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安全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2.pdf
*电化有限公司电化有限公司新员工安全培训考核试卷新员工安全培训考核试卷姓名:总分:姓名:总分:一、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10 分)二、回答下列提问:回答下列提问:每题 4 分总 20 分1 1、事故分类:事故分类:2 2、工伤事故:工伤事故:3、公司甲类防火防爆单位公司甲类防火防爆单位:4 4、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三、入厂须知:入厂须知:10 条(10 分)四、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方法: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方法:(20 分)(1 1)预防四条)预防四条:(2(2)扑救方法四条:)扑救方法四条:2 2、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中:、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中:(20 分)(1)防止形成燃爆介质防止形成燃爆介质 5 5 条条:(2)控制消除火源控制消除火源 9 9 条:条:五、从老师所讲的几起事故案例中,你总结一下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应吸从老师所讲的几起事故案例中,你总结一下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应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取什么样的教训?(20 分)新员工安全培训材料新员工安全培训材料1 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2、消防工作方针、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3 3、物质燃烧的条件、物质燃烧的条件:第一:着火源,第二:可燃物,第三:助燃物。4 4、在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方法中、在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方法中:(一)预防有预防有:(1)控制和消除火源;(2)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3)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4)防止火势蔓延。(二)扑救方法有扑救方法有:(1)冷却法;(2)隔离法;(3)抑制法;(4)窒息法。5 5、公司甲类防火防爆单位有、公司甲类防火防爆单位有:(1)成品仓库;(2)双氧水车间;(3)氯酸盐一车间;(4)电解工段;(5)氢纯工段;(6)氯酸盐二车间。6 6、公司生产现场配置的灭火器有、公司生产现场配置的灭火器有:(1)干粉灭火器;(2)1211 卤代烷灭火器。7 7、火警电话是专用的紧急电话,号码:、火警电话是专用的紧急电话,号码:119。8 8、事故分类和事故调查处理原则、事故分类和事故调查处理原则:(一)事故分类:(1)人身事故;(2)设备事故;(3)质量事故;(4)交通事故;(5)生产(工艺)事故;(6)火灾、爆炸事故;(7)未遂事故;(8)污染事故(9)破坏事故.目前,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可分 6 类: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特别重大事故。(二)事故调查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责任得不到追究不放过;职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得不到落实不放过.9 9、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中防止形成燃爆介质的五条措施、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中防止形成燃爆介质的五条措施:(1)加强通风;(2)保证密封性;(3)惰性气体置换;(4)控制温度;(5)紧急停车。1010、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中控制消除火源的、工厂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中控制消除火源的 9 9 条措施条措施:(1)控制焊割动火;(2)防止机械火星;(3)控制飞火及火花;(4)控制吸烟用火;(5)防止聚焦的阳光晒照;(6)控制化学反应热;(7)控制电火花;(8)防止静电火花;(9)控制摩擦热.1111、工伤事故工伤事故:在工作时间内,从事本职工作或领导分配的临时性工作时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1212、对从事氯酸盐和双氧水等生产、操作、分析、贮存搬运的人员应穿戴的劳保用品:、对从事氯酸盐和双氧水等生产、操作、分析、贮存搬运的人员应穿戴的劳保用品:(1)穿由聚乙烯、聚氯乙烯或氯丁橡胶制成的保护性套装;(2)配聚乙烯或氯丁橡胶鞋;(3)戴保护性眼镜或面罩;(4)戴橡胶手套;(5)戴具有安全遮护的硬帽;(6)现场设有洗眼器和冲洗水.1313、入厂须知:、入厂须知:(1)厂内严禁吸烟;(2)在工作时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睡岗、集中精力干好本职工作,不干私活、不迟到早退,有事请假;(3)上班时间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劳保护具,不能穿背心、短裤、裙子、化纤服装、拖鞋上岗;(4)不准带小孩上班,在岗和上班前不准饮酒;(5)机动车辆入厂必须配戴防火帽(阻火器),按规定路线行驶,按指定地点停放,摩托车不准入厂.