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陈昌来版[002].docx
-
资源ID:83260228
资源大小:43.46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陈昌来版[002].docx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局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根本概念名词解释、运用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到达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语言,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语言而非母语。因此,不能把第一语言和母语两个概念混淆。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及“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管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教育目的。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及学全过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原那么和实施方法。所谓的内部因素主要指:1学习及教育活动的主体,即学习者和教师;2学习及教学活动的客体,即所教授的目的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3学习及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和实践。所谓外部因素是指一些根底学科,特别是及本学科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环境,包括社会语言环境和教学语言环境,以及其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还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资源、条件对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学科体系分为三个局部,即理论根底、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1、理论根底局部提出及本学科的开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七个根底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可以看作是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理论根底,或叫做支撑理论。2、直接应用于语言教学、属于本学科范围内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根底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其中,应用研究是指运用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根底理论,对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教学管理和师资培养等方面进展专题研究。而根底理论又包含有四个内容:1对外汉语语言学,是作为第二语言来教学和研究的汉语语言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2汉语习得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题之一,即学习者的研究,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3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是把教学内容和对教学对象的研究结合起来,即研究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是教学内容为学习者迅速、有效掌握的规律和原那么。4学科研究方法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成果,甚至影响到研究的成败。3、学科体系的第三层是教育实践,主要是教学实践,它是学了理论效劳的对象,也是学科理论产生的土壤。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1、它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而其中不可防止涉及到文化内容,也必须包含一定的文化因素教学,为语言教学效劳。让学习者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培养其运用语言进展交际的能力。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性质使其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掌握这种目的语的作用,第二语言就必然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即必须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交际的能力为根本目标。3、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一方面受到第二语言普遍教学规律的制约,同时汉语教学本身又有特殊的规律,即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都不同于别的语言。因为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在教学方法上也就要表达汉语教学的特点。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展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及语言交际相关的文化因素,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1、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所谓专门的学科,是指它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是别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如前所述,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教育目的。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及学全过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原那么和实施方法。而它的研究视角,不仅是语言学的,也是心理学的和教育学的,而且是这几方面的综合的独特的视角。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综合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七大学科。这里主要先概述哲学、横断学科和社会学及对外汉语教育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从宏观上、方向上,对包括对外汉语教育在内的一切学科提供理论根底和指导。而数学等横断学科那么提供方法轮的作用,其所提出的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响方法等,对各学科都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社会行为、社会变迁和开展等社会问题的学科。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因此,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的研究,都不可能不受社会学的影响。对外汉语教语,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正是指它综合的、有选择性的汲取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3、对外汉语是应用的学科。应用学科有其自身的根底理论研究领域和理论体系,它不仅需要关注应用本身,进展大量的具体应用研究,也要进展及之相关的根底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决定了它是一门理论及实际严密结合、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正如它的名称,应当定位于语言教育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的第二语言教育的分支学科。而基于现实,在坚持学科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前提下,把对外汉语教育这一学科称为语言教育学或是应用语言学,都是可以的。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根底和教育学根底语言的根本特征及对外汉语教学启示: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1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掌握音义的联系,遵守约定俗称的社会规那么。2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的各分支系统。3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场,首先着眼及口头语言。2、 语言存在于言语中1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会语言。教学中首先要抓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交际能力。2从言语中接触到大量语言事实,应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那么,让学习者自觉掌握。3、语言有生成性1对外汉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汉语的能力,不仅仅是只教会学生掌握各种语言素材,而是用有限的语言材料理解和表达丰富的思想。