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答案解析)(8).pdf
-
资源ID:83209509
资源大小:111.7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答案解析)(8).pdf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答案解析)(8)一、选择题1如果 4a=7b(a、b0),那么a:b=()。A.4:7 B.11:7 C.7:11 D.7:423 毫米精密零件画在图纸上是30 厘米,图纸比例尺是()A.1:10 B.1:100 C.10:1 D.100:13圆的半径与()不成比例。A.直径B.周长C.面积4一种微型零件长4 毫米,画在一幅图上长为8 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1:20 B.1:2 C.2:1 D.20:15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A.3:5 B.5:3 C.:3 D.:6在一幅地图上用1cm 长的线段表示40km 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40 B.1:4000 C.1:4000000 D.400000:17下面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A.2:5 和 4:7 B.:和 2.5:1 C.0.8:0.3 和 8:308下面关系式()中的 x 和 y 成反比例(x0)。A.B.3xy C.D.39某开发区要建一个长600 米,宽400 米的长方形广场,现在要把它画在一张长20 厘米,宽 15 厘米的长方形纸上,选用下面哪个比例尺比较合适?()A.1:4000 B.1:2500 C.1:5000010在一幅地图上,用5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0 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A.1:30 B.1:30000 C.1:300000 D.1:300000011在比例尺是1:6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 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km。A.480 B.900 C.1200 D.60012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其中一个轮子的直径是6 分米,当另一个轮子转一周时,它要转 3 周,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分米A.2 B.3 C.6 D.18二、填空题13如果 y8x,则 x 与 y 成_比例;如果y:1,则 x:y_14根据 3.5 8=47写出两个比例。_ _15若:x=0.4:,则=_ 16图 1 上 8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4km,这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17 把一个正方形按5:1 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周长是原来的_倍,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的 _倍。18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积是10,一个外项是0.4,另一个外项是_。19如果 A:B=8:5,那么 A 比 B 多_%,B 相当于 A 的_%。如果=,那么 x 和 y 成_关系;如果3x=4y,那么 x 和 y 成 _关系。20用 4、15、5 和 12 组成的比例可能是_。三、解答题21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8 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驶70 千米,5 小时后能到达乙城吗?226 辆收割机每天收割小麦48.6 公顷,现在增加了13 台同样的收割机,每天可收割小麦多少公顷?(用比例解)23在比例尺是1:2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4c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2.5 时,这辆汽车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24一间教室,用面积是0.16m2的方砖铺地,需要275 块,如果用边长是0.5m 的方砖铺地,需要方砖多少块?(用比例解答)25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3 小时行了156 千米,照这样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8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26某专业户收获了一批黄花梨。如果每筐装30 千克,需要装70 筐。如果每筐装35 千克,需要装多少筐?(用两种方法解答,其中一种为比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 解析:D 【解析】【解答】如果 4a=7b(a、b0),那么a:b=7:4。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将相乘的两个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据此解答。2D 解析:D 【解析】【解答】解:30 厘米:3 毫米=300 毫米:3 毫米=100:1。故答案为:D。【分析】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把图上距离换算成毫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化成后项是1 的比即可。3C 解析:C 【解析】【解答】解:圆的半径与面积不成比例。故答案为:C。