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点分章复习之立体几何.pdf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空间向量解法一、有关公式投影公式:b在a方向上的投影:OB1=?aba=bCOS111222222111121212121212(,),(,),(1)(2)(0)cosa x y zb xyzxyza babxyzababx xy yz za ba bx xy yz zrrrrrrPrrru rr rr r1.设:或(=)(3)一般情况:二、平面的法向量1、定义:如果 a,那么向量 a 叫做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共有两大类(从方向上分),无数条。2、平面法向量的求法(内积法):在给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平面的法向量(,1)nx yr 或(,1,)nxzv,或(1,)ny zr,在平面内任找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br r。由nr,得0n ar r且0n br r,由此得到关于,x y的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得到nr。三、平面法向量的应用 1、求空间角(1)求线线角:已知两异面直线ba,,,A Ba C Db,则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cosABCDAB CD?uuu ruuu ruuu ruuu r(2)求线面角:如图2-1,设 n 是平面的法向量,AB是平面的一条斜线,A,则 AB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图 2-1-1:.|arccos2,2ABnABnABn图 2-1-2:2|arccos2,ABnABnABn(3)求面面角:设向量 m,n 分别是平面、的法向量,则二面角l的平面角为:|arccos,nmnmnm(图 2-2);|arccos,nmnmnm(图 2-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方向选取合适,可使法向量夹角就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约定,在图 2-2 中,m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外,n 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在图 2-3 中,m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n 的方向对平面而言向内。2、求空间距离(1)异面直线之间距离:方法指导:如图2-4,作直线a、b的方向向量 a、b,求 a、b 的法向量 n,即此异面直线a、b 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在直线 a、b 上各取一点 A、B,作向量 AB;求向量 AB 在 n 上的射影 d,则异面直线 a、b 间的距离为|?nnABd,其中bBaAbnan,(2)点到平面的距离:方法指导:如图2-5,若点 B为平面外一点,点A 为平面内任 一点,平面的法向量为n,则点 B到平面的距离公式为|?nnABd(3)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方法指导:如图2-6,直线a与平面之间的距离:|AB ndnuu u rrr,其中aBA,。nr是平面的法向量(4)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方法指导:如图 2-7,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nnABd,其中,AB。nr是平面、的法向量。3、证明(1)证明线面垂直:在图2-8 中,m向是平面的法向量,a 是直线 a 的方向向量,证明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所在向量共线(am)。(2)证明线面平行:在图2-9 中,m 向是平面的法向量,a 是直线 a 的方向向量,图 2-4 n a b A B 图 2-9 ma a图 2-8 a ma图 2-7 A B nA a B n图 2-6 m图n图 2-5 nA M B N O|,cos|sinABnA B 图 2-1-2 C nabB B1 O m图 2-3 n证明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所在向量垂直(0?am)。(3)证明面面垂直:在图2-10 中,m是平面的法向量,n 是平面的法向量,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0?nm)(4)证明面面平行:在图2-11 中,m是平面的法向量,n 是平面的法向量,证明两平面的法向量共线(nm)。四、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的“三步曲”(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现有三条两 两垂直的直线,注意已有的正、直条件,相关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距离和夹角等问题;(进行向量运算)(3)把向量的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意义。(回到图形问题)五、高考真题新解(08 年全国卷二)如图,正四棱柱1111DCBA-ABCD中,421ABAA,点 E 在上且ECEC31.