2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规那么。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交际工具是语言的本质功能,这就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展交际的能力。2为了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语言课就要充分表达工具课、技能课的特点。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并形成能力,最终能熟练运用语言进展交际。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1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2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展思维的能力,尽量运用汉语进展教学,要求学习者用汉语来理解和表达,而不借助于母语或媒介语。6、语言产生特定的社团并表达该社团的文化。即对外汉语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表达的中国文化,及汉语严密相关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根底1语言是可以学会的。一个具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的正常人,都能掌握自己的母语并学习第二语言。2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影响语言学习。3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普遍性质,人类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有很多共同之处,了解这些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意义。语言学的开展及第二语言教学。四个阶段:1、历史比拟语言学:1历史比拟语言学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心在德国。该学派采用历史比拟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拟研究语言的开展和演变,发现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2历史比拟语言学的兴起,使语言成为独立的学科。3局限性:它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比拟,无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缺乏对语言系统性的研究。2、构造主义语言学:11916年,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日内瓦大学讲授普通语言学的讲稿被他的学生整理出来,成为?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被奉为语言学的“圣经,其语言理论成为现代语言学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语言是符号系统,这一系统由很多小系统构成;符号由“能指形式和“所指概念两局部构成,这两局部的关系是任意的,一旦形成以后又是约定性的;符号系统内部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2同时,又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区分“内部语言学语言本身的构造和“外部语言学语言及社会、民族、文化、政治等的关系。特别提出区分“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演变的“动态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状态的“静态语言学,主张进展共时研究。320世纪前半叶,以索绪尔学说为根底,欧洲语言学出现构造主义思潮,代表派有:强调语言符号功能的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符号间各种关系的哥本哈根语符学派,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等。4构造主义语言学的突出奉献是对语言的构造系统进展了全面而深入的描写,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构造分析和构造描写的方法。5局限性:只集中于语言形式、构造的分析,无视对语言意义的研究。3、转换生成语法:120世纪中期在美国出现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其标志是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姆斯基的?句法构造?一书的出版。他提出区分“语言能力人们内化了的语言规那么体系和“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语。认为语言表现不能全面反映语言能力,只就有限的实际话语语言表现进展构造分析,不能提醒语言的本质,无法解释人类语言创造性的特征。语言学需要研究的是能使人掌握语言的规那么体系、说出无限话语的人类的认知构造中的语言能力。2因此,他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的假说和“深层构造、“表层构造的理论,这样酒吧语言学的触角伸向人类认知领域,探讨语言的心理过程。4、功能主义语言学:160年代末、70年代功能主义语言学兴起,标志着语言研究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中心在欧洲。以弗斯为奠基人的伦敦功能构造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心,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社会性,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2韩礼德继承和开展了弗斯的理论,在对语言的系统和构造进展充分研究的根底上,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着重探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研究语言如何使用,分析语言及社会的关系,以及语言功能及语言系统的关系,并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莅临,依“系统语法为框架论述语言功能。功能主义语言学及对外汉语教学名词解释1、语言能力: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那么系统。2、交际能力: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展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既用口头形式,也用书面形式;既指说、写的表达能力,也指听、读的理解能力。3、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构造体系,也称语言构造。4、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5、话语分析:也称“语篇分析,是对会话语的构造及功能的分析。6、会话分析:对日常会话的构造及规律进展分析的分析。会话分析及话语分析有分析题,他会举例子,看书P79P80分析题:言语行为理论:指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消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会话含义理论:实际上是对会话中说话者的言外之意的研究。见书P81汉语的特点及对外汉语教学貌似有可能是简答题特点: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1语法方面:汉语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词不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变位。2语音方面:汉语只有400多个根本音节,加上四声的区别,一共也只有1300多个音节。3词汇:汉语的词音节少,便于记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就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及语素义有关,也便于记忆。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1语法方面:汉语词没有形态变化带来方便的一面,但习惯于屈折变化的学习者来说,学会一种新的语法手段来代替早已熟悉的语法手段也是很复杂的。2语音方面:汉语语音最大的难点在于具有区别意义的声调,对于母语是非声调语的学习者是颇为困难的。3词汇方面:汉语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大量固定的四字成语以及保存的不少古汉语词语,这些特点表达了汉语的丰富多彩,同时增加了学习者的难度。4汉字方面:汉字是意音文字,对于世界上大多数用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汉字是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教学过程及教学原那么1、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本质特征:1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直接同客观事物打交道、亲身获得对事物的认知,而是通过书本和课堂承受前人总结的实践经历,形成根本知识,再应用到实际中去。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是靠自己摸索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展的。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过程不只是即是技能掌握的过程,而且是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过程。4 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是学生自发的、主动的要求,而是在教师和课本影响下进展的。2、教学过程的模式:1传授式。