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生态学试题.pdf

    • 资源ID:83217717       资源大小:53.2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态学试题.pdf

    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温带草原的特征是()。A.草本植物旱生特征显著2.按(B.生物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3.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红外光4.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B.SO2)浓度的增加。5.世界上大多数相对稳定的森林的平均生产力是(B.10002000 g/m2?a)。6.在温暖季节里,有一种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受破坏。这种风称为(D.干燥风)。7.逻辑斯蒂方程式中K 是(B.环境容纳量)8.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9.下列条件中,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的是(B.昼夜变温)。10.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D.密度越来越小)。二、填空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多个空之间用分号隔开!)1.冬小麦、甜菜开花时的日照时数要比水稻、玉米等作物开花时的日照时数长。2.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的镶嵌性3.从一个群落开始形成到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称为群落发育4.生物进入新地区后能正常的生长、_繁殖 _:_才算定居成功。5.生活在高山上的植物茎杆粗短、叶面缩小、富含花青素,这是由于高山太阳辐射中富含紫外光6 一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一个下限要求,如果低于临界下限,该生物种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这就是最小种群原则7.生态学一词是由海克尔首先提出来的。8.开始进入新环境的物种,仅有少数能幸存下来,这些适应能力较强的植物称之为先锋植物、9.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途径有太阳辐射能和辅助能两大类型。10.生物群落中盖度最大,生物量最高的物种是建群种三、问答与计算题(共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自然选择的类型。答案: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三类: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的。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答案: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有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按生境类型划分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等;按研究方法划分有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等;按生态学与其它科学的交叉划分有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按应用领域划分有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3.简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答案:生态学作为宏观生物学主要以个体、种群、群落等宏观方向不同等级的生命体系为研究对象。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各组织层次中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组织层次的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4.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答案:答: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5.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的区别与联系。答案: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氧气、食物以及其他生物等;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生活条件)。如对植物而言,光、温、水、肥、气等是其生存因子。生存因子是生态因子的子集,生态因子又是环境因子的子集。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论述生态系统的控制论特点。答案:生态系统不同于一般系统的调控(1)无目标、非中心的自我控制。自然界在亿万年进化历程中形成了十分精巧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它无独立的调控部件,是非中心的自我控制。主要通过各生物种相互联系使整个群落自发地向顶极方向发展。(2)多层次控制。自然生态系统总是由有垂直分离特性的层次构成,大系统套小系统,小系统套更小的系统。在同一层次内,系统又由相互联系,但又彼此相对独立的组份构成,形成系统的水平分离特征。(3)多元重复。多元重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有一个以上的组分具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功能,或者说在网络中处在相同或相近生态位上的多个组成成分,在外来干扰使其中 1 个或 2 个组分被破坏的情况下,另外1 个或 2 个组分可以在功能上给予补偿,从而相对地保持系统输出稳定不变。例如:植物的种子和动物的排卵数大大超过环境中可能容纳的下一代数目;同一食草动物常消费众多的植物种类;同一种生物残体为数以百计和各种大小生物所分解利用等等。这就使得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之后,仍能维持正常的能量和物质转换功能。2.论述“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对“光”的适应。答案:光对生物的作用主要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谱成分三个方面。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植物形态建成;植物对光强形成了阳性、阴性、耐阴等适应。光照时间对生物的作用形成光周期;植物对光周期适应形成了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动物对光周期适应形成了长日兽类、短日兽类。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产生不同影响,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青光诱导植物的向光性。红光与远红光是引起植物光周期反应的敏感光质。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变动因子)。2.旅鼠啃食植物,其数量增长。植物遭破坏后,会引起旅鼠外迁或因饥饿而死或遭到捕食。旅鼠的减少和植物量增多,为存活的旅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旅鼠的数量又逐渐增长,旅鼠的这种增长现象是(B.周期增长)。3.白桦、云杉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梨、苹果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的原因是(C.