()证明:CA1平面 BED;()求二面角B-DE-A1的大小.解:()以 D 为坐标原点,射线DA 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Dxyz依题设,1(2 2 0)(0 2 0)(0 2 1)(2 0 4)BCEA,(0 2 1)(2 2 0)DEDBuuu ruu u r,11(2 24)(2 0 4)ACDAuuuruuu u r,3 分()CA1?DB=0,CA1?DE=0 故1ACBD,1ACDE又 DBDEDI,所以1AC平面 DBE 6 分()设向量()xyz,n是平面1DA E的法向量,则DEu uu rn,1DAuuu u rn故20yz,240 xz第一问已经证明CA1平面 BED,所以可以把1ACu uu r作为平面 DBE 的法向量。令2z,则1y,4x,(4 12),n 9 分1ACuuu r,n等于二面角1ADEB的平面角,11114cos42ACACACuuuruuurguuur,nnn所以二面角1ADEB的大小为14arccos4212 分立体几何高考选择填空真题1、2012 年文(8)理 4、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A B C D中,2AB,12 2CC,E为1CC的中点,则直线1AC与平面 BED 的距离为(A)2(B)3(C)2(D)1【解析】连结BDAC,交于点 O,连结 OE,因为EO,是中点,所以1/ACOE,且121ACOE,所以BDEAC/1,即直线1AC与平面BED的距离等于点C 到平面 BED的距离,过C 做OECF于 F,则 CF 即为所求距离.因为底面边长为2,高为22,所以22AC,2,2 CEOC,2OE,所以利用等积法得1CF,选 D.2、2012年文(12)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 1,点 E 在边 AB 上,点 F 在边 BC 上,13AEBF。动点 P 从 E 出发沿直线向 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 P第一次碰到 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A)8(B)6(C)4(D)3【解析】结合已知中的点E,F 的位置,进行作图,推理可知,在反射的过程中,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利用平行关系,作图,可以得到回到 EA点时,需要碰撞6 次即可.3、2012年理(12)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点 E在边 AB上,点 F在边 BC上,AE BF 73.动点 P从 E出发沿直线喜爱那个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方向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一次碰到 E时,P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A)16(B)14(C)12(D)10【解析】结合已知中的点E,F 的位置,进行作图,推理可知,在反射的过程中,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利用平行关系,作图,可以得到回到 EA点时,需要碰撞14 次即可.4、2012 年文(16)已知正方体1111ABCDA B C D中,E、F 分别为11BBCC、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 AE 与1D 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_.【解析】如图连接FDDF1,,则AEDF/,所以DF与FD1所成的角即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边长为 2,则51FDDF,在三角形FDD1中53552455cos1FDD.5、2012 年理(16)三菱柱 ABC-A1B1C1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BAA1=CAA1=60,则异面直线 AB1与 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_.图 2-11 mn图 2-10 mnC lA B D【解析】如图设,1cACbABaAA设棱长为 1,则,1baABbcaBCaBC-1,因为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且01160CAABAA所 以21?cbcaba,所 以3)(21baAB,2)-(21bcaBC,2)-()(11?bcabaBCAB,设异面直线的夹角为,所以36322cos1111?BCABBCAB.6、2011 年文(8)理 6、已知直二面角l,点 A,ACl,C 为垂足,B,BDl,D 为垂足,若2,1ABACBD,则 CD().(A)2 (B)3(C)2(D)1【解 析】因 为l是 直 二 面 角,ACl,AC平 面,ACBC3BC,又 BDl,2CD7、2011 年文(12)理 11、已知平面截一球面得圆M,过圆心 M且与成060二面角的平面截该球面得圆N.若该球面的半径为4,圆 M 的面积为4,则 圆 N 的 面 积 为().(A)7(B)9(C)11 (D)13【解析】如图所示,由圆 M 的面积为4知球心 O到圆 M 的距 离2 3OM,在 Rt OMN中,30OMN,132ONOM,故圆 N 的半径2213rRON,圆N 的面积为213Sr.8、2011 年文(15)已知正方体1111ABCDA B C D中,E为11C 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与 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解析】取 A1B1的中点 M连接 EM,AM,AE,则AEM 就是异面直线 AE与 BC所成的角。