即在教师主导下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的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使学生能快捷地获得前人所积累的知识,缺点是容易造成注入式、满堂灌的弊病,无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2活动式。即在教师辅导下,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进展探索学习的模式。它的指导思想是强调学生的直接经历,但混淆了学生的学习及科学研究的区别,有很大的片面性。3发现式。即既主张学生学习最新的、系统的、有严密逻辑构造的科学知识,同时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4开展式。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智育的过程,而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开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的模式给我们的启示:1教学模式多样化,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应不同的教育阶段。2要强调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吸取各派之长,克制其局限性。4、教学原那么:1科学性及思想性相结合的原那么;2只是传授及只能开展相结合的原那么;3理论联系实际及理论知识为主导的原那么;4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的原那么;5统一的培养要求及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那么;6系统性及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那么;7直观性原那么;8稳固性原那么;9量力性原那么。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及课程论课程论:对课程体系和内容、构造以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称为课程论。课程论是指导课程设置的理论。教育史上有多种课程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学科课程理论和活动课程理论。1学科课程论: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以各部门学科知识固有的逻辑体系来组织课程,对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及承受能力考虑不多。2活动课程论:以经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包括了各方面的只是课程的编排应及生活经历的开展顺序相一致。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及社会生活联系,但对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逻辑顺序注意不够,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活动课程论的影响对本学科比对一般理论性、知识性学科更大。2、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为依据1以语言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口头语言交流和学生书面语言阅读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2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直观教具、真实环境或事实,对所学的知识获得形象、具体、直接、真实的认识;3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的机体活动为主,通过教师作为组织者所指导的科学的训练,形成技能和行为习惯并开展其能力的教学方法;4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指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育方法。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根底和文化学根底记忆1、定义:记忆是过去的经历在人脑中的保存和提取,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2、记忆的分类分类依据、类型:首先,记忆按其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等。1形象记忆:是对已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的记忆,如对第二语言的字母、音素、词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记忆。2逻辑记忆:是指对概念、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的记忆,如对第二语言语音规律、词汇规律、语法规律的记忆。3情绪记忆:是对已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如第二语言学习中从某些对话、朗读或表演中体验过愉快情绪的记忆。4运动记忆:是指对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的记忆,常常是一种对技能的记忆,第二语言的听说读写技能都包含有运动技能如发音和书写动作的记忆。其次,记忆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名词解释1感觉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最长只有一秒左右。2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是对信息进展操作的系统,是动态系统。感觉记忆的信息受到特别注意或进展模式识别后,就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临时储存。3长时记忆:是在头脑中长期保持的记忆,从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没有限度的,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也有特别强烈的感知记忆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第二语言的记忆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根本环节。1、识记。第二语言的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指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识别并记住第二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过程,是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痕迹或者叫记忆痕迹的过程。识记按其目的分为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两种。依照材料是否有意义或者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2、保持。第二语言的保持是对已识记的第二语言知识和技能加以稳固,也是对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痕迹加以稳固,使之长期存留在脑中已备应用。是记忆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3、再认和重现。只是记忆的以三个阶段,即恢复记忆的两种形式,是暂时神经联系痕迹或记忆痕迹恢复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是信息的提取也是信息的输出。第二语言的再认,是已经识记过的第二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再度呈现时能识别并确认的心理过程。第二语言的重现也称为回忆,是指已经识记过的第二语言知识和技能虽然并未再度呈现,但在脑中重新回想起来的心理过程。遗忘1、定义:记忆过的内容不能保持也不能正确的再认或重现,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不能稳固。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就是储存的信息不能正确的读取出来。遗忘又分局部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2、 以往产生的理论解释:1衰退说:认为由记忆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由于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甚至消失,因而产生遗忘。2干扰说:认为由记忆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由于受到其他刺激和干扰而产生抑制,所以产生遗忘。干扰信息保持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前边的学习活动对现在的记忆的保持所产生的影响,成为前摄抑制,也就是旧的记忆干扰新的记忆;另一类是后边的学习活动对现在的记忆保持所产生的影响,成为倒摄抑制,也就是后边的新的记忆干扰旧的记忆。3、影响遗忘的因素:1从识记的时间来看,记忆的进程并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识记后的一小时遗忘率达56%,以后就逐渐放慢,31天后遗忘率达79%,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2从识记的内容看,有意义的内容的识记比无意义的内容的识记遗忘得慢;熟悉的材料、难易程度适合的材料比生疏的材料遗忘得慢;学习者感兴趣、所需要的内容比不感兴趣、不需要的内容遗忘得慢。3从识记的数量来看,实际的数量越大,遗忘的越多。4从识记的程度来看,一定的范围内识记的程度越高,遗忘越少。如果把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继续学习称为“过度学习,那么过度学习达150%时遗忘最少。