极端温度)。4.下列不是可持续农业做法的是(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对策者有较强的竞争能力)。6.关于群落成员型的正确叙述(D.森林生物群落的建群种是乔木)。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耐阴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不好,能忍受遮荫的植物)。A.阴性植物比耐阴植物更耐阴B.耐阴植物是介于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二类之间的植物D.耐阴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8.顶级群落的特征是(A.净生产量低)。9.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生态系统生态学)。10.1798 年马尔萨斯(T.Malthus)出版的一部对“生存竞争”和“物种形成”理论有重要影响的书是(A.人口论)。二、填空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多个空之间用分号隔开!)1.种群调查得出其方差为V,平均数为m,且 Vm则种群的分布倾向于随机分布2.根据竞争的作用方式,可将竞争区分为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两种类型3.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叫盖度(投影盖度)4.某个物种在调查中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调查样方数的百分比是该物种的频度5.高纬度地区恒温动物的身体住往比生活在低纬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Bergmam规律6.西坡更接近于南坡常称为半阳坡7.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多度或密度、频率、盖度、优势度和重要值。8.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9.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快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三类10.一定地段上,多物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即为群落三、问答与计算题(共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不同坡度对生物的影响。答案:(1)平坦地土壤深厚肥润,宜于农作和一些喜湿好肥的树种生长(2)斜坡上,一般土壤较肥厚、排水良好,为林木生长理想的地区。(3)陡坡上土层薄,石砾多,水分供应不稳定,林木生长较差,林分生产力低。(4)在急险坡上,常常发生塌坡和坡面滑动,基岩裸露,林木稀疏而低矮。2.简述西方生态农业的内涵。答案:(1)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目标在于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长远的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2)具体地说,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以下7 个最重要的条件:生态农业必须是自我维持(包括能量、营养元素等)的系统;生态农业必须实行多种经营;生态农业的规模应该小一点;生态农业单位面积净产量必须是高的;生态农业在经济上必须是可行的;必须在农场就地加工农产品并直接卖到消费者手里,以避免中间商从中分享利润;必须考虑有利于保护农村自然优美的景观,使人和畜禽能健康地生活。3.简述氮循环失调的环境问题。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2)酸雨;(3)光化学雾;(4)臭氧层破坏;(5)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水体和食品。4.简述碳循环的途径。答案:碳循环的途径有三个:(1)途径之一是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细胞水平的个体水平的群体水平的食物链(系统)水平的循环;(2)途径之二是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碳素交换。(3)途径之三是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5.简述层片具有的特征。答案:(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但同一生活型的植物种只有其个体数量相当多,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时,才能组成层片。(2)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3)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4)在群落中,每一个层片都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可以按其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优势层片、伴生层片、偶见层片。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论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答案: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1)综合作用,各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综合作用于生物;(2)主导因子作用,因子的作用有主有次;(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有的因子直接影响生物,有的通过其他因子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因子在生物的不同发育时期作用及效果不同;(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各因子同等重要不可代替性,但可以相互补偿;(6)限制性作用,当因子超过生物的耐性范围或不适于生物,就会限制其他因子的作用,限制生物的生存发展。2.简述变异、选择与进化的关系。答案:(1)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变异的起源和选择作用是两个不同的方面。种群的变异性是进化的起点。自然选择的过程,使得每一个种群能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调节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求得生存与发展。可见,种群的进化与适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稳态机制。(2)自然选择学说,强调了选择的作用,而不明白变异的来源;反之,有的学者强调了突变的产生,而看不到选择的重要性。实际上,选择只是对遗传结构上混杂的种群有效,而对遗传上一致的则无效;换言之,没有突变也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也没有进化。(3)选择不是对个别突变发生作用,而是对基因组合或基因型发生作用,一个或某些基因一起存在时降低生活力的突变,当它被放置在另一种不同的基因背景上时,可能会增进生活力。因此,选择只是对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有利的变异体起作用,而不顾它们以后的价值如何。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的因子是(B.生态幅较窄的因子)。2.生物群落演替的效应是(每个阶段形成的内环境都不利于自己,而有利于下一个群落)。3.下列关于群落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群落的特征就是植物个体的特征)。A.群落内植物与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C.