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范文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范文.docx
-
资源ID:83364771
资源大小:21.3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师信息技术范文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范文.docx
XX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教师 20191 号)文件精神,高质量完成XX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互联网+教育”应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我校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 进信息技术化条件下教育教学变革,依据我校教师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的实际水平,特制定符合本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提升 2.0 与测评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校为本,信息技术变革学校发展,以技术的视角 优化教学问题、破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和难题, 逐步实现信息技术的主动应用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与创新。坚持信息技术减负增效、变革课堂教学,提升教师利用 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与学方式的能力。促进以教为主向以学 为主的转变,探索和实践技术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探究学习以及个性化学习。第 10 页 共 10 页二、基本原则1. 区县统筹,整校推进。按照“区县负责、学校自主、教师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成立 XXXX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0 管理团队、培训团队和测评团队,负责我校的提升管理和指导工作。在我校培训团队指导下,采取校 本研修、教师选学等多种方式,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 践应用相结合,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整校推进教师信 息技术应用提升。2. 示范引领,分组跟进。建立试点备课组、以点带面、分批跟进、注重实效的示范带动体系,采取六年级语文备课 组、数学备课组先行,其他年级、科目备课组同步跟进的推 进模式。分类指导、尊重差异、均衡推进的原则,面向不同 学科备课组,精准指导,分类设计(参照信息技术应用环境 30 个测评微能力)。3. 以评促学,成果测评。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组织实施成果导向的教师信 息技术能力测评。由学校测评团队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 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教师集中研修、线上学习、线下应用、 校本教研等活动纳入评估范畴,以评促学、以评促用。三、目标任务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 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带动我校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每周不少于 2 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每周 1 学时,共计 16 学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教 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 融合创新发展,主要任务如下:1. 组建校长牵头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由校领导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 CIO),组建由校长领衔、副校长、校委成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以校为本组织教师研训,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 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2. 实施全员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遴选部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开展引领性培训,打造学校信息 化教学创新团队。支持所有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主动应用 互联网、XX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线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提升我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3. 测评团队组织实施成果导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整校推进方式展开绩效评估,开展校本应用考核。通过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形成一批典 型的信息化应用和发展模式、案例等成果。4. 继续不遗余力加紧我校信息化建设,完善我校“互联 网+教育”体系,为老师的教减压,为学生的学减负。5. 推进我校以“导学案”为突破口的课堂教学改革,形 成具有我校特点的“互联网+导学案”教学模式,增进课堂 教学效率,提升成绩。四、组织实施(一)实施进程120XX 年 XX-XX 月,启动并组织开展 XXXX 学校行政领导培训和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组织各备课组信息技术 应用骨干教师培训。220XX 年XX-XX 月,学校组织教师按要求完成线上学习, 以备课组为单位成立教师项目团队,教师选取能力测评点, 开展个人研修打磨。320XX 年 XX-XX 月,学校组织开展全员达标测评,依据教师公开展示课,采集教师研修过程性资料,建设教师能力 提成过程性档案袋。(二)实施内容与方式1. 开展基于教师项目团队的混合式学用研,提升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体教师要达到至少每人每周 2 学时的研修学时(其中线上研修为 10 学时的培训、观课和测试,线下实践应用为每周 1 学时)。