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制度.pdf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日常有限空间作业行为,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家规定,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有限空间作业。3、一般规定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3。1 有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进入以下三类场所进行的作业3.1.1 密闭设备设施:如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管廊等;3。1.2 地下有限空间:如各类检查井(包括城区内各类检查井)、泵坑、格栅等水下设备的安装井(坑、渠道、廊道等);安装有地下设备(包括各类闸、阀、风机、管道等)的井、坑、室;容积较小的构筑物(如沉砂池、初沉池、浓缩池、储泥池等);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3.1.3 地上有限空间:如通风不畅的储藏室、设备间、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容积较大但可能局部积存有毒气体的生物池和沉淀池等构筑物区域。3.2 安全教育及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掌握安全作业规程及应急防护预案,并熟练掌握安全用品及装备的操作。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日期、内容、参训人员、考核及其结果等有关情况。3。3 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服装、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其状态良好及正常使用。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警戒隔离桩、隔离绳(带)等。3.4 生产经营单位总经理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3.4.1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对有限空间作业环境进行明确分辨与标识;进行上岗安全培训;3.4。2 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3.4。3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通讯等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3。4.4 负责审批有限空间作业票;3.4.5 督促安全员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3.4。6 组织应急救援保障和应急救援工作;3.4.7 及时、如实、逐级报告生产安全事故.3.5 有限空间作业时间如超过20 分钟,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轮班作业,每批作业时间不得超过 20 分钟。如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有头晕、腿软、憋气、恶心等不适症状,必须立即脱离该区域 并严禁在该区域内休息.4、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实行作业审批,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票审批程序.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票审批流程如下:4。1 由作业负责人填写“有限空间作业票”(见附表),交安全员审批。4.2 安全员根据生产情况审批是否需要有限空间作业,审核作业内容和安全措施。4.3 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等)全面审核有限空间作业票,并提交总经理审批。5 危害告知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作业者在对作业环境不明情况下进入现场,或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6 现场监督管理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6。1 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6。2 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并通过考核;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6。3 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并通过考核;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7、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7.1 安全交底:明确作业具体任务、作业程序、作业分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等内容,交底清楚后要求交底人与被交底人双方签字确认,安全交底单要求存档备查。(安全交底单详见附表二)7。2 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检查工具、水泵、轴流风机、电气及安全防护装备、监测设备、安全(带)绳索等,以确保所需工具、设备和安全装备齐全且状态、质量完好。所有安全防护用品及检测设备必须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定期校验,并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发现有安全问题应立即更换,严禁使用不合格设备、工具及防护器具。7.3 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如需排(降)水后作业,作业负责人长应组织安装临时水泵将水排空;或降低作业区域水位,达到安全水位(水深 0。2m 以下)并保持作业期间水位不上升。7.4 有限空间作业前必要时须提前1 天开启工作井井盖(及其上下游井盖),并做好现场安全警示(设立安全警戒区域);作业前必须使用轴流风机强制通风,通风时间可依作业区域面积、井深等条件酌情确定,但一般不应少于 2 小时;强制通风过程中应采用工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搅动作业空间底部的泥、水以提前散发其中有毒有害气体。如遇特殊情况可在佩戴正压空气呼吸器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急处理。7。5 有限空间作业前,由作业负责人(经过安全专业技术培训并通过考核)采用专用仪器检测井下气体;检测气体的种类不少于4 种:氧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和可燃性气体(甲烷等)。7.6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经过强制通风半小时后,有限空间气体浓度检测指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才能进行有限空间作业:7.6。1 空气含氧量高于 19.5%。37。6。2 硫化氢(H2S)含量低于 10mg/m 或 6.6ppm。3(H2S 不同计量单位换算公式:1mg/m=22。4/34ppm)37。6.3 一氧化碳(CO)含量低于 30mg/m 或 24ppm。3(CO 不同计量单位换算公式:1mg/m=22。4/28ppm)7.6.4 甲烷等可燃气体(LEL)含量低于 5.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者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7.7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8、有限空间作业8。1 作业前,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绳,按要求穿戴好防护服、防护鞋、安全帽、手套、背负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由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才可作业。作业人员的安全带(绳)另一端由监护人负责管理。8.2 只有当有限空间气体经检测符合第7.6 条相关规定,并由作业负责人检查确认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开始有限空间作业;作业期间必须持续对作业区域进行强制通风。8.3 有限空间作业监护人员必须与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保持联系。一旦通话中断(情况异常),监护人员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使作业人员及时脱离危险区域。8。4 当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时,救援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绳,穿戴好安全帽、手套,背负正压式呼吸器等必需防护用品,经作业负责人检查合格,并在作业负责人指挥下方可实施有限空间救护。8.5 为避免坠落物造成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受到伤害,所需的工具、配件等必须使用工具袋吊送,严禁抛扔.作业区域周围 2 米范围内不得有石块、砖头等有可能坠落导致伤害的物体。8。6 有限空间作业严禁烟火,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到有限空间作业。如需动用明火作业(如电焊等),必须使用通风设备,同时配备消防器材,并到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开具 动火许可证,方可作业。8。7 下列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8.7。1 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妇女;8。7。2 有聋、哑等生理缺陷或精神障碍者;8。7。3 患有深度近视、癫病、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8。7。4 有外伤疮口尚未愈合者。9、气体检测仪器的管理9.1 气体检测仪等的采购首先通过公司议价的方式选择一家或几家合格供应商,并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各生产经营单位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气体检测仪器,并按照公司有关制度执行。9。2 气体检测仪的配置污水处理经营单位通常按照1 台四合一的气体检测仪、2 台单一 H2S 气体检测仪的标准进行配置。如需增加配置,报公司主管部门(单位)审批后执行。供水经营单位可根据经营情况报公司主管部门(单位)审批后视情选配。9.3 气体检测仪的保管和使用9.3。1 两台单一便携式 H2S 气体检测仪由运行部保管使用,由水区和泥区值班人员随身携带使用。9。3.2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由运行部保管,设备部和运行部共同使用。运行部应确保该仪器在 24 小时之内随时取用。9.3。3 作业人员应详细阅读气体检测仪说明书并熟练操作使用,并按照本规程和仪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设定相关参数。9.4 气体检测仪的维护保养生产经营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气体检测仪器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校验管理,并严格按照相关交接和使用管理办法执行。10 应急救援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预案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11 事故报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当地有关规定向所在市区县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报告。12、外协单位及个人在单位从事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严格按上述规定执行,按照公司生产运营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相关培训并签订安全协议后方可准许进行相关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票有限空间作业票作业负责人有限空间作业人有限空间地点计划有限空间作业开始/结束时间有限空间作业工作内容作业票填报人现场监护人填报日期管径(m)井(池)深(m)水深(m)施工项目施工时间施工单位配合部门其它作业前检查及作业审批1、提前强制通风情况(时间)2、有限空间降水和照明情况3、有限空间防护用品准备情况(防护用品及检测设备必须在有效期内)氧气标准值(19.5)现场实际检测值:H2S标准值(6.6ppm)现场实际检测值:单位作业部门经理审核CO标准值(24ppm)现场实际检测值:甲烷标准值(5%)现场实际检测值:4、作业前气体检测结果签字:单位作业负责人单位安全员审核单位副职领导(分管生产)审核总经理(单位负责人)签字:签字:签字:签字:审批施工地点施工内容:交底注意事项:操作要求:签发单位(交底人):安全员签字:签发日期:接收单位(人):作业负责人签字:接收日期:安全交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