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pdf
-
资源ID:83235136
资源大小:945.7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pdf
课时跟踪检测(二)地 图一、选择题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 500 m、宽 240 m)。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12 题。1小明所在学校()A从广场向正西方走可直达校门B教学楼位于教学楼的北面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D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碑2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 纸(51.5 cm 36.4 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A 1100 B1 1 000 C 110 000 D1 100 000 解析:1.C2.B第 1 题,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教学楼 位于教学楼 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夏至日日出东北,旗杆影子朝向西南。第 2 题,该学校长500 m、宽 240 m,要绘制在B3 纸上,通过计算可知,用图上距离50 cm代表实地距离500 m 最合适,比例尺为50 50 0001 1 000。(2019 成都摸底)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据此完成35 题。3图中河流流向为()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正东流向正西C自东南流向西北D自西南流向东北4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A 465 m B455 m C 445 m D435 m 5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 20 m B29 m C 39 m D40 m 解析:3.D4.B5.C第 3 题,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指向河流上游(找到河流与等高线相交的部位),结合图中右上角的指向标可判断图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故选D。第 4 题,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 m。由河谷向两岸方向的海拔是同步升高的,因此山峰外侧等高线数值应为450,可判断山峰的海拔范围为450460 m,故选 B。第 5 题,读图可知,陡崖处有3 条等高线重合,该图等高距为10 m。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20 mH40 m,结合选项可知,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39 m,故选C。(2019 福州一模)读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m),完成 67 题。6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A 500 m B550 m C 600 m D650 m 7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解析:6.B7.D第 6 题,图中等高距为50 m,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 m 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350400 m 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 或 600 m,则 B 正确。第 7 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 17 000 m2”,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读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9 题。8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 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A 200 m B235 m C 270 m D300 m 9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A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D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解析:8.C9.D第 8 题,由图中相邻等高线的差值可知等高距为50 m;结合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知,甲地的相对高度在550 m 到 600 m 之间,乙地 300 m 到 350 m 之间,所以甲乙两地的高差H:200 mH300 m;由于急流段的高差为35 m,而且乙地在急流的下游,可以推断甲乙两地的高差大于235 m,故选项 C 正确。第 9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与湖畔丁处之间的山坡,上部等高线稀疏,即坡度平缓,而下部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形成凸坡,因而甲处不可能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故排除选项A;甲处于山顶部位,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故排除选项B;丁地位于河流入湖口处,地势最低,故排除选项 C;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急流段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因而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故选项D 正确。(2019 湖南湘东五校联考)图 a 为某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30 m,一画家欲前往该岛。据此完成1011 题。10图 b 是画家在海上中某处画的该岛的素描图。该画家最有可能在()A处B处C处D处11画家打算登上该岛主峰俯瞰全岛,请为他计算主峰的海拔并判断从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哪个位置出发最合理()A 310 m甲处B320 m乙处C 340 m丙处D350 m丁处解析:10.A11.C第 10 题,首先,从画家的视角判断该岛屿的地势起伏情况。然后,结合图a 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符合要求的地点。从处看,正前方偏左的位置,地势较低,左侧山脉延伸较短且山势较陡,右侧的山脉延伸较长且山势较缓,与素描图所示情况相同,A 对;从 处看,前方是一条绵延的山脉,且地势较陡,与素描图不符,B 错;从 处看,前方地势较低的地方位于正前方偏右的位置,与素描图不符,C 错;从 处看,左前方山势较为平缓,与素描图不符,D 错。第 11 题,由材料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30 m,岛屿最低处为海平面,即最低的等高线海拔为0 m。海平面与图中西南部的山顶相差11 条等高线,与东北部的山顶相差9 条等高线,因此西南部山顶为主峰。据此可知主峰的海拔为 330 m360 m,排除 A、B。登山要选择坡度较缓的坡。由图可知,由丙处到主峰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缓,适合登山,C 对。由丁处到主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攀登,D 错。二、非选择题12(2019 三明测试)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河流在等高线400600 m 的流向是 _。(2)若从图中甲村修建一条普通公路到乙村,中哪条更好?为什么?(3)若在图中修建水渠引水至金矿,M、N 两条哪条更好?为什么?(4)图中从甲、乙两村沿路线徒步爬到山顶哪个更省力?为什么?解析:第(1)题,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图中等高距为100 m,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河流在400600 m 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第(2)题,从甲村到乙村的普通公路要考虑安全,同时要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四条线路中,跨越等高线少,坡度缓,比较安全,且穿越河流少,需建设桥梁少,建设成本低。第(3)题,修建水渠往金矿引水,如果能够自流则引水效果更好一些,M、N 中,N 线路能使河水自流到金矿。第(4)题,从甲、乙两村沿路线徒步爬到山顶,甲村线路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坡陡路难行;乙村线路穿越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疏,坡度平缓,爬行较为省力。答案:(1)自西南流向东北(2)。原因:坡度缓;过河少,修桥少。(3)N。原因:河水可以自流到金矿。(4)乙村。原因: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疏,坡度平缓。13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某市旅游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是,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2)M、N 两个观景台,其中N 观景台主要是为了观赏_景观;在该山区有一处适合开发攀岩的地区,请在图中用“”标出。(3)在观景台M、N 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4)在观景台M 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解析:第(1)题,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此地的主要地形类型以低山和平原为主,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地势的高低,可知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第(2)题,观赏瀑布景观的最佳位置应该是仰视瀑布。开发攀岩的地区应该选择在陡崖处。第(3)题,在山区修建道路,选择在起伏和缓的地形,尽量顺等高线修建,路线平坦,造价低,易于施工且安全。第(4)题,山区受到某种地形的阻挡,会影响通视效果。据图可知,陡崖顶部阻挡视线,故在观景台M 处不能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山地,东南为平原自西北流向东南(2)瀑布攀岩位置如图所示。(3)尽量顺等高线修建,路线平坦。(4)不能。陡崖顶部阻挡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