在AEM 中,222352cos2233AEM.9、2011 年理(16)己知点 E、F 分别在正方体1111ABCDA B C D的棱1BB、1CC上,且112,2B EEB CFFC,则面 AEF 与面 ABC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等于 .【解析】延长 FE 交 CB 的延长线于 G,连结 AG,则 AG 为面 AEF 与面 ABC 的交线,由112,2B EEB CFFC得2CFBE,B 为 GC 中 点.设 正 方 体 的 棱 长 为1,则2AGAC,又2GC,222ACAGGC90CAGQFC平面 ABC,FAAG CAF 是 面 AEF 与 面 ABC 所 成 的 二 面 角 的 平 面 角,在 RtACFV中,223tan32CFCAFAC,故面 AEF 与面 ABC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等于23.10、2010年文(6)直三棱柱111ABCA B C中,若90BAC,1ABACAA,则异面直线1BA与1AC所成的角等于(C )(A)30 (B)45(C)60 (D)90 11、2010 年文(9)理 7、正方体 ABCD-1111A B C D中,1BB与平面1A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D )(A)23(B)33(C)23(D)6312、2010 年文(12)已知在半径为2 的球面上有 A、B、C、D四点,若 AB=CD=2,则四面体 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B)(A)2 33 (B)4 33 (C)2 3 (D)8 3313、2010 年理(15)直 线1y与 曲线2yxxa 有四个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14、2009 年文理(9)已知三棱柱111ABCA B C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在底面 ABC上的射影为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与1C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34 (B)54 (C)74 (D)34解:设 BC 的中点为 D,连结1AD,AD,易知1A AB即为异面直线 AB 与1CC所成的角,由三角余弦定理,易知113cocs4oscosADADA ADDABA AAB.故选 D 15、2009年文(11)理 10、已知二面角为 600,动点 P、Q分别在面,内,P到的距离为3,Q到的距离为2 3,则 P、Q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解:如图分别作,QAA AClC PBB于于于PDlD于,连,60,CQ BDACQPBD则2 3,3AQBP,2ACPD又222122 3PQAQAPAPQ当且仅当0AP,即AP点 与点重合时取最小值。故答案选 C。16、2009 年文理(15)已知 OA为球 O 的半径,过 OA的中点 M 且垂直于 OA的平面截球面得到圆M,若圆 M 的面积为 3,则球 O的表面积等于 _.解:设球半径为 R,圆 M的半径为r,则32r,即32r由题得3)2(22RR,所以164422RR。17、2008 年 11已知三棱柱111ABCA B C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在底面 ABC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则1AB与底面 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13B23 C33D23解:C由题意知三棱锥1AABC为正四面体,设棱长为a,则13ABa,棱柱的高22221236()323AOaAOaaa(即点1B到底面 ABC 的距离),故1AB与底面 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123AOAB.另解:设1,AB AC AAu uu r uuu r uuu r为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1,AB AC AAuu u r u uu r uuu r的两两间的夹角为060长度均为a,平面 ABC的法向量为111133OAAAABACuuu ru uu ru uu ruu u r,11ABABAAuu uru uu ru uu r2111126,333OAABaOAABuuur u uu ruu uruuur则1AB与底面 A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11123OA ABAO ABu uu u ruu uruuur uu ur.18、2008 年 16等边三角形 ABC 与正方形 ABDE 有一公共边 AB,二面角 CABD的余弦值为33,MN,分别是 ACBC,的中点,则EMAN,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解:答案:16.