操纵反应、同时反应速率快一些,酸液对环境有腐蚀性故应中和后排放。三组实验都有绿色化学思想。4 07 年广东化学 10以下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选项是编号实验操作A 钠与水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 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入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连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差不多操作规范性。A 要吸干表面的煤油再切,B 中容量瓶不能配制溶液,D 中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5 07 年广东文基 68以下实验可行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 中含有的CO2B用 BaCl2除去 NaOH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C用 KSCN 溶液检验溶液中含有的Fe2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 NaCl 固体混合物答案:A 解析:澄清石灰水能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A 选项正确;B 选项中尽管能除去Na2SO4杂质,然而又会引入杂质,故此选项错误;KSCN 溶液检验的是Fe3,而不是Fe2,故 C 选项错误;CaCl2和 NaCl 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因此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D 选项错误。607 年广东理基 2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 BaCl2,除 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BHCl CNaOH DNaNO3答案:B 解析:因为BaCO3也是一种白色沉淀,因此为了防止CO32的干扰,还应需要用稀HCl,观看 沉淀是否溶解。7 07 年广东理基 35以下实验可行的是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 AgNO3杂质B用 NaOH 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气体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不部分蛋白质D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答案:A 解析:Cu 能够置换出中AgNO3的 Ag 而生成 Cu(NO3)2,因此 A 选项正确;NaOh 既能与 HCl 反应也能与CO2反应,故 B 选项错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指蛋白质与浓硝酸反应而不是浓硫酸,故C 选项错误;由于乙醇易溶于水,因此乙醇不能用做萃取剂。8 07 年广东化学 18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 将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 SO2具有氧化性B 将 Cl2通入 NaBr 溶液中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研究温度对化学平稳的阻碍D 分不向2 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 支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阻碍答案:BC 解析:此题是一道实验题。A 选项中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KMnO4做氧化剂,讲明SO2具有还原性。B 选项中将 Cl2通入 NaBr 溶液中发生Cl22NaBr=2NaCl Br2反应,依照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Cl2 的氧化性大于Br2。C 中发生的反应为Cu4HNO3=Cu(NO3)22NO2 2H2O、2NO2(g)N2O4;H0,升温气体颜色变深,降温气体颜色变浅,D 选项中 H2O2溶液的浓度不同,故不能单纯判定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阻碍。9 2007 海南 07以下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C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答案:A 考点:此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的描述。解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惨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A 错。102007 海南 09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要紧有以下步骤: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加熟石灰;加盐酸;过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BCD答案:D 考点:此题考查了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的步骤。解析:此题是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要紧步骤是先将海水中的成分氯化镁转变为氢氧化镁即步为第一步骤,过滤,得到氢氧化镁,再用加盐酸的方法,将其变为氯化镁溶液,浓缩结晶,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即可得到无水氯化镁。11 08 年广东化学 4以下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BA向煮沸的1 mol L-1 NaOH 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C称取 19.0 g SnCl2,用 100 mL 蒸馏水溶解,配制1.0 molL-1 SnCl2溶液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答案:B 解析:配制FeCl3胶体无需用NaOH 溶液,否那么会生成FeOH3沉淀,A 错。SnCl2易发生水解,应该先将固体SnCl2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配制,C 错。检验葡萄糖,应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检验,而不是用氢氧化铜粉末,D 错。1208 年广东理基 21以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在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许碳酸钠杂质答案:B 解析:A.不能直截了当在容量瓶中配制溶液,而应该在烧杯中稀释硫酸后转移、洗涤,再最后加水定容;B 燃料电池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部分热能散失;C 这是错误的操作,可能捣破滤纸而使过滤操作失败;D 这种操作尽管能够出去Na2CO3,然而会引入新的杂质NaCl。