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改版.docx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2-63页一、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二、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三、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四、 教学准备:教具:小棒。学具:小棒。五、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开学的时候教师要给你们发什么啊?今天有一个班的教师就正在为小朋友发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出示课本第61页的主题图。二 互动新授:1.整十数加整十数。教师出例如1的情境图。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同学汇报:桌上放着书,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师:看着这些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答复。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学生个别发言,师板书:10+20师:那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请小朋友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 全班交流:1数的方法:10、20、30;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3数的组成: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就是30.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左边摆10根,右边摆20根。请个别学生上来演示。2.整十数减整十数。师:如果教师从这30本书中拿走20本,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答复。师:怎样求还剩下多少本书呢?可以怎么列算式?学生答复,师板书:30-20师:它的结果又是多少呢?1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0的?同桌两人说一说。请个别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师进展板书。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三 稳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的第1、2题。2、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四的第1-3题。四 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学生个别汇报。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4页一、 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口算。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及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三、 教学难点:建立数位的概念,懂得一样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四、 教学准备:教具:小棒。学具:小棒。五、 教学过程:五 复习旧知:口算:20+20= 60+30= 30+50=20+7= 40+5= 30+8=六 互动新授:1.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两个小朋友在说些什么?你们能读一读吗?学生答复,分角色读读图中小林和小红的对话。2.探究算法。师:书上给我们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学生读题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让个别学生来答复。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板书课题师:“25+2和“25+20它的计算方法是怎样呢?结果又是多少呢?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教师巡视)1学习“25+2的计算方法。学生汇报想法。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师生共同探讨几种方法。生:接着数:26、27.生:用摆小棒方法:先算5根加2根等于7根,再算2捆加7根等于27根。教师展示小棒图示意。师:为什么要算5根加2根呢?5表示5个一,2表示2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再及2个十合起来就是27根。师板书。师: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出色,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算出了25+2=27.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为什么5和2可以加在一起呢?大家能说一下理由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师生共同总结:都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先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师:刚刚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说得也很好。现在我们来做做练习。 完成课本第64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说说计算过程。2学习“25+20的计算方法。师:该怎样计算呢?请你们动动小脑筋,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四人小组讨论算法,请小组派代表答复。师生共同总结算法:计算时把一样数位上的数相加,先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摆小棒的方法:2捆加2捆是4捆,就是40根,再用40根加5根就是45根。3比拟“25+2和“25+20算法的一样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不同点:“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而“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一样点:先把一样数位上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加几个十、几个一加几个一。七 稳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64页做一做的第2题。2、完成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1-3题。八 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把你学到的好方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学生个别汇报。六、 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25 + 2 = 27 25 + 20 = 45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5页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进位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理解个位及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原理四、教学准备:教具:小棒。学具:小棒。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口算:9+8= 35+20= 4+7= 32+5= 20+67= 4+71= 30+50= 86+2=二 互动新授:1.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些什么?你们能读一读吗?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答复。2.探究算法。师:怎么计算24+9呢?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页可以在头脑中想一想。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让个别学生来答复。方法一:点数法。利用点数数的方法:24,25,26,2733。方法二:“凑整十法把9根分成6根和3根,先算24+6=30,再算30+3=3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教师小结:先将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跟剩下的数相加。方法三:“进位加法。先算4+9=13,再算20+13=33。教师小结:先拿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进位。板书课题(三) 小组讨论: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小组伙伴听一听。(四) 练习稳固。学生独立完成课本65页练习题。五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进位加法,把你学到的好方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学生个别汇报。六、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24+9=33七、 作业设计。第四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9页一、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加深对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二、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三、教学难点: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四、教学准备:教具:小棒。学具:小棒。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一年级一班的“小小的图书馆正式开业了,大家看看有哪些书。教师出示情境图。学生汇报从题里面能够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二 互动新授: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小组讨论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教师巡视。教师板书35-2=33学生汇报:生:先不看十位,先看个位,5-2=3,再把3和30合起来,就是33。教师鼓励学生用上先算后算来说说解答过程。教师板书口算过程。学生相互说一说。2. 