设2AB,作COABDE面,OHAB,则 CHAB,CHO为二面角 CABD 的平面角3,cos1CHOHCHCHO,结合等边三角形ABC与正方形 ABDE 可知此四棱锥为正四棱锥,则3ANEMCH11(),22ANACABEMACAEuuu ruuu ruu u ru uu u ruuu ruuu r,11()()22AN EMABACACAEuuu r u uu u ruuu ruuu ruuu r12故 EMAN,所成角的余弦值16AN EMAN EMu uu r uuuu ruuu r uuuu r另解:以 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点(1,1,0),(1,1,0),(1,1,0),(0,0,2)ABEC,112112(,),(,)222222MN,则3 121321(,),(,),32 222222ANEMAN EMANEMu uu ruu u u ru uu r uu uu ruuu ruu uu r,故 EMAN,所成角的余弦值16AN EMAN EMu uu r uuuu ruuu r uuuu r.19、平面截球O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 O到平面的距离为2,则此球的体积为(A)6(B)43(C)4 6(D)63【解析】球 半 径3)2(12r,所 以球 的体 积 为34)3(343,选 B.20、设四面体的六条棱的长分别为1,1,1,1,2 和a且长为a的棱与长为2 的棱异面,则a的取值范围是(A)(0,2)(B)(0,3)(C)(1,2)(D)(1,3)解:因为22211)22(12BE则BEBF,222BEBFAB,选 A,21、设 l 是直线,a,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若 l a,l,则 a B.若 l a,l,则 aC.若 a,l a,则 l D.若 a,l a,则 l【解析】利用排除法可得选项B是正确的,l a,l,则 a如选项 A:l a,l 时,a或 a;选项 C:若 a,l a,l 或l;选项 D:若若a,l a,l 或 l【答案】B 2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解析】A.两直线可能平行,相交,异面故 A不正确;B.两平面平行或相交;C.正确;D.这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答案】C 23、如图,半径为R的半球 O的底面圆 O在平面内,过点 O作平面的垂线交半球面于点A,过圆 O的直径 CD 作平面成45o角的平面与半球面相交,所得交线上到平面的距离最大的点为B,该交线上的一点P 满足60BOPo,则 A、P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A、2arccos4R B、4RC、3arccos3R D、3R【解析】根据题意,易知平面AOB 平面 CBD,BOPAOBAOPcoscoscos422122,42arccosAOP,由弧长公式易得,A、P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2arccos4R.【答案】A 24、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A B C D中,M、N 分别是 CD、1C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A M与 DN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_。【解析】本题有两种方法,一、几何法:连接1MD,则DNMD1,又DNDA11,易知11MDADN面,所以1A M与 DN 所成角的大小是2;二、坐标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得异面直线1A M与 DN 所成角的大小是2.25、一个高为 2 的圆柱,底面周长为2,该圆柱的表面积为【解析】底面圆的周长22 r,所以圆柱的底面半径1r,所以圆柱的侧面积为4两个底面积为222r。,所以圆柱的表面积为6。zyHoMBDECNAx16 题图(2)NMB1A1C1D1BDCA26、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ABC D中,3cmABAD,12cmAA,则四棱锥11ABB D D的体积为 cm3【解析】长方体底面ABCD是正方形,ABD中=3 2BDcm,BD边上的高是322cm(它也是11ABB D D中11BB D D上的高)。四棱锥11ABB D D的体积为133222=632。27、已知点 P,A,B,C,D是球 O表面上的点,PA平面ABCD,四 边 形 ABCD是 边 长 为 23正 方形。若 PA=26,则 OAB 的 面 积 为_.【解析】点PABCDO、为球内接长方体的顶点,14OOAB球心为该长方体对角线的中点,的面积是该长方体对角面面积的,12 3,2 66=2 36=334ABPAPBOABDQ,面积28、已知三棱锥 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 O的求面上,ABC是边长为 1的正三角形,SC为球 O的直径,且2SC;则此棱锥的体积为()()A26()B36()C23()D22【解析】ABC的外接圆的半径33r,点 O到面 ABC的距离2263dRr,SC为球 O的直径点 S到面 ABC的距离为2 623d此棱锥的体积为1132 62233436ABCVSd另:13236ABCVSR排除,B C D,选 A.29、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111ABCA B C,12CACCCB,则直线1BC与直线1AB夹角的余弦值为()A.55 B.53 C.2 55 D.35【解析】设aCB|,则aCCCA2|1,),2,0(),0,2,0(),0,0(),0,0,2(11aaBaCaBaA,),2,0(),2,2(11aaBCaaaAB,55|,cos111111BCABBCABBCAB,故选 A.