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二级考试要点综合.pdf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章 职业道德基本常识职业道德基本常识道德的基本含义: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和人们内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 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2 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3 赢得职业声誉职业态度: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1 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2 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1 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2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3 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1 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办事2 可以有效地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中以身作则,遵纪守法3 可以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任4 可以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第二章第二章 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职业培训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制定颁布的各种职业培训方面的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具有普遍性,是我国当前职业培训的重要依据。第一模块:第一模块:宪法法律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宪法法律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1。宪法的基本含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由最高权利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修改、并颁布实施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原则和基本依据。2.法律的基本含义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颁布实施的强制约束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3.宪法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宪法第 19 条规定:“国家举办和发展各种学校和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对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第4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同时还规定:“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第 46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等等。4。劳动法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1)目标:劳动法第 66 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2)职责:劳动法第 67 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3)原则:宪法第 68 条规则:“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4)制度:宪法第 68 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机会第对劳动者进行这也培训。第 69 条还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5)意义:宪法首次明确了我国职业培训活动的法律规范,促进了职业培训与劳动管理的其它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结合。5。职业教育法的基本概况职业教育法于 1996 年八大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 1996 年 9 月 1 日正式施行。职业教育法包括总则、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实施、职业教育的保障调节和负责五部分,它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体系结构、方针原则、管理体制和经费渠道等都作了原则规定.(1)基本作用: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2)适用范围:职业教育法第 2 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机关实施的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专门培训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3)意义:职业教育法是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职业教育法从职业教育本身的角度,规定了职业教育的作用、职责等,不仅丰富了职业培训的内涵,而且细化了职业培训的形式,强化了职业培训的思想。6。职业教育法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一、职业教育培训体系:(1)职业学校教育。(2)职业培训(3)其它培训二、主要职责:(1)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独到评估(2)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根据行业和企业、事业组织自身经济、技术发展及其对人力资源需要,制定和实施职业培训和教育的目标和计划职业教育法第 20 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计划第通过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不仅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而且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3)职业培训实体的职责职业教育法第 23 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三、保障条件:(1)经费来源:职业教育法第 26 条规定:“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2)师资建设:职业教育法第 36 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保持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此外还规定,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技能的人员和其它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3)设施服务:第 37 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组织、公民个人,应当加强职业教育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第 38 条还规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7。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内容介绍2002 年 12 月 28 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并于 2003 年 9 月 1 日正式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总则第二条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属性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政府行政组织如何管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也作了明确要求.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和学生的法律地位也作了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促进法还明确了国家对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基本态度和工作方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民办教育培训学校的发展方向,为我国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就业促进法的基本内容介绍就业促进法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确立了一个方针,树立了一面旗帜,明确了六大责任,建立了五项制度,制定了十大政策,简称“116510”。(1)确立了一个方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2)树立了一面旗帜: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努力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反对就业歧视.(3)明确了政府的六大责任:即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4)建立了五项制度:一是建立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的政府责任制度;二是建立对劳动者就业的公共就业服务与就业援助制度;三是加强对劳动力市场行为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加强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五是就业加强事业治理的事业保险与预防制度。(5)制度了十大政策:一是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二是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三是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四是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五是有利于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六是有利于区域统筹的就业政策;七是有利于全体统筹的就业政策;八是有利于灵活就业形式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九是对困难全体的就业援助政策;十是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政策。就业促进法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了国家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总方针。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三个主体在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职责。按照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对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规定,并针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规定了国家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二模块第二模块 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1。职业教育培训行政法规的基本含义职业培训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制定颁布的各种职业培训方面的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具有普遍性,是我国当前职业培训的重要依据。2。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的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决定从开展职工教育的知道思想、工作宗旨、目标到管理制度和措施等 10 个方面作出规定。3。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主要内容1999 年 6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还特别强调,要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此外,决定还对“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教育体制的构建、弹性学习制度的实行、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和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做出了规定.4.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主要内容决定共分为七个部分:(1)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2)推进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4)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5)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6)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7)加强领导,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5.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主要内容决定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决定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坚持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起抓;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本着不唯学历,不唯自理,不唯身份,不唯职称的基本原则,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根本标准。6.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主要内容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决定明确,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指标。决定明确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策略。决定指出,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养。决定第七部分专门对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了规定和要求。决定指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决定要求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7.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主要内容意见分七部分,共十九条内容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意见阐释了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开局之际对高技能人才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意见强调,要从培养、选拔、评价、激励、事业、流动、交流、保障八个环节入手,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意见指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意见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机制。第三模块:职业教育培训有关规章制度解读第三模块:职业教育培训有关规章制度解读1。规章制度的基本含义:所谓规章制度,是指国务院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单独或会同其它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或其他领域的相关规定。2.职业培训制度相关行政规章要点解读(1)工人考核条例:条例详细规定了考核种类、内容、方法以及考核组织和管理等内容。