群落内植物与植物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D.群落内动物与动物也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4.下列不属于K-对策的生物是(D.细菌)。5.种群密度的大小与下列那个因素无关(D.种群分布形式)。6.属于原生的演替是(D.山坡岩崩后出露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7.自然环境中影响生物有机体生命活动的一切因子是(B.生态因子)。8.生物个体间竞争剧烈,正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B.均匀分布)9.地中海果蝇的生物学零度是13.5,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250d,则其在26条件下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D.20d。10.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的现象叫生态位重叠)。二、填空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多个空之间用分号隔开!)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途径有太阳辐射能、辅助能两大类型。2.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叫相对盖度3.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坦斯列首先提出来的。4.由于光照的差别,常把南坡称阳坡北坡称阴坡5.氮离开生态系统途径主要有燃烧、反硝化、流失、淋溶、挥发6.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3 类。7.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个体论观点8.短时间内种群数量猛增造成种群爆发或大发生,具有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爆发(种群大发生)9.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面形成降水,而在背风面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的现象称为焚风效应10.既能按气相型循环,又能按沉积型循环的元素是硫三、问答与计算题(共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后果。答案:答: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有机污染类型,由于含氮、磷较多的化肥和生活污水大量进入天然水体而恶化水质。其后果是使蓝藻、硅藻以及水草大量繁殖,藻类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或藻类分泌有毒物质毒害鱼类。3.简述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答案:奥德姆关于生态系统随时间而演替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或状态。(1)正过渡状态。亦称增长系统。(2)稳定状态系统。亦称平衡系统。(3)负过渡状态。亦称衰老系统。4.简述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答案:答:温度因子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称节律性变温。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迁移、集群活动等有重要影响。(1)昼夜变温对许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2)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3)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5.以云杉采伐迹地的次生演替为例介绍次生演替系列。答案:下面以云杉采伐后,从采伐迹地开始的次生演替为例介绍次生演替系列。采伐迹地阶段。先锋树种阶段(小叶树种阶段)。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论述生态系统的能流的途径。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捕获,通过光合作用将日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化学潜能,这些被暂时储存起来的化学潜能由于后来的去向不同而形成了生态系统能流的不同路径。第一条路径(主路径):植物有机体被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取食消化,一级消费者又被二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所取食消化,还有三级、四级消费者等。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在本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量散逸归还于非生物环境。第二条路径: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以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迸人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约有机化合物被还原为简单的 CO2、H2O和其他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中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于非生物环境。第三条路径:无论那一级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有机体中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维持了生命的代谢,并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中。2.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答案: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1)改变地面及植被状况,而影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的分配,如修筑水库,塘堰可扩大自然蓄水量;而围湖造田又使自然蓄水容积减小,尤其是大量季节性降水因保蓄力削弱而流走,造成短期洪涝灾害,并同时降低了地下水库的补给,也引起严重的土壤和养分流失。(2)由于过度开发局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用于工、农业及城市发展,不但使地表、地下水贮量下降,出现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断流,造成次生盐渍化;也使下游水源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沿海出现海水入侵,加重了干旱化和盐渍化威胁。(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导致地区性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直到形成荒漠。我国北方水循环形势的恶化,引起了普遍的关注。(4)环境污染恶化水质,影响水循环的蒸散过程。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红外光 )。2.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落叶阔叶林)。3.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生态系统生态学)。4.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的措施是(C.中度干扰)。5.