立体几何高考解答题真题1、(2006 年高考)如图,1l、2l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 A、B在1l上,C在2l上,AMMBMN。()证明 AC NB;()若60OACB,求 NB与平面 ABC所成角的余弦值。1、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M xyz.令 MN=1,则有 A(1,0,0),B(1,0,0),N(0,1,0),()MN 是 l1、l2的公垂线,l1l2,l2平面 ABN.l2平行于 z 轴.故可设 C(0,1,m).于是 AC=(1,1,m),NB=(1,1,0).ACNB=1+(1)+0=0 AC NB.()AC=(1,1,m),BC=(1,1,m),|AC|=|BC|,又已知 ACB=60,ABC为正三角形,AC=BC=AB=2.在RtCNB 中,NB=2,可得 NC=2,故 C(0,1,2).连结 MC,作 NH MC 于 H,设 H(0,2)(0).HN=(0,1,2),MC=(0,1,2).HNMC=1 2=0,=13,H(0,13,23),可得HN=(0,23,23),连结 BH,则BH=(1,13,23),HNBH=0+2929=0,HNBH,又 MC BH=H,HN 平面 ABC,NBH 为 NB与平面 ABC所成的角.又BN=(1,1,0),cosNBH=BHBN|BH|BN|=43232 =632、(2007 年高考)四棱锥 S ABCD 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底面ABCD已知45ABCo,2AB,2 2BC,3SASB()证明:SA BC;()求直线SD与平面SAB所成角的大小解:()作 SOBC,垂足为 O,连结 AO,由侧面 SBC 底面 ABCD,得 SO平面 ABCD 因为 SASB,所以 AOBO 又45ABCo,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OB如图,以 O为坐标原点,OA为x轴正向,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2 0 0)A,(02 0)B,(02 0)C,(0 01)S,(2 01)SAu u r,(0 22 0)CBuuu r,0SA CBuu r uuu rg,所以 SABCDBCASA B M N C l2l1H A B M N C l2l1H x y z DBCASOEGyxz()取 AB 中点 E,22022E,连结 SE,取 SE中点 G,连结 OG,22 1442G,22 1442OG,22122SE,(22 0)AB,0SE OGg,0AB OGg,OG与平面 SAB内两条相交直线 SE,AB 垂直所以 OG平面 SAB,OG与DS的夹角记为,SD与平面 SAB所成的角记为,则与互余(2 22 0)D,(2 2 21)DS,22cos11OG DSOGDSgg,22sin11,所以,直线 SD与平面 SAB所成的角为22arcsin113、(2008 年高考)四棱锥 ABCDE 中,底面 BCDE 为矩形,侧面ABC底面 BCDE,2BC,2CD,ABAC ()证明:ADCE;()设 CE 与平面 ABE所成的角为45o,求二面角CADE的大小3、解:(I)作 AO BC,垂足为 O,则 AO 底面 BCDE,且 O为 BC的中点,以 O为坐标原点,射线OC为 x 轴正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设 A(0,0,t),由已知条件有 C(1,0,0),D(1,2,0),E(-1,2,0),),2,1(),0,2,2(tADCE所以0ADCE,得 AD CE(II)作 CF AB,垂足为 F,连接 FE,设 F(x,0,z)则CF=(x-1,0,z),0),0,2,0(BECFBE故 CF BE,又 AB BE=B,所以 CF 平面 ABE,CEF是 CE与平面 ABE所成的角,CEF=45 由 CE=6,得 CF=3又 CB=2,所以 FBC=60,ABC为等边三角形,因此 A(0,0,3)作 CG AD,垂足为 G,连接 GE,在 RtACD 中,求得|AG|=32|AD|,故 G33,322,32,33,32,35,33,322,31GEGC又)3,2,1(AD,0,0ADGEADGC所以GEGC与的夹角等于二面角C-AD-E的平面角。由 cos(GEGC,)=1010|GEGCGEGC知二面角 C-AD-E为 arccos(1010)4、(2009 年高考)如图,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SD底面 ABCD,2AD,2DCSD,点 M在侧棱SC上,ABM=60(I)证明:M在侧棱SC的中点(II)求二面角SAMB的大小。4、解:以 D为坐标原点,射线DA为 x 轴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D-xyz 设(2,0,0)A,则(2,2,0),(0,2,0),(0,0,2)BCS()设(0)SMMC,则2222(0,),(2,)1111MMB又(0,2,0),60ABMB ABo,故|cos60MBABMBAB?o即222422(2)()()111,解得1,即SMMC所以 M为侧棱 SC的中点(II)由(0,1,1),(2,0,0)MA,得 AM的中点2 1 1(,)22 2G又2 31(,),(0,1,1),(2,1,1)222GBMSAM0,0GBAMMSAM?所以,GBAM MSAM,因此,GB MS等于二面角 SAMB的平面角6cos,3|GBMSGB MSGBMS?所以二面角 SAMB的大小为6arccos()35、(2010 年高考)如图,四棱锥 S-ABCD 中,SD 底面 ABCD,AB/DC,AD DC,AB=AD=1,DC=SD=2,E为棱 SB上的一点,平面EDC 平面 SBC.