(6)爱护公司财物,与损坏公司财物的行为作斗争。(7)服领导,听从指挥,遵章守纪。(8)本职工作以外的设备、仪表、阀门不准乱动.(9)非电气人员,不准从事电气作业。(10)热爱隆泰化工,保守公司的技术秘密,自觉维护隆泰化工的名誉和形象。1414、防止火灾发生的四个基本原理:、防止火灾发生的四个基本原理:(1)控制可燃物;(2)加强火源管理;(3)隔离助燃物;(4)监控燃烧发展。1515、动火作业安全要求、动火作业安全要求:(1)高处动火需采用接火盘,安设铁皮遮挡或石棉布围栏等捕集熔渣防止火星飞溅的措施。动火前自上而下进行检查,在动火垂直下方周围 10 米内清除易燃物品,且不得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泄漏。(2)动火作业前消除动火地点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其半径不小于 5 米。(3)在进入使用 N2等惰性气体吹扫置换的设备、容器内动火作业前必须取样分析气体成份,含氧量低于 20%不得进入罐内作业。1616、火灾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火灾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降阶段;熄灭阶段,扑救火灾最有利阶段为初起阶段.1717、灭火器常识及使用方法、灭火器常识及使用方法:(一)灭火器上的字母代表什么?(一)灭火器上的字母代表什么?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如“2”等。其中第一个字母代表灭火器,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器中灭火剂类型(是干粉灭火剂,是磷铵干粉灭火剂,是二氧化碳灭火剂,是卤代烷灭火剂,是泡沫灭火剂,是轻水泡沫灭火剂,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剂,一般单位为或 L。(二)灭火器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二)灭火器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可有效地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电气设备及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油库、车船等场所。2 2、使用方法、使用方法(以干粉灭火器为例):灭火时,先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或提把),跑至火场,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当拉起拉环(或压下压把)时,瓶阀上的密封膜片被刺穿,2(或2)气体进入筒体,干粉在气体压力作用下,经出粉管、喷粉胶管由喷嘴喷出,形成浓云般的粉雾。扑救地面油火时,要采取平射的姿势,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如在使用前,先将筒体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然后再开气喷粉,则效果更佳。3 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不适宜扑救轻金属火灾(如、等金属)。不适宜扑救精密仪器火灾.(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和检查:(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和检查:平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干粉受潮变质;还要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以防失效。(1)存放环境温度:-1055。(2)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干粉结块或气量不足(瓶、器顶压力表指针低于规定区域),应及时更换灭火剂或充气.(3)一经打开启用,不论是否用完,都必须进行再充装,充装时不得变换品种。(4)灭火器每隔五年或每次再充装前,应进行水压试验,以保证耐压强度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四)公司生产现场配备的灭火器有:(四)公司生产现场配备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1211 卤代烷灭火器。1818、如何报火警:、如何报火警:报火警时注意事项:(1)挂火警电话:119;(2)报告起火单位和起火部位;(3)什么东西着火了,火势大小;(4)报上你的真实姓名以及报警所用电话号码;(5)派员到道口迎候消防车;(6)组织人员疏通消防通道,清理障碍物.1919、逃生常识、逃生常识:1、使用毛巾防烟:一般折叠 8 层为宜.2、身上着火时处理:一旦身上着了火,首先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就地翻滚,窒息火苗。但应注意不要滚动过快,更不要跑动.如果附近有水池、河塘等水源,可迅速跳入水中,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灭。但身体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3、身处火场时应急方法:小火可用水浇,灭火器扑救,土埋,扫帚等扑打灭火。4、火场逃生注意事项:不要惊慌,保持镇静心情;逃生时报警和呼救,随手关门,不要乘电梯。5、基本方法:(1)养成良好的习惯:留意周边环境;准备逃生器材。(2)稳定心态,正确逃生:能见度差,鱼贯撤离;烟雾较浓,做好防护,低姿撤离;楼房着火,利用现场有利条件,快速疏散;高层着火,冷静处置,(7 米以上)不要跳楼;自身着火,快速扑打,不能奔跑;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再入“火口”。