一些次生演替的群落复生属(A.快速演替)。6.前顶极也叫(B.先顶极)。7.按(生物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8.生态系统把植物、动物、微生物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A.功能上的统一性)。9.植物群落分类中采用双轨制分类系统的是(A.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10.下表是不同群落中高位芽植物生态型的比例,问下列哪组数据是正确的(A 97.4%74.3%52.0%25.4%)。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二、填空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多个空之间用分号隔开!)1.层间植物包括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和寄生植物。2.对生态因子具有较大耐受范围的生物,分布就比较广泛,这些生物称为广适性生物3.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4.全球生态问题主要是指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5.山坡有凸形、凹形、直形三种基本形态。6.确定生物优势度大小的主要指标是盖度和密度。7.林业上常用郁闭度来表示林木层的盖度。8.一般来讲,从山顶到坡角,生境朝着阴暗、潮湿方向发展。9.氮离开生态系统途径主要有燃烧、反硝化、流失、淋溶、挥发10.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三、问答与计算题(共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答案:(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分布的总格局。(4)在温度因子中也不仅只平均气温,而是平均气温、节律变温、温差、积温、极端温度的综合作用。2.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地质学大循环的本质区别及各自特点。答案:答:(1)本质区别:地球上没有生物时就存在地质学大循环,是仅包含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循环;有生物参与的地质学循环才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仅包含物理和化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包含有生命活动的过程。(2)各自特点:地质学大循环的特点是速度慢、周期长、范围广;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点是速度快、周期短、范围小。3.简述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答案:生物量与生产量的概念是不同的,但常易混淆。(1)生物量强调的是一定时间空间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kg?m-2)。(2)生产力强调的是单位时间、单位空间生产量的多少(kg?m-2?a-1)。前者表示测定时多年积累的量,后者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一年)生产的量。(3)生物量随时间而逐渐积累,可表现为生物量的增长。而生产力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而表现为有规律的变化。生态系统发展初期可能生产力较高,而生物量不大;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生物量可达到最大值,而生产力却极低。由此可见,生物量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生产量的大小对生产力有某种影响。当生物量很小时,如树木稀少的林地、鱼量不多的池塘,是没有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这时,生产力就不会高。反之,树木密、鱼太多,则限制了每个个体的发展。这种情况下,生物量很大,但不意味着生产力高。4.简述生态失调的标志。答案:生态平衡失调主要表现在结构和功能上。生态平衡失调结构上的标志一级结构受损。二级结构变化。(2)功能上的标志。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论述生态系统的控制论特点。答案:生态系统不同于一般系统的调控(1)无目标、非中心的自我控制。自然界在亿万年进化历程中形成了十分精巧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它无独立的调控部件,是非中心的自我控制。主要通过各生物种相互联系使整个群落自发地向顶极方向发展。(2)多层次控制。自然生态系统总是由有垂直分离特性的层次构成,大系统套小系统,小系统套更小的系统。在同一层次内,系统又由相互联系,但又彼此相对独立的组份构成,形成系统的水平分离特征。(3)多元重复。多元重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有一个以上的组分具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功能,或者说在网络中处在相同或相近生态位上的多个组成成分,在外来干扰使其中 1 个或 2 个组分被破坏的情况下,另外1 个或 2 个组分可以在功能上给予补偿,从而相对地保持系统输出稳定不变。例如:植物的种子和动物的排卵数大大超过环境中可能容纳的下一代数目;同一食草动物常消费众多的植物种类;同一种生物残体为数以百计和各种大小生物所分解利用等等。这就使得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之后,仍能维持正常的能量和物质转换功能。2.论述人类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答案:人为因素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主要是资源利用策略和自然资源状况的不协调。(1)往往人类一个共同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获取”。砍光森林,开垦草原、围湖造田,乱捕滥猎,竭泽而渔,从而造成一系列的生态失调。(2)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自然生态平衡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源有两点错误认识,一是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认为自然资源可以无条件更新。应该说,地球上蕴藏的资源的确是丰富的,但不是无限的;(3)人类最大限度地生产的策略自然会导致掠夺性地开发和经营(4)经济与生态分离。人类有史以来,向大自然索取任何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传统的经济学和经济体系中,自然界的服务不表现价值,也就是说是免费的,因而许多破坏珍贵自然资源的行为长期以来直至今天仍屡禁不止,如捕杀野生动物大象、犀牛、熊猫为着它们的角、牙、皮毛等可以获得暴利,采集珍贵的野生药材和植物更是一本万利。(5)大自然不但是人类的宝库,还是垃圾场,许多工厂排放污物,使自然界和整个社会成为容纳污染物的免费车间以获取经济效益,这种现象用生态经济的概念叫“费用外摊”。这些现象都是个人经济效益越好,社会生态效益却越坏,是经济与生态的分离而不是统一。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老年个体比例增大,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是(C.衰退型)。2.营养级之内同化量与摄食量之比是(C.同化效率)。3.下列关于我国春季物候期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平原比高原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大)。5.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C.农田)。6.短波光随着纬度的降低和海拔高度的升高而(B.增加)。7.种群平衡是指(B.种群数量的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8.