(2)企业职工培训规定:加强了对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指导,并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了专门的阐述,对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目标、原则、管理、企业和职工的责任、培训的保障及处罚等作了详细的说明。(3)其他相关规章:为促进职业技能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颁布了职业技能鉴定规定.为规范职业培训实体的管理,发展职业培训事业,颁布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职业资格制度建设有关行政规章要点解读1994 年,劳动部和人事部联合颁布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规定对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了具体的规定,阐明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容和性质.1999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第三章第三章 经济学的基本常识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市场: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的特点:1 具有商品的需求方即买方2 具有商品的供给方即卖方3 凡在市场中买卖的商品均具有其自身的价格的买卖的数量需求: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决定个人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个人嗜好、消费者的未来预期供给: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物品的愿望和能力影响供给形成的因素: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市场经济的优点:1 突出了自由竞争2 资源配置通过市场的选择与评价,较好的与供需变化中的效用和效率相联系,可实现资源配置的较高效益和价值3 倡导自由平等,提倡公平竞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1 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2 互利性的等价交换3 资源主体的自主性4 反垄断的自由竞争5 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规律6 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7 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规律8 维系有序性的法制原则规律9 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10 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规律11 保障弱势的社会保障规律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1 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变化2 由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呆板向灵活多样化转化3 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4 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5 企业行业在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2 效用最大化3 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4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其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减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失业: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即劳动者失去赖以维持生活的工作失业分为磨擦性、结构性、周期性、季节性失业自然失业率:指经济正常情况下的失业量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充分就业:不是指所有劳动力都就业,而是指在自然失业率范围之内的就业水平,其内涵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充分就业外部性: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其他或组织的利益造成的影响外部性表现形式:正外部性、负外部性知识经济:指区别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1 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2 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西半球得到空前提高3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第四章第四章 教育培训基本常识教育培训基本常识教育: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善人的态度和品质的活动即可称为教育教育的基本特点: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素质教育培训的特点:1 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2 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3 贯穿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4 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1 与生产力相互作用2 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职业培训的特点:1 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2 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3 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4 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5 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职业培训体系的内容:1 职业需求预测2 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制定3 职业技能培训4 职业技能鉴定5 职业资格证书6 职业技能竞赛和表彰7 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8 劳动监察教育培训统计: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研究运用各种教育、心理、经济的测量和统计手段及工具,对人才素质、培训效益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以探求教育培训的规律,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科学方法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指标:1 人力资源预测方面的指标2 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工作状态和质量指标3 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指标4 人才素质综合测评指标5 教育培训绿效益指标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1 统计设计2 统计调查3 统计资料整理4 统计分析培训统计的基础工作:1 收集整理原始记录2 建立统计台帐3 制作统计报表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1 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2 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3 支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和综合素质测评4 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经济:一指社会性生产方式,二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一指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培训:指根据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的专业的培养和训练培训投入:指向培训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形式培训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或学员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培训的经济效益:指培训的劳动耗费同所得的经济收益在数量上的比值或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第五章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人力资源: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人力资源开发:使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工作人力资源的基本特性:活动性、可控性、时效性、能动性、变化性、再生性、持续性、独立性、内耗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1 开发职业技能2 开发职业品质3 开发职业潜能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1 需求分析2 制定开发方案 考试大论坛3 设计培训课程方案4 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5 培训效果评估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1 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标志2 给投资主体带来更高的收益率3 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4 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力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1 必须跳出旧的人事管理的束缚2 必须重视开发的作用,发挥开发的功能3 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和层次,提高开发的整体效果人力资源结构的主要内容:年龄、职称、性别、文化、技能结构人力资源管理: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1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2 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3 进行工作分析评价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4 进行员工的招聘和选拔5 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劳动合同管理6 进行薪酬管理7 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8 进行员工的业绩考评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 开发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2 开发是管理的重要内容3 管理实践为开发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机制第六章第六章 团队建设团队建设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它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到共同目标团队: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目标或任务共同体工作团队的类型:1 问题解决型2 自我管理型 来源:3 多功能型群体: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正式群体分为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团队精神: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团队建设: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培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成员的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团队建设的要求:1 清晰的团队目标2 共同的信念3 成员之间的信任4 良好的沟通5 必要的相关技能6 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7 良好的团队环境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开始、困惑、成型、行动、团队阶段团队建议对职业培训的意义:1 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2 满足个人心理需求3 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思考4 提高决策速度5 提高决策的准确性6 提高工作绩效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满足的状态工作中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恐惧心理、羞怯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私心理、偏见心理工作中正常人际关系的表现: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从工作需要出发、宽宏豁达、诚实守信、平等正常人际关系的培养与建立:1 注重自身修养2 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3 处理好竞争与友谊的关系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1 明确交往的基点2 树立友好相处的愿望3 严于律已,宽以待人4 不断调试冲突来源:www。examda。com5 以诚待人尊重他人6 优化团队风气7 改善领导作用,制定科学政策8 调解帮助要及时有效第七章第七章 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拓展训练的课程包括: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拓展训练的特点:综合性、挑战极限、集体中的个性、高峰体验、自我教育拓展训练的目的:提高个体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拓展训练与企业发展的意义:1 可以帮助企业管理都挖掘潜能,增强自信 考试大论坛2 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克服隋性,磨练意志3 帮助企业部门间取长补短,加强合作拓展训练可以为企业实现的培训目标:1 使新员工尽快的适应其工作岗位2 提高和改善员工提升绩效的意识和能力3 提高员工的价值,为担负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责任做好准备4 提高和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八章第八章 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指通过在组织内部营造全体员工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弱身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组织观念的制度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1 工作与学习不再分离2 强调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3 强调组织结构精简扁平化4 强调终身学习5 强调学习内容的创新怀和学习方法的多元性6 重在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新意识来源:www。examda。com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1 要进行全员学习培训2 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念3 制定团队学习制度,营造团队学习氛围,搭建团队学习平台4 要重视系统思考和心智模式,打破思考问题时的自我中心主意5 企业领导者要更新观念6 必须要健全创建制度和运行机制7 学习型组织建设必须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站()8 要做实创建内容培训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1 是创建工作的设计者2 是创建工作的组织者3 是创建工作亲身实践者