2020、员工在岗工作十个必须、员工在岗工作十个必须:1、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2、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3、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4、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5、岗位间必须时常眺望及联系。6、工具必须对号入位,放在指定地点.7、必须坚守岗位、不串岗、不睡岗。8、必须保持岗位文明、卫生,防止环境污染.9、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10、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2121、入厂安全管理制度、入厂安全管理制度:凡是新进厂的员工(包括临时工、各种合同工、实习人员等)进厂前必须进行入厂安全教育。对工作一周以上者,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否则不准进入岗位。厂区内严禁吸烟。因工作需要必须动火时(如焊接等),必须严格执行动火管理的有关规定,办妥手续落实措施后,方可进行。在工作时间和上班前 6 小时,不得饮酒,严禁带酒进入厂内各生产装置.女职工留长辨子不得超过肩(要戴防护帽),严禁戴围巾、穿裙子、穿高根鞋上岗操作。在储罐区、甲级防火车间、仓库等火灾危险区内,不得穿带铁钉的鞋子,不得用铁器敲击,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火灾事故。工作时必须正确穿戴和使用劳保防护用品,不得冒险违章作业。工作前要仔细检查工作现场和分管设备、仪表运转是否正常,交接班必须交清各项安全工作及注意事项。工作时间内不得互相打闹,干与工作无关的事,要精心操作;发生事故必须服从统一指挥,设法抢救公司财产及人员,要保护好事故现场,没有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处理事故现场。工作中不准窜岗、睡岗,不准随便动用不属于自已分管的设备、器具,因工作需要进入其他部门后,必须遵守该部门的制度和安全规定.厂区内不得进行各种球类等文体活动。厂区和车间街区道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消火箱、电气开关周围,不得堆放任何东西。对违反厂内安全生产制度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要实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理。2222、入罐检查和检修作业的有关安全规定:、入罐检查和检修作业的有关安全规定:生产实践中,工作需要对一些贮罐、中间罐、反应器进行检查和检修.为防止着火、爆炸、中毒、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做如下规定。1、对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贮罐、中间槽罐、反应器等均不得随便进入。2、入罐前要加好盲板,切断有害物料来源。3、视存放介质情况,要采取水洗,氮气置换,空气置换,分析可燃气体,含氧量等各项指标合格。4、有搅拌设备,要在配电室切断电源,挂好标志牌.5、要准备可靠的安全措施、腰绳、防护面具、12 伏照明。6、设专人监护,监护人不得离开现场。7、办理入罐作业票得到批准后方可入罐。8、监护人与被监护人要经常联系。(二(二)进入阴井、地坑、地下槽、罐的安全规定:进入阴井、地坑、地下槽、罐的安全规定:生产实践中,工作需要进入阴井、地抗、地下槽罐进行检查和清理等作业,为防止发生着火、爆炸、中毒等人身伤亡事故,特做如下规定。1、阴井、地坑、地下槽罐,可能积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为此不准随便进入从事各种作业。2、工作需要进入作业,要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后方可进入作业。3、阴井、地坑要用空气置换、地下槽罐要清洗置换,分析合格.4、分析内容包括可燃气体、氧气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5、安全措施内容包括:准备腰绳、软梯、防毒口罩、安全照明 12 伏行灯。6、设专职监护人,监护人不准离开作业现场,并保持和监护对象的联系.7、办理特种作业证,得到批准后方可作业。2323、搞好工厂安全生产的若干禁令:、搞好工厂安全生产的若干禁令:(一)十四个不准:一)十四个不准:1、加强明火管理,防火、防爆区内,不准吸烟。2、生产区内,不准带进小孩。3、禁火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4、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5、班前、班上不准喝酒。6、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7、不按工厂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等)者,不准进入生产岗位。8、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9、不是自已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10、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11、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12、不戴安全帽,不准登高作业。13、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14、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登石棉作业.(二(二)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必须申请,并得到批准.必须进行安全隔绝。必须进行置换、通风.