【分析】圆的直径=圆的半径 2,所以圆的直径和圆的半径成正比;圆的周长=圆的半径 2,所以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圆的面积=圆的半径2,所以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4D 解析:D 【解析】【解答】8 厘米:4 毫米=80 毫米:4 毫米=20:1。故答案为:D。【分析】已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注意:先把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厘米,然后化简成最简整数比。5B 解析:B 【解析】【解答】:=,选项 A,因为 3:5=3 5=,所以不能与:组成比例;选项 B,因为 5:3=5 3=,=,所以能与:组成比例;选项 C,因为:3=3=,所以不能与:组成比例;选项 D,因为:=,所以不能与:组成比例。故答案为:B。【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求出比值,用前项 后项=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6C 解析:C 【解析】【解答】1cm:40km=1cm:4000000cm=1:4000000。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认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列式解答。7B 解析:B 【解析】【解答】选项A:27=1420=54,即不能组成比例;选项 B:=2.5,即可以组成比例;选项 C:0.8 30=24 2.4=0.38,即不能组成比例。故答案为:B。【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进行解答。8C 解析:C 【解析】【解答】解:A、B、D 项中的 x 和 y 成正比例(x0),C 项中的 x 和 y 成反比例(x0)。故答案为:C。【分析】当xy=k(k 为常数,x,y0)时,x 和 y 成反比例;当=k(k 为常数,x,y0)时,x 和 y 成正比例。9A 解析:A 【解析】【解答】600 米=60000 厘米,400 米=40000 厘米,选项 A,60000=15(厘米),40000=10(厘米),比较合适;选项B,60000=24(厘米),40000=16(厘米),超过了长方形纸的尺寸,不合适;选项 C,60000=1.2(厘米),40000=0.8(厘米),尺寸太小,不合适。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根据题意可知,分别求出各选项的比例尺下,图上要画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尺寸,然后对比即可。10D 解析:D 【解析】【解答】5 厘米:150 千米=5 厘米:15000000 厘米=(55):(15000000 5)=1:3000000故答案为:D。【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根据1 千米=100000 厘米,将单位化统一后,再化简成最简整数比。11B 解析:B 【解析】【解答】解:156000000=90000000(cm)=900(km)。故答案为:B。【分析】用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乘6000000 即可求出实际距离,把cm 换算成km 即可。12D 解析:D 【解析】【解答】解:设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x 分米,则3.14x 1=3.14 633.14x=3.14 183.14x 3.14=3.14 18 3.14 x=18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应用题,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它们走过的路程是相等的,设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x 分米,用一个轮子的周长 圈数=另一个轮子的周长 圈数,据此列比例解答。二、填空题13正;4:1【解析】【解答】因为y8x 所以 x:y1:8 所以 x:y18 是比值一定所以x 与 y 成正比例;因为x4y:1 所以 x:4y:1x:y4:1 故答案为:正;4:1【分析】如果用字母x 和 y 表示解析:正;4:1 【解析】【解答】因为y8x,所以 x:y1:8,所以 x:y,是比值一定,所以x 与 y成正比例;因为y:1,所以 x:4y:1,x:y4:1。故答案为:正;4:1。【分析】如果用字母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解答。145:7=4:8;4:8=35:7【解析】【解答】根据358=47 写出的两个比例是 35:7=4:8 和 4:8=35:7 故答案为:35:7=4:8;4:8=35:7【分析】第一种写法:把 35 和 8 看做比解析:5:7=4:8;4:8=3.5:7 【解析】【解答】根据3.5 8=47写出的两个比例是3.5:7=4:8 和 4:8=3.5:7。故答案为:3.5:7=4:8;4:8=3.5:7。【分析】第一种写法:把3.5 和 8 看做比例外项;第二种写法:把3.5 和 8 看做比例内项,根据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来写。155【解析】【解答】73:x=04:97 解:04x=739704x=304x04=304 x=75故答案为:75【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解析:5 【解析】【解答】:x=0.4:解:0.4x=0.4x=30.4x 0.4=3 0.4 x=7.5故答案为:7.5。【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161:300000【解析】【解答】8 厘米:24 千米=8 厘米:2400000 厘米=1:300000 故答案为:1:300000【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化简比例尺时注意统一单位解析:1:300000 【解析】【解答】8 厘米:24 千米=8厘米:2400000 厘米=1:300000.