()证明:SE=2EB;()求二面角A-DE-C的大小 .5、解:以 D为坐标原点,射线 DA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Dxyz,设 A(1,0,0),则 B(1,1,0),C(0,2,0),S(0,0,2)()(0,2,-2),(-1,1,0)SCBCuuu ruu u r设平面 SBC的法向量为 n=(a,b,c)由,nSC nBCuu u ruuu r,得0,0n SCn BCuu u ruuu rgg,故 2b-2c=0,-a+b=0,令 a=1,则 b=c,c=1,n=(1,1,1)。又设SEEBu uruuu r(0),则2(,)111E,2(,),(0,2,0)111DEDCu uu ruuu rC D E A B 设平面 CDE 的法向量 m=(x,y,z),由,mDE mDC,得:0mDE,0mDC故20,20111xyzy.令2x,则(2,0,)m.由平面 DEC 平面 SBC得 m n,0,20,2m ng,故 SE=2EB()由()知2 2 2(,)3 3 3E,取 DE的中点 F,则1 1 1211(,),(,)3 3 3333FFAuu u r,故0FA DEu uu r u uu rg,由此得 FADE 又2 42(,)3 33ECuu u r,故0EC DEu uu r uuu rg,由此得 ECDE,向量FAu uu r与ECuuu r的夹角等于二面角ADEC 的平面角于是1cos(,)2|FA ECFA ECFAECu uu r uuu ruu u r uuu rguu u ru uu r,所以二面角 ADEC 的大小为120o6、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侧面 PAD 底面 ABCD,侧棱 PA PD=2,底面 ABCD 为直角梯形,其中BC AD,AB AD,AD=2AB=2BC=2,O为 AD中点.()求证:PO 平面 ABCD;()求异面直线 PB与 CD所成角的余弦值;()求点 A到平面 PCD 的距离.6、解:()证明:在 PAD卡中 PA PD,O为 AD中点,所以 PO AD.又侧面 PAD 底面 ABCD,平面 PAD 平面 ABCD AD,PO 平面 PAD,所以 PO 平面 ABCD.()以O为坐标原点,OPODOC、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则 A(0,-1,0),B(1,-1,0),C(1,0,0),D(0,1,0),P(0,0,1).所以CD(-1,1,0),PB(t,-1,-1),PB、CD=362311?CDPBCDPB,所以异面直线 PB与 C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36,()设平面 PCD 的法向量为 n(x0,y0,x0),由()知CP=(-1,0,1),CD(-1,1,0),则nCP0,所以-x0+x0=0,nCD0,-x0+y0=0,即 x0=y0=x0,取 x0=1,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1,1,1).又AC=(1,1,0).从而点 A到平面 PCD 的距离 d.33232?nnAC7、如图,平面 PAC平面 ABC,ABC 是以 A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 F O分别为 PA,PB,AC 的中点,16AC,10PAPC(I)设 G 是 OC 的中点,证明:/FG平面 BOE;(II)证明:在ABO内存在一点 M,使 FM平面 BOE,并求点 M 到 OA,OB 的距离7、证明:(I)如图,连结 OP,以 O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OB、OC、OP所在直线为x轴,y 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则0,0,0,(0,8,0),(8,0,0),(0,8,0),OABC(0,0,6),(0,4,3),PE4,0,3F,由题意得,0,4,0,G因(8,0,0),(0,4,3)OBOEuuu ruuu r,因此平面BOE的法向量为(0,3,4)nr,(4,4,3FGuuu r得0n FGr uuu r,又直线 FG 不在平面 BOE内,因此有/FG平面 BOE(II)设点 M的坐标为00,0 xy,则00(4,3)FMxyuuuu r,因为 FM平面 BOE,所以有/FMnuuuu rr,因此有0094,4xy,即点 M的坐标为94,0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OB 的内部区域满足不等式组008xyxy,经检验,点 M的坐标满足上述不等式组,所以在ABO 内存在一点 M,使 FM平面 BOE,由点 M的坐标得点 M 到 OA,OB 的距离为94,48、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 ABCD 为等腰梯形,AB/CD,AB=4,BC=CD=2,AA1=2,E、E1、F分别是棱 AD、AA1、AB的中点。(1)证明:直线EE1/平面 FCC1;(2)求二面角 B-FC1-C 的余弦值。8、解:(1)因为 AB=4,BC=CD=2,F是棱 AB的中点,所以 BF=BC=CF,BCF为正三角形,因为 ABCD 为等腰梯形,所以 BAC=ABC=60,取 AF的中点 M,连接 DM,则 DM AB,所以 DM CD,以 DM为 x 轴,DC为 y 轴,DD1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D(0,0,0),A(3,-1,0),F(3,1,0),C(0,2,0),C1(0,2,2),E(32,12,0),E1(3,-1,1),所以131(,1)22EEuuur,(3,1,0)CFuu u r,1(0,0,2)CCu uu u r1(3,1,2)FCuuuu r设EA B C F E1 A1 B1 C1 D1 D xyzEA B C F E1 A1 B1 C1 D1 D x y z M MABDCOxyzMABDCOP平面CC1F 的法向量为(,)nx y zr则100n CFn CCr uuu rr uu u u r所以300 xyz取(1,3,0)nr,则131131 0022n EEru uu r,所以1nEEruuur,所以直线 EE1/平面 FCC1.