示装置进行1308 年广东理基 31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动身,以下实验不宜用图 7 所的是 A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的反应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反应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答案:A 解析:A 中不管用高浓度或者低浓度的硝酸和铜反应都会生成氮氧化物这一空气污染物,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1408 年广东理基 32用石灰石、小苏打、淀粉和食醋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碘盐中碘的检验B暖瓶中水垢的除去C食盐与纯碱的鉴不D鸡蛋壳要紧成分的检验答案:A 解析:A 碘盐中碘以碘酸根IO3-的形式存在而非碘单质,不能够与淀粉变蓝;B 水垢的成分一样为CaCO3,MgCO3与硬水有关,可用食醋中的酸与其反应除去;C 纯碱是 Na2CO3,可与食醋中的酸反应产动气体CO2而与食盐鉴不开;D 鸡蛋壳要紧成份为CaCO3,可与食醋中的酸反应产动气体。1508 年广东文基 65以下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DA以水性涂料代替油性涂料B以无磷洗涤剂代替含磷洗涤剂C试验后的有毒有害物质应分类收集,统一处理D在通风橱中制取氯气时不用NaOH 溶液吸取尾气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绿色化学和环保的概念。绿色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者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同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强调使用过程中没有对水体、大气造成污染。通常指的污染是排出有毒气体,水体富营养化,白色污染。氯气有毒不能直截了当排到大气中去,因此 D 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此题易误选A,可能对材料的接触较少,水性涂料是安全无毒、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涂料。做此题也能够看完4 个答案,采纳排除法。1608 年广东文基 67以下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CA往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乙烯验证乙烯的还原性B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C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氯气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检验、提纯等化学实验的差不多实验法。做如此的提题要认真分析答案。A 项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 KMn04溶液退色能达到实验目的。B 项是实验室置取氨气的方法,强调使用的固体要干燥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可行。C 项实验室置取氯气用的是浓盐酸,且加热,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实验达不到目的,选C 项。D 项考查萃取这一物质分离操作,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且密度大于水,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易溶于四氯化碳,实验可行。此题要求选不能达到目,考生往往在做题过程中,忘了这一要求,选了可行的。做题要注意加点的字。1708 年海南化学 2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pH 的正确操作是A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实验差不多操作咨询题的考查。应专门注意pH 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1808 年江苏化学 6以下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答案:C 解析:中收集氨气装置无棉花,棉花的目的是防止气体对流,在计短的时刻内收集满氨气;B中右边烧杯中电解质溶液应收硫酸铜,C 是实验中常见检查气密性的装置,C 对;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故D 错。1908 年江苏化学 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BCA用溴水鉴不苯、乙醇、四氯化碳B准确称取0.4000 g 的 NaOH 固体配成1000 mL 浓度为 0.01000 molL-1的溶液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答案:B、C 解析:苯与溴水分层且苯在上层,乙醇与溴水互溶,四氯化碳与溴水分层且四氯化碳在下层,能够鉴不,A 能够达到目的;天平的准确度只有0.1 克,因此不能称取0.4000g 的 NaOH 固体,故 B 不能达到目的;苯酚与溴水尽管能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但三溴苯酚又溶于苯中,因此C 不能达到目的,淀粉是胶体可用丁达尔现象检验,故D 能达到目的。20 09 年安徽理综 9以下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答案:B 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样用玻璃塞,A 选项错误;水和乙酸乙酯的互不相溶,用分液漏斗分离,B 选项正确;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mL,C 选项错误;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的温度为 170,该温度计的量程不足,D 选项错误。21 09 年广东化学 3以下有关实验操作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可用 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 nO4 溶液B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答案:C 解析: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A 错。pH 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潮湿使用,会使测得的数值偏小,B 错。钠假设磨成粉末,反应速率加快,与水反应更加剧烈,更加不安全,D 错。22 09 年广东理基 21以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答案:B 解析: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时,应将滴管伸入溶液中,以防止在液体滴落的过程中代入氧气氧化氢氧化亚铁,因此A 选项错误。氧气难溶于水,能够用排水法收集,因此B 选项正确。C 选项中产生的气体为可燃性氢气,应验纯后在点燃,以防止爆炸,故C 选项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因此D 选项错误。