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必须在器外有人员监护.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监护人必须坚守岗位。(三)防止违章动火六大禁令(三)防止违章动火六大禁令;(1)没有获得经批准的动火证,任何情况下严禁动火.(2)不与生产系统隔绝,严格禁止动火。(3)设备、管道、贮罐等不进行清洗、置换合格,严格禁止动火。(4)不把周围易燃物消除,严格禁止动火.(5)不按时做动火分析,严格禁止动火。(6)没有消防措施,无人监护,严格禁止动火。(四四)操作工的六个严格操作工的六个严格:严格进行交接班。严格进行巡回检查.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格执行操作票。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五)机动车辆七大禁令(五)机动车辆七大禁令.1、严禁无证开车和无令开车(调度令)。2、严禁酒后开车.3、严禁超速开车。4、严禁空档溜车。5、严禁设备带病行车。6、严禁人货混载行车.7、严禁超标(超高、超长、超重)装载行车。2424、入厂后安全注意事项、入厂后安全注意事项:(1)遵章守法,按规程操作.(2)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3)杜绝违章和冒险作业。(4)加强学习,掌握必须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2525、职业危害基本知识:、职业危害基本知识:(一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凡是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直接损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均称为职业危害因素.(二)主要危害介绍(二)主要危害介绍:1、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爆炸、生产有影响,造成大气污染.2、生产性毒物:引起人体中毒。3、生产性噪声和振动:引起耳聋、疾病,降低生产效益,使建筑物损害.4、生产性高温危害:引起中暑。5、放射和电磁辐射危害:6、与生产有关的职业危害:(1 1)粉尘)粉尘: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矽肺最严重的职业病。(2)2)毒物入侵人体途径:毒物入侵人体途径:呼吸道:最主要和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皮肤:通过表皮屏障及毛襄进入人体。消化道:由口进入。2626、工业卫生和职业健康危害的预防措施:、工业卫生和职业健康危害的预防措施:(一)(一)组织管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1)加强领导;(2)制定规划,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3)加强职业危害宣传教育,贯彻群众路线;(4)建立健全有关预防职业危害的管理制度;(5)有关工种休假和劳动组织方面的特殊安排。(二)(二)技术措施:技术措施:(1)生产工艺、材料的革新;(2)尽可能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3)加强通风;(4)湿式作业;(5)生产设备密封化、管道化、机械化;(6)使用必须的防护用品;(7)隔绝热源;(8)隔、吸声;(9)屏蔽辐射源;(10)合理照明;(11)合理规划厂区及车间;(12)合理安排劳动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13)加强卫生保健。(三)三)个体防护:个体防护:(1)1)劳动防护用品的概念和作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概念和作用:在研究了有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存在形式、性质、环境及劳动者本身的种种因素后,借用一定的屏蔽体或系带、浮体,采用过滤、吸收(分散)、隔阻、屏蔽、悬、浮等手续,保护肌体的局部或全身免受外来的伤害,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2)(2)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分为集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四)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保养:(四)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保养:(1)(1)选择:选择:根据作业环境、劳动强度及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或强度)、劳动者自身的健康状况等选择,保质保量,安全可靠各项指标,并符合国家标准或部频标准.(2 2)使用:)使用:使用前先作一次外观检查,必须在某性能范围内使用,不得超极限使用,使用和佩戴要规范化。(3 3)保养:)保养:使用后应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注意有无缺陷和损坏,定期检测防护效果,专人保管和定点存放。