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pdf
-
资源ID:83238310
资源大小:30.28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pdf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完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后进行的,主要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本节内容是平均分的延伸,跟分数乘法有密切联系,也是学习第十二册教材比例的基础。2、本节内容设计比较灵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的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情分析:1、经课前了解学生对于比的意义理解得比较透彻,也非常理解、喜欢比的多种表现方法,而分东西时他们都喜欢用平均分,认为平均分最合理,也非常喜欢帮助别人分东西。2、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凡事都喜欢刨根问底,喜欢挑战各种难题,所以本人设计了由平均分向按一定比分配的策略,让他们的认知由平衡向不平衡发展。并一步步引导他们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最终真正学到知识。3、学生可能会认为为什么平均分分东西会不公平,为什么要按一定的比分才合理。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学习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尝试、合作、协调精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3、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问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如何把“几比几”转化成求总量的几分之几;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实际应用。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环 节学生自学事宜教师引导适宜媒 体复习导入(2分钟)1、回忆已学知识: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基本性质,比和除法和分数之前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回忆课件出示明确自学重点(2分钟)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3、怎样计算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围绕重点自学(18分钟)自学提示:(10分钟)1、通过本班男女生人数分别为22人,19分,初步巩固比的前后项关系,可以转化为分率的关系。2、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怎样理解“红色与黑色方格数的比是3:2?”3、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巡视,点拨,关注学困生。课件出示4、检验并在图上涂一涂,看看计算是否正确。5、小结两种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和记忆。交流自学情况并巩固自学成果(15分钟)交流自学情况(5分钟)1、出示生活中的数学,并通过两种方法来计算并检验,巩固所学新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两种方法。巩固自学成果(10分钟)2、在确定大部分学生都能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之后,通过帮助小白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三个由易到难,让学生列式解答,说说解题思路。进一步巩固新知。3、每道习题,都通过两种方法来讲解。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合作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学以致用,个别小组适时引导、讲解。适时点拨、评价。课 件 出示点拨自学得失(3分钟)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已知总数量和其中各个数量的比,求每个部分数量是多少。解答时要先确定各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分别求出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板书设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的基本特征:已知:1、总量;2、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一:第一步求总份数;第二步求各部分量。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率,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解答。方法一:3+2=5(份)方法二:3+2=5(份)305=6(格)303/5=18(格)红:6 3=18(格)302/5=12(格)黄:6 2=12(格)答:红色应涂18格,黄色应涂12格。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考虑到学生有前面的学习基础,这节课我采用的自育自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自学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自主探索。在交流解法时,很多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我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适时用课件展示,既加深了孩子们对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节数学课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和谐,而且多媒体课件的适时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