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含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83267911
资源大小:329.0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含复习资料.docx
秘密启用前2017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物 理 试 题 卷 2017.1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1-9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10-14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选对未选全得3分,错选得0分)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 A质量 B时间 C位移 D力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所受的的重力越来越大B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对甲的反作用力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D摩擦力的大小及正压力成正比3学校秋季运动会上,飞辉同学以背越式成功跳过了1.90m,如图所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辉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等于她的重力45°甲乙B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D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赤道和纬度为45°的地面上,则 ( )A甲的线速度大 B乙的线速度大 C甲的角速度大 D乙的角速度大()(s)5质量为0.5的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它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在前2s内和2s6s内的加速度相同 B在前2s内向右运动,2s6s内向左运动C在4s6s内和6s8s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D在8s末离出发点的距离最远6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三个物块A、B、C,A及天花板之间、及B之间用轻绳相连,及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当系统静止时,C恰好及水平地面接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现将间的细绳剪断,取向下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剪断细绳的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为0、g、gB剪断细绳的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为0、0 C剪断细绳后B 物块向下运动距离 时加速度最小 D剪断细绳后B 物块向下运动距离 时速度最大7一表面粗糙的长直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其上表面放一铁块, 现保持端不动,把木板的端由水平位置缓慢抬起到竖直位置,如图所示,则在抬起的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8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及上游河岸成角,船相对静水的速度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到达对岸时间不变,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减小角,增大船速v B增大角,增大船速vC减小角,保持船速v不变 D增大角,保持船速v不变9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及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1)。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 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的方向及水平面夹角为,如图所示,在从0逐渐增大到90º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10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始终不变C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D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及圆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相等1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的小球和用轻杆连接,斜靠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使球向下移动一点,球向右移动一点,两球再次达到平衡状态。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及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地面对球的支持力和轻杆上的弹力的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变大12如右图所示,质量为的三角形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的物体以初速度从的斜面上端开始沿斜面向下滑,三角形木块仍然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可能小于B水平面对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C水平面对静摩擦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左D若沿的斜面下滑时突然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则无论大小为何值,三角形木块都不会立刻相对地面滑动13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及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率v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B若v2v1,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必然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C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返回到右端,则返回右端时物体的速率一定为D若v2>v1,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返回到右端,则返回右端时物体的速率一定为14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和,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当F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时,A相对B滑动C当4 时,B的加速度为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80分)二、实验题(共20分)15(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弹簧测力计挂于固定点,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用细线系于点, 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和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的示数为 N。(2) (单选)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A应测量重物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及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点静止在同一位置16(14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图为实验装置简图,为小车(质量为),为打点计时器,为装有沙的沙桶(总质量为m),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源频率50 。 (1)平衡摩擦力后,可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沙 桶的总重力,需满足的条件是 (2)实验得到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为实际打下的点),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两项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沙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 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0.10.20.10/(2)(4)小组同学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aF图线,如图所示,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可求出小车的质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力B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C图线图线上部分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D图线图线上部分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沙桶总质量m增大到一定 程度时,沙桶的重力不能看做小车所受的合力(5)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由此造成的误差是(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设拉力的真实值为,小车的质量为,为了使5,应当满足的条件是。三、计算题(共60分)17(10分)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重庆市区内某公路的最高限速为=30。假设前方汽车突然停止,后面司机发现这一情况,由于雾霾天气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0.5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2。求该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取102)18(1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的物块,现将质量的光滑圆柱体放在物块及竖直墙壁之间,当物块和圆柱体都静止不动时,圆柱体恰好和地面接触但对地面无压力,且圆心及接触点的连线及水平方向夹角,重力加速度取102求:(1)圆柱体对物块的弹力大小;(2)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19(12分)一个物体距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度以某一水平初速度抛出,在落地前1s内,它的速度及水平方向的夹角由37°变为53°,忽略空气阻力,取2求:(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2)抛出点距离水平地面的竖直高度 20(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5 的物体在F10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及水平地面的夹角37°,力F作用时间2.3s时撤去,此时物体速度大小为4.6,(已知0.6,0.8,g10 2)求:(1)物体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撤去拉力后1s末物体的速度。 21(16分)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1 ,不计A的大小,B板长3m。开始时A、B均静止。若=0开始,A以水平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给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N,在.5s时撤去恒力。已知及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B及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g取10 2。(1)刚对施加水平恒力时、各自的加速度;(2)刚撤去恒力时、各自的速度;(3)最终能从上掉来吗?若能,请计算说明;若不能,则距左端多远?命题人:谭 红 审题人:张 斌 黄小春2017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 理 答 案 2017.1一、选择题(共14×5分=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DCCACDCAB二、实验题(共20分)15(6分)(1) 8.6 (2) D 16(14分)(1) m<<M (2) 3.2 (3) (4) 1.0 ; (5) 系统误差 ; 5 三、计算题(共60分)17(10分)解:由运动学公式得 匀速运动=15m 匀减速直线运动=112.5m 故车距至少为m18(10分)解:(1)对圆柱体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得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圆柱体对物块的弹力大小N(2)以整体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图,平衡条件得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对圆柱体,有 解得N19(12分)解:设平抛初速度为,经时间落地,将运动分解为水平匀速和竖直自由落体,则有: 联立解得s, (2)竖直方向,下落高度s20(12分)解:(1)由运动学公式,有2 有作用时,受力如图,有联立解得(2)撤去力后,受力如图,上升时加速度为,则: 速度减至零所需时间为 联立解得 2,s因,故之后沿斜面下滑,受力如图,下滑时加速度为撤去力1s末物体速度 联立解得2,21(16分)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的加速度 2,水平向左B的加速度 ,水平向右(2)设F作用时间时A和B速度相等为,则 解得,s物块和木板速度相等之后,因,故A和B一起以匀速运动0.5s(3)有拉力F时A相对B向右滑动距离m撤去拉力F后,假设A和B可以相对静止,以整体为对象,有:加速度 2,隔离A,此时受到静摩擦力N大于最大静摩擦力N,故A相对B相右滑动,对A加速度2 方向向左,减速运动对B加速度2 方向向左,减速运动假设A不会从B上掉下来,则有A相对B向右滑动距离mA相对B向右滑动总距离m<L故A不会从B上掉下来,A距B左端2.67m第 - 5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