2727、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定义:(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定义: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是指危险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他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 1、控制危险源:、控制危险源: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只有及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2 2、抢救受害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3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由于化学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面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方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域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4 4、排除现场灾患,消除危害后果:、排除现场灾患,消除危害后果:对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消除,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对发生的火灾,要及时组织力量洗消。(三(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与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与实施:1 1、事故报警、事故报警: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根据各自制定的事故预案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抑制措施,尽量减少事故的蔓延,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报警。2 2、出动应急救援队伍、出动应急救援队伍:各主管部门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组织应急救援专职队,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消除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各种隐患.3 3、紧急疏散:、紧急疏散:建立警戒区域,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并将相邻的危险化学品疏散到安全地点,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 4、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现场急救注意事项:(1)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一般应设在事故地点的上风向开阔处);(2)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3)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4)应至少 23 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5)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5 5、泄漏处理:、泄漏处理:(1)泄漏源控制: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2)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汽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3)危害监测:对事故危害状态,要不断检测,直至符合国家环保标准.6 6、灭火注意事项:、灭火注意事项: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个人单独灭火,出口通道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2828、典型事故案例:、典型事故案例:(一)国内、外安全生产事故介绍:(一)国内、外安全生产事故介绍:化工生产大多在高温、高压、高速、有毒等严酷的条件下进行,因此,搞好化工生产中的预防和处置,做好化工生产安全工作,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统计据,过去的几十年,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故中,由于化学物质引起爆炸事故占 50之多,这些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1)1993 年深圳清水河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15 人死亡,200 多人受伤,其中重伤 25 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5 亿元。(2)1997 年北京东方化工厂油品罐区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整个罐区一片火海,死亡 9 人,伤 39 人,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3)1947 年美国发生硝酸铵爆炸事故,造成 576 人死亡,3000 多人受伤。(4)1984 年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毒气泄漏,造成 2500 人死亡,20多万人中毒,五万人失明,10 万人终生致残.(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1 1、思想麻痹、思想麻痹,堵塞安全出口,未配置消防器材堵塞安全出口,未配置消防器材:案例:焦作“案例:焦作“3.293.29”特大火灾,造成特大火灾,造成 7474 人死亡,人死亡,2 2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199524199524 元。