(2)(0,2,0)FBuu u r,设 平 面 BFC1的 法 向 量 为1111(,)nx y zu r,则11100nFBnFCu r uuu ru r uuu u r所 以11110320yxyz,取1(2,0,3)nu r,则12 13 0032n nr u r,2|1(3)2nr,221|20(3)7nu r,所以11127cos,7|27n nn nn nr u rr urruu r,由图可知二面角 B-FC1-C 为锐角,所以二面角 B-FC1-C 的余弦值为77.9、如图,在四棱锥 OABCD 中,底面 ABCD 四边长为 1 的 菱形,4ABC,OAABCD底面,2OA,M 为OA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B与 MD所成角的大小;()求点 B到平面 OCD 的距离。9、解:作 APCD 于点 P,如图,分别以 AB,AP,AO所在直线为,x y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22(0,0,0),(1,0,0),(0,0),(,0),(0,0,2),(0,0,1)222ABPDOM,(1)设 AB 与 MD 所成的角为,22(1,0,0),(,1)22ABMDuu u ruu uu r1cos,23AB MDABMDuuu r u uu u rguuu ruuu u r,AB 与 MD 所成角的大小为3(2)222(0,2),(,2)222OPODuu u ru uu r设平面 OCD 的法向量为(,)nx y z,则0,0n OPn ODuuu ruuu rgg即2202222022yzxyz取2z,解得(0,4,2)n设点 B到平面 OCD 的距离为 d,则 d 为OBuuu r在向量(0,4,2)n上的投影的绝对值,(1,0,2)OBu uu r,23OB ndnu uu r.所以点 B到平面 OCD 的距离为2310、如图,在六面体1111DCBAABCD中,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四边形1111DCBA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1DD平面1111DCBA,1DD平面 ABCD,DD1=2。()求证:11CA与 AC共面,11DB与 BD共面.()求证:平面;1111BDDBACCA平面()求二面角CBBA1的大小.10、解:以 D为原点,以 DA,DC,1DD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xyzD如图,则有 A(2,0,0),B(2,2,0),C(0,2,0),).2,0,0(),2,1,0(),2,1,1(),2,0,1(1111DCBA()证明:),0,2,2(),0,1,1(11ACCA),0,2,2(),0,1,1(11DBBD.2,21111BDDBCAAC平行,与平行,与1111BDDBCAAC于是11CA与 AC共面,11DB与 BD共面.()证明:,),(),(00222001?ACDD,),(),(0022022?ACDB.1ACDBACDD,是平面与111BDDBDBDD内的两条相交直线,.11BDDBAC平面又平面,过 ACACCA11.1111BDDBACCA平面平面()解:.210211201111),(),(),(CCBBAA设的法向量,为平面11111),(ABBAzyxn,02,021111111?zyxBBnzxAAn于是).1,0,2(,2,1,0111nzzy则取设的法向量,为平面11222),(BCCBzyxm.02,022212221?zyCCmzyxBBm于是).1,2,0(,2,1,0222myzx则取.51,cos?nmnmnm.511的余弦为二面角CBBA11、如图,在三棱锥 SABC 中,侧面 SAB与侧面 SAC均为等边三角形,90BAC,O为 BC 中点()证明:SO平面 ABC;()求二面角ASCB 的余弦值11、证明:()由题设 AB AC SB SC=SA,连结 OA,OSBACECBDAP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22OAOBOCSA,且 AOBC,又SBC为等腰三角形,故 SOBC,且22SOSA,从而222SASOOA所以SOA为直角三角形,SOAO又 AOBOOI所以 SO平面 ABC()解:以 O为坐标原点,射线 OBOA,分别为x轴、y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设(10 0)B,则(1 0 0)(01 0)(0 01)CAS,SC的中点11022M,111101(1 01)2222MOMASCuuu u ruu u ruu u r,00MO SCMA SCuu u u r uu u ru uu r uu u r,故,MOSCMASCMO MAuuu u r uu u r,等于二面角 ASCB 的平面角3cos3MO MAMO MAMOMAuuu u r uuu ruu uu r u uu ru uu u ru uu r,所以二面角 ASCB 的余弦值为3312、如图,四面体ABCD 中,O、E分别是 BD、BC的中点,2,2.CACBCDBDABAD(I)求证:AO平面 BCD;(II)求异面直线 AB与 CD所成角的大小;(III)求点 E到平面 ACD 的距离。12、解:(II)以 O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1,0,0),D(-1,0,0),C(0,3,0),A(0,0,1),E(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