故答案为:1:300000.【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化简比例尺时,注意统一单位。175;25【解析】【解答】解:一个正方形按5:1 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周长是原来的 5 倍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的25 倍故答案为:5;25【分析】按 5:1 的比放大正方形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就扩大5 倍那么周长扩大的倍数解析:5;25 【解析】【解答】解:一个正方形按5:1 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周长是原来的5 倍,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的25 倍。故答案为:5;25。【分析】按5:1 的比放大正方形,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就扩大5 倍,那么周长扩大的倍数与边长扩大的倍数相同,面积扩大的倍数是边长扩大倍数的平方倍。18【解析】【解答】解:另一个外项:1004=25故答案为:25【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所以两个外项的积也是10 用 10 除以 04 即可求出另一个外项解析:【解析】【解答】解:另一个外项:100.4=25。故答案为:25。【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所以两个外项的积也是10,用10除以 0.4 即可求出另一个外项。1960;625;反比例;正比例【解析】【解答】(8-5)5=35=6058=625如果 x2=3y那么 xy=6x和 y 成反比例关系;如果3x=4y则 x:y=43那么 x 和 y 成正比例关系故答案为:60;解析:60;62.5;反比例;正比例【解析】【解答】(8-5)5=35=60%5 8=62.5%如果=,那么 xy=6,x 和 y 成反比例关系;如果 3x=4y,则 x:y=,那么 x 和 y 成正比例关系。故答案为:60;62.5;反比例;正比例。【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已知A 与 B 的比,可以看成它们的份数比,要求A 比 B 多百分之几,(A-B)B=A 比 B 多百分之几;要求B 相当于 A 的百分之几,BA=B相当于 A 的百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如果用字母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204:5=12:15(答案不唯一)【解析】【解答】解:用4155 和 12 组成的比例可能是 4:5=12:15 故答案为:4:5=12:15(答案不唯一)【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解析:4:5=12:15(答案不唯一)【解析】【解答】解:用4、15、5 和 12 组成的比例可能是4:5=12:15。故答案为:4:5=12:15(答案不唯一)。【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都能组成比例。三、解答题21 8 =40000000 厘米40000000 厘米=400 千米70 5=350 千米因为 400350,所以不能到达答:5 小时后不能到达。【解析】【分析】甲城到乙城的实际距离=甲城到乙城的涂上距离 比例尺,并进行单位换算,然后求出这辆汽车5 小时行的距离,并与甲城到乙城的实际距离进行比较即可。22 解:设每天可以收割小麦x 公顷,=6x=48.6(6+13)6x=48.6 19 6x=923.4 6x 6=923.4 6 x=153.9答:每天可以收割153.9 公顷。【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比例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可知,每辆收割机每天收割的小麦面积是不变的,收割的总面积与收割机的辆数成正比例,设每天一共可以收割小麦x 公顷,现在每天一共收割的面积:现在的收割机辆数=6 辆收割机的收割面积:6,据此列比例解答。23 解:5.4 =10800000(厘米)=108(千米)108 2.5=43.2(千米)答:这辆汽车平均每时行43.2 千米。【解析】【分析】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 比例尺,那么这辆汽车平均每时行的距离=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 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的时间,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24 解:设需要方砖x 块。(0.5 0.5)x=0.162750.25x=44 x=176答:需要方砖176 块。【解析】【分析】本题可以设需要方砖x 块,题中选在的等量关系是:第一种方砖的面积第一种方砖铺满需要的块数=第二种方砖的面积 第二种方砖铺满需要的块数,据此代入字母和数字作答即可。25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x 千米。=解:3x=1248 x=416答:甲、乙两地相距416 千米。【解析】【分析】本题可以设甲、乙两地相距x 千米,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据此代入数据和字母作答即可。26 方法一:解设需要x 筐。30:35=x:70 35x=30 70 35x=2100 x=2100 35 x=60答:需要装60 筐。方法二:30 70 35=60(筐)答:需要装60 筐。【解析】【分析】方法一:每筐装的质量:每筐的装质量=装的筐数:装的筐数;根据等量关系列比例,根据等式性质解比例;方法二:每筐装的质量 装的筐数=黄花梨的总质量,黄花梨的总质量 每筐装的质量=装的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