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细菌性阳性传染病结核病课件.ppt
结核病结核病Tuberculosis结核病结核病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或钙化结节病理变化。1882年 Koch发现结核杆菌,找到了该病的病原。我国的人畜结核病虽得到了控制,但近年来发病率又有增长的趋势,因此我国政府将本病作为重点防制的疾病。本病的病原是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的三个种: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是直或微弯的细长杆菌,呈单独或平行相聚排列,多为棍棒状,间有分枝状。牛分枝杆菌(M.bovis)稍短粗,且着色不均匀。禽分枝杆菌(M.avium)短而小,为多形性。病 原 分枝杆菌为严格需氧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7.5,生长最适的酸碱度牛分枝杆菌为pH5.96.9,结核分枝杆菌为pH7.48.0,禽分枝杆菌为pH7.2。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初次分离培养时更是如此,需用牛血清或鸡蛋培养基,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3周左右开始生长,出现粟粒大圆形菌落。牛分枝杆菌生长最慢,禽分枝杆菌生长最快。培养特性分枝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这和其染色性、生长特性、致病性、抵抗力等密切相关。分枝杆菌不产生芽胞和荚膜,也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常用抗酸染色法。本病可侵害人和多种动物,家畜中牛最易感,特别是奶牛,猪和家禽易感性也较强。牛结核病主要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也可由人型分枝杆菌引起,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也可感染人,猪及其他一些家畜,禽型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感染家禽。流行病学开放型结核病患畜(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痰液、粪尿、乳汁和生殖道分泌物中都可带菌,污染饲料、食物、饮水、空气和环境而散播传染。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寄生细菌。机体抗结核病的免疫基础主要是细胞免疫。免疫的特点是传染性免疫和传染性变态反应同时存在。免疫机制传染性免疫传染性免疫,是指只有当结核菌的抗原在体内存在时,抗原不断刺激机体才能获得结核特异性免疫力,因此也叫做带菌免疫。若细菌和其抗原消失后,免疫力也随之消失。主要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结核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对牛毒力较弱,多引起局限性病灶且缺乏肉眼变化,即所谓的“无病灶反应牛”,通常这种牛很少能成为传染源。牛结核病常表现为肺结核、乳房结核、淋巴结核,有时可见肠结核、脑结核、浆膜结核及全身结核。牛结核病胸膜腹膜发生结核病灶即所谓的“珍珠病”,胸部听诊可听到摩擦音。乳房结核时,可见乳房上淋巴结肿大,泌乳量减少,乳汁初无明显变化,严重时呈稀薄如水。临床表现肠道结核多见于犊牛,表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顽固性下痢,迅速消瘦。生殖器官结核,可见性机能紊乱,发情频繁,性欲亢进,慕雄狂与不孕。孕畜流产,公畜副睾肿大。临床表现结核性胸膜炎 胸膜和腹膜发生密集结核结节,呈粟粒大至豌豆大的半透明灰白色坚硬的结节,形似珍珠状,称所谓的“珍珠病”。子宫病理变化多为弥漫干酪化,多出现在黏膜上,黏膜下组织或肌层组织内也有的发生结节、溃疡或瘢痕化。牛结核的病变牛结核的病变诊 断 在畜群中有发生进行性消瘦、咳嗽、慢性乳房炎、顽固性下痢、体表淋巴结慢性肿胀等临诊症状时,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但在不同的情况下,须结合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结核菌素试验、细菌学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等综合诊断较为切实可靠。在上皮样细胞中可见成丛的红色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是目前诊断结核病最有现实意义的好方法。结核菌素试验主要包括提纯结核菌素(PPD)和老结核菌素(O T)诊断方法。诊断牛结核病时,将牛分枝杆菌提纯菌素用蒸馏水稀释成 10,0000Iu/ml,颈侧中部上 1/3处皮内注射0.1ml。72h后皮肿胀厚度4mm为阳性,2mm阴性。诊断鸡结核病用禽分枝杆菌提纯菌素,以 0.1ml(2500Iu)注射于鸡的肉垂内,24h、48h判定,如注射部位出现增厚、下垂、发热、呈弥漫性水肿者为阳性。提纯结核菌素提纯结核菌素(PPD)(PPD)诊断法诊断法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防止疾病传入,净化污染群,培育健康群。家畜结核病一般不予治疗,而是采取加强检疫、隔离、淘汰等综合性防疫措施。防 制 加强消毒工作,每年进行24次预防性消毒。每当畜群出现阳性病牛后,都要进行一次大消毒。常用消毒药为5%来苏儿或克辽林,10%漂白粉,3%福尔马林或 3%苛性钠溶液。乳牛场的防制防制人结核病的主要措施是早期发现,严格隔离,彻底治疗。牛乳应煮沸后饮用;婴儿普遍注射卡介苗;与病人、病畜禽接触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