23 09 年广东理基 24以下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除去 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B除去 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C除去 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答案:C 解析:除去CO2中混有的CO 应用点燃的方法,假设用澄清石灰水洗气只会吸取要紧气体CO2,对杂质没有阻碍,因此A 选项错误。加过量盐酸后会溶解要紧成分BaCO3,对杂质没有作用,故B选项错误。C 选项中加入过量铁粉后会发生Fe2FeCl3=3FeCl3反应而除去杂质FeCl3,故 C 选项正确。D 选项中加稀硝酸后,Cu 和 CuO 都会溶解,因此D 选项也是错误的。24 09 年广东理基 27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纳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选项污染物处理措施方法类不A 废酸加生石灰中和物理法B Cu2+等重金属离子加硫酸盐沉降化学法C 含苯废水用活性炭吸附物理法D 含纯碱的废水加石灰水反应化学法答案:D 解析:A 选项废酸中加生石灰中和是化学处理法,错误。B 选项中加硫酸盐不能使Cu2+形成沉淀,错误。C 选项中用活性炭不能吸附苯,错误。D 选项中加石灰水后纯碱会形成CaCO3沉淀而除去,属于化学处理法,正确。25 09 年广东理基 36以下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O 和 O2BHCI 和 NH3CH2和 CO DSO2和 CO2答案:D 解析:A 和 B 选项中的两组气体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C 选项中的H2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 CO 一样用排水法收集;而 D 选项中的SO2和 CO2常温下不发生反应,而且两者的密度均比空气大,都能够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2609 年江苏化学 6以下有关试验操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B用 50mL 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C用量筒取5.00mL 1.00molL-1盐酸于 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 mol L-1盐酸D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答案:B 解析:A 项,导气管深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去了,如此容易产生倒吸,因此该装置不能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 项,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用的仪器室滴定管,滴定管有两种:酸式和碱式,具体使用范畴是: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腐蚀,使塞子无法转动。碱式滴定管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腐蚀性的溶液,如碘、高锰酸钾和硝酸银等。因此量取高锰酸钾溶液用酸式滴定管。C 项,有两点错误之处,第一点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点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溶解,不承诺在容量瓶内溶解。D 项,苯的密度比水小,飘在水上面,故有机层应该从上口倒出。【考点分析】常见实验的仪器组装,操作过程、本卷须知要牢记;常见仪器的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地点精确度2709 年江苏化学 9以下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讲明都正确的选项是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讲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B向 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讲明BaSO3难溶于盐酸C向 0.1mol 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讲明Fe2具有氧化性D向 2.0mL 浓度均为0.1mol L-1的 KCl、KI 混合溶液中滴加12 滴 0.01mol L-1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讲明AgCl 的 Ksp 比 AgI 的 Ksp 答案:AD 解析:A 项,是高中化学必修1 一个专门重要的实验-萃取实验;B 项的表达是错误的,在该实验中全然得不到白色沉淀,因为亚硫酸不可能制取盐酸;C 项只能讲明Fe2具有还原性,因为KMnO4具有强氧化性,常做氧化剂。D 项,沉淀呈黄色,讲明沉淀是AgI,也就意味着AgCl 的 Ksp 比 AgI 的大。【考点分析】重要试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结论和讲明应牢记;Ksp 的运用。28 09 年天津理综 3以下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某气体能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那么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在含 FeCl2杂质的 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洁的FeCl3溶液答案:B 解析:A 项,乙醇不能够作为萃取剂,错;B 项,石蕊变蓝,那么确信为碱性,正确。C 项,假设原溶液中含有SO32,生成BaSO3,再加入HCl,那么与溶29 09 年广东文基 63以下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B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鸡蛋清解毒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赶忙用碳酸钠稀溶液冲洗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赶忙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答案:B 解析: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氢气,因此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故A 选项错误;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鸡蛋清解毒,B 选项正确;C 项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赶忙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至 5%的碳酸氢钠溶液;D 项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赶忙用水冲洗边洗边瞬间睛,必要时迅速找大夫医治,切不可用手揉眼,更不能用盐酸冲洗。【考点分析】化学实验差不多操作。30 09 年广东文基 64图 l0 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选项试剂现象结论A 酸性 KMnO4溶液溶液褪色SO2有氧化性B 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C NaOH 溶液无明显现象SO2与 NaOH 溶液不反应D 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后不褪色SO2有酸性、没有漂白性答案:B 解析:A 项表达的是SO2的还原性;C 项由于 SO2与 NaOH 能够生成亚硫酸钠也可能生成亚硫酸氢钠或者是两者混合物,反应无明显现象,但不能讲明SO2与 NaOH 溶液不反应。