群落命名的依据是(A.优势种)。9.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约为(B.0.5)10.一般来讲,生态学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A.应用生态学)。二、填空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多个空之间用分号隔开!)1.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角色、作用和对环境因了的要求叫该生物的生态位2.按人类的需求,由人类设计制造建立起来,并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3.确定生物优势度大小的主要指标是盖度和密度。4.通常物种多样性具有种的丰富度和种的均匀度两方面含意。5.通常把影响种群调节的各种因素分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两大类。6.生态学一词是由海克尔首先提出来的。答案:7.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被型联合为植被型组8.当资源不足的时候,物种之间为利用资源而产生的竞争称为利用竞争9.长白山地区的针阔叶混交林的乔木层具有两个个层片。10.次生演替过程中若群落进一步破坏叫群落退化或逆行演替三、问答与计算题(共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生态失调的标志。答案:生态平衡失调主要表现在结构和功能上。生态平衡失调结构上的标志一级结构受损。二级结构变化。(2)功能上的标志。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3.简述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布与垂直地带性分布的关系。答案:(1)植被的垂直分布是水平分布的“缩影”,(2)每一垂直带的群落组合,受该山所在水平地带的制约,(3)两者之间仅仅是在外貌结构上的相似,而绝不是相同。垂直带从属于水平带,另一方面也受山体的高度、山脉的走向、坡向、坡度、山坡在山地中的位置、地形,基质和局部气候的影响。4.简述生态系统区别于一般系统的特点。答案:(1)具有生命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2)具有空间结构,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系统;(3)是动态平衡系统;(4)是开放系统。5.简述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答案: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共生互惠以及立体布局技术;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资源的综合开发技术;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自净技术。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论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与测度。答案:(1)生物多样性可定义为“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重要概念,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是指各个物种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之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多样化。(3)通常物种多样性具有两方面含意。种的数目或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2.论述“可持续农业”的内涵。答案:(1)“可持续农业”定义是“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因此是二种能够保护和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2)它包括几层基本的意思:可持续农业强调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权益作为换取当今发展的代价;可持续农业要求兼顾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的效益,“生态上健康的”是指在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和发展观指导下,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维护一个健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经济上有活力的”指绝不因为要保护环境和维护资源而牺牲较高的生产力目标和农业竞争力(包括比较效益);“社会能够接受的”主要指不会引起诸如环境污染和生态条件恶化等社会问题,以及能够实现社会的公正性,不引起区域间、个人间收人的过大差距。二、填空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多个空之间用分号隔开!)1.欧德姆关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定义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2.基础生态位比实际生态位宽3.季相最明显的森林群落是落叶阔叶林4.生物对昼夜交替周期性变化的适应形成的节律变化叫:昼夜节律5.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机体论观点6.生物进入新地区后能正常的生长、繁殖才算定居成功。7.不同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生态条件下,形成相同的适应,叫趋同适应8.地方性风主要包括海陆风、山谷风和焚风9.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盖度比10.在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三、问答与计算题(共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最后产量衡值的生物学意义。答案:在稀疏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很容易获得资源和空间,生长状况好,构件多,生物量大;而在密度高的种群中的个体,由于叶子相互重叠,根系在土壤交错,对光、水和营养等竞争激烈,个体生长率降低,从而更合理地利用资源。2.为什么说生态系统的调控是无目标的、非中心的自我调控?答案:答: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是能量和物质在复杂的食物网中流动过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可以在食物网中的任一环节,因此,生态系统的调控点是不固定的,是无中心的控制。又因为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随机的,因此,调控也是无目标的。3.简述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答案:顶极群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它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平衡,没有生产量的净积累;顶极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4.简述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的特征。答案:根据种群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衰退型种群。(1)增长型: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幼中年个体除了补充死亡的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所以这类种群的数量呈上升趋势。