元。1999 年 5 月 31 日,被告人韩本余及妻子牛玉文租赁了“天堂音像俱乐部”后,又将该俱乐部的东部仓库转包给被告人王峰,在未经消防部门审核的情况下,韩本余、牛玉文擅自将俱乐部的南门堵死,仅留北侧出口,且用门帘遮挡。王峰在承包东部仓库后又将东侧的安全出口的门上锁,仅在北侧与放映大厅相连处留一出口,且安装一铝合金推拉门,改造后均未配置任何消防器材,也未向公安消防机构申请检查验收。2000 年 3 月 29 日零时许,康爱宾、罗春华来到天堂音像俱乐部15 号包间,因罗春华说冷,康爱宾私自从库房(14 号包间)取来一石英电热器接通电源为被告人罗春华取暖.凌晨 1时许,康爱宾、罗春华在未关闭电热器的情况下,离开15 号包间.此后,被告人韩志斌(该俱乐部帮助管理人员)将被告人孟芳安排到 15 号包间休息并继续使用该电热器,韩志斌见电热器距沙发过近,曾提醒孟芳避免失火,孟芳以曾在冬天整夜使用电热器未出事为由而不以为然。2时 30 分左右,韩志斌、孟芳离开此包间时,也均未关闭电热器;后因电热器烤燃其靠近的易燃材料引发火灾,同时因俱乐部未设置必需的安全出口和消防器材,造成 74 人死亡,2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199524 元。原因和教训:原因和教训:1、私自堵塞安全出口,改建使安全疏散通道不畅通;2、未配置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未经公安消防机构检查验收;3、思想麻痹,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不落实;4、违章用火,安全用火用电制度不落实和制度不健全。2 2、违规使用明火试爆(未置换塔内、违规使用明火试爆(未置换塔内2 2至合格至合格):案例一:浙江省某县化肥厂碳化车间检修事故案例一:浙江省某县化肥厂碳化车间检修事故,死一人。死一人。1997 年 6 月 5 日,浙江省某县化肥厂碳化车间综合塔回收底部隔离板泄漏,准备检修。塔内2未置换,用压缩空气吹扫后,厂长助理在回收段人孔处用气体打火机试爆,引起爆炸,气浪将厂长助理严重灼伤并推出平台致死.主要违章:主要违章:1、塔内气体仅用空气吹扫,未经化验分析塔内混合气体中20。5;2、违反动火作业规定,用明火试爆.主要教训:主要教训:1、2等易燃易爆气体动火检修作业前,必须用惰性气体置换合格(20.5%);2、严禁使用明火试爆,而应采用测爆仪或化学分析塔内可燃气体浓度。案例二:案例二:2 2未置换进行检修作业,死一人未置换进行检修作业,死一人,伤七人。伤七人。1996 年 8 月 6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县氮肥厂碳化车间工人在拆卸碳化固定副塔顶部水箱时,塔内突然发生化学爆炸,造成 1 人死亡,7 人受伤的重大事故.事故直接原因是事故直接原因是:水箱盖卸下后,空气进入塔内,与塔内2、3混合成爆炸性气体,遇到作业时产生的碰撞火花引发爆炸。教训教训:有易燃易爆可燃气体存在的设备、管线,动火检修作业前均应进行置换、化验分析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其它其它2 2泄漏发生事故案例泄漏发生事故案例:1、1992 年 10 月 25 日,辽宁省某市化肥厂铜洗岗位油分离器上的垫片突然破裂,大量氢氮混合气泄出,爆炸起火,将在化验室工作的 3 人烧伤致死。原因是原因是:由于油分离器密封材质不符合标准,又因循环氢气量低,压力波动,引发事故.2、1995 年 2 月 13 日,河北省某县化肥厂脱碳工段冷却器被挖孔部位焊缝突然整体脱落,致使大量碳酸丙烯酯脱碳液和含大量氢气的脱碳气瞬间外泄,与空气混合并且直接喷向脱碳厂房内,因使用了非防爆电器等多种因素,引起空间爆炸,造成 4 人死亡,1 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 80 余万元。3 3、烟头引发的特大火灾事故:、烟头引发的特大火灾事故:案例案例: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造成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造成 5353 人死亡,人死亡,7070 人受伤的惨剧。人受伤的惨剧。已经查明的吉林市“2004.2。15”中百商厦特大火灾的直接原因简单得令人难以承受:一位雇工在装有纸壳的仓库中吸烟,把烟头掉在了地上引起火灾。起火后,这个雇工也没有报警,而是自已找了一个人救了一阵火.起火后半个小时左右,才有过路市民报警,贻误了战机,等消防人员赶到时,大火已经不好控制。由此可见,断送了 53 条人命、造成 70 人受伤、令无数人处于噩梦当中的直接原因竟然仅仅是一个烟头!4 4、灯泡取暖引发爆炸的责任事故:、灯泡取暖引发爆炸的责任事故:案例:案例: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6 6。2222特大爆炸案特大爆炸案,造成造成 3838 人死亡,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 10001000余万元,余万元,7070 余名责任人受到处理。余名责任人受到处理。2002 年 6 月 22 日 14 时 30 分,山西省繁峙县义兴金矿区 0脉王全全井发生一起特大爆炸事故,造成 38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余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井下作业人员违章用照明白炽灯泡集中取暖,时间长达 18 个小时,使易燃的编织袋等物品局部升温过热,造成灯泡炸裂引起着火,引燃井下大量使用的编织袋及聚乙烯风管、水管,火势迅速蔓延,引起其它巷道存放的炸药和井下炸药库燃烧,导致炸药爆炸。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风流逆转,燃烧、爆炸产生的大量高温、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井下大量人员中毒窒息死亡。5 5、双氧水生产安全事故:、双氧水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一:案例一:20042004 年年 4 4 月月 2222 日日,浙江省宁波市善高化工有限公司原料泄漏事故爆炸案,浙江省宁波市善高化工有限公司原料泄漏事故爆炸案,造成造成一人死亡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生产设备、管道被炸毁。