D 项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并不能讲明 SO2没有漂白性。SO2的漂白性是由于它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截了当结合,形成不稳固的无色化合物,退色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复原原先的颜色,例如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考点分析】SO2的性质31 09 年海南化学 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以下图示现象正确的选项是:答案:D 解析:题中苯、汽油和水的密度有差不,其中苯和汽油密度比水小,且能互溶,因此分两层,上下层比例为 21。32 09 年海南化学 3除去 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稀盐酸答案:A 解析:除杂方法要操作简便、成效好、不带来新的杂质、保留非杂质成份。溶液中可用如此的方法:Na2CO3+H2O+CO2=2NaHCO3。33 07 年广东化学 21 10 分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氯化钠硫酸铵混合溶解蒸发浓缩趁热过滤Na2SO4滤液冷却结晶过滤滤液NH4Cl 洗涤干燥NH4Cl 产品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以下咨询题:1欲制备10.7gNH4Cl,理论上需NaCl g。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要紧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 晶体的合适温度为。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 产品是否纯洁的方法及操作是。5假设 NH4Cl 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答案:10 分111.7 2蒸发皿335 3340均可得分4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假设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讲明氯化铵产品纯洁。5重结晶解析:难度,中,此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明白得以及对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要紧用途的了解,考查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简单化学咨询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图表的观看、分析能力。依照氯守恒可列关系求 m(NaCl)=10.7g 58.5g/mol 53.5g/mol=11.7g,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硫酸钠在30100变化不大,故可有冷却结晶法以。但温度不能太低以防硫酸钠析出。因此应大约在3340。34 07 年广东化学 23 11 分某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 L-1硫酸、2mol L-2硝酸、2mol NaOH 溶液、20%KSCN 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1提出假设:假设 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假设 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假设 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 元素;2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3实验过程依照 2的实验方案,表达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提示】在答题卡上按以下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对应;注意文字简洁,确保不超过答题卡空间。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答案:11 分1Cu;Fe顺序可交换3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 中,再用滴管取过量NaOH 溶液并滴加到试管A 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往试管A 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 中,剩余固体备用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可能含铁往试管B 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加KSCN 溶液溶液先变黄色,加KSCN后显血红色,结合可知,一定含铁往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NaOH 溶液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并专门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加NaOH 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一定含铜。解析: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把握,考查学生对物质进行检验的实验技能和对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要紧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了解,考查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检验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方法以及运用正确的化学术语与文字等表达分析解决咨询题的过程,并做出合明白得释的能力。此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把握,考查学生对物质进行检验的实验技能和对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要紧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了解,考查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检验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方法以及运用正确的化学术语与文字等表达分析解决咨询题的过程,并做出合明白得释的能力。相对其它题目而言,此题文字量较大,要求学生能理顺思路,准确描述。差不多反应过程如下:加过量NaOH 溶液溶解铝,过滤,加稀硫酸溶解铁,过滤,分不加硝酸氧化硫酸亚铁和固体铜。此题与02 年高考试题16 题有相似之处,差不多上按要求条件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相比之下07 年试题的背景学生较熟悉,因此题目开放性大,而02 年的背景较新,试题给出一定的步骤,开放性相对较小。