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讲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3.pdf
-
资源ID:83223017
资源大小:120.0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讲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3.pdf
1【三维设计】2013 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二节 第一讲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 3(满分 50 分时间 25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2012盐城高二检测)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B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约为B的 10%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关系为:ABCD 解析:A所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呼吸消耗,一部分传向分解者,一部分未被利用,一部分传入下一营养级,由此AB CD。答案:D 2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 a、b、c 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解析:从图知,a 的耗氧量在618 时为负值,说明在此期间,a 释放氧气,故a 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b 和 c 耗氧量恒定,都属于消费者,而b 的耗氧量比c 的耗氧量要高,说明b 比 c 所处的营养级要低,故b 属于第二营养级,c 属于第三营养级。答案:D 3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A动物饲养麻烦、花费多,投资大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2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并且逐级递减,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因而动物性食品比粮食和蔬菜成本高。答案:C 4初级消费者体内能量的去路不包括()A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获得C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到环境中去解析:每个营养级生物体内能量的去路包括: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动植物死亡后的遗体、动物的排泄物、植物的残落物被分解者分解;还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捕食而流到下一个营养级,不可能流到同一个营养级。答案:B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叙述中错误的是()A当狼捕食兔子并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B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狼不可能获得兔子的全部能量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解析:兔子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此时狼位于第三营养级,即狼捕食兔子,使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答案:A 6(2012无锡高二检测)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初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能量金字塔反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拥有能量值的大小。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为第一营养级即生产者,为本金字塔中最高营养级而非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中太阳能被生产者经光合作用固定而进入生物群落,最终被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无机环境。3 答案:C 7(2012淮安高二统考)某一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藻类虾小鱼大鱼,此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未按顺序以甲、乙、丙与丁代号建立其能量金字塔如图。现有10 只人工饲养的鳄鱼逃逸栖居该湖泊,则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塔中,哪一个阶层的生物最先会受到影响()A甲B 乙C丙D 丁解析:依照能量金字塔并结合食物链,可判断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大鱼、小鱼、虾和藻类。鳄鱼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所以作为鳄鱼主要食物来源的大鱼(生物甲)将最先受到影响。答案:A 8下列 4 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暴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解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是因为水体为蓝藻提供了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并未涉及能量流动问题。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且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时,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食物链越短,能量损失越少。A、C、D均可以利用能量流动规律分析。答案:B 9(2012连云港高二检测)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 250 J/(cm2a)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能量只能在10%解析: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包括三个去向: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因此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能量1752008751 250 J/(cm2a);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等于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4 的百分比,因此从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01 250100%16%;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甲的能量只有16%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因此大部 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分解者)利用;能量传递效率为10%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是生物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因此一只狼捕获一只兔子获得的能量有可能高于10%。答案:D 10.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假若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8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几乎为0 kJ B108 kJ C2106 kJ D3106 kJ 解析:粪便中的能量不是大象同化的能量,且蜣螂与大象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 20 分)11(12 分)(2012 苏州高二检测)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请据图回答:(1)A、B、C、D 各 营 养 级 在 生 态 系 统 中 代 表 的 成 分 依 次 为:A._;B._;C._;D._。(2)图中a1代表 _ _。(3)图中a2代表 _。(4)a3a2的原因是 _ _。(5)从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上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到下一个营养级的只有_。假若 A的总能量为1,按传递效率为10%计算,第四营养级所获得能量为_。(6)某研究者想调查某菜地的一只菜青虫每天用于生长和发育的能量。他需测定的内容是()虫子吃的叶片的干物质量每天虫子粪便的干物质量每天该虫子水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每天该虫子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A B C D 解析:该图表示出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的去向。a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5 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表示各营养级被微生物分解释放的能量。虫子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虫子的摄入量粪便量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量。属于虫子的摄入量,属于粪便量,属于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量。而中测定的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实际上是测虫子一天中呼吸作用的总量,而呼吸作用的总量不仅包括热能,还包括一部分ATP,这些 ATP主要用于虫子的生长发育,如物质的合成等,所以测定虫子呼吸总量没有意义。答案:(1)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2)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3)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4)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部分的能量,还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只有约10%的能量流入次级消费者(5)10%左右0.1%(6)B 12(8 分)下图为测定某湖泊的能量流动的情况图解(单位:J/cm2/年),据图回答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依次是_、_,其余的能量最终通过生物的_散失。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利用_,因此,能量流动具有_的特点。(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D属于 _,其分解方式是_。(4)假如 A为一片草原,那么最好使能量流向下列4 种动物中的 _。A狼B 羊C黄鼬D 虎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从上一个营养级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实际上等于下一个营养级生物同化作用的能量,据此可以进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就在于提高能量流动的效率,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答案:(1)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即464.6 J/cm2/年(2)13.5%20%呼吸作用热能逐级递减的、单向的和不循环(3)分解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