一人受伤,生产设备、管道被炸毁。位于浙江省宁波梅墟工业区内的浙江善高化工有限公司,2004 年 4 月 22 日上午 8 时许发生一起化工原辅材料泄漏事故,随之引发大火和剧烈爆炸,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在救火过程中,现场又发生一次大爆炸和数次轻微爆炸,事故现场的设备、管道等被烧得面目全非。由于当时爆炸较为剧烈,连几百米外的居民房屋玻璃都被震破。该公司发生事故时正处于双氧水车间维护和保养工作。经调查,事故发生在早晨 8:05 左右车间人员交接班时间,爆炸事故主要是双氧水生产装置原料泄漏引起起火,约 400M3贮罐内的双氧水工作液(主要是蒽醌及三甲苯)发生燃烧,火情持续 2 个半小时,于 11:00 许被扑灭.案例二:浙江省龙泉市龙鑫化工有限公司双氧水生产车间爆炸事故,造成二人死亡,一案例二:浙江省龙泉市龙鑫化工有限公司双氧水生产车间爆炸事故,造成二人死亡,一人受伤。人受伤。2006 年 6 月 15 日上午 8 时 05 分,位于浙江丽水龙泉市的龙鑫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双氧水生产车间严重大爆炸,并连续发生多起小爆炸,几十次连续爆炸形成了大量黑色浓稠烟雾,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事故造成两人失踪,一人烧伤。事故发生在夜班工人和早班工人交接班之时,最先发生爆炸起火的是该工厂去年下半年才完成技改投产的一条新生产线.由于发生严重爆炸,火势较大,又是化工车间,现场指挥部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组织龙鑫化工有限公司内近 200 名工人紧急撤离厂区,并对方圆 1 公里以内 3 个村的 800 余名群众进行了疏散,严禁车辆和人员进入事发现场.6 6、氯酸钾粉碎研磨爆炸火灾事故、氯酸钾粉碎研磨爆炸火灾事故:案例:案例:2003 年 12 月 13 日 9 时 15 分左右,蚌埠虎头火柴有限责任公司氯酸钾研磨筛选工段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当班工人当场被炸身亡。事故原因:经过对事故现场的调查、分析认定,当事人叶某在从外部进入粉碎碾磨房间后未按规定更换工作鞋,鞋上带入的杂质脱落并混入地面上的氯酸钾中,当碾碎机研磨出料后他将放置在水磨石地面上的块状氯酸钾和杂质一同用铜簸箕加入到碾碎机内,当混入杂质的氯酸钾进入碾磨盘后,在研磨时立刻发生爆炸并造成火灾。事故应吸取的原因和教训及整改措施事故应吸取的原因和教训及整改措施:1 1、吸取的原因和教训、吸取的原因和教训:根据现场勘查和询问情况得知:该公司的厂内安全制度不健全,要害部位一人多岗,且未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研磨部位设置不合理,不具备防爆泄压条件,未设置防爆开关和灯具.2 2、整改措施:、整改措施:(1)重新对研磨房进行规划、建设,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采用防爆型,电气柜和电气开关应安装在工作室以外的房间内。(2)改变氯酸钾在地面进行人工粗碎的不安全做法,设置工作台或铜质料盘进行粗碎.(3)严格执行新上岗及转岗职工的岗前培训制度,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对各岗位分别定员,杜绝一人多岗.(4)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在内的各类规章制度,并经常性进行监督检查,避免流于形式.这是一起由于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严重缺陷,工人违章等原因而引起的责任事故。2929、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应吸取的教训、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应吸取的教训:(一)主要原因:主要原因:(1)违章作业,不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重忽视安全生产;(2)粗心大意,思想麻痹,工作中未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思想;(3)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员工对生产操作不清楚;(4)缺乏必备的操作技能和所需的基础知识,安全常识缺乏;(5)规章制度不健全,使员工无章可循;(6)违章指挥,冒险作业,酿成安全生产事故;(7)安全消防设施不完善,老化陈旧;(8)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9)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二)应吸取的教训:应吸取的教训:(1)遵章守法,严格按规程和规章制度操作,杜绝违章作业;(2)克服麻痹思想,工作中杜绝粗心大意和侥幸心理;(3)加强宣传、教育和学习,掌握生产设备使用及安全生产知识;(4)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5)防微杜渐,做好日常检查和巡查工作,及时将各种不安全隐患和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防范于未然;(6)健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员工有章可循;(7)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8)及时更新和维护安全设施,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按规定使用;(9)确保安全出口和安全疏散通道畅通,并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