5从识记的方式来看,信息如果结合一定的情景并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多通道输入,比孤立的呈现、只凭视觉或听觉的单通道输入,遗忘要慢得多。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重要意义:1要真正掌握一种第二语言,单学语言本身还不够,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目的语文化或“第二文化。2对外汉语教学要培养的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需要以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3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一般都要求更多地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甚至要学习专业性的文化知识。所以说,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中国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一定的文化学理论为理论根底。2、文化的定义:1广义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开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是说,除了天然的物质以外,人所创造的一切都包含在文化之中。2狭义的:指“精神财富局部,即及“物质文化相对的“精神文化,包括经济、政治、哲学、教育、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语言、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3、文化的分类:按文化的内容常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四个局部。还有大写字母C文化简称大文化和小写字母c文化简称小文化的分法。大文化指经济、政治、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后者指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那么、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等。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分析题1表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表达一定生活方式的种种物质文明,如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各种产品、器具以及园林、建筑、服饰、烹饪等技术体系,是整个文化体系的物质根底,既具有文化价值也具有实用价值,是表层文化。2中层文化:包括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又叫习俗文化,是人们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标准,包括礼俗、民俗、风俗以及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可以看做是制度文化的一局部。制度文化是由观念文化所决定的社会标准体系,指各种典章标准,如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官制、兵制以及教育、婚姻、家庭制度等。3深层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观念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宗教情感、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以及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属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深层文化。4、文化的特征文化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和社会开展过程中,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对每个具体的人来说,有关文化的知识和能力那么是后天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学习获得的。人们在享受文化的同时,也参及文化的创造。1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以民族的形式表达的。同一民族总的来说有共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那么更多的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2文化包括亚文化具有社会性,为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共同遵守并共同享有,表达该社会群体的共性。文化的社会性意味着文化该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的同时,在社会中也发挥着一定的标准和准那么的作用。3文化具有系统性,是一个由复杂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从表层到深层组成的复杂体系。4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之上的。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符号系统的记录,才能得以表达、保存和传递。语言是记录文化最重要的符号系统。5文化是在开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开展,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借鉴别的民族的文化并创造新的文化。5、语言及文化的关系P121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语言及文化是局部及整体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2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3语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跨文化交际1、定义: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2、跨文化交际的特点P123:文化的差异及交际障碍。交际原那么及价值观念。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向。3、交际的影响:文化的相互影响。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和适应,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蜜月阶段。刚刚接触到第二文化或进入第二文化的环境,对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惊讶、有趣,处于兴奋、冲动、满足的状态,一切都觉得美好。2挫折阶段。新鲜的感觉过去,开场觉得不习惯,于是回避、敌对或者回到自己的国家。3调整阶段。经历了挫折期后,人们开场调整自己及环境的关系,寻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方法。这是语言水平有所提高。4适应阶段。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对生活环境渐渐感到习惯,对第二文化也在逐步适应,能根本上采取比拟客观的态度,甚至对其中的一局部已能承受。4、文化休克:也叫“文化震荡症。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和精神病症。5、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P125:其一,尊重不同的文化。其二,理解及适应目的语文化。其三,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其四,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选择文化依附。文化依附名词解释:是指人们言行所代表和表达的是哪一种文化。其五,外为我用,开展本国文化。在要不要承受以及如何承受目的语文化的问题上,有四种态度:1完全拒绝的态度,认为母文化一切都好,外来文化一无是处。这种态度常常是造成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2完全同化的态度,对自己的母文化根本上持否认的态度,而主张对目的语文化全盘承受;3既完全保存全部母文化,又全盘承受目的语文化,成为“双文化型或者叫做“边缘人;4立足母语文化优秀传统和本质特征的同时,汲取目的语文化的长处,不断开展,创造本民族的新文化,可以成为“外为我用型。这是对待目的语文化和母文化的态度的最高境界。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名词解释知识文化,是指跨文化交际中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交际文化,是指跨文化交际中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1、确定文化教学内容应表达语言的、交际的、对外的三条原那么:及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密切相关且表达汉语文化特点的、为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所必须的、针对外国学习者实际需要的那局部文化。2、及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应是三个层次: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范围内语言的文化因素,根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虽不属于本学科但为本学科所设专业所需要的专门性文化知识。1语言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首先接触的、也是最重要的局部,主要指语言系统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2根本国情和文化知识背景,指目的语国家的根本国情知识。