35 07 年宁夏理综 25 15 分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实验用品:硫酸钠晶体试样、研钵、干燥器、坩埚、三脚架、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实验步骤:准确称量一个洁净、干燥的坩埚;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晶体试样,称重,将称量的试样放入研钵中研细,再放回到坩埚中;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将步骤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将步骤中的坩埚再加热一定时刻,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本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不变;依照实验数据运算硫酸钠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分析该方案并回答下面咨询题: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2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3硫酸钠不能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的缘故是;4步骤的目的是;5下面的情形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高的是 填序号。A试样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B试样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C测试前试样已有部分脱水D实验前坩埚未完全干燥E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F加热时有晶体溅出答案:1坩埚钳、酒精灯能够不答火柴2步骤有错误应先将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称重3因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冷却时,会吸空气中的水分4保证试样脱水完全5B、D、F 解析:此题是一个定量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1依照实验步骤结合差不多给知的实验仪器,能够得出使用坩埚时必须使用坩埚钳进行挟持。因实验需要加热坩埚,因此需要使用酒精灯、泥三角等仪器。2将各步实验进行观看和分析,会发觉步骤中的称量存在咨询题:假设先称量样品再在研钵种研细,必定会导致部分样品附着在研钵上而缺失部分样品。正确的操作应为先用研钵将样品研细,再进行称量。3硫酸钠晶体加热失去结晶水后生成的无水硫酸钠,假设在空气中冷却又会重新吸生成硫酸钠晶体,因此应将失水后的硫酸钠放于干燥器中进行冷却。4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保证试样脱水完全。5假设步骤中坩埚的质量为m1,步骤中坩埚和样品的质量为m2,步骤中称量的质量为m3。那么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1001232mmmm,A 选项试样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将会使m3偏大,结果偏小;B 选项中试样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将会使m3偏小,结果偏大;C 选项中测试前试样已有部分脱水,将会使m2-m3的值偏小,结果偏小;D 选项中实验前坩埚未完全干燥将会使m1偏大,结果偏大;E 选项中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将会使m3偏大,结果偏小;F 选项中加热时有晶体溅出,将会使 m3偏小,结果偏大。36 07 年山东理综 30 16 分以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爆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依照要求完成以下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b 为活塞。1假设气体入口通入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E 内放置 CuO,选择装置获得纯洁干燥的 CO,并验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代号。能验证CO 氧化产物的现象是。2停止 CO 和 CO2混合气体的通入,E 内放置 Na2O2,按 A E D BH装置顺序制取纯洁干燥的 O2,并用 O2氧化乙醇。现在,活塞a 应,活塞 b 应。需要加热的仪器装置有填代号,m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假设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改加浓氨水,圆地烧瓶内改加NaOH 固体,E 内装有铂铹合金网,按AG ED装置程序制取干燥氧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装置 A 中能产生氨气的缘故有:。实验中观看到E 内有红棕色气表达出,证明氨气具有性。答案:1ACBECF AB 之间的 C 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之同的 C装置中溶液变浑浊2关闭打开k m 2CH3CH2OHO2,Cu2CH3CHO 2H2O 3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氧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稳左移,导致氨气放出。还原解析:1依照实验要求,A 装置中通入的气体为CO 和 CO2的混合气,在A 中,CO2被氢氧化钠吸取,假设要获得纯洁干燥的CO,需要选取装置C,证明 CO2被除尽,然后通过盛有浓硫酸的B 除去水蒸气,要验证CO 的还原性,需要装有CuO 的装置 E,验证 CO 的氧化产物CO2,还需要装置C,最后需要 F 除去为反应的CO。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CBECF,能验证CO 的氧化产物的实验现象是:AB之间的 C 装置中溶液保持澄清,EF 之间的 C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2停止通入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需要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现在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CO2与 NaOH 反应生成的反应,反应生成的CO2气体进入E 中,并与与 Na2O2反应产生氧气,氧气通过 D 除去可能存在的CO2,通过 B 除去水蒸气,得到纯洁干燥的氧气,氧气氧化乙醇的条件是需要加热且有铜做催化剂,因此需要加热k 使乙醇挥发,同时加热m,使氧气与乙醇蒸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3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同时在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中的OH的浓度增大,这些因素均能浓氨水中的化学平稳:NH3H2ONH3 H2ONH4 OH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浓氨水中的氨气放出。