(2)稳定型: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比例适中,在每个年龄级上,死亡数与新生个体数接近相等,所以种群的大小趋于稳定。(3)衰退型:种群含有大量的老年个体,种群数量趋于减少。5.简述自然选择的类型。答案: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三类: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的。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论述种群调节学说。答案:种群调节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的增长势和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这两个反向力之间的平衡而达到的。种群本身内在增长势就是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它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对任何种群都可导致指数增长。因此,种群大小主要由气候、资源、捕食者、寄生者或疾病等环境因素所决定。生态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说来解释种群的动态机制。(1)气候学派。(2)生物学派。(3)食物因素。(4)自动调节学说。2.论述生态系统的能流的途径。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捕获,通过光合作用将日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化学潜能,这些被暂时储存起来的化学潜能由于后来的去向不同而形成了生态系统能流的不同路径。第一条路径(主路径):植物有机体被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取食消化,一级消费者又被二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所取食消化,还有三级、四级消费者等。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在本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量散逸归还于非生物环境。第二条路径: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以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迸人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约有机化合物被还原为简单的 CO2、H2O和其他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中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于非生物环境。第三条路径:无论那一级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有机体中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维持了生命的代谢,并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中。二、填空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多个空之间用分号隔开!)1.红橙光主要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因此,把这部分光辐射叫生理有效辐射2.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绿色植物一般不能够直接利用,必须通过固氮作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3.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叫交错群落4.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风播5.生态位大致可归为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多维生态位三类。6.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群落本身的综合特征7.某个物种在调查中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调查样方数的百分比是该物种的频度8.一定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叫有效积温9.广义的共生包括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10.生态系统能保持高度有序状态,是因为它是耗散结构三、问答与计算题(共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答案: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起着很大的影响:(1)将有机体中的营养元素还原成简单的、能被植物重新利用的状态。植物-土壤之间营养元素的循环,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进行;(2)腐殖化作用与矿化作用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形成土壤团粒结构(3)与植物形成共生体;(4)有害的方面包括:植物病原菌;产生有毒物质并积累;与植物增肥2.简述生物对风的适应。答案:答:风是许多树种的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风媒植物特有的花形和开花时间均是风媒植物对风的适应。在多风、大风的环境中,能直立的植物,往往会变得低矮、平展,并具有类似旱生植物的结构特征。“旗形树”也可以说是树木对盛行强风的适应。3.简述生态学的含义及变化。答案: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定义的发展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生态学分支和领域。有关生态学定义的差别主要是关于居住对象“生物”、居住地“环境”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容有所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生态学定义也不断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现代强调人类生态则定义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4.简述土壤组成及生态作用。答案:答:土壤是由固体(矿物质和有机质)、液体(土壤水分)、气体(土壤空气)三相物质四种组分组成的一个复杂而分散的复合系统。每个组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各组分相互作用,形成了许多土壤特性。除了上述成分之外,每种土壤都有其特定的生物区系,它们对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元素的生物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能影响、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构成了各类土壤特有的土壤生物作用。5.简述多度的估计应注意哪些原则。答案:无论采用哪一种,都应注意以下原则:多度的估计,可以在样地范围内进行,也可以不受样地的限制,以群落为整体作全面考虑;多度是植物个体数量多少的相对概念;只能在属于同一生长型的植物之间进行比较,不能将不同生长型的植物进行比较;多度的目测估计,易出现误差,应进行校对。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论述种群数量的变动趋势及形式。答案:种群波动一般是指种群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种群的实际数量动态

    注意事项

    本文(生态学试题.pdf)为本站会员(索****)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