培训机构要根据能力提升 2.0 要求和教师需求,设计系列课程模块,将必修与教师自主选学相结合,开展全员教师网络研修;同时,要发挥我校培训团队的指导作用,保证网络研修质量。我校行政部门、培训团队、教师项目团队,以问题解决(任务驱动)为主线,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确定研修主题,实施“线上研修 + 线下实践+跟进指导与研究”的面向成果的学用研一体化的能力提升新方式,实现边学习边应用边研究。主要以校本实践应用、教研或课题微研究(即学科信息化应用的小型研究) 为主,立足技术进行“问题解决”、变革课堂教与学方式, 开展课堂教学应用、校本教研、培训团队指导、微研究等形式促应用、提能力。积极申报各级教育部门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应用专项课题,开展应用研究,以研促学促用,形成应用案例和典型经验。2. 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培训。组成教师协同教研 项目组,开展“青蓝结对”,促进教师与教师、备课组与备课组、学科与学科之间交流互动,全面提升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开展成果导向的全员教师应用能力测评1. 测评对象全体教师 2. 测评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 点和我区实际,采取教师自主选择和必修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标做如下规定:(以下简称规范)。依据此规范,教师在完成研修 后,要达到相应的能力目标要求。结合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特 50 岁以上教师:自主选择 1-2 个微能力参加测评;其余全体教师要至少选择 3 个微能力达标(至少 1 个微能力来自规范中的B1-B10、C1-C7 中),其中:自治区级骨干教师,要求选择规范中的 B1-B10、C1-C7 中的 3 个微能力参加测评;市级骨干教师,要求选择规范中的 B1-B10、C1-C7 中的 2 个微能力参加测评。3. 测评内容 教师按照要求完成线上的学习。根据平台要求提交线下研修佐证材料(教学设计、能力点应用课例、教学反思等)。 备课组组织开展以校本实践应用、教研或课题微研究(即学科信息化应用的小型研究)为主,在教师项目组的协 同下,立足技术进行“问题解决”、变革课堂教与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应用(教学设计成果:如教学设计、实施计 划、课堂实录片段、教学资源、案例描述等;研究成果: 如教学反思、应用体会心得、应用反思、新认识、效果反馈、 应用方法与案例、研究报告、研究论文、信息化应用获奖等;校本教研:如参与校内教研或校际教研、公开课、观摩课 等时长、次数、内容、参与度、问题解决情况、效果等)等 形式促应用提能力。 基于教师所选能力点( 30 个微能力),各备课组协调学校安排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并组织录制,方便教师 剪辑提交。 以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为单位,依据教师公开课上课所呈现能力点提升效果、能力点的层级权重,进行自测然 后上传给测评团队进行测评。4. 测评要求教师可以选择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中的任一环境中开展一堂由三位以上的评委观课的实战测评课的教学(测评 标准见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测评指标)。在说课环节重点突出信息技术运用对课堂教学优化的契合点,突出问题的解决。教师在申报测评时,要明确自己 所授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哪些瓶颈,要有明确的主题,可参看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中培训课程主题 T8T15、T19T24,参照这些大主题,再根据所授课程信息技术应用 的着力点,确立基于本节课更为具体细化的小主题,作为自 己的申报题目(具体填写见申报表)。课堂测评环节,要求学校同学科或备课组同学科所有教 师参与听课,以相互听课的形式,建立教师互评机制,促进 教师间的学习提升。校内测评不合格者,学校重点强化培训提升,并计划到 校级的后续批次的测评中,直到测评达标为止。5. 测评等级确定 评价等级分为不合格、合格、优秀。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视为不合格,达到 6 个及以上微能力的视为优秀。所有研修学习的佐证等级均为优秀,则该项微能力的测评等级结果才为优秀;若研修学习任务佐据中有任何一项不满足合格及以上要求,则最终测评结果为不合格。6. 具体测评流程 教师个人测评流程:个人申报(基于问题解决)学 校测评。注:申报报告中将学校 50 岁以上教师、50 岁以下教师的姓名、学科等分项罗列。五、活动督导学校自测中,各备课组可预约学校测评团队参与,对个人的测评组织、课堂观课、打分标准的把握等给予一定指导。六、保障机制(一)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测评工程” 领导小组,负责我校“提升与测评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XXX(校长)副组长:XXX(副校长)XXX(副校长) XXX(副校长)成 员:校委会成员、年级组长全校教师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信息技术的发展日 新月异,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否则就会被时代所 淘汰。要以校长带头,全体领导示范,全体教师参与,整体推进和提高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制度保障要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完善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要根据学校的需要和信息技 术的发展,确定学校在“互联网 +教育”上有所突破。对于 在信息技术应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教师要进行专项表彰,并且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 +教育的应用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 (三)设施设备保障学校要有专人负责电教设施的维护,保证所有多媒体设 备能够正常运行。同时,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课堂应用实训测 评环境。(四)时间人员保障在培训及测评中,学校要保证研训时间,教研组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训,以保证达标测评不走形式;要认真遴选测评评委,保证测评的质量;要合理安排测评教师的测评时间, 做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四)经费保障学校安排专项经费,大力支持教师参加技术实践和信息 技术课堂应用培训,为本校教师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