依照常识能够判定出在E 中显现的红棕色气体应该是NO2,由氨气和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能够判定氨气被氧化生成NO2氨气表达出的是还原性。37 15 分 08 年宁夏理综 27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方案一:将a g 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mL 标准状况;方案二:将10ag 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 molL-1 的 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 mL KMnO4溶液。请回答以下咨询题: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KMnO4+FeSO4+H2SO4=Fe2(SO4)3+MnSO4+K2SO4+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式滴定管,理由是;3依照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运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 计4假设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阻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定和分析。方案一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方案二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答案:15 分12 10 8 5 2 1 8 2碱KMnO4是强氧化剂,它会腐蚀乳胶管3a45.1a45.14不一定准确假如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假如上述情形均不存在,那么结果准确不一定准确假如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假如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假如上述情形均不存在,那么结果准确注: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假设考生回答准确或不准确且理由合理,可酌性给分。例如:考生回答方案一准确,因为铁片中不存在能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也不存在铁的氧化物方案一不准确,假如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假如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方案二准确,铁片溶于稀硫酸后,除Fe2+外,其他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均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也不存在氧化铁方案二不准确,假如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假如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千百万的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解析:1Mn:7 2,改变数为5,Fe:23,改变数为2,依照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因此在 Fe2(SO4)3前配 5,MnSO4强配 2,然后在依照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2不能选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以被酸性的kmno4 氧化而被腐蚀。(3 由电子守恒得:方法一:m(Fe)55.9 20.58L22.4L mol-1 2,m(Fe)1.45g,Fe 的质量分数为:1.45a 100。方法二:m(Fe)55.9 10.02000molL-1 0.025L 5,m(Fe)0.140g,0.140a10 1001.4a 100。(4不一定准确。假如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假如上述情形均不存在,那么结果准确。不一定准确。假如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假如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 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假如上述情形均不存在,那么结果准确38 11 分 08 年广东化学 19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 钝度约98中含有 Ca2+、Mg2+、Fe3+、Cl-和 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以下图所示:回答以下咨询题:1 滤 渣 的 要 紧 成 分为。2 趁 热 过 滤 的 缘 故是。3假设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 1 种。4假设母液循环使用,可能显现的咨询题及其缘故是。5:Na2CO3 10H2O(s)=Na2CO3(s)+10H2O(g)H1=+532.36 kJmol-1Na2CO3 10H2O(s)=Na2CO3 H2O(s)+9H2O(g)H1=+473.63 kJmol-1写出 Na2CO3 H2O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1Mg(OH)2、Fe(OH)3、CaCO32使析出的晶体为Na2CO3 H2O,防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Na2CO3 10H2O 晶体,令后续的加热脱水耗时长3用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4溶解时有大量沉淀生成,使Na2CO3损耗且产物Na2CO3混有杂质其缘故:母液 中,含有的离子有 Ca2,Na,Cl,SO42,OH,CO32,当多次循环后,使用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解时会生成CaSO4,Ca(OH)2,CaCO3等沉淀5Na2CO3 H2Os=Na2CO3s+H2Og H=+58.73kJmol1解析:(1)因工业碳酸钠中含有Mg2+,Fe3+,Ca2+,因此除杂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可生成 Mg(OH)2、FeOH3、CaOH2 沉淀。(2)观看坐标图,温度减少至313K 时发生突变,溶解度迅速减少,弱不趁热过滤将析出晶体。(3)思路方向:1.减少过滤的时刻2.保持过滤时的温度。(4)思路:分析母液中存在的离子,假设参与循环,将使离子浓度增大,对工业生产中哪个环节有所阻碍。(5)通过观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将两式相减,从而得到Na2CO3 H2OS=Na2CO3 s)+H2Og。39 12 分 08 年广东化学 21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爱好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 溶液后显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 的结论。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讲明理由。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