3专门性文化知识,是在掌握最根本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根底上,进一步掌握比拟系统的专门性文化知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P133,分析题:1、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表达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2、语义文化。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这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最根本、最大量的表现形式,也是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3、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那么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那么P139:1、要为语言教学效劳,及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2、要有针对性。3、要有代表性。4、要有开展变化的观点。5、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简答题:1、通过注释直接阐述文化知识。2、文化内容融会到课文中去。3、通过语言实践培养交际能力。第四章 语言习得理论学习理论的两大流派学习理论又称学习论,是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也就是学习规律的理论。西方学习理论主要有两大派: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是认知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受经历主义哲学的影响,行为学习理论的根底是刺激反响理论,学习是刺激及反响建立直接连结并由于强化的结果而形成习惯,习惯形成以后在遇到类似的刺激情境时,就会有自动反响。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支配作用,把学习看作是渐进的过程,着重研究外显的行为。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和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P147行为主义学派共同的特点是,只研究有机体外部行为的变化过程,而对有机体内部思维活动那么从不研究。2、认知学习理论。受理性主义的影响,认知学历理论认为靴子是顿悟和理解的认知过程,是学习者对客观事物在大脑中进展完形构造形成认知构造的主动、积极的过程。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作用于环境,把学习看成是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是突变,着重研究内部心理过程。有代表性的是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说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P149。学习及习得的区分1、习得的定义: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的获得一种语言,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2、学习的定义:是指在课堂环境下又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方案、有体系、也是有意识的对语言规律的掌握,最典型的例子是成认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3、习得及学习的不同:首先要明确的是学习及习得这两种获取语言的途径,并非完全隔绝或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穿插、相辅相成。图见P154但进一步分析,习得及学习依然存在以下不同点。1习得,是从本能的要求开场、及其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发育、成熟同步进展的过程,儿童在不知不觉习得第一语言,成人的习得对主体来说也是一种潜意识行为。学习,那么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而进展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除了本身的自觉要求之外,还加上教师的催促、考试、竞争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2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展的;学习那么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下进展的,可能有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也可能没有。3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集中在语言如何有效地表达思想以及语言所要表达的信息上;而学习,特别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语言的形式方面,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语言的意义。4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而学习那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模仿和联系来讲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规那么。5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的效果一般都比拟好;学习相对来说花的时间比拟好,但学习的效果是不确定的。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分析题,P159167 1、刺激反响论:认为后天环境的外部因素决定一切,必须依靠模仿、强化、重复等外部因素去习得第一语言。 2、先天论:认为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决定一切,儿童头脑里的普遍语法使他能自然内化语言的规那么体系。 3、认知论:认为是先天及后天的因素互相作用,先填具幼儿后天不断开展的认知能力决定一切,语言能离职时认知能力中的一局部。 4、功能论:把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看作是语义体系掌握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和假说 1、六个假说:比照分析假说、中介语假说、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文化适应假说。 2、比照分析假说中的几个概念:1迁移:迁移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2正迁移:起积极、促进作用的迁移,就是正迁移。3负迁移:起阻碍作用的迁移就是负迁移,也叫干扰。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这就是比照分析假说。3、中介语假说中的几个要点:1中介语的概念: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根底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像目的语逐渐过度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既指学习者语言开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静态语言系统,可以把它看作是某一阶段的“切片;也是只学习者从零起点到靠近目的语的语言开展轨迹,可以把它看做是各阶段相连而形成的一种连续体。2中介语的特点:其一,中介语在其开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独特语言体系,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同时也具有人类其他语言所具有的功能和特点,可以用作交际工具。其二,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其三,塞林克吧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那么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4、输入假说中的几个要点:1输入假说的构成:习得及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2输入假说的主要观点: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习得者必须同东可理解的输入,二是习得者在情感上必须对输入采取开放、承受的态度。可理解的输入不可缺少,但仅仅有它还不够,还需要降低屏蔽效率。可理解输入加上低屏蔽效应、低焦虑环境,就一定能习得第二语言。3输入假说的几层意思:其一,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其二,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太难又不要太易,克拉申用“i+1来表示,其中的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其三,强调听力活动对语言习得最为重要,语言习得是通过听力理解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说来获得的,“说常常是没必要的,过早的说甚至是有害的。第五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比照分析名词解释1、比照分析的目的:即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展共时比拟,以提醒其一样点和不同点的一种分析方法。2、比照分析的理论根底:语言学理论根底是构造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的理论根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