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学生汇报:生:先不看个位,先看十位,30-20=10,再用10加上个位上的5就是15。 学生集体说,教师把刚刚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3. 归纳总结。师:同学来看看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师:大家比拟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学生指名说。教师和学生总结:都是把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减数是一位数,就从一位数里减去,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十数里减去,然后再和一位数相加。三 稳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69页做一做的第1,2题。2、完成课本第71页练习十六的第1-3题。四 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把你学到的好方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学生个别汇报。六、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5-2=33 35-20=15第五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0页一、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根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及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比照、分析、抽象思维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建立数位的概念,懂得个位不够减时,应该向十位借“1的计算方法。四、教学准备:教具:小棒。学具:小棒。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口算:57-4= 75-3= 69-5=57-40= 75-30= 69-50= 教师:这两组题计算时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学生:都是把一样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减。二 互动新授:1.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师: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愿意来说说?学生说图中所看到的数学信息。师: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答复,出示问题:还剩多少个足球?教师:你能列出一个算式来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答复,教师板书:36-8=2.探究算法。1、探究学习“36-8的计算方法。1学生自主探究。怎样计算36-8?下面请你独立思考,想方法进展计算,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教师巡视。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请你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你们组的好方法。3全班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性板书方法,如: 16-8=8,20+8=28 10-8=2,26+2=282、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师:计算36-8时,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1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2 学生汇报喜欢的方法时,教师提问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3 教师小结。3、练习、小结。先说出十位上的数,再计算:第一组:76-4= 57-3= 64-3= 第二组:76-8= 57-9= 64-8= 师:说说76-4你是怎样计算的。生:先算6-4=2,再算70+2=72.师:说说76-8你是怎样计算的。生:个位的6减8不够减,先算16-8=8,再算60+8=68。师:观察这两题你有什么发现?师小结:第一组都是个位够减,十位上的数没变,是不退位减法。第二组都是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是退位减法。三 稳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的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要说说每道题是怎么想的。四 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把你学到的好方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学生个别汇报。六、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36 8 = 28 36 8 = 2810 8 = 2 16 8 = 826 + 2 = 28 20 + 8 = 28七、 作业设计。第六课时 小括号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4页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展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二、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三、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四、教学准备:教具:圆片。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1、动态呈现,积累感性经历教师展示教材第74页例3的情境图;或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教师:你能根据刚刚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教师: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学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二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再现问题情境,确定解题思路教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教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三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教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教师: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随学生发言板书:10-2-3=5教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应该怎样列算式?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计算2+3吗?教师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样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四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教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学生可能会有如下解决问题的方法。1画一条粗线表示先算2+32画一个方框表示先算2+33画一个圈儿表示先算2+34画 表示先算2+32、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及简洁性。教师: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面对这么多的符号,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教师:你们说得太好了!确实,一人用一个符号,太乱了。而且,如果我们自己不说,别人也不明白我们的想法。五 稳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要说说每道题是怎么想的。六 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小括号,把你学到的好方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学生个别汇报。八、 板书设计。第七课时 解决问题连加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7页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拟熟练的口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拟熟练的口算。三、教学准备:教具:练习本。四、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出示主题图。他们在做什么呢?二、探究新知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汇报,板书。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讨论汇报板书6+6+6=18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5、拓展应用 课本第77页做一做。三、稳固练习练习十八第1、2题。第八课时 解决问题连减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8页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减来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连减来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教师带你们去看看昨天的三个小朋友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二、探究新知出示课本主题图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汇报,板书。3、怎样求可以装满几袋呢?是不是能全部装完?讨论交流。汇报板书每次都减去9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减解决问题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呢?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板书28-9-9-9=1说明什么呢?5、验证做法我想知道这样做对吗,可以怎样验证呢?小组讨论。9+9+9+1=286、拓展应用 课本第78页做一做。三、稳固练习练习十八第3、4题。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