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及反思点评建高塔_教科版.pdf
-
资源ID:83369920
资源大小:130.1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及反思点评建高塔_教科版.pdf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及反思点评建高塔_教科版 1/4第 1 页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及反思点评-建高塔教科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四支建筑队,你们向大家推荐一下自己好吗?”组甲:我是梦翔队,梦翔!梦翔!我心飞翔,小组最强,畅游梦想!耶!组乙:我是奇胜队,奇胜,奇胜,出奇制胜!耶!(师放课件)大屏幕显示:左边的是输电铁塔,中间的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右边的是通讯铁塔。师:这些高大的铁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生 1:风力。生 2:它们自身的重力。生 3:雷击。生 4:风的阻力。生 5:拉力。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是哪些特点使高塔不容易倒?生 1:三角形结构。生 2:框架式结构。生 3:多边形结构。生 4:上轻下重。生 5:上小下大。生 6:里面是空的。师:你还有哪些猜想?将你的猜想填在记录单的猜想栏中,写的时候要简洁、明了、可以分若干条。(学生讨论猜想塔不容易倒的原因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及反思点评建高塔_教科版 2/4第 2 页 二、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师:为了证实你们的猜想是否有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建一座高塔”。(板书:建高塔)师:在建塔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小实验。大屏幕显示:1、塑料瓶怎么放塑料瓶最容易倒?(学生上台演示:一学生把塑料瓶倒立。)大屏幕显示:2、塑料瓶怎么放塑料瓶不容易倒?(学生上台演示:一学生把塑料瓶平放,并在里面放一些沙。)大屏幕显示:3、怎么放,塑料瓶最不容易倒?(学生上台演示:一学生把塑料瓶平放,在里面放一些水,在塑料瓶的周围放一些沙。)师:你为什么这样放?生 1:在塑料瓶里放一些沙。因为上面轻下面重些。生 2:在塑料瓶的周围放一些沙。因为可以固定。师:同学们,有谁说说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倒的实例吗?生 1:大树。生 2:房子。(教师放课件)大屏幕显示:(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倒的实例的图片。)三、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及高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开始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高塔吧!。(教师放课件)大屏幕显示:1、讨论设计建高塔的方法。2、小组讨论:选择哪些材料?要考虑材料的特点。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及反思点评建高塔_教科版 3/4第 3 页 用什么方法让高塔不易倒?我们的高塔设计图。3、建塔要求:让我们的塔又高又稳。4、限时十分钟。师:我们建塔时要注意安全,同时会评出优秀的建塔队。各小组动手建塔。师:各小组都建完吗?生:建完了。师:下面,有请小小检测员上台。小小检测员上台说明检测高塔的标准:A、测量高度,哪组的塔最高?B、用斜倾纸板的方法检验哪组的高塔不容易倒 C、用扇风的方法检验高塔的抗风能力。检测员到各建筑队去检测并记录。记录员宣布结果。优秀建筑队汇报本队建高塔的方法。师:通过实验,你的结果与你的猜想相符吗?学生汇报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轻下重,上小下大,风阻小。(板书: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轻下重,上小下大,风阻小。)四、欣赏群塔,谈收获 师:大家对自己的猜想与实践进行了充分的比较验证,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世界各地的塔。(点击课件)师:联系生活实际,与塔的结构相类似的有吗?生:说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及反思点评建高塔_教科版 4/4第 4 页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教学反思:建高塔这篇课文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框架铁塔稳定不倒的形状结构特点,从而能够认识所有物体的稳定性特点。通过本课的教学,现在回头想想,我这节课可取的地方有以下几点: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我把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四个建筑队,并让各小组介绍自己,简单的自我推荐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明确了我们今天探究的主题。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在小组制作高塔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讨论制作方法并设计高塔图,再让学生选择材料动手制作。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非常乐意,也非常开心。学生的评价公正、公平。在各队建完高塔后,我让四位学生当小小检测员,让他们对各队从塔的高度、稳定、抗风阻三个方面评出优秀建筑队和最有创新建筑队。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有些问题还要精心设计;学生制作高塔的时间还不充足等。点评:很明显,这节课是老师通过吃透教材精心加工的,老师与同学关系的处理非常到位,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我认为有以下亮点:一是教学思路严谨;二是情境导入非常精彩,四支建筑队简单的自我推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检测员对各队的评价较客观、公正;四是学生建高塔的过程中,分工明确,制作氛围浓。五是学生明确了框架式结构的塔和实物塔的不同,如:各建筑队都用剪刀把塑料瓶剪了小洞,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圆形的,有创新意识。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问题的提出还要精心设计;语言还要精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